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秦汉易学
秦汉易学是先秦易学的延续和发展。《易经》在周初成书以后,易学随之产生。春秋末年,孔子及各国史官的易学研究使《易经》成为宣传道德训教、诠释天道变化的工具,易学便朝着哲理化、抽象化的方向迅速发展。战国中后期,著名的《易传》诸篇陆续问世,一个以阴阳学说为主要内容,以《易经》的框架结构为外在形式的思想体系最终建立起来。《易传》作者以其百虑一致、殊途同归的包容精神和超越意识,使《易传》成为与九流十家比肩而立甚至超迈其上的一个独立的思想流派。秦汉时期的许多重大思想理论问题,都可以在《易传》中找到某种雏形或依据。
这一时期特别是汉代易学的发展,人物众多,学派林立。其共同特点是重视《周易》本源的探讨,从不同的学术角度,运用不同的学科方法和材料阐释易学的象数问题,建立起象数体系,在易学史上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象数派易学。汉代易学的演变可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西汉易学,据《史记·儒林列传》和《汉书·儒林传》记载,孔子传《易》于商瞿,经六世传于田何。汉兴,田何又传于杨何、周王孙、丁宽、服生,丁宽传易于田王孙,田王孙又授易于施雠、孟喜、梁丘贺,于是“易有施、孟、梁丘之学”。其中,孟喜传《易》于焦延寿,焦又影响京房,于是“易有京氏之学”[1]。西汉易学除儒家经学一系外,汉初诸子说《易》者不乏其人,或以阴阳五行论《易》,或援《易》以推阐黄老思想。东汉易学,据《后汉书·儒林传》:“建武中,范升传孟氏易,以授杨政,而陈元、郑众皆传费氏易,其后马融亦为其传。融授郑玄,玄作《易注》,荀爽又作《易传》,自是费氏兴,而京氏遂衰。”[2]东汉时期,孟、京易学业已衰落,但传费氏易者,一般仍受到京氏易学和《易纬》的影响。东汉另有经师注释《周易》,以马融、郑玄、荀爽三人为代表,汉末还有虞翻、王肃、魏伯阳等人。
秦汉易学,特别是汉代易学是古代易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形成了或以象数为主、或以义理为主的两大流派,特别是象数学派解《易》的方法和学风惠泽后世。宋代邵雍、朱震等一大批象数学家纷纷涌现,开创图书一派;清代汉学弥炽,惠栋作《易汉学》,张惠言撰《虞氏易》,极其推崇汉易象数学。汉代易学所形成的以卦气论为中心的易学体系,不仅在易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中国学术史、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化史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