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总报告
Ⅰ General Report
B.1 四川人才强省迈入3.0时代:纵深推进现代人才治理体系 引领全域创新开放协调发展
王辉耀 陈涛 吴戈[1]
摘要:党的十九以来,四川人才工作成效显著,人才强省战略不断升级,已迈入3.0时代,全面提升人才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成为新时代四川人才发展及工作的核心课题。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定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在人才体制改革、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工程实施、人才平台建设和人才保障服务五个方面,形成了新时期四川人才治理体系及基本路径。与此同时,新形势下四川人才治理仍然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本研究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区域人才治理经验为参照,提出了新时代四川人才治理现代化发展策略:一是树立全域创新开放协调的人才治理现代化基本理念;二是构建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的人才治理现代化发展思路;三是提供引领西部放眼全球的人才治理现代化建议方案。
关键词:四川人才强省战略 3.0时代 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域创新开放协调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党中央关于人才发展的指示和精神。2010年10月,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四川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四川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一指导性文件标志着四川人才强省战略开始步入1.0时代,旨在形成西部人才高地的系列支撑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奋发有为,深刻洞察国内外发展大势,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百余次不同场合和会议上强调人才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人才与创新的关系,并明确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人才发展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2016年3月,党中央颁布《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人才引育留用等关键环节改革。同年7月,四川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精神,发布《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促进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文件堪称四川史上最强“人才新政”。从中央到地方的全面发力,意味着四川人才强省战略进入2.0时代,旨在形成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全面支撑四川社会经济发展。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据统计,整个报告提到“人才”的地方多达14处,涉及党政人才、科技人才、教育人才、医疗卫生人才、文化人才、企业家人才、技能人才、青年人才和军事人才等。[2]显然,人才强国战略在一系列强国战略中居于重要位置,它既是有效实施其他强国战略的基础,也是积极应对国际激烈竞争和解决国内发展难题的保障。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四川省委、省政府继续深入落实人才强省战略,近年来着力在体制改革、政策创新、工程实施、平台建设和保障服务五个方面系统构建人才治理体系,有效应对东部地区及一线和同类城市“人才争夺战”,积极释放人才政策红利,努力做到不仅能“引进来”,关键还能“留得住、用得好”,这对四川人才治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显然,四川人才强省战略将迈入3.0时代。加快升级人才治理体系,全面提升人才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已成为新时代四川人才发展及工作的核心课题,这将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新思路。
一 新阶段四川人才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人才规模持续增长
近年来,四川人才总量快速增长,人才素质不断提升。截至2017年底,四川人才资源总量达到715.54万人,比2012年增长30.7%。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较2012年分别增长88.5%和64.8%;两院院士59人,获中国绿卡的外国专家数和留学回国人员,分别较2012年增长122%和248%;[3]通过四川“千人计划”支持引进1008名高端人才和92个创新创业团队;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分别达到296人和110人,均居西部第一。[4]仅2016~2018年,四川入选长江学者34人,国家杰出青年13人;入选近三批次国家“千人计划”120人,国家“万人计划”112人。[5]其中,除国家“千人计划”以电子科技大学入选最多外,其他均以四川大学为主。此外,川报全媒体集群大数据工作室联合猎聘网针对四川省中高端人才流动情况做出专题大数据分析后发现,四川省中高端人才呈现年轻化趋势,25~35岁占67.28%。从学历层次上看,60.02%为本科,高中及以下学历仅占0.79%。显然,四川人才规模呈现高学历和精英增长态势。
(二)人才引进卓有成效
1.汇聚国内国外高端人才
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和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发布的《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2017)》数据显示,2011~2015年来川的境外专家逐年递增,由2011年的8947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11607人次(目前,这一数值已达到每年1.2万人次)。“十二五”时期,来川工作交流的各类境外专家共50885人次,相较“十一五”时期增长78%,位居中西部第一。其中,依托国家和四川省各类引进外国技术、管理人才专项,资助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共实施引智专项项目706项,引进急需紧缺境外高层次专家8300余人次;建立国家级引智基地和示范单位6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3个、省级引智基地和示范单位24个。2015年,四川省外专局组织实施的引智项目多达551个,资助用人单位引进外国专家2100余人次,有2名外国专家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获国家外专局批准的高端和重点引智项目36项,引进高端专家69人,新增创新引智基地3个。[6]2017年4月,自实行外国人来川工作许可改革以来,四川省已有326人被认定为外籍高层次人才,签发外籍华人长期签证和居留许可124件,签发外国人工作类居留许可6031件。[7]截至2018年底,共有25位外国专家被授予“天府友谊奖”,[8]以表彰他们为积极促进四川对外交流和友好合作做出的重要贡献。
2017年,四川“千人计划”共引进217名海内外高端人才(创业领军人才29名,创新领军人才长期项目45名,创新领军人才短期项目24名,青年人才101名,专项引进18名)和20个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团队8个,创业团队12个,共聚集高端人才138人)。在217名引进人才中,包括海外院士2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7名(含外省入选后来川16人)、长江学者4名。从学历层次来看,94.5%的人才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47.9%的人才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从所属单位来看,有65%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有35%为企业类人才。从产业类型来看,有75.5%属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及装备制造类领域,20个入选团队均在新兴产业领域,共聚集高端人才138人,[9]体现了四川省在人才引进和选拔中向产学研紧密结合,向全面创新改革重点区域,向“双一流”高校建设发展集聚。
2.留学人员归蜀趋势明显
留学人才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留学生回国发展逐渐成为一大潮流,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愈发明显。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留学人员回国人数达到48.09万人,其中获得硕、博研究生学历及博士后出站人员22.74万人。1978~2017年四十年间,累计313.2万名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到已完成学业留学生人数的83.73%,[10]归国留学生正成为我国国际化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多数海归回国后首先去往生源地城市,其次是考虑各城市经济发展程度从优选择。从海归群体的现居住地来看,北京、上海和广东等东部省市是其选择区域发展的重点目标,三地海归群体迁入数量分别占海归群体总量的12%、8%和6%,即在假设生源地为北京、上海和广东的海归群体回国后均未发生迁移的基础上,有额外12%、8%和6%的其他生源地海归群体迁移到这三个省市。相比而言,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就四川省而言,海归群体生源地占比约为4%,位居全国第八。而现居住地在四川的海归占比约为5%,仅次于北京、广东、上海、山东和江苏,意味着在假设生源地为四川的海归群体回国后仍在四川工作的基础上,有额外1%的其他生源地海归流入四川省。在发生海归迁移的省份中,四川省的这一流入比重与浙江、江苏和陕西一致,共同排在第四位,仅次于北京(13%)、上海(8%)和广东(7%),是唯一属于流入省份的西部省份(见图1)。据相关统计,2009年以来,四川省留学生回国人数年均增速超过40%,四川省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办理海外学历学位认证的人数累计达到1.7万人,年均增幅25%以上。[11]与此同时,归国留学生的引入还直接促进了四川省创新创业浪潮。2017年,在122个众创空间和64个国家备案众创空间中,由留学归国人员创业的个数分别达到185个和148个。[12]在成都、绵阳高新区建成的留学人员创业园中,有880多名留学回国人才共创办企业500多家,推动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转型。[13]
图1 海归群体生源地与现住地对比
资料来源:全球化智库《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2018年12月。
3.“留学四川”国际品牌显现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人才流动推动着留学教育的兴起。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四川省内城市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外国留学生交流频繁。“留学四川”计划的实施,广泛吸引了全球优秀青年来川留学,他们将成为四川国际人才的后备力量。据四川省教育厅统计,2017年四川省39所高校接受来自近140个国家留学生共计11982人,其中接受学历教育的国际学生6556人,占总数的55%;长短期进修或语言生5426人,占总数的45%。[14]根据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统计数据,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其中由四川省接收的留学生为13990名,占总人数的2.84%,[15]位居全国第十二名,在西部省份中仅次于云南和广西。与2016年相比,四川省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长近30%。近年来,四川省通过设立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相应设立留学生奖学金,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学校支持、社会参与的留学生奖学金体系,大大增强了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留学生招生数不断增加,全面优化学校来华留学生结构,来华留学事业发展总体呈现良好势头(见图2)。
图2 2016年和2018年部分省份来华留学生人数
资料来源:《2016年来华留学统计》、《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
以四川大学为例,2011~2017年,该校留学生总人数年均增长11.6%。截至2017年底,来华留学生人数达到3421人,其中学历生1857人,占留学生人数的54.3%,大多数学历生主要攻读本科学位,硕博研究生在学历生中的比重约为30%。通过“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奖学金项目来校的留学生为682人,占比为19.9%。在最新的2019年大学国际化发展水平排名中,四川大学以2.75%的留学生比例指标,即统计年度学校学历留学生数占在校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总数比例,居学生国际化排名第95位。[16]显然,这一数据充分体现四川大学在“留学四川”的良好环境下,形成较高的国际声誉和较强的国际化办学实力(见表1)。
表1 四川大学2011~2017年来华留学生人数
(三)人才培养成果丰硕
1.高层次本土育才落地
为适应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需求,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急需的紧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提升本土人才队伍核心竞争力,四川省启动“天府万人计划”。2018年,首批有245名本土优秀人才入选“天府万人计划”(含15名原院士培养工程入选者自然纳入天府杰出科学家项目),享受资金资助、团队建设、项目支持、成果转化等11项支持政策,其中168名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7]2019年,还会遴选支持230名左右本土高层次人才。
2.技能型成才氛围渐浓
四川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技能四川”建设,打造享誉全国的“天府工程”,培养庞大的“技能川军”,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推进四川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从四川省人社厅获悉,截至2016年底,四川省技能人才达到680万人,比2012年增加130万人,增幅达23.6%,其中,高技能人才110万人。[18]同时,近年来四川技工教育得到逐步完善。2017年四川省建有技工学校84所,较2016年新增3所;毕业生达到32730人,增幅为8.6%;在校生达113961人,增幅为6.8%;教职工达10775人;共培训社会人员达127922人,较2016年新增10589人,其中培训失业人员7561人,培训农村劳动者29794人(见图3)。
图3 2011~2017年四川省技工学校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四川统计年鉴2018》。
目前,四川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持续开展高校毕业生、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培训行动计划,创新职业培训模式,实施重点培训项目。2017年,四川省共设职工技术培训学校133所,毕业生达294766人;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机构)4021所,毕业生达2041531人;其他培训机构332所,毕业生达154535人。[19]此外,截至2016年,四川省建有专家服务基地33个、继续教育基地133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6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63个、职业技能鉴定机构703个,高技能人才年增长量从6.2万人上升至16万人,高技能人才在技能人才总量中的占比从10.2%提高至16.2%。2017年,新增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9个,逐渐形成更加健全、高效、完整的省域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20]
3.贫困县人才振兴显效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四川省启动了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推进人才扶贫工作。201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投入财政资金4500余万元,首批定向招录4945名大学生、农村实用人才和乡村医生,开展免费订单式培养。[21]深度贫困县专项计划实际录取新生3474名(不含凉山州76名林业人才),实有3362名新生签约报到,户籍地在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的考生共3264人,占招生总数的94%,其中少数民族考生有2736人。[22]大力支持2673名基层干部、农村技术人员参加在职学历提升;优选1376名干部人才援彝援藏;遴选422名优秀年轻干部挂任乡镇党委副书记;选派5700余名干部人才到凉山州开展综合帮扶;从深度贫困县选派900余名干部人才到省直有关单位或对口支援地区挂职锻炼。此外,首批74个团370余名专家开展科技扶贫万里行,开展集中培训835场次、现场技术指导2168场次,培养科技示范户2400余户、本土人才1.5万余名,指导建立科技示范基地501个,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908个(项),为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指导和人才支撑,用活用好人才,强化人事人才精准扶贫。[23]
4.高校育才质量双提升
2008~2018年十年间,四川省普通高校数量增长52.6%。据相关统计,截至2018年,四川省拥有高等院校共计119所,较2017年新增10所。在校生数、招生数和毕业生数稳步上升(见图4)。截至2017年,四川省普通高校在校生数近150万人,较2008年增长51.3%。截至2018年8月31日,2018届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共42.8万人。其中,1.34%的毕业生(0.57万人)选择留学,成为新的国际人才储备力量。从学历上看,2018届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占比分别为5.97%、44.11%和49.92%,专科毕业生人数上升得更为明显。随着2018年10所专科院校的设立,未来四川省高校专科毕业生数量将有大幅提升。
图4 2008~2017年四川省普通高校师生规模
资料来源:《四川统计年鉴2018》。
除了人才培养数量增加外,作为“质量维度”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大学生发展与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指标。2017~2018学年,四川省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项目数6177项,参与学生3万余人,休学创业项目数90项。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6278人,参与校外创新创业培训1477人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6个,其中,国家级9个,省部级17个。参与创新训练项目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数9.2万余人,创新创业项目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共计21388项,其中国家级创新项目7646项,国家级创业项目1488项。[24]在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四川高校获主赛道金奖4项、银奖4项、铜奖20项,综合排名全国第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11所高校为“第二批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成都理工大学等4所高校获批“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入选2018年“中国100家特色空间”,受到全国人大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25]
(四)人才留川意愿凸显
近年来,随着四川省一系列人才政策的出台,一大批人才选择落户四川、成就事业。国家“千人计划”“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专家宣奇武,继7年前在成都经开区成立阿尔特(成都)汽车设计有限公司后,又在经开区相继成立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和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注册四川阿尔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为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专心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硕士、清华大学博士刘力,在成都经开区成立云科新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主攻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软硬件的系统研发。2018年营业额突破7000万元。[26]
2016~2018届四川省高校毕业生中,每年有75%以上选择留在四川省内就业,这些省内高校自主培养的毕业生构成了四川省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留川就业的2018届毕业生中,72.75%的生源地在四川,其余27.25%的毕业生则属于外省份生源流入,[27]表明四川省培养的大学生流失并不显著,反而体现出了较强的留川工作意愿。尤其是2017年7月20日成都市发布“人才新政十二条”,鼓励青年人才来蓉落户后,落户成都的人才骤增。据成都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局户籍和证件处工作人员介绍,人才新政实施以来,截至2019年4月17日,已超过27.5万人通过人才新政落户成都,八成为30岁以下的青年人才。[28]
(五)人才效能成效显著
人才使用效率和人才贡献率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涌现出“歼-20”、“华龙一号”等一批重大的科研成果,四川制造的全球首颗双核人工智能商业卫星成功发射。根据表2的统计结果,2017年四川省科技成果登记项目共3329项,以企业横向项目为主(2921项,占比87.7%),国家计划项目和地方计划项目次之(174项和143项,占比分别为5.2%和4.3%)。上述科技成果中3261项为应用技术类,占比98%。从成果水平上看,28.9%和40.3%的成果分别属于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在281项奖励项目中,28项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5项,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9项。[29]2018年,四川省在这一国家奖项上获奖项目增至32项,位列西部第一,全国第六。在国家科技奖励“减少奖励数量、提高奖励质量”的大背景下,四川获奖数量保持持续增长,反映了其综合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30]据统计,2017年四川省申请专利167484项,签订技术合同12853项,合同成交额419.68亿元,技术交易额229.93亿元。[31]随着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的提升,2018年四川省新增专利授权量8.7万多件,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首次突破千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7万亿元,军民融合产业3400多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两个百分点。[32]
表2 2017年四川省部分科技成果
二 新时期四川人才治理体系的路径探索
(一)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人才体制改革
党管人才是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根本原则。四川省委省政府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提出坚持“五抓”并举,即抓政治引领、抓改革落地、抓重大工程、抓资源整合和抓保障服务。坚持重物质与重精神并举,力争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的有机统一。依托四川省委组织部高端人才服务中心、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专家服务中心设立引进人才服务窗口,负责协调落实有关特殊支持政策。一是定期举办如高层次专家、“千人计划”专家、青年专家等国情省情考察研修班等,通过座谈交流、专题讲座和现场教学等形式,帮助专家了解国情省情,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激发专家人才活力和潜能,投身治蜀兴川事业。二是完善党委联系专家工作制度,努力做到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当好后勤部长。
坚持统筹协调与鼓励创新并举。人才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多部门多区域。在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由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教育厅、科技厅等二十余个部门共同组建高层次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相关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与此同时,鼓励各部门和地区对人才体制改革进行积极探索,创新人才治理机制。在人才工作目标考核中,将全省21个市(州)分为ABCD四类,分别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和分值权重,突出实绩考核,鼓励基层创新。对各市(州)采取“现场述职+PPT演示+提问答辩+专家打分+领导现场点评”方式,既有“成绩单”又开出“诊断书”。在2018年人才工作目标考核中,共产生38个创新类、29个成效类项目,成都、泸州、绵阳、广元、宜宾、广安、巴中7市,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农业农村厅、卫生健康委、团省委7个成员单位,累计总分位居前列。[33]
深化人才体制改革,是构筑人才制度优势、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的战略之举。2016年3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省人才体制机制的改革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实施意见》提出,三年基本构建起与全面创新改革相适应的人才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导向鲜明、激励有效、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模式,形成人才推动创新改革、人才支撑跨越发展的生动格局。五年基本形成与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相匹配的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形成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实现由“人才大省”向“人才强省”转变。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人才吸引制度、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人才顺畅流动机制、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等方面打破藩篱、融化“坚冰”,依靠“改革红利”释放“人才红利”,具体共涉及23条实施意见和49项改革任务。
围绕人才体制改革和《实施意见》任务落实,各地积极进行探索,亮点纷呈:①成都市破除人才评价中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的“三唯论”,提出差异化设置评审条件、建立评审协作机制、健全层级设置、下放评审权、推行网上办五大职称制度改革举措。②德阳市开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职业教育办学典型模式及职业教育服务发展能力的提升路径。③绵阳市研究提出极具地方特色的“1+16”人才政策体系,在发展科技型企业、建设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和金融结合、实施专利保护、推进军民融合等方面,为军地人才创新创业搭建起全生命周期的支持系统。通过《绵阳市扩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人事自主权十条政策》的颁布,允许和鼓励高校聘用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允许市属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自主考核招聘人才,在高校设立首席科学家、首席研究员、首席工程师,全面推进8大类17项近百个改革任务。④泸州市以自贸区作为改革试点突破口,率先开展干部人才管理制度改革,根据“两总控、五自主”原则,建立人才体制机制创新示范点和“双轨运行”管理模式。⑤自贡市围绕人才“引育用留”改革,推出“增动力、添活力”的重大政策25项。⑥攀枝花市全面启用“攀枝花市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系统(人才智库)”,首次实现人才管理服务工作信息化、规范化、便捷化;首次在失业保险滚存结余中安排1600余万元专项资助“众创空间建设”等项目,强力推动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打造引进集聚人才新高地。截至2018年底,《实施意见》涉及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全省人才政策制度、人才开放合作、人才队伍支撑、人才智力扶贫、党管人才工作“五个体系”基本形成。在全国两批复制推广的36条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中,四川贡献出5项人才改革措施。[34]
(二)加大人才政策创新,构建人才政策体系
近年来,四川坚持“聚天下英才助川发展”理念,围绕《实施意见》精神,不断创新人才政策,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及配套实施办法(见表3),逐步构建起与全面创新改革相适应的人才制度体系,而且在多个人才发展领域取得成效。
表3 2017~2019年以来四川省级人才政策(部分)
表3 2017~2019年以来四川省级人才政策(部分)-续表
1.分层分级认定人才,分类施策不同群体
在立足四川自身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其他地区人才政策的优秀经验,制定符合四川地方发展实际的人才认定体系。通过对人才梯度进行详细划分,有利于明确引人育人目标及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特殊支持政策的精准制定。
以《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实施办法》为例,该政策将高层次人才按3大类12个小类进行培养和施政。其中,杰出人才类别设天府杰出科学家,培育对象为紧跟世界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成果的高端人才;领军人才类别设天府创新领军人才、天府创业领军人才、天府文化领军人才、天府名师、天府名医、天府工匠、天府农业大师、天府金融英才,培育对象为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引领创新发展的高端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类别设天府科技菁英、天府社科菁英、天府金融菁英,培育对象为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高端人才。成都颁布的《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是一系列“人才新政”后的又一政策创新,其一大亮点在于政策的全面性,不仅覆盖了各类人才,而且针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青年人才、外籍人才等不同人才群体分类施策(见表4),以“人人皆可成才”理念,实施全民技能提升计划,促进“人口红利”“人才红利”叠加释放。
表4 《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针对不同人才的分类政策
2.契合地方引育之需,精准对接战略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类人才,包括学历型人才、创新创业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等,而各地在人力资本的禀赋以及发展战略导向上存在差异性,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特色和人才需求进行引育人才,使人才政策与战略目标相匹配。总体而言,四川省人才新政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紧扣四川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转型升级、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脱贫攻坚、绿色发展以及高等学校创建“双一流”和“双高”等重大战略,充分体现引进人才的不可替代性和行业领军性,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竞争力。
四川省各地人才政策也体现了地方特色和战略需求。例如:绵阳作为中国重要的科技城,推出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人才新政——“三大计划”“三大工程”。其中,“三大计划”包括:军民融合创业团队“聚变计划”,引进和支持一批开展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的高层次“军转民”、“民参军”创业团队,推动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对入选团队实行持续资助,每个团队累计资助金额最高2000万元;科技领军创业团队“涌泉计划”,引进和支持一批能够解决重大产业核心技术问题、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或发展未来先导产业、抢占新兴市场的高层次创业团队,对入选团队实行持续资助,每个团队累计资助金额最高2000万元;产业尖端创新团队“卓越计划”,支持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引进为其提供核心技术支撑的高层次创新团队;支持重点企业对接高层次创新资源,引进培育具有影响力、推动企业发展的创新研发团队和技能技术领军人才团队。对每个入选团队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助。
自2016年德阳制定“领军人才”政策后,面向社会发布党政后备人才引进公告,针对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海外知名高校,开展引进博士、硕士毕业生专项工作,并将其纳入党政后备干部人才队伍进行管理培养;围绕德阳急需紧缺专业,专项引进规划类硕士人才19名。2018年再次发布“英才计划”,重点围绕德阳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需求,采取分层分类遴选方式,市层面重点支持1000名卓越人才和300名青年拔尖人才(见表5),示范带动各县(市、区)支持培养5000名左右各类高层次人才,形成与市“领军人才计划”相互衔接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为加快建设四川省经济副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表5 德阳市“英才计划”人才政策
3.以国际视野引人才,推进国际人才发展
近年来,四川省在制定人才战略时,将视野投向全球,积极参与国际人才市场竞争。针对四川人才国际化程度与东部发达地区及一线城市存在的差距,201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加快建设高端人才汇聚高地的实施意见》,推出海外人才引进的“升级版”,打出让优秀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的“组合拳”,这标志着四川从西部内陆走向开放前沿迈出新步伐。根据这一政策要求,力争用5年时间,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累计达到2000人,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在川外国留学生、来川工作交流的外国专家每年分别达到1万人次、1.5万人次、2万人次,即在现有规模基础上实现前两类海外人才翻番和后两类海外人才规模增长50%以上。这一目标的设置,意味着四川省将以更大力度、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加快延揽海外优秀人才为川所用。
针对以往外籍人才在引才用才过程中的国籍制约问题,“新政”简化了出入境及居留程序,对外籍人才实施出入境及停居留便利政策,允许其担任重大项目主持人,同时开辟海外引进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充分体现四川省的开放和自信,也有利于引进人才更好地融入创新驱动发展中,对人才的集聚起到很好的示范激励作用。针对以往只考虑通过筑巢引凤吸引海外人才来川发展,只关注人才单向流动的情况,新政基于国际化创新的生态体系进行引才策略探索,如通过建立中国(成都)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积极探索海外预孵化和双向离岸创业模式,实现海外人才无须回国也能利用国内巨大的市场和创新机会进行创业。
4.加大力度激励人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
为提升人才政策的竞争力,四川省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加大了人才奖补力度。例如:《“天府工匠”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设有多项人才奖补政策,力度大、导向明,均为四川省首创。[35]一方面,明确对每个新设立的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主辅基地和省级技能竞赛集训基地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和50万元的经费补助;对获评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的本省高技能人才分别给予15万元、6万元追加奖励,对入选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的本省选手给予每人1万元的奖励,对获评四川省技能大师、四川省技术能手的分别给予每人5万元、2万元的奖励。另一方面,明确按不低于国家奖励标准奖励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性职业技能竞赛本省获奖选手,对指导选手获奖的本省教练团队、技术指导专家团队给予获奖选手同等标准奖励;对四川省获奖选手的所在单位,按该单位每名获奖选手奖励标准的总和给予奖补。此外,成都市在《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政策中,提出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顶尖人才(团队)来蓉创新创业,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这些人才激励政策前所未有。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积极探索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担任领导职务科技人才获得现金与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成都市出台了《成都市与在蓉高校院所协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实施办法》,明确职务发明人与高校院所可按约定不低于7∶3的比例共享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成为全国首个出台专项文件实施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城市。这一政策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在蓉就地转化,吸引集聚更多优秀科技人才来成都创新创业,为成都注入新的活力。
(三)着力实施人才工程,释放人才虹吸效应
1.招才引智工程
四川省积极采取“人才+项目”的方式,以省“千人计划”为牵引,统筹实施“天府高端引智计划”“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四川计划”等引才引智工程。同时,通过“留学四川”计划,允许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且毕业1年以内的优秀外国留学生在川就业。就“千人计划”而言,按个体引进、团队引进、专项引进三个类别10个引才项目予以实施,分别给予入选者每人50万~200万元,引进团队200万~5000万元的资金资助。面向国(境)外和省外发达地区,引进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引领创新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就“天府高端引智计划”而言,旨在为提升四川自主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国(境)外人才和智力支撑。每年柔性引进国(境)外高层次专家500人次以上、示范推广引智成果10项以上、建设引才引智基地10个以上,给予单个引智项目不超过80万元的资助总额,同时资助外国专家在川工作期间的部分食宿生活费、国际国内旅费及60%以内的工薪。就“留学回国人员服务四川计划”而言,旨在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川创新创业,2018年,四川共有18个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项目和80个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获得从3万~30万元不等的资助。
当前,四川省推行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国(境)外与省外发达地区、顶尖人才与青年人才、个人引进与团队支持“四个结合”,先后支持引进千余名高端人才和近百个顶尖团队。[36]定期组团赴欧美、港澳地区开展专项招才,并借助海科会、科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活动招才引智。仅2018年开展赴外招才引智活动270余场、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7万人。[37]以海科会为例,创办二十多年来,已发展成为国家级综合性人才与智力交流合作平台,累计吸引6000余名海外高层人才来川考察,引进1700余名海外高端人才、1000多个科技项目扎根天府大地,投资金额达2000多亿元。[38]尤其是第十六、第十七届大会(2016年和2017年),引智规模呈爆发式增长,签约人才达690人,占历史总量的40.3%,签约金额1082.76亿元,占历史总量的50.1%,[39]为推动四川和中国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如今“海科会”已成为四川招才引智的一张名片。
2.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
近年来,四川以“天府万人计划”为抓手,实施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作为2018年启动实施的重点人才工程,“天府万人计划”旨在加快培养造就四川创新发展急需紧缺的本土高层次人才队伍。2018~2027年,将重点围绕四川省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需求,重点支持100名左右杰出人才、1200名左右领军人才和1000名左右青年拔尖人才,示范带动各市(州)支持培养10000名左右各类高层次人才。将这些人才分3个类别12个项目进行分类培育。为鼓励入选者潜心研究,在资金资助、团建建设、项目支持、平台支持、成果转化、岗位职称等方面给予11条特殊支持政策。如:为入选者提供10万~100万元不等的支持经费,优先推荐申报各类人才项目和创新平台,支持所在单位为入选者量身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允许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入选者所需绩效工资可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单列。凡入选者在管理期限内,还能享受每人每月1000~2000元不等的岗位激励资金、特约医疗待遇、子女一次性选学以及每年集中休假10~15天的优惠政策。
此外,四川“天府工匠”工程的实施涵盖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全民职业培训提能、工匠培养平台提升、天府传统技艺振兴、天府技能大赛品牌和天府匠心筑梦激励等6大工程。2018年,首批评定10名天府工匠,并将其纳入“天府万人计划入选者”范畴,每人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5年管理期内,每人除享受每月1500元的岗位津贴外,还将在子女入学、就医疗养等方面得到特殊支持;省级财政投入3150万元,支持新建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5个,每个分别给予300万元、3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对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单位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辅导基地累计给予1200万元的经费补助;对杨尹渝等36名获得国家表彰的高技能人才和入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的优胜选手累计给予130万元的奖励。
3.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
201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治贫先治愚、扶贫同扶智(志)”的思路,启动实施“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通过“订单招生、降分录取、免费就学、定制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全面壮大深度贫困县人才队伍,以人才振兴推动深度贫困县稳定脱贫和振兴发展。该工程又具体包括了人才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人才招引、人才援助、人才稳定“五大工程”。
一是人才定向培养工程:分类实施紧缺专业大学本科生、高职(专科)技能人才和乡村实用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在紧缺专业大学生培养方面,整合四川38所高校资源,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上岗方式,实行最高降70分录取的特殊招生政策,3~5年毕业后将回原籍定向上岗或就业不少于6年。在实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订单式,从深度贫困县选送983名具有一定技能的返乡创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农林牧渔从业人员,集中开展1年免费职业教育,期满合格发放中专毕业证书。同时,招录600名在岗乡村医生,免费接受3年农村医学专业学历教育,毕业后颁发中专毕业证书,可在深度贫困地区报考执业助理医师。二是在职培训工程:采取顶岗锻炼、研修培养、短期培训等方式,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及中小学教师、医疗卫生人员、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产业技能技术人才提升培训,藏区乡镇“9+3”学历干部充电提能“六大行动”。采取集中脱产、网络远程教育等方式,支持基层干部和农村技术人员参加在职学历提升。每年从深度贫困县选送1000名实用技能乡村人才开展为期1年的实训教育,选送600名在职村医到中职卫校接受3年农村医学专业学历教育。三是人才招引工程:实行差异化、特殊性人才招引政策,鼓励引导基层选调生、“三支一扶”计划、农村特岗教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志愿服务基层大学生等各类人才向深度贫困县流动。四是人才援助工程: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实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遴选干部人才支援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开展综合帮扶,新增15个省级部门、76所高校、30家医院、17户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对45个贫困县进行定点帮扶,向受援地选派30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为受援地培训培养专业技术骨干超过1万人。采取“人才+团队+项目”方式,开展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组织专家开展组团式服务,帮助贫困县建立产业示范基地、开展技术指导、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培养本土人才。五是人才稳定工程:推行职称评审“地方粮票”,支持基层大学生提前1年申报职称,允许累计满15年、25年分别降低一个学历等次申报评审中、高级职称,推行基层事业单位“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评定制度。
4.创新创业人才及苗子工程
近年来,四川省统筹实施“创新创业人才扶持计划”,依托“杰出青年科技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支持计划”和“苗子工程”等,整合各方面资源和项目,着力培养一批创新型企业家、优秀大学生和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其中,“苗子工程”是四川在培养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领域的新探索,旨在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力量,按照“早起步、早发现、早培养”的工作思路,对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创新创业潜质、将来能成为优秀科技人才的苗子进行选拔和培养,资助对象为在川高校学生和毕业5年内且在川工作的毕业生。
该工程的实施推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首先,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其次,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三类课程:通识性创新创业课程、具有行业特点且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创新创业活动,有效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实际能力,产生创新创业的热情甚至是激情。[40]再次,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师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对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将创新创业教育业绩纳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内容。如:成都理工大学已形成以“意识培育”为基础,以“苗子选育”为路径,以“协同共育”为特色的三级培育体系,推行“1+3+N”创新创业实践培育模式,打造“一心双环”创新创业生态文化圈。2018年,该校成功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该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进入全国高校前列。
(四)依托人才平台建设,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1.建设高端科学技术创新平台
近年来,四川省着力推进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发展,重点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产业技术研究院,促进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2018年,新增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等10个单位为四川省第七批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截至目前,四川已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300余个(含省级80个),各级工作站共引进院士100余名、高层次专家近2000名,合作开展科技项目1000项左右,更多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在一线抢占发展“智高点”,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新增新华文轩、有色科技集团、中国网安、省建科院等1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分站。截至2018年10月,四川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各类型设站单位386家,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5500余人,出站博士后有70%以上留川工作,为四川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41]设立国家企业技术中心72家,位列全国第七、西部第一;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4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03个。[42]成立四川石墨烯应用产业、汽车产业、东方主食产业、东坡中国泡菜产业等产业技术研究院,集聚领域尖端人才展开技术研发。
2.建设科技双创人才孵化平台
近年来,四川为了加快建设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双创”示范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对入驻的人才创业项目,免费提供办公场所或给予办公场所租金补贴、启动资金资助等扶持。特别是支持自贸区及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成都市郫都区等率先建设集海外研发及孵化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化学校、医院和社区于一体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营造“类海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计划于2020年底前投入运营的天府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70亩,主要建设总部办公、企业孵化中心、研发办公、展示中心、配套商业及公寓、其他基础配套设施等,建成后将成为集聚全球顶尖领军人物的重要平台。根据成都市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数据,截至2019年7月,成都市共建各类双创载体289家,面积1708万平方米。其中,科技双创载体为191家,面积594万平方米。入驻双创企业团队28645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113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53家。
3.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双创基地
当前,四川正在加快建设中国(成都)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离岸基地”),探索海外预孵化和双向离岸创业模式。通过“海外站点+国内载体”的平台体系,实现“区内注册、海外孵化、全球经营”,促使创新资源从全球向区内流动。依托海外站点为海外人才提供政策、知识产权、技术、投资对接等集成化的前置服务,进行“海外预孵化”;国内载体(即离岸基地)为海外人才提供区内公司注册、投融资等全方位服务和项目孵化平台。截至2019年7月,成都市已经在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地布局31个海外工作站点,离岸基地则分为成都高新南区和西区两部分。其中,南区涵盖总面积达9平方公里的街区组团,建有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服务区;西区以环电子科大产业园区为中心,共享电子科技大学科研资源。依托该模式,柔性引进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胡贝尔等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入驻离岸基地海外人才项目达15个。[43]
4.建设省校院企战略合作平台
当前,四川正在深入推进省内校院企战略合作。首先,积极与综合实力排名靠前、同四川产业发展契合的国内名校名院名企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仅2014~2017年,四川省21个市州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12所国内名校开展重大科技及人才项目1991项、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406个,人才引进49139人。[44]其次,努力与国(境)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基本建立合作关系。如:与英国诺丁汉大学签订的省校合作协议,是四川实施省校合作战略以来,首次与海外高校尤其是世界百强名校签订合作协议。作为全球十大孵化器之一的休斯敦技术中心将其在中国的首家分中心正式落户成都“侨梦苑”。此外,眉山市与加州中心签订加州智慧小镇协议,泸州市、绵阳市也分别与英国诺丁汉市签订友好合作框架协议。最后,支持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双城”(现代大学城和未来科技城),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加快向四川集聚。目前,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正加快建设,宜宾市推进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建设,一年多来已与11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6个产业技术研究院挂牌。[45]
(五)完善人才服务保障,创设良好人才环境
1.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措施
为了让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能安心在川工作,四川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措施,出台了《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办法》,解决引进人才在工作签证、居留许可、社会保障、配偶就业、子女上学、住房等方面的顾虑,让人才既能引得进、用得好,还能留得住,为四川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见表6)。
表6 四川省高层次引进人才服务保障政策
2.搭建人才服务中心平台
为了支持四川人才服务工作,特别是自贸区建立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为海内外人才来川创新创业提供优质服务,政府启动“四川省人才之家”,为高层次人才搭建资源信息共享、创新创业服务、学习充电交流和生活服务保障四大平台,邀请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智公司等有关合作机构入驻,设立政策咨询热线、综合服务窗口等,定期开展政策解读、学习培训、需求对接、金融支持、项目路演、项目签约等主题活动,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预约、上门、跟踪、受理、陪同、督办等“点对点、一对一”多样化服务。针对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存在“人才政策落地率不够、人才集约服务功能不强、人才服务力量不足”的三个“短板”,充分发挥“四川省人才之家”平台作用,四川省人才办整合相关部门资源,选定22个部门37名处级干部组建省级高端人才服务团,从政策宣传到回国入境,从创业发展到生活起居,为专家人才提供更加人性化、精准化、专业化的全链条式服务。
3.营造尊重人才社会风尚
近年来,四川不仅在“硬件”层面为引才聚才搭平台,而且在“软件”层面大力弘扬识才爱才敬才的社会风尚,推出了一系列人才活动。譬如:成都市每年4月最后一周的星期六为“蓉漂人才日”,发布“蓉漂”双创指数、举办“蓉漂”高峰荟、开展招聘会等活动。在重要时段、重大活动期间,还会在地铁、公交、户外LED屏播放“蓉漂”形象广告片。开展“感知成都行”活动,每年暑期邀请国内外知名高校学生来蓉考察实践,感受天府文化、体验创新创业活力,营造“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的社会氛围,塑造“以文化人”为向心力的软实力。
三 新形势下四川人才治理面临的新挑战
(一)省域人才发展结构仍不均衡
当前,四川与全国其他省市,特别是西部地区都面临着同一个人才发展难题,即省域人才发展结构的不均衡。从现有的四川人才分布来看,成都“一市独大”的局面始终未能被打破。据2018年测算,成都人才总量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46]截至2017年底人才总量约为516万人,占全省的72.1%,[47]成都拥有在川院士的56%,科技研发人员占全省总数的54.8%,中高端专业技术人员占85.19%。2017年,吸引新落户本科及以上学历青年大学生人才22.7余万人,成都市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前三,成功跻身“海归就业创业最爱城市”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48]而这一喜人成绩在省域对比中却形成较大反差。近年来,在成都的辐射带领下,绵阳和德阳与成都建立的成德绵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等一系列一体化建设,促使绵阳和德阳位于四川省域第二梯队。绵阳、德阳两市拥有国家科技城和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其在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上的聚人成效明显,在川院士占比44%,科技研发人员占全省总数的25%,中高端专业技术人员占全省总数的4.1%。但除上述成德绵三市外,四川境内其余地区大多基础薄弱,人才增长乏力,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山区人才发展更是匮乏。显然,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映射,凡人才集聚之地,其地区经济必然发达,反之亦然。因此,全面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充分流入四川省域各地,以人才发展为引领,深入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是应对当前不平衡问题的关键。
(二)高校集群创新优势尚不明显
人才驱动创新,人才是创新之本,但人才发展必须要有立足之地,也就是发展平台。作为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四川,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26所,全国排名第6,西部第1,比排名西部第2的陕西多出30余所。其中,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高校有8所,分别是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而且这些高校校区基本都位于省城成都。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发展平台,汇集了一大批海内外专家学者、青年博士和研究生。为此,成都积极打造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强调校地企深度融合、高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随着成都“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推进,构建校企合作集群创新网络无疑成为这一政策举措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随着高校集中发展优势学科专业,更加有助于增强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及服务平台的创新绩效。如:成都市政府提出打造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并重点支持环川大创新创业“三带四区一城”、电子科大“一校一带”、环西南交大智慧城和环西南财大金融智谷、成都理工大学与成华区共建“环理工大学知识经济圈”等。然而,在当前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过程中,由于产业集聚相对分散、载体建设不充分、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的集群创新效益释放有限,还未能形成政策规划中的集群创新优势,亟待围绕校地企深度合作的区域创新布局。
(三)国际人才开放水平有待提升
国际人才流动是反映一个城市或区域开放程度、经济活力和发展环境最直接的指标,也是检验人才集聚和开放政策最有效的工具。从全国范围来看,东、西部地区国际人才发展差异明显。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四川高层次国际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较大差距。根据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和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2017)》,四川省国际人才规模指数(包含外国专家规模和来华留学生规模)0.07,全国排名第14位,与第一名的上海差距达0.73,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5);国际人才结构指数(包含学历结构和职业结构)0.55,排名第13位,同样低于上海、广东和江苏的0.56、0.56和0.61;国际人才创新指数(包含创新发展和创新贡献)0.47,全国排名第24,其中创新贡献指数仅高于宁夏、安徽、广西等6省区,而广东、江苏和上海在该指数上分别排名第1位、第5位和第6位。[49]基于以上调查数据分析,四川国际人才开放水平和发展环境还有待提高,这就涉及国外人才签证和办理机制、海外人才市场管理、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及生活保障政策、国外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平台与激励政策、海外留学生留学政策等国际人才政策是否具有竞争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因此四川应以国际人才发展为牵引,进一步优化人才对外开放政策,不仅要“有”政策,关键还要形成有“竞争力”的政策体系,打造升级版国际人才入川留学创业安居的新坐标。
(四)区域人才协调机制还不畅通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不再是“自瞄自画”的传统发展模式,而是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大局。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是长江主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重要的水量补给地,同时也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通达东西的战略纽带和我国向西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2016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其中“三极”中的“一极”是指成渝城市群,覆盖重庆27个区(县)和四川境内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雅安、资阳等15个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成渝城市群作为西部经济基础最好的区域,人才资源十分丰富,创新创业环境良好。但由于两地行政区域划分壁垒、产业布局分类指导不够明确、人才体制机制建设各自为政、城际公共服务差异以及交通等因素,其区域人才流动与合作深度还不够充分。从区域人才发展看,由于区域人才协调机制未能真正建立起来,区域人才一体化仍停留在规划和设计层面。
四 新战略下跨区域人才治理一体化实践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人才一体化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的“首都经济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境内的11个地级市,其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建立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形成新的增长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建立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包括消除三地行政壁垒、很多复杂要素资源整合、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包括产业项目、交通设施等“硬性”层面的一体化,也包括公共服务、人才发展等“软性”层面的一体化。[50]在推动一体化发展中,人才一体化发展成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目标的智力支持和重要保障。为此,2017年7月,京津冀三地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布《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这是我国首个跨区域的人才规划,也是首个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人才专项规划,人才一体化正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引擎。
1.区域人才联动促进形成人才共同体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一体”,即打造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共同体。这与传统的城市“独自”发展模式不同,是以京津“双城”人才联动,带动石家庄、唐山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张家口、承德等节点城市的人才联动。《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就解决三地区域人才结构不合理、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了实施“北京中关村—天津自贸区—河北雄安新区—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人才联动计划和“人才帮扶”项目,如帮扶环首都贫困县,鼓励优秀人才参与项目,鼓励京津冀三地高校、职业院校等与企业合作培养专项人才,解决贫困带经济发展中的人才匮乏问题。[51]显然,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共同体秉持的是一种全域式发展理念,其目标是区域整体发展。
2.区域人才聚力共建全国性科创中心
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坚持和强化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地位。《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也要求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和核心支撑作用。在这一部署下,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提出以创新为发展目标的“三极”布局,即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把北京打造成创新型人才集聚中心,形成京津冀原始创新人才发展极;围绕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把天津打造成产业创新人才集聚中心,形成京津冀高端制造人才发展极;围绕河北省转型发展需要,发挥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示范作用和石家庄承接转化带动作用,形成经济技术创新转化人才发展极。[52]此外,北京从自身区域规划入手,建立科创“三城一区”,中关村科学城的工作重点是深化改革,优化创新文化和创新生态;怀柔科学城主要解决长远的科学布局和城市布局问题;未来科学城主要是激发创新活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在对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做强创新型产业集群。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年总收入预计超过2.2万亿元,科技型企业超过50万家,独角兽企业67家,仅次于硅谷。[53]这得益于北京在科创中心建设中实施一系列人才政策,在创新链上拓宽人才宽度,将工程师、知识产权律师和产品经理等都纳入人才范畴。[54]总体而言,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将在资源配置、人才集聚、创新环境、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凝聚高校、企业、金融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强化区域协同创新。
3.区域人才工程打造全球人才聚集区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面临“四个不适应”问题,其中包括区域人才国际化发展水平与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目标不适应,旨在抢占世界高端人才发展的制高点。为此,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一大着眼点就在于解决人才国际化程度不高问题,《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提出共建国际高端人才发展平台、实施海外高端人才特聘岗位制度、绘制海外高端人才地图、优化人才国际化区域品质等措施,努力在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以重点人才工程打造人才集聚区的模式,包括13项工程:全球高端人才延揽计划、京津冀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工程、“圆梦京津冀”菁英计划、高技能人才联合体工程、雄安新区人才集聚工程、冬奥人才发展工程、沿海临港产业人才集聚工程、临空经济产业人才集聚工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工程、国际人才社区建设计划、京津冀人才互联工程、京津冀人才服务定制工程、京津冀人才安居工程。显然,重点工程设计正成为推进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抓手,成为强化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其中,“全球高端人才延揽计划”“冬奥人才发展工程”“沿海临港产业人才集聚工程”“国际人才社区建设计划”4项重点工程,由京津冀三地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协同多部门联合开展。[55]
4.区域人才载体分类建设人才示范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是要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其根本方式在于协调差异和分类改进。因此,京津冀三地人才一体化,并不是统一化,强调要发挥各自优势和错位发展。北京要打造成京津冀原始创新人才的发展极,天津要形成高端制造人才发展极,河北省围绕转型发展的需要,将形成创新转化人才发展极。为此,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出以功能区域载体为基础的“六区”布局,即以东部滨海发展区为载体,建设产业人才发展示范区;以西北部生态涵养区为载体,建设生态环保人才发展示范区;以中部核心功能区为载体,建设临空经济高端人才发展示范区;以雄安新区为载体,建设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示范区;以南部功能拓展区为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发展示范区;以“通武廊”(通州、武清、廊坊)毗邻区域为载体,建设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综合示范区。[56]按照“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综合示范区的部署要求,2019年4月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三地签订《通武廊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三地将合作共建“通武廊人力资源服务业协同发展示范区”,在人力资源服务信息、政策、提供、升级四个方面实现一体化。[57]显然,京津冀一体化在协调发展中,把人才发展示范区作为引领分类和错位发展的抓手,通过多个人才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人才实现共同发展。
(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人才发展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推进粤港澳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纲领性文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更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级重大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中国积极推动区域合作的重要决策,处于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特殊条件下,对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保持国家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考察2015年世界四大湾区人口总量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拥有6671万人,是东京湾区的1.5倍(4347万人),是纽约湾区的2.9倍(2340万人),是旧金山湾区的11.6倍(760万人),[58]截至2017年末,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总量接近7000万。[59]作为全球第四大湾区,相比纽约的“金融湾区”、旧金山的“科技湾区”、东京的“产业湾区”,粤港澳更符合“人才湾区”的定位。[60]因此,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最大化地挖掘创新人才红利、释放创新人才效能成为大湾区建设的基础,而这就需要不断推进人才制度建设和人才治理改革。
1.区域人才政策红利集聚效应凸显
作为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包括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四个核心城市,而且还涵盖广东省境内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和肇庆市,简称“珠三角九市”。其中,广东省境内市级区划达到11个,占到全省地级市(21个)的52%,覆盖了广东省一半的区域。总面积为5.6万平方公里。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人才竞争中积极发力,广州、深圳“人才新政”不断升级,珠海、佛山、中山等地也出台了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再结合香港和澳门两地的人才集聚优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治理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广东省以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先后出台《关于我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新时代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建议》《关于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人才管理改革的若干政策》《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多项人才政策,同时广东省境内11个城市配合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城市定位和产业布局,制定差异化的人才政策。如:广州“羊城人才计划”和“红棉计划”,深圳“鹏城英才计划”和“鹏城孔雀计划”,珠海“英才计划”、中山“英才计划”、惠州“人才双十行动”,东莞“特色人才特殊政策”等,[61]甚至一些地级市内行政区也推出各具特色的人才政策,如广州市黄埔区的“黄埔人才”实施办法,深圳坪山区提出打造“龙聚坪山”人才高地,佛山市南海区的“蓝海人才计划”等,人才政策红利形成区域集聚优势。
2.区域产学研教创新集群优势突出
区域创新离不开一流大学的支撑,粤港澳大湾区聚集众多国内外一流大学。根据2019年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显示,香港境内有五所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它们分别是香港大学(25名)、香港科技大学(37名)、香港中文大学(49名)、香港城市大学(55名)和香港理工大学(106)。另外,广东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澳门大学也都进入世界500强大学行列。[62]除了研究型大学外,粤港澳大湾区还包括应用型大学、高职院校等类型多样的高校。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17)》数据显示,广东省共有各类高校147所,拥有正高级职称教师13004人,均位列全国第二;在校大学生1892878人,位列全国第一。其中,本科高校67所,全国排名第四;在校本科生110余万人,全国排名第一;专任教师6.5万人,全国排名第二。珠三角地区本科高校有56所,主要是贴近地方产业的应用型高校。[63]据相关统计,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百所高校,在校生超过300万人。[64]显然,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知识基础,特别是随着《关于加强粤港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成立粤港澳高校创新创业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等合作机构,三地高校合作充分发挥了高等教育的创新引领作用。
除了高校集聚优势外,截至2016年底,粤港澳大湾区还建有与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的16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97家新型研发机构和44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集中布局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东莞散裂中子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深圳国家基因库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65]近两年来,湾区内的研发机构还在迅速增长。如:2017年,珠三角九市新型研发机构数量达到191家,全年孵化企业6064家,是2016年的1.6倍,在电子通信、互联网、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更是发展迅猛,吸引了华为、腾讯、中兴、大疆等一批创新型企业。[66]根据《2017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统计,通过“知识产权统计数据库”(2011~2015年)对全球“创新集群”进行排名后发现,深圳—香港地区以“数字通信”为创新领域在全球“创新集群”中排名第二。[67]2018年8月,中央提出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大湾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同时,中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在香港建立中国科学院院属研究机构,支持澳门建设中医药科技产业发展平台,四个核心城市结合自身优势和功能定位,加速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网络。
3.区域对外开放门户枢纽能级增强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以泛珠三角区域为广阔的发展腹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当然,粤港澳三地合作并非简单的区域一体化或是在各地原有开放基础上实施“加法”效应,而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时间节点上的再出发,是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高要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化改革。截至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已运营或在建机场8个,港口16个,铁路20条,高速公路38条,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世界级机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的“1小时生活圈”等交通基础设施全面扩容升级。[68]此外,2018年广州南沙计划投资230.6亿元,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69]珠海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战略通道门户地位也愈加凸显。整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门户枢纽正在形成内畅外联、面向全球开放的新格局。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广东省相比香港和澳门的开放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自贸区建设上,即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和珠海横琴新区片区三个区域形成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特区”。当前,自贸区在港澳及外籍高层次人才出入境、在华停居留、项目申报、信息互联互通方面享有特殊政策。在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包括自贸区)工作的港澳居民,可免办《台港澳人员就业证》,且这一先行先试政策已经覆盖全国。同时,广东省还积极实施高水平的人才对外开放政策,先后出台《支持广东自贸区建设及创新驱动发展的1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引进外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实施办法(试行)》等,为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创设了开放、包容、多元的政策环境。基于开放的人才政策环境,广东省不仅成为全国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大学最多的地区,如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珠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汕头)、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占到全国中外合作大学的近一半;而且还吸引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如广东省拥有双聘院士15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161名,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12个,且这一数字仍持续增加中,创新人才集聚充分展现了开放水平。[70]
4.区域错位协调发展功能整体提升
随着广东肇庆到香港铁路开通、港珠澳大桥整体贯通,物理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促使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一体化发展进入更高层次的内涵发展阶段,因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仅进一步扩大了港澳与内地的连接,而且对自北向南三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和珠江三角)、对中南和西南地区的辐射以及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国际国内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71]推动跨区域协调发展,就是促进资源要素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配置,进而带动区域整体发展。以广东省为例,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路线正走向从以往部分城市“单点突围”到多个城市“抱团取暖”再到跨区域“深度融合”的转变中,广东省在这一国家战略影响下提出相应对接的“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一核”指珠三角地区,引领广东省发展的核心区域和主引擎,范围有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9市;“一带”指沿海经济带,新时代广东省发展的主战场,范围有珠三角沿海7市和东西两翼地区7市(东翼以汕头为中心,包括汕头、汕尾、揭阳和潮州,西翼以湛江为中心,包括湛江、茂名和阳江);“一区”指北部生态发展区,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范围有韶关、梅州、清远、河源和云浮5市。这一区域新格局无疑成为深度融入湾区发展的广东实践。
在这一嵌套式区域发展中,错位布局是其协调发展的关键。就广东省区域发展布局来看,根据“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总体布局:一是要携手港澳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加快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加快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平台开发建设。二是要强化珠三角核心引领带动作用。譬如:广州要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珠海要培养成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深圳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佛山聚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智能制造产业,惠州聚力打造高端电子信息和石化产业,东莞聚力打造智能制造和新材料产业,中山聚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和健康产业,江门聚力打造轨道交通产业,肇庆聚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产业。从珠三角整体产业布局来看,就是要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支持数字经济、海洋经济发展,建设珠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大力培育发展高端服务业。三是要推动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包括在韶关和清远北部打造生态特别保护区,创建国家公园推进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与活化利用;打造全球知名旅游品牌和旅游目的地以及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休闲区。聚力打造现代农林业、生物医药、健康养生、绿色低碳新型工业、文化生态旅游、数字经济、运动休闲和绿色食品产业。四是要加快建设现代化沿海经济带,包括培育壮大汕头、湛江两大发展极;增强汕尾、阳江的战略支点功能;打造以珠三角城市群为核心,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阳都市区为两翼的沿海经济带、产业聚集带和滨海旅游带。东西两翼推动重大产业向东西两翼沿海地区布局发展,打造世界级沿海产业带;建设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海洋科技合作区。[72]
五 新时代四川人才治理现代化发展策略
(一)迈入3.0时代的四川人才治理现代化基本理念
1.全域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持续推进,“大城市病”“省城独大”等城市问题也日渐凸显,再加上我国东西部、城乡等二元化结构还未得到彻底改变,区域间和省域内的发展不均衡性仍然较为严重,人才的引育用留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同时人才发展本身又是最具有流动性和拓展性的,可以有助于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迈入3.0时代,对四川人才治理体系及现代化要求更高,首要的就是要建立全域发展理念,其中的“域”主要是从经济地理角度而言的,全域不仅包括四川省域内,而且还要深度融入国家战略,积极主动面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和成渝城市群。全域发展,不是同等发展,而是突出区域人才发展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形成区域人才发展“一盘棋”思想,强调人才发展的整体性、和谐性与可持续性,建立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共同体。
2.创新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而单个人才难以成势,只有汇集各级各类人才,才能建成“众创空间”。因此,当前乃至未来四川人才发展的方向就是要建立集群式的创新网络,不断增强创新的集聚优势和社会外溢性。其中,大学和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的源头,也是高层次人才发展的主要载体,扎实推进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是提高区域创新能级的重要路径。因此,以校企合作创新为主体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面对校企合作创新,亟须全面认识创新的内涵与方式,要从大学三大职能的视角定义创新,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科研转化创新和服务平台创新。譬如,2016年,《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首次提出“开环大学”(Open-loop University)理念,强调随着大学走进社会中心,大学将会与社会其他主体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合作关系,助力硅谷区域创新系统升级。
3.开放
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之根本,亦是人才发展内涵之要义。改革开放四十年再出发,就是要继续深化和扩大对外开放。扩大对外开放首先是对“人”的开放,只有真正实现人才开放,才能真正实现对外开放。同时,只有通过扩大人才对外开放,才能倒逼现有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人才活力需要在“开放”中求索。当前,作为西部国际门户枢纽的四川已经定位于全球发展的新坐标,国际人才开放理念无疑决定了未来人才开放政策水平和实践成效。大力吸引高层次国际人才进川留学创业营商安居,不断创新和完善国际人才政策体系,为国际人才发展营造“类海外”环境,深入推进成都“五中心一枢纽”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国际化大都市。与此同时,加快本土人才发展国际化,即培养人才的国际化意识、视野、素养和知识,整体提升四川国际化人才发展格局。
4.协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粤港澳大湾区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四川省在主动融入这些战略的过程中亟须应对跨区域协同发展问题,特别是成渝城市群建设,涉及“双城”带动多城的整体发展。区域人才发展一体化作为区域协同发展的总引擎,必须处理好跨区域、两地政府、多个主体人才协调机制的衔接、改造和重建工作。四川和重庆两地政府是区域人才发展一体化治理的主体,需要建立新型协调观,即消除定势发展思维、突破行政区划壁垒。两地人才办必须建立定期会晤机制和区域人才一体化合作框架,统筹成渝城市群人才发展,集中在人才评价制度、产业人才布局、人才资源信息、教育培训等方面形成共享共建、互认互通机制。总体而言,跨区域人才协同治理对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的人才治理现代化发展思路
1.以优带弱,建立差异化区域人才格局
区域人才一体化,是一个整体性的全域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和人才结构不合理问题,必须通过“非常规”手段予以应对,通过“帮扶”和“引领”形成“以优带弱”的发展模式,根据区域地理位置、产业结构和人文环境等多要素建立具有差异化的人才发展格局。如:京津冀一体化提出的京津“双城”人才联动多节点城市、“一村四区”人才联动计划和面向贫困经济带的“人才帮扶”项目等。又如: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广东省域内在广州、深圳两市的积极引领下,珠海、中山、惠州、东莞等地级市根据在大湾区整体中的城市定位和产业布局,相应制定了差异化的人才引进政策,甚至一些地级市内行政区也推出各具特色的人才政策,形成了人才吸引策略的集聚效应和多重优势。显然,要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区域内中心城市的先导和引领作用。
2018年12月,四川开始探索省内人才一体化发展,成都、德阳、绵阳、遂宁、资阳、眉山、乐山、雅安8市共同签署《成都平原经济区干部人才工作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推进人才资源协同发展,促进干部教育培训共建共享;[73]2019年3月,四川又出台了《加快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人才一体化发展十条措施》,探索人才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74]当前,四川正在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重大机遇,四川人才发展的经济地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此,四川境内城市应在国际城市的衔接点、西部城市的核心点、长江沿线城市的关键点和泛珠三角城市的对接点等一系列城市联动节点上找准定位和优势,建立以点连线、以线聚面的协同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区域人才流动、转移、合作、集聚等特点,着重围绕成渝城市群建设,以成都和重庆两个国家中心城市为动力源,建立西部“双城”人才联动多城机制,以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带动区域协同发展,形成西部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2.引企入校,建立网络化校企创新集群
区域协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创新。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部署,明确提出“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战略任务。从京津冀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和高新产业集聚实践,特别是“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大湾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来看,发展校企合作集群创新网络是区域创新布局的有效途径,人才作为创新的核心要素将在高校、企业等网络联结中形成集聚优势。然而,要形成集聚规模和集聚黏度,必须建立“引企入校”合作机制,就是围绕高校特色学科优势,鼓励和吸引国内外各类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关联,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形成全面合作关系,对应为“引企入教”“引企入研”“引企入民”,建构“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创新网络。高校和企业会随着深度合作需要,还会吸收金融、教育、物流、社区等中介组织,建立产品创新供应链。
当前,成都市政府正在推进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但是由于四川高校资源主要集中在成都,资源分布不平衡难以对非省会城市构成地理集聚优势,创新网络覆盖面不高。目前,川内只有四川农业大学在成都、雅安和都江堰三地设有校区,相对其他高校创新网络影响力最大。因此,从资源分布情况看,川内高校应根据自身学科特色与优势,主动与省内产业所在区域的地方企业和其他组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譬如:四川宜宾作为长江首城,承接我国东部产业的重要区域地带,其茶产业、酒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等对长江经济带具有辐射作用。为此,四川大学宜宾研究院、电子科大宜宾智慧信息系统产业技术研究院、西南财大长江金融研究院等相继落户宜宾,这就极大地满足了当地校企合作创新集群建设的需求。建立引企入校机制,要突出大学在创新网络的中心位置,主动担负其引领社会的使命,而企业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必须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共同推进育人创新、研发创新和产品创新。当然,随着这一“迁移”模式的成熟,可进而将其推广到整个西部地区,建立跨区域校企、校校、校所深度合作机制,提升整体创新水平。
3.以产聚才,建立国际化人才开放通道
人才发展,不仅是个人层面的发展,而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发展,因此必须以产业作为其发展的载体,探索以产聚才、产才融合新思路,把人才的引进、培育、留用均要建立在地方产业发展基础上。从这一角度来看,区域人才国际化发展一定要与产业,特别是高端产业建立匹配关系。同时,还要为国际人才顺利流入,打通签证入关、健康医疗、公共服务等安居保障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譬如:京津冀提出以重点人才工程打造人才集聚区的模式,建立“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区”,通过一系列举措为国际人才搭建发展平台。在这一过程中,京津冀三地将根据各自城市定位和产业需要,制定统一部署的揽才计划。又如:粤港澳大湾区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香港和澳门的人才国际化程度都非常高,为了使三地国际人才充分往来流动,广东省在提升城际互联互通能级、实施高水平的人才对外开放政策方面下了大功夫,建立了开放、包容、多元的国际人才发展环境。
近年来,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扎实推进“五中心一枢纽”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级高速公路枢纽、国际空港枢纽、国际性铁路枢纽基础设施,构建通达全球、衔接高效、功能完善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为内陆开放门户城市。特别在成渝城市群建设中,不断提升成渝交通能级,目前正谋划时速600~8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届时两地客运时间将从现在1小时13分缩短至30分钟。[75]显然,随着成渝两地交通发展日益便利,成渝两地应加快制定高水平的区域国际人才开放政策,“取长补短”使两地相关人才政策朝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特别对外籍高层次人才出入境、在华停居留、项目申报、信息互联互通等方面加强对接,充分发挥两地驻领事馆、跨国企业、高等院校以及地域性产业等综合性资源优势,广揽海外人才进川入渝创新创业,进而提升整个川渝地区的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
4.分中有合,建立一体化人才协调机制
区域人才一体化的本质是通过分类建设、错位发展,突出功能互补、相辅相成,从区域发展“一盘棋”的高度谋划人才一体化,建立人才发展协调机制。所谓“分中有合”,是指不同地区要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和发展定位,实现区域内部错位和差异发展,再从区域高度将不同类型产业及人才串联起来,形成区域人才发展的“整体”效益。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亟须从顶层设计一套区域人才协调机制。譬如:京津冀人才一体化总体布局中的“六区”——六个人才发展示范区建设,广东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提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都是通过错位分类发展实现整个区域人才发展系统的协调与可持续。显然,区域人才协调机制的关键在于明细地方产业结构布局,而区域节点产业布局必须凸显特色和优势,形成产业人才示范区,从而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充分集聚产业人才。
四川省在“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总体格局下,明确了省内各地级市州产业经济发展重点,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面对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实现跨区域协同发展还需要与新经济地理线路中的衔接城市建立广泛的人才合作。以成渝城市群人才发展为例,首先,成都和重庆两个先导城市应系统梳理各自的人才政策,从对比学习中相互借鉴对方特色优势,补充和完善各自相关人才政策。如:2017年,重庆市政府出台《“十三五”知识产权人才规划》,健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成都近年来大力推行的“蓉漂计划”,通过改革人才落户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和建设人才绿卡体系,吸引了一大批青年人才来蓉创新创业。其次,成都和重庆两地人才办应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围绕区域人才发展重大议题,如:教育培训成果互认、人才信息数据共享、人才评价标准等方面共同设计、研制和实施。最后,以成都和重庆两城为中心,研判区域多节点城市产业布局重点,建立基于产业发展的人才示范区,突出示范区在区域人才协调发展中的联结作用。
(三)引领西部放眼全球的人才治理现代化建议方案
1.打造成渝人才联动走廊
根据《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布局,提出构建“一轴两带、双核三区”的空间格局。围绕这一战略布局,一是要重点发展成渝发展主轴,依托成渝北线、中线和南线综合运输通道,推进重庆两江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建设,带动资阳、遂宁、内江、永川、大足、荣昌、潼南、铜梁、璧山等沿线城市;二是要培育沿江城市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及沿江高速公路、铁路,促进泸州、宜宾、江津、长寿、涪陵、丰都、忠县、万州等节点城市,发挥重庆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要优化成德绵乐城市带,依托成绵乐城际客运专线、宝成—成昆铁路和成绵、成乐和成雅高速公路等构成的综合运输通道,强化绵阳、德阳、乐山、眉山等城市的节点支撑作用,发挥成都辐射带动作用。显然,成渝“一轴两带”空间布局已经清晰完整地绘制出三条人才联动发展的走廊,形成双城带动多城的格局。
从现有区域地理布局来看,三条成渝人才联动走廊的特色还不够凸显,节点城市的“联结”功能还不够突出,因此接下来要把交通意义上的“通道”转变为人才和产业发展意义上的“走廊”。具体来说:一是成渝主轴人才联动走廊,要充分发挥成都和重庆两个核心城市的引领带头作用,重点打造重庆两江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将其作为高端人才集聚区,引导沿线9城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智能制造、清洁能源、医药化工等制造产业,再根据区域地理位置设立“联结”中心城市,如四川境内的资阳、遂宁作为区域产业人才发展的辐射点;二是沿江城市带人才联动走廊,着重发挥重庆辐射作用,引导沿线8城重点发展酒产业、茶产业、化工和食品加工,以及酒茶文化产业。重点建设长江经济带首城宜宾,集聚各类高端人才;三是成德绵乐城市带人才联动走廊,着重发挥成都辐射作用,以及成德绵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集聚优势。把成都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把德阳打造成为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把绵阳打造成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改革发展示范基地,聚力推进西部科技创新。
2.缔结区域校企创新联盟
区域校企合作创新,是优化区域创新布局的重要方式。为了深化这一合作方式,可以探索建立区域内不同类型高校与地方企业的多元创新合作联盟。其中,合作对象是指区域内的各类高校和企业,高校涉及研究型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开放大学(成人教育院校);企业必须是区域内国有、民营或外资等各类企业,旨在形成区域校企合作聚集区,扩大合作成果的外溢性。合作内容是指校企合作的范围,包括人才培养合作、科学研究合作和社会服务合作(智库研究),如:研究型大学常与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科研层面合作,而应用型高校和高职高专与企业则主要是人才培养层面合作。合作目标是指通过校企合作创新应对复杂的社会和技术问题,其根本方向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育人创新、平台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且这些创新必须要形成集群效应,实现高水平、高覆盖、高效益的创新,重构经济地理版图。
为此,成渝城市群可以借助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与地方产业建立紧密的联盟合作机制,而且这一合作不再是“一对一”而是“多对多”,充分发挥集体资源优势。譬如:面对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5G、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成为产业革新的新坐标,就成渝城市群发展而言,智慧城市无疑将是推进城镇化进程面临的新问题。川渝两地高校和企业可以建立智慧城市校企合作联盟,借助区域内各大高校优势学科专业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协议框架,实行问题导向的分工负责项目制和盟主轮值管理模式。以智慧交通为例,西南交大、重庆交大等高校可借助轨道交通学科优势与川渝两地交通公司合作,解决智慧交通中的运输、信号控制等问题。同时,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可以通过现代学徒制,与区域轨道交通运输管理企业建立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当然,这一联盟建设必须得到两地政府联合支持,特别是在体制机制创新改革方面,如校企合作科研成果转化的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股份制办学等。
3.共建区域国际人才社区
国际人才社区,是2017年7月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推进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吸引国际人才的新思路。所谓国际人才社区,就是要在北京市范围内,有批次地选择试点区域,以国际人才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批有海外氛围、有多元文化、有创新事业、有宜居生活、有服务保障的特色区域,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搭建良好的承载平台、提供职住一体的生活配套,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着力打造“国际人才集聚区、人才政策试验区、创新创业示范区、宜居宜业典范区”。显然,国际人才社区就是要为吸引国际人才,建立一种“类海外”环境及设施。从本质来看,这一“社区”并非一定是特定地理区域,而是一个多主体合作网络,以国际人才和知识密集型企业为核心,以政府、教育和研究机构、民间组织和服务型企业等为多主体。
随着成渝城市群建设能级提升,必须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全球人才市场竞争,建设区域国际人才社区将有利于吸引国际人才进川入渝。区域国际人才社区建设,不同于一般的人才集聚,必须要在人才发展环境相对成熟的地区先行先试。目前,成都和重庆两个中心城市相对符合要求,地方政府需要对当地国际人才集聚情况和类型进行调查,选择国际人才相对集中区域开展试点。主要思路包括:一是明确区位优势和定位,制定国际人才社区规划;二是依托专项引才工程和平台载体,加大高层次国际人才引进力度;三是以高端住宅区、国际学校和健康医疗为抓手,优化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四是以国际人才政策为内容,加强对外宣传、拓宽政策知晓面;五是提供包容和多元的文化活动,促进国际人才融入中国社会;六是建立海外人才服务站,提供多语种服务,推动社区共治共管。总体而言,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对地方政府治理和企业融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创办一流中外合作大学
成渝城市群拥有西部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其中入选“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校有3所,分别是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重庆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有7所,分别是西南大学(重庆)、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目前,这些“双一流”建设高校基本都设置了若干优质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采取“2+2”或“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譬如:西南财大与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会计学)项目采取“3+1”培养模式,学生完成四年培养计划达到毕业要求,同时获得西南财大和纽约城市大学管理学双学士学位证书。但这些本科项目还属于级别较低的项目,中外合作办学空间有限。随着中外合作办学日益深化,一些高校开始探索建制中外合作办学二级学院,如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等。这些二级学院基本采取“4+0”人才培养模式,国外合作学校会派教师来华教学,学生只要完成毕业要求,不出国也可获得两个学校学位,该模式属于中级层面的合作,一般只限于部分优势专业。
但到目前为止,成渝城市群“双一流”高校中还未有一所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因为合作级别越高,对国内合作高校的资质和办学环境的要求就越高。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中外合作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办学地点不在西安,而是选在了苏州。目前,我国9所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的办学地点全部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显然,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对所在地方经济发展、城市国际化等办学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但同时这些大学的创建也积极促进了地方国际人才的集聚。譬如:温州肯恩大学(与温州大学合作)、昆山杜克大学(与武汉大学合作)、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大学合作)。这些大学建立国内大学、国外大学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模式,有些国内大学甚至还选择了异地办学。基于以上高校的实践,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三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可以积极探索在成都和重庆两地创建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这不仅是在区域内增设几所大学,而是整体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促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流入,吸引全球学生进川入渝学习创业,提高人才国际化素养水平和培养质量。同时,国际化大学及人才集聚也将塑造城市国际环境。
[1] 王辉耀,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人才发展与全球化研究;陈涛,博士,博士后,副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与人才发展研究;吴戈,博士,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讲师,主要从事管理科学与人才发展研究。
[2] 何宪:《人才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新任务——学习十九大报告关于人才工作论述体会》,《中国组织人事报》2017年11月10日,第6版。
[3] 黄名扬:《四川人才资源总量达715万人》,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9-07/1252905.html,2018年9月7日。
[4] 林凌:《217名专家20个团队入选“千人计划”》,《四川日报》2018年4月9日,第1版。
[5] 根据各年份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名单统计。
[6] 王辉耀:《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64~165页。
[7] 朱虹:《四川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完善永久居留申报渠道》,人民网,http://sc.people.com.cn/n2/2018/0524/c345167-31623033.html,2018年5月24日。
[8] 刘春华:《5名外国专家被授予“天府友谊奖”》,《四川日报》2018年9月9日,第2版。
[9] 林凌:《从数字看省“千人计划”评选背后》,《四川日报》2018年4月9日,第5版。
[10] 全球化智库(CCG):《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2018年12月。
[11] 黄名扬:《四川人才资源总量达715万人》,每经网,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9-07/1252905.html,2018年9月7日。
[12] 四川省科技统计中心:《2017年四川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统计调查简报》,2018年12月10日。
[13] 唐千惠、易陟:《五年来四川技能人才增加130万人,到2020年技能人才总量达1000万人》,《四川经济日报》2017年9月30日,第1版。
[14] 陈淋、习淑祎:《到2020年,四川力争在川留学生当年人数超1.5万人》,四川新闻网,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80524/000879406.html,2018年5月24日。
[15] 教育部:《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2_377692.html,2019年4月12日。
[16] 《四川大学2019年学生国际化排名概述》,千栀网,https://www.zjut.cc/article-39364-10610.html,2019年3月9日。
[17] 林凌:《2018年四川人才工作十件大事出炉!看看哪些你最关注?》,四川在线,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1903/56843897.html,2019年3月29日。
[18] 李丹:《至2016年底,四川技能人才680万人,高技能人才110万人》,四川新闻网,h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70929/000821056.html,2017年9月29日。
[19] 《四川统计年鉴2018》。
[20] 《砥砺奋进的五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人才人事亮点工作成就》,四川省人社厅,http://www.sc.hrss.gov.cn/ywzl/jczwnxysjd/ldcg/201710/t20171013_64963.html,2017年10月13日。
[21] 《四川订单培养贫困县紧缺人才》,《中国组织人事报》2018年10月26日,第1版。
[22] 《今年我省深度贫困县专项计划实录新生3474名》,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sc.gov.cn/10462/10464/10797/2018/12/19/10465498.shtml,2018年12月19日。
[23] 林凌:《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组合拳见成效》,《四川日报》2019年3月3日,第1版。
[24]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2017~2018学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018年12月。
[25]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2018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8年12月。
[26] 李洁:《发放44张“蓉城人才绿卡”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系列举措聚智引才》,新华网,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8-09/19/c_1123454633.htm,2018年9月19日。
[27] 《四川省2018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8] 《人才新政实施一年多27.5万“蓉漂”在成都落户扎根》,《成都商报》2019年4月18日,第3版。
[29]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召开——四川28项成果获奖》,四川省科技厅网站,http://www.scsti.org.cn/scsti/kjxx/20180109/13161.html,2018年1月9日。
[30] 《四川省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创新高》,四川省科技厅网站,http://www.scsti.org.cn/scsti/kjxx/20190123/34448.html,2019年1月23日。
[31] 《四川统计年鉴2018》。
[32] 《全国推广36条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经验16条来自四川》,央视网网站,http://news.cctv.com/2019/06/17/ARTIkdyryHDUM9DqwKgrtBug190617.shtml,2019年6月17日。
[33] 林凌:《四川2018年人才工作目标考核结果出炉:38个创新类、29个成效类项目》,四川在线,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1904/56844953.html,2019年4月1日。
[34] 林凌:《2018年四川人才工作十件大事出炉!看看哪些你最关注?》,四川在线,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1903/56843897.html,2019年3月29日。
[35] 向晓文:《四川真金白银推进“天府工匠”培养工程》,《四川工人日报》2019年4月25日,第1版。
[36] 林凌:《栽好“政策树”,引来“金凤凰”》,《四川日报》2018年1月31日,第7版。
[37] 林凌:《2018年四川人才工作十件大事出炉!看看哪些你最关注?》,四川在线,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1903/56843897.html,2019年3月29日。
[38] 岳依桐、徐杨祎:《第十七届“海科会”成都开幕 5名外国专家获颁“天府友谊奖”》,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j/2018/09-10/8623571.shtml,2018年9月10日。
[39] 《创新引领,万侨汇智》,《四川日报》2018年9月10日,第8版。
[40] 刘文彬、邵云飞:《基于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和培育研究——以四川省的经验为例》,《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第44~50页。
[41] 《我省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高》,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http://www.sc.hrss.gov.cn/zwgk/zwyw/201810/t20181022_79270.html,2018年10月22日。
[42] 庄灵辉:《四川拥有7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位列全国第七》,《成都商报》2018年10月13日,第2版。
[43] 尹沁彤:《成都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已设立31个海外工作站》,《成都商报》2019年7月2日,第3版。
[44] 陈婷:《四川推进省校合作,打造转型发展新引擎》,四川在线,https://sichuan.scol. com.cn/dwzw/201705/55914583.html,2017年5月17日。
[45] 《解读四川海外人才新政十大亮点》,四川政务服务网,http://www.sczwfw.gov.cn/app/webAdivitise/newDetail?id=1001956,2018年5月25日。
[46] 王明峰:《成都人才总量年均增速达12%》,《人民日报》2018年9月18日,第11版。
[47] 成都市2017年人才总量数据并未公布,本文根据2016年成都人才数据以及年均12%的增长速度推算。
[48] 《第十七届西博会“了不起的西部·人才篇”专项活动今天举行》,四川在线,https://longquan.scol.com.cn/sdxw/201809/56532422.html,2018年9月19日。
[49] 王辉耀:《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6~24页。
[50] 徐立凡:《京津冀协同发展,以何为先导》,环球网,http://opinion.huanqiu.com/plrd/2015-05/6328205.html?agt=363,2015年5月2日。
[51] 叶娟娟:《郑军英委员:制定京津冀人才帮扶计划》,河北新闻网,http://theory.hebnews. cn/2016-01/08/content_5273669.htm,2016年1月8日。
[52]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发布》,央广网,http://www.cnr.cn/tj/ztjjj/tj/20170707/t20170707_523837798.shtml,2017年7月7日。
[53] 冯秀英:《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速》,北京商报网,http://www.bbtnews.com.cn/2018/0206/229310.shtml,2018年2月6日。
[54] 王皓、范俊生:《陈吉宁谈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日报》2019年3月8日,第1版。
[55]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发布》,央广网,http://www.cnr.cn/tj/ztjjj/tj/20170707/t20170707_523837798.shtml,2017年7月7日。
[56]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发布》,央广网,http://www.cnr.cn/tj/ztjjj/tj/20170707/t20170707_523837798.shtml,2017年7月7日。
[57] 王昊男:《京津冀合作共建“通武廊人力资源服务业协同发展示范区”》,人民网,http://bj.people.com.cn/n2/2019/0405/c233088-32814952.html,2019年4月5日。
[58] 《全球第四大湾区来了!一图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video/sjxw/2019-02/19/c_1210063144.htm,2019年2月19日。
[59] 《全球第四大湾区来了!一图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video/sjxw/2019-02/19/c_1210063144.htm,2019年2月19日。
[60] 全球化智库(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2018。
[61] 全球化智库(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2018,第11页。
[62] 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QS官网,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9.
[63] 徐静:《全国第一!广东高校在校本科生数量达110余万》,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4931334640293589&wfr=spider&for=pc,2018年7月3日。
[64] 全球化智库(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2018,第5页。
[65] 陈联俊:《夯实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光明日报》2018年8月23日,第11版。
[66] 全球化智库(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2018,第6页。
[67] 陈联俊:《夯实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光明日报》2018年8月23日,第11版。
[68] 全球化智库(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2018,第8页。
[69]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南方日报》2018年4月11日,第5版。
[70] 陈联俊:《夯实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光明日报》2018年8月23日,第11版。
[71] 冯奎:《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推动建设》,人民论坛,http://www.rmlt. com.cn/2018/0302/512449.shtml,2018年3月2日。
[72] 《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 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南方日报》2019年7月19日,第1版。
[73] 吴亚飞:《人才资源协同发展》,《四川日报》2018年12月29日,第2版。
[74] 林凌、邓翔沣:《打破地域限制 高端人才政策共享》,《四川日报》2019年3月28日,第1版。
[75] 《重庆和成都之间将布局时速600~800公里的超高速磁悬浮》,搜狐网,http://www.sohu.com/a/328828096_729676,2019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