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会元》疑问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那”系特指询问句

疑问代词“那”有抉择和询问事理(特别用于意在否定的反诘)两种作用。吕叔湘(1985:246~262)认为二者有不同的来源,表抉择的“那”与指示代词的“那”同源,是从“若”字变来的,早期形式是“若个”,五四时期以后,为了要跟去声的指示代词分别,才提倡写作“哪”;询问事理、表反诘的“那”则很可能是“若何”的合音。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二:“直言之曰‘那’,长言之曰‘奈何’。”周法高、王力等与此观点相同,卢烈红(1998:211)从音声入手,认为“奈”“那”上古中古皆属泥母,“若”上古中古皆属日母,询问事理、表反诘的“那”源出“奈何”更为合理。冯春田(2006)也认为表反诘的疑问代词“那”确实来源于“奈何”,但并非形成于合音,“而是来自省缩、音变,即‘奈何’省缩为‘奈’,音变为‘那’”[6]

询问事理、表反诘的疑问代词“那”在汉末译经中就已出现,询问处所的“那”虽晚一些,但在汉末译经中也已开始使用。汉魏六朝至中唐,疑问代词“那”主要表反诘,表询问的用例不多,直到晚唐五代,才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吴福祥(1995:74)指出:“晚唐五代时期……‘那’用于询问的频率比此前明显增高,同时又出现‘那’参与构成的双音词‘那个’、‘那里’,并且使用开来。”李斐雯(2001:80)认为“那”的“反诘用法在魏晋时期已然成熟,询问用法则是到北宋初年(在《景德传灯录》中)才完成”。

“那”系特指询问句包括疑问代词“那”及其双音节形式“阿那”等构成的特指询问句。共出现155次。

一 “那”字句

《五灯》疑问代词“那”有123次用于询问,皆作定语,绝大多数表示抉择询问,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做出选择。其中“那”可以作定语直接修饰N(即是有待抉择的事物),用于询问处所、人或事物。出现18次。例如:

(1)天使问:“三门俱开,从那门入?”师唤尚书,使应诺。师曰:“从信门入。”(卷四《睦州陈尊宿》,230)

(2)曰:“二语之中,那语最亲?”师曰:“臣在门里,王不出门。”(卷六《九峰道虔禅师》,305)

(3)至夜令侍者唤从问曰:“阇黎今日只对,甚有道理。汝合体得先师意。先师道,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且道那句是宾,那句是主?若择得出,分付钵袋子。”曰:“彦从不会。”(卷六《洛浦元安禅师》,321)

“那”后也可跟量词“个”成“那个”,用于询问人佛或事物;跟“里”“方”组成“那里”“那方”,用于询问处所。

(一)那个

疑问代词“那个”可能最早出现于晚唐五代的寒山子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个”。《五灯》中“那个”询问句共出现83次,可以作主语、定语、兼语、宾语等。

1.作主语

“那个”作主语次数居多,共70次。其中询问人或佛16次。例如:

(4)有行者问:“即心即佛,那个是佛?”师曰:“汝疑那个不是佛,指出看!”(卷三《大珠慧海禅师》,155)

(5)曰:“此犹是和尚,那个是某甲?”师曰:“木人石女笑分明。”(卷一三《华光范禅师》,822)

(6)上堂:“诸人会么?但向街头市尾、屠儿魁刽、地狱镬汤处会取。若恁么会得,堪与人天为师。若向衲僧门下,天地悬殊。更有一般底,只向长连床上作好人去。汝道此两般人,那个有长处?无事,珍重!”(卷一五《白云子祥禅师》,934)

询问事物,54次。“那个”询问句可以在句前先限制抉择的范围;也可以在两种事物之间先指出一种是X,然后就另一种所指进行提问。例如:

(7)麻谷问:“十二面观音,那个是正面?”师下禅床擒住曰:“十二面观音,甚处去也?速道!速道!”(卷一一《临济义玄禅师》,648)

(8)招一日问:“虎生七子,那个无尾巴?”师曰:“第七个无尾巴。”(卷一三《疏山匡仁禅师》,799)

(9)上堂:“撞钟钟鸣,击鼓鼓响。大众殷勤问讯,同安端然合掌。这个是世法,那个是佛法?咄!”(卷一七《黄龙慧南禅师》,1107)

(10)通拈起曰:“这个是《观音经》,那个是《谏议经》?”公曰:“此是某亲写。”通曰:“写底是字,那个是经?”公笑曰:“却了不得也。”(卷一八《谏议彭汝霖居士》,1219)

“那个”作主语询问事物的其他例子如:

(11)头问:“那个是汝心?”师曰:“见言语者是。”(卷五《大颠宝通禅师》,264)

(12)问:“龙门争进举,那个是登科?”师曰:“重遭点额。”(卷一五《雪窦重显禅师》,994)

2.作定语

“那个”作定语,可以询问人(3次),也可以询问事物(7次)。例如:

(13)世尊遂问迦叶:“汝拟摈那个文殊?”迦叶无对。(卷一《释迦牟尼佛》,7)

(14)师曰:“你问那个禅?”曰:“祖师禅。”(卷一九《保福殊禅师》,1248)

3.作兼语

“那个”作兼语,出现1次。用于询问人。例如:

(15)沩曰:“此中还有菩萨也无?”师曰:“有。”沩曰:“汝见那个是?试指出看。”师曰:“和尚疑那个不是,试指出看?”沩便休。(卷九《仰山慧寂禅师》,530)

4.作宾语

出现2次。其中1次作动词宾语,询问事物。如下:

(16)曰:“不问这个。”师曰:“你问那个?”曰:“大道。”(卷四《赵州从谂禅师》,203)

有1次作介词“以”的宾语,询问事物。如下:

(17)乃曰:“汝等诸人没可作了,见人道著祖意,便问超佛越祖之谈。汝且唤甚麽作佛,唤甚麽作祖?且说超佛越祖底道理看。问个出三界,汝把将三界来,看有甚麽见闻觉知隔碍著汝?有甚麽声尘色法与汝可了,了个甚麽碗?以那个为差殊之见?……”(卷一五《云门文偃禅师》,927)

(二)那里

疑问代词“那里”出现于晚唐五代时期。《五灯》中“那里”询问句共出现20次。皆用于询问处所,可以作主语、宾语、状语和定语。

作主语出现11次。“那里”用于询问处所,相当于“什么地方”。问话者一般先陈述一段古人语或其他,然后就其中的某个词或事物进行提问。例如:

(18)问:“古人道,楖栗横担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未审那里是他住处?”师曰:“腾蛇缠足,露布绕身。”(卷一九《昭觉克勤禅师》,1255)

(19)赵州拈云:“如人暗中书字,字虽不成,文彩已彰。那里是文彩已彰处?”(卷一九《华藏安民禅师》,1289)

“那里”可以做V宾语(3次),也可以作介词宾语(2次)。例如:

(20)曰:“有一信相寄。”峰曰:“在那里?”(卷四《灵云志勤禅师》,241)

(21)有僧与童子上经了,令持经著函内。童子曰:“某甲念底,著向那里?”(卷六《亡名古宿》,364)

例(21)介词短语“向那里”作动词“著”的补语。

“那里”作定语,修饰N,仅出现2次。例如:

(22)祖顾侍者曰:“是那里僧?”曰:“此上座向曾在和尚会下去。”(卷二十《灵岩仲安禅师》,1361)

“那里”也可以作状语,出现2次。如下:

(23)问:“明镜当台,森罗为甚麽不现?”师曰:“那里当台?”曰:“争奈即今何!”(卷十《黄山良匡禅师》,593)

(24)师召大众曰:“迦叶甚处不是?达磨那里无端?若检点得出,彼之二老一场懡。若点检不出,三十年后,莫道不被人瞒好!”(卷一六《智海本逸禅师》,1028)

(三)那方

“那方”可能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的《景德传灯录》。例如:

僧问:“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如何是闻?”师曰:“汝从那方来?”(《景德传灯录》卷二五《道峰慧炬》)

《五灯》中“那方”询问句仅出现2次。其中1次作动词宾语,1次作介词宾语,皆用于询问处所,相当于“哪里”“什么地方”。全部列出如下:

(25)又一日出门,见人舁丧,歌郎振铃云:“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委魂灵往那方?”(卷三《盘山宝积禅师》,148)

(26)僧问:“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如何是闻?”师曰:“汝从那方来?”(卷十《清凉泰钦禅师》,576)

二 “阿那”句

“阿那”最早出现于晚唐五代时期。《五灯》中“阿那”询问句共出现32次。其中“阿那”作定语修饰N(“阿那N”之前均已限定了抉择的范围),出现3次,用于询问事物。例如:

(27)师提起拂子,曰:“这个六十四卦中阿那卦收?”僧无对。(卷九《仰山慧寂禅师》,535)

(28)问:“三十六路,阿那一路最妙?”师曰:“不出第一手。”(卷一三《蜀川西禅和尚》,823)

“阿那”后可跟量词“个”成“阿那个”,与“那个”义同,用于询问人佛或事物;也可跟“头”组成“阿那头”,用于询问处所。

(一)“阿那个”

“阿那个”在晚唐五代时期也已出现。《五灯》中“阿那个”询问句共出现24次。可以作主语或定语。

1.作主语

“阿那个”作主语可以询问人或佛,出现10次。例如:

(29)祖曰:“阿那个是道人?”僧无对。(卷二《牛头山法融禅师》,59)

(30)曰:“阿那个是佛?”师曰:“即心是佛。”(卷二《南阳慧忠国师》,100)

(31)问:“祖与佛阿那个最亲?”师曰:“真金不肯博,谁肯换泥丸。”(卷六《逍遥怀忠禅师》,322)

(32)师问洛浦:“从上来,一人行棒,一人行喝,阿那个亲?”曰:“总不亲。”(卷一一《临济义玄禅师》,646)

后2例“阿那个”前限定了抉择的范围。

“阿那个”作主语询问事物,出现11次。例如:

(33)僧问:“四大五蕴身中,阿那个是本来佛性?”(卷三《章敬怀晖禅师》,154)

(34)问:“心随万境转,阿那个是转万境底心?”师曰:“嘉州大像古人镌。”(卷九《承天辞确禅师》,557)

(35)上堂:“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乃竖起拄杖曰:“这个是南源拄杖子,阿那个是经?”(卷一二《石霜楚圆禅师》,701)

上述3例中例(33)限制了抉择的范围,例(34)(35)均是对前句已经陈述过的事物进行提问。

2.作定语

“阿那个”作定语修饰N,均用于询问事物。出现3次。例如:

(36)师曰:“你问阿那个佛身?”曰:“释迦佛身。”(卷七《越山师鼐禅师》,427)

(二)“阿那头”

出现5次,皆作宾语。“阿那头”用于询问处所,相当于“哪里”“什么地方”。例如:

(37)问:“四壁打禾,中间铲草。和尚赴阿那头?”师曰:“甚麽处不赴?”(卷六《禾山无殷禅师》,337)

(38)僧问:“蚯蚓斩为两段,两头俱动。佛性在阿那头?”师展两手。(卷九《延庆法端禅师》,540)

小结

“那”系询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功能及频率具体情况见表2-3。

表2-3 “那”系疑问代词功能及使用频率

综上,“那”系疑问代词“那”“阿那”虽然新兴于近代汉语时期,但使用频率普遍不高。句法功能上,“那”与“阿那”的句法功能均为单一,仅作定语;语意分布上,两者也比较一致,均能用于询问人佛、事物或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