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港口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厦门港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集装箱干线港、邮轮始发港、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载体和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口岸,是国家确定的四大国际航运中心和四大邮轮运输试点示范港之一。厦门港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关键枢纽之一。厦门港是闽西南经济协作区的核心港口,充分发挥厦门港及协作区内其他港口的辐射效应。2010年,漳州的古雷港区、东山港区、云霄港区、诏安港区并入厦门港,由整合后的厦门港口管理局统一管辖厦门、漳州两市行政区划内的所有港区。
厦门港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天然良港,自然条件优越,全港建成生产性泊位17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0个(含10万吨级以上泊位19个),码头货物综合通过能力达1.78亿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1100万标箱。厦门港集装箱、邮轮、石油、煤炭等专用码头一应俱全。152条航线连接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台湾和香港),可直达149个国际港口,基本形成了辐射全球的集装箱快速航运网络。2019年10月,厦门港古雷港区古雷作业区南15~19号泊位工程首件沉箱顺利出运安装,推动了服务古雷炼化一体化等项目的码头建设进程,有效助力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并实现了古雷石化园区的高速优质发展。
厦门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继续呈增长态势。2019年,厦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13亿吨,同比下降1.73%,其中漳州港区完成4638.54万吨,占全港比重达21.73%,同比下降6.26%。2019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12.22万标箱(领先高雄69.36万标箱),同比增长3.92%,其中漳州港区完成42.80万标箱,占全港比重达3.85%,同比下降8.74%。2018年和2017年全年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1070万标箱和1038万标箱,稳居中国主要港口第七位。2017年,厦门港成为年吞吐量达千万标箱的大港,超过高雄港,居全球第14位。
水路运输周转量完成2154.3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5%,增速排名位居全省第二。2019年,厦门港水运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0.01亿元。厦门辖区完成7.44亿元,重点开展漳州辖区建设,完成12.57亿元。此外,作为全国四大邮轮母港之一,厦门国际邮轮母港近年发展迅速,2019年接待邮轮艘次已经过百,拥有多次接待超十万吨级以上邮轮的经验,改造后的泊位也具备接待22万吨级世界最大邮轮的实力。10月24日,厦门国际邮轮母港迎来三轮同靠,具备了接待全球最大型集装箱船舶和全球最大国际豪华邮轮的港口条件。[4]
泉州港是闽西南经济协作区的重要港口,拥有1300余年历史,是“海丝”起点。泉州港港口资源优越,海岸线总长541公里,是福建三大港口之一。泉州港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上升至第75位。2019年以来,泉州太平洋码头陆续开辟越泰线、日本线、外贸内支线等外贸航线,石湖港区集装箱单日吞吐量创下新高,突破8000标箱。泉州港不断完善“一带一路”航线布局,2019年9月,泉州(石湖)—马尼拉航线布局进一步完善,该航线提供周班船期服务,开拓当地冷藏箱业务。2018年以来,泉州港石湖作业区开展整车进口业务。2019年9月,泉州港秀涂作业区16号泊位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进一步提升泉州港吞吐能力,改善台商区基础设施条件,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泉州港口企业累计投入约1127万元进行码头船舶污染防治能力建设。泉州港不断完善和增加口岸营商环境和稳定运行的航线,将吸引更多的航运企业进驻,并进一步完善口岸航线布局,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促进泉州与世界各地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