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马克思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基本内容
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分析社会发展过程中阶级和阶级斗争现象的重要方法。马克思阶级理论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其内容包括阶级产生、阶级划分、阶级结构、阶级斗争、阶级消亡和阶级分析方法等方面内容。
(一)阶级的产生
在这封书信中,马克思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这是否意味着在马克思看来,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产生的呢?对这个问题需要做全面的分析,无论就历史发展线索还是理论逻辑而言,我们应该将这一论断放到他19世纪40年代就已形成的这一科学思想体系之中去解读。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的第一章开端,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后来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对此做了重要修改,表述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49]对于这一修改,恩格斯加了一个注释做了说明,其中说:“在1847年,社会的史前史、成文史以前的社会组织,几乎还没有人知道。”[50]1877年路易斯·亨利·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出版,1880~1881年马克思写了对这本书的摘要和批语,1884年恩格斯根据摩尔根的成果和马克思的批语写作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科学地阐述了原始社会的历史和家庭、私有制、阶级、国家的起源。应该说,直到这一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认识才是完整、全面和严谨的。此后才有了《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的修改。而在此之前,一直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1882年俄文版序言时,还没有做这样的修改。由此看来,到1852年马克思给魏德迈写信时,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前的历史和社会组织“几乎还没有人知道”。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才导致马克思和恩格斯“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样不严密甚至不科学的论断产生。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来考察,不能认为这时马克思的论断已经准确地包含了阶级是在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产生的思想。但是,这也并不妨碍今天我们从生产力的发展、从经济的原因分析阶级的产生和消灭。
在马克思的语境中,阶级的形成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从起源上讲,阶级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二是指某一阶级的具体形成过程。
只有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才能正确揭示阶级产生和消灭的真正原因。早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在分析所有制的三种形式时,就提出了“潜在于家庭中的奴隶制”问题,对阶级的起源做了笼统的但是方向极为正确的分析。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概括地说明了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特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并对未来社会进行了设想和预测。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用大量篇幅批判了杜林的阶级产生的“暴力论”。强调:第一,阶级的产生绝不是政治暴力的结果,而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的到现在为止的一切历史对立,都可以从人的劳动的这种相对不发展的生产率中得到说明。”[51]恩格斯指出:“社会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是以前生产不大发展的必然结果。”[52]第二,在原始社会的末期,金属工具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劳动产品的剩余,这就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先后出现了三次大的社会分工。同时,随着产品交换范围的扩大,出现了对生活资料进而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这就使得阶级的产生由可能变为现实。阶级是暂时的历史现象。阶级是生产力有一定发展又相对不足的产物。所谓相对不足,是指当时生产力比以前有一定发展,但是,劳动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剩余产品还很有限。一方面,人们为了争夺生活必需品就必须划分为阶级。另一方面,劳动者没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物质生产之外的其他活动。因此,消灭阶级的前提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恩格斯指出,阶级的划分是“以生产的不足为基础的,它将被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53]第三,阶级的产生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它是以绝大多数人沦为被剥削、被压迫的奴隶为代价。但是,相较于原始社会,阶级社会的产生是社会的进步。因为战俘不再被杀掉,这就保存了大量的劳动力。奴隶制的产生,对社会的精神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54]所以,恩格斯说:“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我们的全部经济、政治和智力的发展,是以奴隶制既成为必要、又得到公认这种状况为前提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理由说:没有古希腊罗马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55]
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要形成阶级,首先必须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具有相同地位和共同的利益诉求。而且,它必须有大致相同的政治地位和政治诉求。但仅仅有这些还不够,阶级作为一个大的社会集团,它还要有自己独特的区别于其他社会集团、其他阶级的阶级意识,即它意识到自己的阶级地位、利益和目标,认识到本阶级成员的利益一致性及与其他阶级的差异性乃至对抗性,缺乏阶级意识的阶级不能说是真正的阶级。
(二)阶级的划分和实质
1.阶级的划分
阶级划分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这部分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三种观点。一是一元决定论。这种观点强调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认为经济标准应该是阶级划分的唯一标准,社会成员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决定了阶级归属。洪韵珊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几个问题》中提出:“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论断来看,说马克思主义阶级形成理论是经济决定论,是一元论,这符合他们的原意。”[56]二是二元决定论。认为经济关系起本质作用,同时,也强调政治条件的基础作用。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利益的一致性是社会集团形成阶级的先决条件,但同时还要衡量这个集团内成员之间是否组成紧密的政治组织。经济关系和政治条件是阶级形成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三是多元决定论。部分学者认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仍是阶级关系的基础,但同时要考虑由经济关系决定的基于利益一致性的普遍联系,如共同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相同的教育背景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阶级的划分。
阶级的产生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那么,对阶级的实质就应该从经济的角度去揭示,对阶级的特征就应该从经济的方面去把握,对阶级的划分就应该从经济的方面去寻找。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分工和所有制方面分析了阶级的产生和阶级的划分。他们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随着城市的出现,必然要有行政机关、警察、赋税等等,一句话,必然要有公共机构,从而也就必然要有一般政治。在这里,居民第一次划分为两大阶级,这种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57]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只要社会总劳动所提供的产品除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最起码的生活需要以外只有少量剩余,就是说,只要劳动还占去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全部或几乎全部时间,这个社会就必然划分为阶级。在这被迫专门从事劳动的大多数人之旁,形成了一个脱离直接生产劳动的阶级,它掌管社会的共同事务:劳动管理、国家事务、司法、科学、艺术等等。因此,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58]“新的事实迫使人们对以往的全部历史作一番新的研究,结果发现:除原始状态外,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59]马克思本来打算对阶级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他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写了“阶级”一章,但是,手稿写了不到一千字就中断了。马克思在手稿中说明了不能只是从分配关系和收入来源上解释阶级的差别。固然,作为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阶级之间的关系不仅仅限于经济方面,也会表现在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各个阶级之间的差别不仅仅是经济地位的差别,也表现为政治立场和地位、意识形态的差别;但是,政治和思想毕竟是经济利益的表现和反映,因此,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准应该是经济的标准。
2.阶级的实质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并没有专门对阶级的定义,国内现行的教科书体系和研究者们,大多使用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中有关阶级实质的说法,即:“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他概括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60]列宁对阶级的定义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指“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而形成的不同“集团”。这阐明了阶级的存在究竟是怎样“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这就使马克思的科学论断得到了进一步的展开和证明。第二,概括了阶级的实质和基本特征。“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交换关系、产品分配以及由此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不同阶级间的差别和特征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是阶级差别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最基本的特征。从实质上看,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第三,既然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准是经济标准,那么阶级消灭的标志、阶级划分的根源在生产过程而非分配过程。马克思反对从收入、财产、职业等角度划分阶级,认为把阶级差别变成“钱包大小的差别”,把阶级矛盾变成“各行业之间的争吵”,都是“粗俗的”人的不理智。如上所述,不同阶级产生后,尽管在政治主张、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有所差别,但是阶级差别的根本在于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关系。因此,划分阶级的依据是经济标准,而消灭阶级的标志也就在于改变生产资料由私人占有的性质,在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在这个阶段上,某一特殊的社会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从而对政治统治、教育垄断和精神领导地位的占有,不仅成为多余的,而且在经济上、政治上和精神上成为发展的障碍。”[61]
3.阶级、阶层和等级
关于阶层概念,马克思没有做过多解释,也没有精确地加以定义,这就为后人留下了更多的研究和解释空间。
第一,阶级和阶层这两个范畴在划分标准、功能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同时,它们又具有包容性、一致性和互补性。国内学者认为,分析阶层关系、划分社会阶层,可以依据财富、收入等经济指标,也可以依据权威、科层等级等政治指标,还可以依据生活方式、文化品位等文化指标,以及以职业为基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来确定阶层划分的框架。一般来说,阶层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按照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或其他因素,在同一阶级内部划分为不同层次。如资产阶级中的金融资本家、工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等。其二,按照一定标准,将不同阶级的部分成员联合为一个社会集团,如知识分子阶层就是依据劳动分工的不同来划分的。应当注意的是,以马克思阶级理论为指导的阶级分析方法和以西方分层理论为依托的阶层分析方法,都是认识当前社会结构的重要方法。阶层分析方法是对阶级分析方法的重要补充,但如果强调和呼吁用西方的多元文化理论取代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则是有失偏颇的。阶级分析方法与阶层分析方法是可以共同存在的,在分析不同性质的社会结构的变迁时完全可以优势互补。
第二,等级是一个政治法律范畴,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一定社会特权的社会集团。相比较而言,等级比阶级的外延狭窄,等级只存在于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一般是按照社会地位、身份、门第、职业等因素进行划分,它反映人们之间的政治法律关系。等级是以阶级划分为前提,是阶级差别的一种形式。
(三)阶级社会的阶级结构
阶级结构可分为整个社会的阶级结构和某一阶级内部的结构。马克思认为,阶级的内部结构是复杂和多层次的,其内部可划分为不同的阶层。尽管马克思分析过阶级本身的结构问题,但他的阶级结构理论最重要的、影响最广泛的还是社会阶级结构理论。如上所述,阶级的存在是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结构的性质和更替,社会经济结构决定了社会的阶级构成以及各阶级的社会地位。经济结构不同,阶级结构就存在差异。社会的经济结构决定了阶级结构的性质,同时阶级结构本身也受社会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阶级结构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基本阶级和非基本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先进阶级和落后阶级之分等。而不同的阶级中,又包含着等级和阶层。任何一个阶级社会,都会存在两个基本阶级,如奴隶社会的奴隶主和奴隶阶级,封建社会的封建主和农民阶级,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等,基本阶级之间的斗争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层次结构。当然,非基本阶级也会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统治阶级是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阶级,而不统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阶级则是被统治阶级。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62]统治阶级的产生与定位,不仅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而且需要一定的政治思想条件。统治阶级存在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他们掌握着国家的政权。先进阶级是代表生产力发展客观要求的阶级,而落后阶级则是阻碍生产力发展、行将灭亡的阶级。
社会形态不同,阶级结构也会有不同的特征。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分析了阶级社会的阶级结构和特点。他指出,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阶级的划分往往是通过等级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63]“但是,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6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仍然坚持这一观点,并且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对立”的阶级结构。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尽管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还存在中间阶级或等级,但马克思预言这些中间阶级或等级都注定被机器大工业的快速发展所消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将被抛入无产阶级队伍中来。
(四)阶级分析方法
所谓阶级分析方法,是将辩证法思想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运用唯物史观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分析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现象的方法。它是一种分析社会现象、解释社会结构的方法论。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65]
掌握阶级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存在的客观普遍的现象,阶级斗争涉及和渗透于阶级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因而,只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考察社会现象,才能真正把握阶级社会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无产阶级政党只有从经济因素出发,分析和把握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利益诉求,政治地位和要求,包括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才能正确区分敌我,区分革命和建设的主要力量、可以结成联盟和依靠的力量、可以团结和争取的力量,并依靠广泛的同盟来打击敌对力量。
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必须站在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立场上,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和阶级斗争是普遍现象,但不是唯一现象,不能囊括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所有领域。因而,既要认识到阶级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又不能使之绝对化、庸俗化,当作标签,把阶级斗争夸大化。同时,由于阶级关系本身具有复杂性,因而,在进行阶级分析时,既要以各个阶级的经济地位和要求为依据,又要考察这些阶级在政治和思想等多方面的差异;既要以社会基本阶级为主线索,也要注意到非基本阶级甚至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并在历史运动和变化中把握社会各阶级的地位和作用。
运用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时,应该从四个方面把握它的基本内涵。第一,基于“冲突论”来理解社会。阶级分析是一种基于“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它认为社会是一个冲突的系统,所谓社会的共同利益是虚幻的,只不过是统治阶级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由此可见,社会秩序是建立在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压迫基础之上的,社会中的阶级关系是对抗性的。第二,基于“社会关系”来把握不平等。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不平等、前者对后者的剥削和压迫,都源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第三,关注“压迫—反抗”的主题。阶级冲突理论主要关注两大主题:一是统治阶级的剥夺、压迫;二是被统治阶级的集体抗争和社会革命。第四,价值立场是批判的、革命的。阶级分析论认为,社会不平等源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统治阶级剥夺的结果,所以,它必然对现实社会持批判立场,动员民众通过革命改变社会现状。[66]
(五)阶级斗争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是在继承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关于阶级斗争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认识,以及对阶级社会存在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现象作事实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前人的创造性超越,因而,马克思称之为“我的新贡献”。
1.阶级斗争的根源与实质
伴随着阶级划分,必然会产生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什么是阶级斗争?这就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的斗争,无权的、被压迫的和劳动的群众反对特权的压迫者和寄生虫的斗争,雇佣工人或无产者反对私有主或资产阶级的斗争。”[67]就是说,阶级斗争是由阶级差别引起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必然现象,它的根源在于阶级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恩格斯在谈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时指出:“在这里,显而易见,这两大阶级的起源和发展是由于纯粹经济的原因。而同样明显的是,土地占有制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正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一样,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68]因此,要把握阶级斗争的规律,就只能从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角度入手。阶级斗争的根源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所决定的对立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切统治阶级总是依靠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奴役和压迫被压迫者,从而维护和满足自身的经济利益。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也必然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统治者要对被统治者实行精神上的支配和奴役。而作为被统治者、被压迫者,为了争取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不断摆脱压迫和奴役,就必然要进行反抗统治者、压迫者的斗争。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69]
2.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和具体手段
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特别是阶级关系中进行的阶级斗争,具有多样的形式。就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来讲,包括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这三种基本形式。恩格斯指出:“自从有工人运动以来,斗争是第一次在其所有三个方面——理论方面、政治方面和实践经济方面(反抗资本家)互相配合,互相联系,有计划地推进。”[70]
经济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核心和目的。这是因为,阶级斗争的产生和发展受经济因素的制约,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围绕经济利益展开。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经济斗争是最初形式,其主要的目的是捍卫和争取经济利益,如为了提高工资、缩短工作时间、改善劳动条件等。在经济斗争的最初阶段,工人“不仅仅攻击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而且攻击生产工具本身”。[71]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人开始结成反对资产阶级的同盟,“他们联合起来保卫自己的工资”。[72]经济斗争对于提高无产阶级的思想觉悟,锻炼他们的斗争能力,实现无产阶级的经济解放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能够限制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迫使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做一些让步。但是,这种斗争形式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主要是因为它不会触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本身,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
政治斗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形式。它包括游行示威、罢工、议会斗争、武装起义等,其中武装夺取政权是最高的形式。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由于大工业的发展,工人之间联合的范围越来越扩大,“就能把许多性质相同的地方性的斗争汇合成全国性的斗争,汇合成阶级斗争。而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73]
意识形态斗争是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同资产阶级斗争的形式,它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武装工人阶级的头脑,提高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抛掉自己身上一切陈旧的肮脏的东西,逐渐由自在的阶级成长为自为的阶级。
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是相互连接的统一整体。其中,经济斗争是目的。无产阶级开展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的目的是消灭私有制的经济基础,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摆脱资产阶级的经济压迫和剥削。恩格斯指出:“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因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74]政治斗争是核心。这是因为政治斗争的主要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上层建筑,因而是整个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它要解决的是无产阶级根本的整体利益。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在斗争(我们仅仅谈到它的某些阶段)中,这批人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自为的阶级。他们所维护的利益变成阶级的利益。而阶级同阶级的斗争就是政治斗争。”[75]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它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曾多次发生过,然而并没有威胁交往形式的基础——,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如冲突的总和,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等等。”[76]对于阶级斗争的手段,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主要包括两种基本形式,即暴力革命和和平的方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形式。这是因为,任何统治阶级,即使是最腐朽和没落的阶级,都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他们总是会利用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政权力量拼命维护旧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而革命阶级要改变旧的社会制度,就必须用暴力推翻旧的政治统治,用新的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实现社会形态质的飞跃。马克思指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77]阶级斗争的另外一种方式是和平的形式,它是在较为特殊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可能性,被列宁称为“革命史上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是,这种形式在迄今为止的无产阶级革命中尚未出现过。
3.阶级斗争的作用
关于阶级斗争的作用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开篇中就指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78]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其社会作用表现在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两个方面。它首先表现在社会形态的质变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里,往往通过阶级斗争体现出来。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表现为阶级的统治和被统治、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当一种社会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统治阶级,就会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拼命维护旧的经济制度和自己的统治地位,这就会与代表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革命阶级发生尖锐矛盾和激烈的对抗冲突。这时,革命阶级通过暴力的方式,推翻旧的上层建筑,建立新的国家政权,从而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次,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伴随着被压迫者、被剥削者每一次反对压迫者、剥削者的斗争,一方面迫使压迫者、剥削者做出或多或少的让步,促使统治阶级对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做出一定的调整,这些改良的措施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会缓和阶级矛盾,在某一方面或局部上改变被压迫者、被剥削者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在时急时缓的阶级斗争中,被压迫、被剥削阶级在斗争中经受了锻炼、积累了经验,积蓄了力量,为最后的决战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促使无产阶级发展的因素时就明确指出,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一起反对封建主阶级的斗争中,“资产阶级自己就把自己的教育因素即反对自身的武器给予了无产阶级”,同时,工业是进步也给“无产阶级带来了大量的教育因素”。[79]总之,“自从原始公社解体以来,组成为每个社会的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总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这种斗争只有在阶级本身消失之后,即社会主义取得胜利之后才会消失。”[80]
(六)阶级的消灭
如前所述,阶级是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剩余产品出现和生产资料私有制而产生的结果,在生产有了一定发展,但是又相对不足的条件下,人们为了争夺生活必需品而划分为阶级,展开阶级斗争。那么,阶级的消灭就必然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才会成为现实。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阶级“这种划分是以生产的不足为基础的,它将被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的确,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这样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为前提的,在这个阶段上,不仅某个特定的统治阶级的存在,而且任何统治阶级的存在,从而阶级差别本身的存在,都将成为时代错乱,成为过时现象。所以,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在这个阶段上,某一特殊的社会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从而对政治统治、教育垄断和精神领导地位的占有,不仅成为多余的,而且在经济上、政治上和精神上成为发展的障碍”。[81]第一,消灭阶级的基本前提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能够保证社会成员享受一天比一天富足的物质生活,能够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发展和运用,也消灭了人们争夺生活必需品的必要性,这就消除了阶级压迫的根源。第二,消灭阶级还必须消灭私有制。“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产条件。”[82]第三,“完成这一解放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83]无产阶级运用暴力的手段,打碎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然后,利用政权的力量,“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84]“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85]此时,人类就进入无阶级社会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