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寻甸县创新扶贫模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篇 寻甸县创新扶贫模式研究

第五章 “党支部+”助推产业脱贫模式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孜孜不倦的追求。扶贫开发事业在时代变革需求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当下火热开展的精准扶贫就是时代发展的趋势。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提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1]2015年1月,习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再一次指出:“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2]精准扶贫理念被明确提出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确立将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作为六项扶贫机制创新之一[3]。随后,国务院扶贫办及时响应制定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表明在全国推行精准扶贫工作的决心。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呈现的扶贫方式和脱贫途径形式多样,其中产业扶贫逐渐成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脱贫的必由之路[4][5][6],位居我国精准扶贫方略“五个一批”之首[7]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基层党组织在产业扶贫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基层党组织与精准扶贫的融合发展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解决农村改革、脱贫解困而探索出的新举措,能够有效地提升扶贫开发工作的精准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把扶贫开发和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和保障作用,牢固树立“党支部+”助推产业脱贫的理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固本强基”工作,找准基层组织与扶贫开发的结合点,为实现“十三五”全面脱贫摘帽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力量支撑。“党支部+”助推产业脱贫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扩大政治参与,实现民主管理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支部+”助推产业脱贫模式,就是将党组织活力变为脱贫动力,将党建势能变为扶贫动能,促进扶贫和党建工作的双赢。在党建和扶贫两个维度上,促进交互互动,以产业脱贫为根、以扶志为本,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以期形成“党支部+”助推产业脱贫新模式,践行全心全意为贫困户服务的崇高宗旨,为基层党组织助推脱贫攻坚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自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寻甸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结合县情民情实际,认真抓好“产业扶贫”这个关键,把产业作为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根本动力。该县创新“党支部+”产业脱贫模式,遴选187户农业企业(合作社、大户)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脱贫全覆盖,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寻甸县实现了每个贫困村有1~2个主导产业,每户贫困户有1~2个产业增收项目,累计带动贫困户30500户、户均增收1850元以上,最终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6.93%下降到2017年末的0.35%,成功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退出贫困县之一,也是云南省唯一获得国务院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的县份。基于多次实地调研、入户调查和乡村干部访谈,本章着重总结和分析了该县“党支部+”助推产业脱贫模式的具体做法、主要成效,并总结出该模式的创新之处和成功经验,进而提出进一步推广实施该模式的措施建议,为云南省乃至类似省(市、区)贫困县因地制宜地实施“党支部+”助推产业脱贫模式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