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南区域协同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国内其他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建设

北京、上海、广州分别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大湾区)区域协同发展中发挥了显著的龙头牵引辐射作用。与此同时,上述区域地市间的部门协同机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是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做贡献的生动实践。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三地政协积极履职尽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交通一体化、水资源协同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开展协商交流,凝聚了共识、推动了工作。此外,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在建立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完善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也值得闽西南协同发展在机制建设上加以借鉴和创新。正所谓协以求同,商以成事。发挥政协优势,为推动闽西南协同发展建言献策。

区域金融市场一体化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为满足产业疏解、转移升级,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需要,由京、津、冀三省市按一定比例出资共同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例如,河北省于2016年1月以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设立了总金额为100亿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4]PPP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用于支持河北区域内纳入省级PPP项目库,且通过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PPP项目,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的优质项目。PPP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100亿元规模将在3年内分批落实到位。其中,河北省财政出资10亿元作为引导基金,银行、保险、信托以及其他社会资本出资90亿元。建立PPP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有助于创新河北重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投融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