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效率:发展中国家规律与中国特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研究创新

总体来看,本书填补了PPP实施效率领域较少实证研究的空白,为该领域增加了经验证据。已有研究对PPP的事前分析多,效果评价少;案例和调查多,实证研究少;对国际和中国的对比研究少。本书从项目成功率、投资成本和国别投入产出效率三个维度对PPP实施效率进行实证研究,为评价PPP方式的适用性和绩效提供了经验证据,为研究提高实施效率的政策措施提供了依据。

在项目成功率和投资成本部分,本书首次区分了PPP项目和纯私有化项目的效率差异,计算出基础设施供给方式对项目效率的边际影响。研究发现,与纯私有化提供方式相比,PPP方式对成功率和投资成本的边际影响随市场规模增加而递减。文章利用发展中国家数据和中国省际数据分别实证并比较异同,发现中国省级层面的特征大部分与国际规律相符,但人口密度对项目成功率和投资成本的影响方向相反,这可能与省际和国际人口流动的壁垒差异有关,为项目效率的研究提供了更多视角的经验证据。首次尝试对中国特色的“被清理退库项目”进行特征总结和实证分析,对PPP效率实证研究具有边际贡献。

在投入产出效率部分,本书首次对发展中国家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供给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核算,并进行了整体特征的总结和国别差异的比较,发现收入水平越高、PPP项目经验越丰富的国家更有可能拥有高技术效率和高规模效率,并且中国的PPP效率整体表现较好。影响因素分析方面,本书的实证数据来自微观项目数据的国别加总,比已有文献直接采用一个地区的宏观投入和产出数据精度更高;将参与的社会资本方数量作为PPP项目的投入变量之一,避免了仅以投资效率这一个维度测量,更能体现投入产出效率的内涵;并且发现随着一国PPP经验的积累,国家投入产出效率在起步、发展和成熟阶段的主导影响因素依次是规模因素、环境因素和技术因素。


[1]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中,管理库包含了处于准备、采购、执行和移交阶段的项目,处于识别阶段的项目未被包含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