中国古代军政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结语

安史之乱后,西北边军被东调戡乱,使得大唐西部门户洞开,陇山一线成为唐蕃反复角逐之地,唐王朝的核心之地关中遂暴露在吐蕃的兵锋之下。为了强化西部边境的防御,有效阻遏吐蕃、回纥等游牧部族对关中的进犯,以强大的军力拱卫京师的安全,征调各地藩镇兵防秋关中成为王朝必然的选择。

中唐以降的关中防秋兵,“关东”的中原、河北、南方地区的藩镇无疑是其最主要的来源。此外,关中出镇屯戍的藩镇兵也构成本地防秋兵,而大唐为戡乱而东调的西北“勤王之师”——安西、北庭、河西、陇右的行营兵,或因防区陷落,或为吐蕃所隔,被迫长期留驻关中,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的防秋兵。

当时,唐朝不同区域的藩镇对王朝的政治态度存在巨大的差异,它们出兵防秋的频次可视作对中央支持与拥戴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就出兵频次而言,在各类藩镇中不难发现,中原藩镇是防秋关中最为频繁的藩镇集团,南方藩镇次之,河北与关中藩镇又次之,安西、北庭与河西、陇右频次最低。在中原藩镇中,忠武、宣武、淮西、武宁、河阳、义成六镇是防秋关中较为频繁的藩镇,其中尤以忠武、宣武最为突出。在南方藩镇中,淮南镇防秋最为频繁,两浙次之,宣歙、湖南等又次之,荆南、两川、鄂岳等则比较少见。在河北藩镇中,河东参与防秋次数最多,即使割据型的“河朔三镇”依然防秋于关中,这虽是非常态下的行为,却是服从中央的表现。关中出镇屯戍的防秋兵,以朔方军次数最多,镇国军次之,其他藩镇比较少见。至于安西、北庭行营与河西、陇右的戍兵,这类特殊的防秋兵,对防扼吐蕃进犯关中所起到的作用,虽不能与其他类型防秋兵相提并论,但仍不失为一支重要的戍边力量。


[1] 朱德军,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2] 详见朱德军《时空场域与中唐京西防秋兵的布防》,《山西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3] 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7,第501页。

[4] 《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6098页。

[5] 个人关于唐代藩镇的分类参考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增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42~59页)的研究成果,但本文的分类完全基于藩镇所处的地域分野,迥异于张著兼顾藩镇政治取向的分类法。

[6] 关于所谓唐代的“防秋”,古人多泛泛而论,最早对此进行理论概括当是今人的贡献,齐勇锋认为“防秋”就是“中晚唐在长安西北防扼吐蕃的军事行动”(详见《中晚唐防秋制度探索》,《青海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孙继民在《唐代行军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第217页)大体认为防秋兵由外镇神策军、边境藩镇兵与关东防秋兵三部分兵力构成。曾超将“中晚唐时期,为备御和防扼吐蕃频繁的军事攻势”称为“防秋”(详见《试论唐代防秋兵的地位及其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笔者认为“‘防秋兵‘就是唐代用于边境防秋活动的兵员,它们由中央制度性地从各地征召兵力赴边御敌,或边境部队出镇驻守,它们常常以出征、征行为表征,具有不太固定的区域与比较固定的驻防期限,故唐代防秋兵其实是历史上行营兵的一种,属于临边御敌的野战兵团,而非单纯的边境驻(屯)防兵,与唐代前期的行军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历史渊源”。详见朱德军《中晚唐中原藩镇“防秋”问题的历史考察》,《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鉴于关东防秋兵由中原藩镇兵、河北藩镇兵与南方藩镇兵构成,关中的边境藩镇兵实为关中藩镇兵,外镇神策军属于中央禁军的范畴,将其纳入防秋兵似为不妥,而安西、北庭、河西、陇右的勤王之师,作为关中行营兵的一种,因原防区陷落或为吐蕃所隔而无法实行轮防制度,故为一种特殊的防秋兵。

[7] 《册府元龟》卷358《将帅部·立功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60,第4251页。

[8] 《旧唐书》卷121《仆固怀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3488页。

[9] 《旧唐书》卷11《代宗纪》,第280页。

[10] 《新唐书》卷148《令狐彰传》,北京:中华书局,1960,第4766页。

[11] 《资治通鉴》卷225,大历九年二月,北京:中华书局,1998,第7225页。

[12] 《册府元龟》卷992《外臣部·备御五》,第11657页。

[13] 《资治通鉴》卷225,大历十年二月,第7229页。

[14] 《柳宗元集》卷8《行状·段太尉逸事状》,北京:中华书局,1979,第177页。

[15] 《全唐文》卷54德宗《宣慰平卢军陷淮西将士敕》,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581页。

[16] 《旧唐书》卷130《李泌传》,第3622页。

[17] 《册府元龟》卷445《将帅部·军不整》,第5287~5288页。

[18] 《资治通鉴》卷233,贞元四年正月,第7509页。

[19] 《旧唐书》卷145《刘士宁传》,第3933页。

[20] 《旧唐书》卷13《德宗下》,第378页。

[21] 《全唐文》卷531韦贯之《南平郡王高崇文神道碑》,第5391页。

[22] 《旧唐书》卷161《王沛传》,第4225页。

[23] 《旧唐书》卷161《李光颜传》,第4221页。

[24] 《唐会要》卷72《马》,北京:中华书局,1955,第1304页;亦见于《册府元龟》卷413《将帅部·召募》,第4917页。

[25] 《全唐文》卷67穆宗《优恤将士德音》,第706页。

[26] 《旧唐书》卷193《列女·王和传》,第5151页。

[27] 《全唐文》卷703李德裕《请于太原添兵备状》,第7218页。

[28] 《全唐文》卷705李德裕《驱逐回鹘事宜状》,第7236页。

[29] 《册府元龟》卷987《外臣部·征讨六》,第11591页。

[30] 《资治通鉴》卷252,乾符二年三月,第8177页。

[31] 《资治通鉴》卷278,后唐长兴四年二月,第9082页。

[32] 《旧唐书》卷152《张万福传》,第4075页。

[33] 《韩愈外集》卷9,《韩愈集》,长沙:岳麓书社,2000,第464页。

[34] 《旧唐书》卷11《代宗纪》,第305页。

[35] 《册府元龟》卷992《外臣部·备御五》,第11657页。

[36] 《资治通鉴》卷268,后梁乾化元年十一月胡注,第8748页。

[37] 《全唐文》卷531韦贯之《南平郡王高崇文神道碑》,第5391页。

[38] 《旧唐书》卷16《穆宗纪》,第484页。

[39] 《全唐文》卷736沈亚之《盩厔县丞厅壁记》,第7600页。

[40] 《资治通鉴》卷246,会昌二年八月,第7964页。

[41] 详见朱德军、耿占军《反叛与戡乱:中唐河北之乱与平乱诸军述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42] 《册府元龟》卷134《帝王部·念功》,第1620页。

[43] 《资治通鉴》卷224,大历四年九月,第7209页。

[44] 《资治通鉴》卷224,大历八年八月,第7221页。

[45] 《新唐书》卷212《藩镇卢龙·朱滔传》,第5969页。

[46] 《旧唐书》卷11《代宗纪》,第305页。

[47] 《旧唐书》卷11《代宗纪》,第304~305页。

[48] 《册府元龟》卷992《外臣部·备御五》,第11657页。

[49] 《新唐书》卷158《韦皋传》,第4933页。

[50] 《资治通鉴》卷234,贞元八年十一月,第7538~7539页。

[51] 李肇:《唐国史补》卷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第35页。

[52] 《新唐书》卷64《方镇一》,第1775~1776页。

[53] 《旧唐书》卷15《宪宗下》,第452页。

[54] 《册府元龟》卷449《将帅部·专杀》,第5325页。检两《唐书·宪宗纪》、《册府元龟·将帅部·行军法》与《通鉴》,是年丰州刺史均名为“燕重旰”,故“燕重旴”系古人传抄之误。

[55] 《旧唐书》卷11《代宗纪》,第304~305页。

[56] 《全唐文》卷67穆宗《优恤将士德音》,第706页。

[57] 《册府元龟》卷987《外臣部·征讨六》,第11591页。

[58] 《旧唐书》卷134《浑瑊传》,第3703~3704页。

[59] 《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下》,第6091页。

[60] 《资治通鉴》卷224,大历二年九月,第7197页。

[61] 《资治通鉴》卷224,大历三年十一月,第7203~7204页。

[62] 《新唐书》卷155《浑瑊传》,第4892页。

[63] 《资治通鉴》卷225,大历十年十二月,第7236页。

[64] 《资治通鉴》卷226,大历十四年八月,第7269~7270页。

[65] 《册府元龟》卷445《将帅部·军不整》,第5288页。

[66] 《旧唐书》卷183《传外戚·窦觎传》,第4749页。

[67] 《全唐文》卷617张蒙《镇国军节度使李公(元谅)功德颂并序》,第6230页。

[68] 《新唐书》卷165《高郢传》,第5073页。

[69] 《旧唐书》卷13《德宗下》,第364页。

[70] 《册府元龟》卷484《邦计部·经费》,第5787页。

[71] 《册府元龟》卷437《将帅部·强愎》,第5192页。

[72] 《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第5263页。

[73] 《旧唐书》卷104《高仙芝传》,第3206页。

[74] 《册府元龟》卷443《将帅部·败衄三》,第5257页。

[75] 《册府元龟》卷373《将帅部·忠四》,第4443页。

[76] 《资治通鉴》卷218,至德元载五月,第6987页。

[77] 《新唐书》卷138《马璘传》,第4618页。

[78] 《资治通鉴》卷222,宝应元年建卯月,第7120页。

[79] 《旧唐书》卷12《德宗上》,第329页。

[80] 《资治通鉴》卷223,广德元年十月,第7153页。

[81] 《旧唐书》卷11《代宗纪》,第276页。

[82] 《旧唐书》卷128《段秀实传》,第3584页。

[83] 《新唐书》卷138《马璘传》,第4618页。

[84] 《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第3464页。

[85] 《旧唐书》卷11《代宗纪》,第291页。

[86] 薛宗正:《安西与北庭——唐代西陲边政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第296~299页。

[87] 《新唐书》卷136《白孝德传》,第4593页。

[88] 《新唐书》卷153《段秀实传》,第4850页。

[89] 《新唐书》卷145《元载传》,第4712页。

[90] 《旧唐书》卷139《陆贽传》,第3812页。

[91] 《新唐书》卷37《地理一·关内道》“泾州”,第968页。

[92] 《旧唐书》卷12《德宗上》称“自河、陇陷虏,伊西(即镇西、安西)北庭为蕃戎所隔,间者李嗣业、荔非元礼、孙志直、马璘辈皆遥领其节度使名”(第329页)。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故此说误也。

[93] 《旧唐书》卷40《地理三》,第1647页。

[94] 《资治通鉴》卷223,广德二年五月,第7168~7169页。

[95] 《旧唐书》卷139《陆贽传》,第3812页。

[96] 《新唐书》卷64《方镇一》,第1775~17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