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论丛(2020年第1辑/总第39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嘉道年间:从习清书占少数到停止习清书阶段

嘉道年间,庶吉士习清书的人数进一步减少。嘉庆十六年(1811)五月二十日,内阁奉上谕:

昨据掌院学士曹振镛、桂芳奏,新科庶吉士内派习清书者三人,未免过少。国初,庶吉士分习清书,系与汉书各半,雍正年间,每科派十四五员、十七八员不等……嗣后每科清书庶吉士,著遵奉乾隆十六年谕旨,仍酌派在十人内外,勿致过少。[63]

嘉庆十六年辛未科,掌院学士仅分派三名庶吉士习清书,嘉庆帝认为习清书人数过少,但认可此次所派习清书人数,只是要求此后每科分派十人左右习清书。

参照嘉庆十六年辛未科散馆名次单,习清书者仅三人,即清书二等二人:林则徐、杨希铨;三等一人:凌铨。[64]由于有补行散馆的情况,因此,我们查阅了嘉庆十九年甲戌科、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等科散馆等第名次单,均不见有嘉庆十六年辛未科习清书补行散馆者。据此,可以大致判断,嘉庆十六年辛未科实际习国书仍只三人。

嘉庆十六年辛未科之后,虽然分派习清书的人数有所增加,但可能每科分派习清书者均在十人之内。据附表5《清代散馆等第名次及授职表》可知,从乾隆十九年甲戌科之后,仅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散馆时,习清书者有十人,其余各科均在十人以下。嘉道年间散馆时,习清书者或仅二人(嘉庆六年辛酉科散馆),或仅三人(道光六年丙戌科散馆),甚仅一人(如嘉庆十年乙丑科散馆)。虽然有补行散馆情况,但从乾隆十九年甲戌科至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的三十九科总体来看,乾隆年间每科习清书者均在十人左右;而在嘉道年间,每科习清书者进一步减少,可能每科习清书者均在十人以下,甚至仅一人。

我们来考察嘉庆二十四年己卯恩科习清书的人数。嘉庆二十五年散馆,嘉庆二十四年己卯恩科有五十四名庶吉士参加,其中习清书的有姜坚、韩大信、胡美彦、方长庚、朱澜五人。[65]此科先后补行散馆的有七人,即在道光二年散馆的有陈兆熊、邵甲名二人,在道光三年散馆的有徐述虔、方传穆、龚文焕、王昺四人,在道光六年散馆的有盛增一人。据散馆等次单可知,补行散馆的七人中,仅陈兆熊一人习清书。[66]此科共六十三名庶吉士,而准时散馆与补行散馆的六十一人,未散馆的二人是胡湜、赵存洵。这二人均是浙江人。据《会试同年齿录》所载出生年月计算可知,胡湜,入选庶吉士时,三十一岁;赵存洵,入选庶吉士时,四十二岁。[67]乾隆以来明确规定三十岁以下者习清书,这样,可以排除赵存洵习清书的可能性。据上文可知(见习清书年龄部分),此科习清书的姜坚等六人,除胡美彦三十三岁外,其余五人均在三十岁以下。据此胡湜有可能习清书。但从此科浙江庶吉士邵正笏,三十岁,习汉书来看,胡湜习清书的可能性不大。这就是说嘉庆二十四年己卯恩科最多有七人习清书,而最可能仅六人习清书。

我们再考察以下道光二年(1822)壬午恩科习清书的人数。道光三年散馆,道光二年壬午恩科有三十四名庶吉士参加,其中习清书的有蔡赓飏、李菡、黄宅中、曾元海四人。此科先后补行散馆的有三人,即在道光六年补行散馆的有张洵一人,在道光九年补行散馆的有舒恭受、徐思庄二人。据散馆等次单可知,补行散馆的三人均习汉书。此科共三十八名庶吉士,而准时散馆与补行散馆的三十七人,未散馆的仅沈丹槐一人。沈丹槐,浙江嘉善人,入选庶吉士时年仅十九岁,[68]是此科庶吉士中年龄最小的。从地域、年龄角度来看,沈丹槐很可能派习清书。但从分派习清书名额的原则来看,乾隆十六年诏令江浙等省庶吉士人数在五六员以上者,酌派二三人习清书,道光二年壬午科浙江只有三名庶吉士,分派两人习清书的可能性不大。再参照此科江苏五名庶吉士全习汉书,其中温葆淳年仅二十三岁。因此,可以说此科浙江人蔡赓飏已习清书,沈丹槐习清书的可能性不大。通过分析,得出结论:道光二年壬午科习清书的人数很可能仅四人,最多是五人。

可见,自雍正以来,习清书的人数减少。庶吉士不愿习清书,其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入选庶吉士者,大多文章优长,而习清书则非其所长。庶吉士希望不仅成为翰林官,也希望获得文名。而习清书,则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难以发挥自己的特长,甚至仕途渺茫。如很有文名、很有发展前途的袁枚,派习清书,非其所愿,清书没有学好,出为知县,一生仕途坎坷;其中甚至有清书没有学好,散馆革职的。

顺康年间对没有学好清书的庶吉士或外用,甚至革职,惩处很重。这使庶吉士习清书有一种畏惧心理。

其二,学非所用,用途不广。在清朝定鼎之初,非常需要懂清语的汉官,但随着满洲的不断汉化,不少满洲官员已懂汉语。这就使得习清书的庶吉士用途不广,甚至是学非所用。

大考对翰詹官员来说,是一大考验。虽然一些翰詹官员经大考获得升迁,但不少翰詹官员则经大考降职、休致,甚至革职。习清书的庶吉士散馆时成为翰林官的,遇大考不是考清书,而是与习汉书的翰林官一同考诗赋。大考对原习清书的翰詹官员来说,更是一大难关。正如乾隆帝在一道谕旨中所言:

朕思边省之人,选馆本少。声律亦素所未娴,既习国书,自必专意殚精,惟清文是务,非天分优而学业勤者,不能兼顾,汉文益致日就荒落。迨散馆时,或以清书优等授职,而留馆后遇通行考试,往往绌于诗赋,列入下等,改令别用。究其所肄清文,自散馆一试外,别无职分应用之处。[69]

乾隆所言的“通行考试”指大考。大考时,原习清书的翰詹官,“往往绌于诗赋,列入下等,改令别用”。可以说,大考是促使庶吉士不愿习清书的一个重要原因。乾隆帝在这道谕旨中也讲“所肄清文,自散馆一试外,别无职分应用之处”。这表明乾隆帝已认识到习清书的用途有限,因此,才诏令减少习清书的人数。

其三,不愿习清书的根本原因是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满洲的不断汉化。满洲的一些士子汉文水平不断提高,庶吉士习清书的功用已逐渐消失。清初,由于语言成为满汉沟通的一大难关,清帝强迫部分庶吉士习清书。随着满洲不断汉化,语言不再成为满汉沟通的障碍。

随着满洲的不断汉化,不仅汉人庶吉士不愿习清书,而且满洲人学清书的人数也在不断减少。至乾隆年间,一些满洲人都不会清语。乾隆四十年五月丙寅,清高宗降旨:

今日吏部带领引见之盛京兵部送到指缺补放户部笔帖式果尔敏,除履历外,询以清语,全然不能。果尔敏,系考取笔帖式,又系盛京本地之人,清语自当熟练,乃至全然不能,实出意外。盛京乃满洲根本之地,风气日下,至于此极,尚可问乎?况盛京设立官学,原有教习果尔敏,又系考取翻译之人,伊等平素如何教训,考取时又如何取中,著传询伯兴,将果尔敏系如何考送之处令其明白回奏。盛京将军,亦系专司教养之人,如果以此为事,严行所属,何至如此。此事所关甚大,并著传谕弘晌,嗣后务须加意训饬,令满洲等学习清语,以复满洲本业。若仍任其如此,日就废弛,断不姑贷。[70]

乾隆帝这道谕旨,表明盛京(满洲根本之地)旗人也有不会清语者。虽然,乾隆帝想扭转这一局面,但已经挡不住满洲不断汉化之趋势。

乾隆之后,满洲不断汉化的突出表现之一是应试翻译科的人数不断减少。翻译科是贯彻“清语骑射”这一国策的产物,创立于雍正年间,其对象是八旗士子。鼓励满洲士子既懂清语,又懂汉语。在设置翻译科之初,即在雍乾年间,参加翻译科的人数较多,而嘉庆之后参加翻译科的人数大减。其中参加翻译乡试的人数,乾隆年间每科有五六百人,而嘉庆之后,应试人数在一百人左右,甚至仅几十人。翻译乡试规模大减,翻译会试的规模也随之缩小。八旗士子愿意参加文科举,而不愿参加翻译科。

正是由于满洲不断汉化,加上庶吉士不愿论清代凤凰城的八旗驻防与旗人家族习清书,终于在道光十八年戊戌科停止分派庶吉士习清书。《清史稿》记载:

先是,顺治九年,选庶常四十人,择年青貌秀者二十人习清书,嗣每科派习十数人不等,散馆试之。乾隆十三年,修撰钱维城考列清书三等,命再试汉书,始留馆。其专精国书者,汉文或日就荒落。十六年,高宗以清书应用殊少,而边省馆选无多,命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等省庶吉士不必派习清书,他省视人数酌派年力少壮者一二员或二三员,但循举旧章,备国朝典制已足。其因告假、丁忧、年齿已长者,例准改习汉书。于是习者日少,道光间例停。[71]

《清史稿》记载,由于清书应用殊少,习者日少,因此道光年间停止分派庶吉士习清书。《清史稿》没有说明具体是从哪一科开始停止分派习清书。《(光绪)顺天府志》明确记载:“道光以前每科馆选后掌院学士择庶吉八九员分习国书,时谓之清书翰林,自道光戊戌年(十八年)裁。”[72]《养吉斋丛录》也记载:“道光戊戌科以后,不复派清书矣。”[73]

《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清宣宗实录》等典籍没有收录停止分派习清书的谕旨。《(光绪)顺天府志》则记载从道光十八年戊戌科开始,停止分派庶吉士习清书。从道光十八年戊戌科散馆时没有习清书者中我们推断,从道光十八年戊戌科始,停止分派庶吉士习清书。

通过考察清代分派庶吉士习清书的演变,可以看出,尽管清朝历代皇帝一再强调“国语骑射”为其根本,但是,满洲不断汉化而且汉化的速度加快成为不可阻挡之势。正是随着满洲汉化的加深,语言不再是满汉官员沟通的障碍,清廷这才终止了汉族庶吉士习清书的政策。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1]《清世祖实录》卷43,顺治六年四月丁未,中华书局,1985,第348页。

[2]涉及清书庶吉士的论文主要有:李宗侗《清代对于年轻翰林习满文的办法》(此文原发表在1972年11月的《中华文化复兴月刊》),《李宗侗文史论集》,中华书局,2011;王敬雅《清代的清书庶吉士》,《史学月刊》2015年第4期。

[3]《清圣祖实录》卷33,康熙九年四月乙卯,第1册,第443页。

[4]《清圣祖实录》卷162,康熙三十三年三月戊午,第2册,第777页。

[5]《翰林院掌院学士阿克敦题新科庶吉士开泰、程恂等分别拟读满汉书本》,《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吏科》第16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382~383页。

[6]《大学士管翰林院事张廷玉题请将今科庶吉士周祖荣等派读清书本》,《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吏科》第36册,第97~98页。

[7]《乾隆朝上谕档》第1册,乾隆二年五月二十三日,档案出版社,1991,第190页。另见《清高宗实录》卷43,乾隆二年五月庚戌,第1册,第762页。

[8]《乾隆朝上谕档》,乾隆二年五月二十七日,第1册,第191页;另见《清高宗实录》卷43,乾隆二年五月甲寅,第1册,第766页。

[9]《清世祖实录》卷72,顺治十年二月丙辰,第572页。

[10]《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8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281页。

[11]《皇朝词林典故》卷3《职掌·教习庶吉士》,《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9册,第486页。

[12](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2,中华书局,2005,第27页。

[13](清)余金著,顾静点校《熙朝新语》卷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第147页。

[14](清)沈起元编,沈宗约补编《敬亭公年谱》(沈起元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92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第548页。

[15](清)郑勋:《先寒村公年谱》(郑梁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84册,第515~519页。

[16]《乾隆朝上谕档》,乾隆十六年闰五月初九日,第2册,第545页;另见《清高宗实录》卷390,乾隆十六年闰五月甲戌,第6册,第125页。

[17]据《重订(道光二年)壬午恩科会试同年齿录》(清刻本)可知:温葆淳出生于嘉庆庚申年(1800),道光壬午年(1822)中式进士。据此计算出温葆淳中式进士,入选庶吉士的年龄是二十三岁。

[18]《茶余客话》卷2,《续修四库全书》第113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57页。

[19]《清世祖实录》卷30,顺治四年二月甲戌,第249页。

[20](清)魏象枢口授,魏学诚等录《寒松老人年谱》(魏象枢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73册,第378页。另见魏象枢《寒松堂全集》,中华书局,1996,第684页。

[21](清)法式善编《槐厅载笔》卷9,《续修四库全书》第1178册,第424页。

[22]《清世祖实录》卷31,顺治四年四月甲申,第259页。

[23](清)姚文然:《姚端恪公集》卷1,清康熙姚士暨刻本。

[24]《清世祖实录》卷33,顺治四年七月辛亥,第270页。

[25]《清世祖实录》卷43,顺治六年四月己亥,第347页。

[26]《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第16册,嘉庆十六年五月二十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285页。另见《清仁宗实录》卷243,嘉庆十六年五月丁酉,中华书局,1986,第4册,第283~284页。

[27]《清世祖实录》卷44,顺治六年五月辛酉,第349页。

[28]《清世祖实录》卷66,顺治九年七月癸巳,第519页。

[29]《清世祖实录》卷129,顺治十六年十月丙辰,第1003页。

[30]《清世祖实录》卷122,顺治十五年十二月己巳,第944页。

[31]《清世祖实录》卷129,顺治十六年十月癸巳,第998页。

[32](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3《先授编检科道》,中华书局,1982,第64~65页。

[33]《清圣祖实录》卷3,顺治十八年六月丙戌,第1册,第70页。

[34]《乾隆朝上谕档》,乾隆十六年闰五月初九日,第2册,第545页;另见《清高宗实录》卷390,乾隆十六年闰五月甲戌,第6册,第125页。

[35]《国朝馆选爵里谥法考》卷3,清乾隆刻本。

[36]《皇朝词林典故》卷49《题名·馆选》,清刻本。

[37](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2,中华书局,2005,第27页。

[38]《清圣祖实录》卷12,康熙三年五月丙子,第1册,第183页。

[39]《清圣祖实录》卷22,康熙六年闰四月癸未,第1册,第303页。

[40]《清圣祖实录》卷33,康熙九年四月乙卯,第1册,第443页。

[41]《清圣祖实录》卷135,康熙二十七年五月壬午,第2册,第467页。

[42]《清代起居注册·康熙朝》第23册,康熙二十七年五月十六日丁亥,中华书局,2009年影印本,第11909页。

[43]《清圣祖实录》卷42,康熙十二年五月己卯,第1册,第559页。

[44]《清圣祖实录》卷56,康熙十四年七月戊戌,第1册,第728~729页。

[45]《清圣祖实录》卷75,康熙十七年七月辛亥,第1册,第961页。

[46]《清圣祖实录》卷96,康熙二十年七月己卯,第1册,第1220页。

[47]《清圣祖实录》卷162,康熙三十三年三月戊午,第2册,第777页。

[48]《清代起居注册·康熙朝》第20册,台北:联经出版社,2009,第11363~11364页。

[49](清)顾嗣立:《闾邱先生自订年谱》(顾嗣立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89册,第92页。

[50]《清圣祖实录》卷281,康熙五十七年十月戊午,第3册,第750页。

[51]《清世宗实录》卷14,雍正元年十二月丙辰,中华书局,1985,第1册,第248页。

[52]《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8册,第281页;另见《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130,《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15册,第658页。

[53]《清高宗实录》卷390,乾隆十六年闰五月甲戌,第6册,第125页。

[54]《清世宗实录》卷13,雍正元年十一月乙巳,第1册,第243页。

[55]《翰林院掌院学士阿克敦题新科庶吉士开泰、程恂等分别拟读满汉书本》,《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吏科》第16册,第382~383页。

[56](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2,《续修四库全书》第1138册,第57页。

[57]《大学士管翰林院事张廷玉题请将今科庶吉士周祖荣等派读清书本》,《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吏科》第36册,第97~98页。

[58]《清世宗实录》卷130,雍正十一年四月辛未,第2册,第693~694页。

[59]《清高宗实录》卷17,乾隆元年四月癸未,第1册,第441页。

[60]《乾隆朝上谕档》,乾隆十六年闰五月初九日,第2册,第545页;另见《清高宗实录》卷390,乾隆十六年闰五月甲戌,第6册,第125页。

[61](清)蒋元益:《时庵自撰年谱》(蒋元益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98册,第440页。

[62](清)张鉴等编《雷塘庵主弟子记》(阮元年谱)卷1,《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28册,第477~478页。

[63]《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第16册,嘉庆十六年五月二十日,第285页。另见《清仁宗实录》卷243,嘉庆十六年丁酉,第4册,第283~284页。

[64]《嘉庆十六年辛未科散馆等次单》,《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第19册,第304页。

[65]《嘉庆二十四年己卯恩科散馆等次单》,《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第25册,第170页。

[66]《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散馆及补行散馆等次单》,《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第27册,第154页。

[67]《嘉庆二十四年己卯恩科会试同年齿录》,清刻本。

[68]《重订壬午(道光二年)恩科会试同年齿录》(清刻本)记载:沈丹槐,浙江嘉善人,出生于嘉庆甲子年(1804)。据此可知沈丹槐道光壬午年(1822)中式进士时,年十九岁。

[69]《乾隆朝上谕档》,乾隆十六年闰五月初九日,第2册,第545页;另见《清高宗实录》卷390,乾隆十六年闰五月甲戌,第6册,第125页。

[70]《清高宗实录》卷983,乾隆四十年五月丙寅,第13册,第122~123页。

[71]《清史稿》卷108《选举三》,中华书局,第12册,第3166页。

[72](清)张之洞:《(光绪)顺天府志》卷7《京师志七》,光绪十二年刻本。

[73](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2,《清代史料笔记》,中华书局,2005,第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