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统与学统的调适:宋元两浙朱子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小结

道是宋代新儒学运动最核心、最终极的追求。宋学尤其是程朱理学,从韩愈开始,为了强调自身的创新性和独创性,都要宣称道在历史长河中已经失传很久。譬如程颐认为在“千四百年”之间道都处在失传的状态中,到了朱熹时代,则已经是“千五百年”之久。然而,经历如此漫长的中断岁月,如何证明宋人(或韩愈)所宣称的道就是孔子所传三代之道?构建道统论的目的就是要克服历史时间所造成的阻隔障碍,因此,道统的哲学性和主观性固然至关重要,而建立客观的、历史的道统论述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朱熹从孔子、子贡、孟子、韩愈、张载、二程那里汲取了丰富的道统论思想养分,在肯定“心传道统”的前提下,形成了“因其语而得其心”的道统论述。“因其语而得其心”这一论述,是由客观性(历史性)与主观性(哲学性)两者有机统合而成的。

从“得其心”的最终追求而言,朱熹以“心传道统”一语指称道统论哲学性、主观性的一面,传道者可以通过主观证验来恢复道统之传,从而领悟上一代传道之心。这完全符合陈荣捷、刘述先两先生对朱熹道统论的定义。

然而,出于对“口传耳授”流弊的恐惧,又深鉴于程门弟子不能传道的历史教训,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强调,在任何一代传道者那里,接续道统之传必须有文献的依据、历史的依据,这就是“吾道之所寄不越乎言语文字之间”。从文献的依据来说,传道者是通过阐释上一代传道者所撰写的经典而得到领悟,朱熹特别指出子思撰《中庸》时,并未预见哪位后学能发现《中庸》所蕴含的“道”,但文献一经形成,便具有了公开性,故子思试图以《中庸》“以诏后之学者”;同理,孟子虽未曾亲受业于子思,但由于《中庸》等经典文本是向所有潜在的读者敞开的,因此孟子仍可通过《中庸》的语言、得“子思之心”“孔子之心”,乃至“上古圣神之心”。所谓历史的依据就是师承渊源,乍看起来,孔子、子思、孟子、周敦颐、二程等传道者的直接老师都不是传道者,但是他们仍有各自的师承渊源,这些各有专长、造诣不一的老师即子贡所说的“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上一个传道者与下一个传道者之间存在千余年历史间隔,但通过文献依据与师承渊源,历代传道者都被纳入了一种历史时间的序列或“经籍”的序列之中,从而使道统在获得了一个历史的、客观的论证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个历史的、客观的约束。

在本书的讨论中,接续道统之传的文献依据,称之为“学统”,传道者的师承渊源则是“师统”。当然,在师徒授受的过程中,文本是重要的教学工具;在研习经典时,老师可以提供有益的引导。朱熹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既重视师徒授受、群居讲学,又重视以经典注释为核心的文本建设。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学统”与“师统”相互渗透、相互支撑,难以截然分开。

但是“师统”容易滋生“口传耳授”“心心相印”的弊端,“学统”则完全依赖公开的文献而延续,二者之间的逻辑冲突在朱熹的道统论述中有着明显的体现。正如土田健次郎指出的,在朱熹的道统观中包含了两种相反的要素:连续与中断,公开性与非公开性。土田指出,所谓连续与中断,是指道学即便“无传”,隔了许久以后仍有可能继承绝学,其理由是儒学所具备的公开性,支持着这种公开性的就是经书的权威,以及只要是人类就必定具有的“道心”的普遍性。[159]土田认为的公开性是指,只要根据义理而了解了经书,谁都可以进入道统;所谓非公开性,则指朱熹同时也认可“密旨”的存在。[160]土田就“非公开性”举出了两个例子,一是朱熹在致陈亮的信中写道:“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尧舜禹相传之密旨也。”[161]土田认为,“密旨”的措辞让人联想到佛教等宗教传授的形态。实际上,这封信的下文,朱熹接着写道:“此其相传之妙,儒者相与谨守而共学焉,以为天下虽大,而所以治之者不外乎此。”[162]既然是“相与”“共学”,可见这个“密旨”并非佛教所谓不可公开的秘密传授。土田所举第二个例子是《太极图说解·后记》:“此图立象尽意,剖析幽微,周子盖不得已而作也。观其手授之意,盖以为惟程子为能当之。至程子而不言,则疑其未有能受之者尔。”其实朱熹紧接着写道:“夫既未能默识于言意之表,则驰心空妙,入耳出口,其弊必有不胜言者。”[163]所谓“不言”,并非指程颐有意不公开传授,而是因为《太极图说》所阐述的都是关于道的本体境界的理论,学者如果没有长期居敬穷理的“下学”工夫,骤闻此论,必然滋生好高骛远之弊。根据这两条材料,土田认为:“从资料上看,朱熹的说法也有不能一贯之处,特别是在跟道学的别派或其周边思想家争论的时候,他也会说出‘言外之意’或者‘密旨’之类的话。”[164]实际上土田此说是难以成立的。

从本章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朱熹道统观中的所谓两种相反的要素,并非朱熹不能自圆其说的表现,而是其内在统一性尚未被研究者揭示而已。这种内在统一性就是朱熹的“心传道统”说。“心传道统”分成本体和工夫两个层次:从本体层次说,传道即传心,得道即得圣人之心;从工夫的层次说,“因其语而得其心”,关于道的义理存在于“语”(经典)中,此即学统。当朱熹要批判缺乏践履的口耳之学以及记诵训诂而不见道的汉唐儒学时,他就要强调“传心”,即不能拘泥、停滞于经书的文字训诂,而要理解其中超越的、抽象的道学意义,此所谓“得其心”。在这种场合下,由于需要凸显道(心)的超越性,其就会使用“密旨”一类“非公开性”表述。可是,当朱熹要批判轻视读书穷理的陆九渊和不立文字的禅宗时,他又强调“因其语而得其心”,强调“吾道之所寄不越乎言语文字之间”。朱熹作品中大量的“公开性”论述即由此而来。

总之,公开性和非公开性、中断和连续这两种相反要素,都可以由“心传道统”和“因其语而得其心”来解释。

但是,就本书所讨论的朱子学在宋元时期的发展历史来看,即便朱熹为了平衡师统与学统做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各种努力,他去世后朱子学内部不同派别对“师统”和“学统”的强调仍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即:或者极端崇拜“师统”,认为只有进入“嫡传”的、特定的师徒授受统绪才可能明道;或者高度重视“学统”,认为通过自学阅读也可以明道。本书下文各章的讨论即循着这一分歧而展开。


[1] 参见苏费翔(Christian Soffel):《朱熹之前“道统”一词的用法》,陈来、朱杰人主编《人文与价值: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朱子诞辰88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页82~88。对朱熹以前宋人使用“道统”一词的分析,还可参考蔡涵墨(Charles Hartman)《新近面世之秦桧碑记及其在宋代道学史中的意义》(英文版初刊于2011年),收入《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书局,2016,第98~161页。

[2] 蔡方鹿:《中华道统思想发展史》第四章“道统论的正式提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页244~340),比较全面地辑录了自韩愈至北宋各家关于道统的论说。

[3] 此文收入李心传编《道命录》卷三,名为《朱内翰论孔孟之学传于二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页24。

[4] 刘子健:《宋末所谓道统观的成立》(本文初刊于1971年),收入氏著《两宋史研究汇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页261。

[5] 黄榦:《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三十四《朝奉大夫文华阁待制赠宝谟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谥文朱先生行状》(本书将其简称为《朱文公行状》或《朱子行状》),页705。

[6] 陈荣捷:《朱熹集新儒学之大成》(英文版最早发表于1973年),收入氏著《朱学论集》,万先法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7~18页。

[7] 刘述先:《朱子建立道统的理据问题之省察》,《新亚学术集刊》第3期,新亚书院,1982,页25~26。

[8] 刘述先:《朱子建立道统的理据问题之省察》,《新亚学术集刊》第3期,页27。

[9] 刘述先:《朱子建立道统的理据问题之省察》,《新亚学术集刊》第3期,页25。

[10] 刘述先:《朱子建立道统的理据问题之省察》,《新亚学术集刊》第3期,第28页。

[11] 刘述先:《朱子建立道统的理据问题之省察》,《新亚学术集刊》第3期,第28页。

[12] William Theodore de.Bary,Neo-Confucian Orthodoxy and the Learning and Mind-and-Heart,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p.4.

[13]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篇“绪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页30。

[14]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篇“绪说”,页15。

[15] 朱熹:《晦庵集》卷八十四,《朱子全书》第二十四册,页3984。

[16]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篇“绪说”,页14~15。

[17] 关于针对余氏此点疏失的批评,参见李峻《中庸章句序中的“道统”与“道学”——对〈朱熹的历史世界〉的一点质疑》,笔者所见此文的来源皆为互联网,纸质出版信息不详。

[18]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篇“绪说”,第29页。

[19] 阮元:《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0,第2780页中。

[20] 朱熹:《四书或问·孟子或问》卷十四,页511,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1] 朱熹:《晦庵集》卷四十二《答吴晦叔》(“别纸所询三事”),《朱子全书》第二十二册,页1907~1908。

[22] 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卷一,《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458下。

[23] 《论语注疏》卷三,《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466下。

[24] 朱熹:《论语集注》卷二,页63。

[25] 朱熹:《中庸章句》,页28。

[26] 见朱熹《晦庵集》卷七十八《江州重建濂溪先生书堂记》,《朱子全书》第二十四册,页3740。

[27] 赵岐章句、孙奭疏《孟子注疏》卷十四上《尽心下》,《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764上。

[28] 《孟子注疏》卷八《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725中。

[29] 《孟子注疏》卷十四,《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780中~下。

[30] 《孟子注疏》卷十四,《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774下。

[31] 《孟子注疏》卷八下,《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728上。

[3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页295。

[33] 《孟子注疏》卷十三下,《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770中。

[34]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页362。

[35] 《孟子注疏》卷八下《离娄下》,《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726下。

[36] 参见谢耀亭《子夏在儒学发展史上的贡献》,《运城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37] 钱穆:《两汉博士家法考》(初刊于1944年),收入氏著《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页181~261。

[38] 《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页42。

[39] 《韩昌黎文集校注》,页43。

[40] 《韩昌黎文集校注》,页18。

[41] 《韩昌黎文集校注》,页44。

[42] 北宋除了周、张、二程的理学派外,石介、孙复等人也有自己的道统谱系,因其主张与朱熹相去较远,此不赘述,可参见蔡方鹿《中华道统思想发展史》第四章第二节,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页265~280。

[43] 《周敦颐集》,中华书局,2009,页20~21。

[44] 周敦颐:《通书·师友下第二十五》,《周敦颐集》,页34。类似的论述还有,《通书·师友上第二十四》:“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而已矣。至难得者人,人而至难得者,道德有于身而已矣。求人至难得者有于身,非师友则不可得也已。”(页33)

[45] 张载:《经学理窟·义理》,《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页274。

[46]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上》,《张载集》,页281。

[47] 张载:《经学理窟·义理》,《张载集》,页271。

[48] 弟子为师服心丧三年,见《礼记·檀弓上》:“事师无犯无隐,……心丧三年。”(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9] 张载:《经学理窟·丧纪》,《张载集》,页300。下文“师不立服,不可立也”云云略同(页301)。

[50] 张载:《经学理窟·义理》,《张载集》,页273。

[51] 张载:《经学理窟·义理》,《张载集》,页278。

[52]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上》,《张载集》,页281。

[53] 王先谦:《荀子集解》上册,中华书局,1988,页12~13。

[54] 王安石:《书洪范传后》,《王文公文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页400。

[55]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伊川先生语一》,《二程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1,页146。

[56]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伊川先生语一》,《二程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1,页146。

[57] 《河南程氏文集》卷五《上仁宗皇帝书》,《二程集》第二册,页510~511。

[58] 《河南程氏文集》卷六《伊川先生文二·上太皇太后书(元祐元年)》,《二程集》第二册,页546。

[59] 程颐反复声称自己是传道者,《河南程氏文集》卷六《乞致仕第二状》(页556)、卷六《再辞免(除直秘阁判西京国子监)表》(元祐七年四月,页557)、卷六《谢复官表》(元符三年十月,页561),都有类似的表述。

[60] 《河南程氏文集》卷十一《伊川先生文七》,《二程集》第二册,页640。

[61]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伊川先生语十一》,《二程集》第一册,页324。

[62] 《河南程氏文集》卷十一《伊川先生文七》,《二程集》第二册,页638。

[63] 《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二程集》第二册,页424。

[64] 《河南程氏粹言》卷一《论书篇》,《二程集》第四册,页1203。

[65] 朱熹的相关论述,参见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页58~59。

[66] 张栻:《新刊南轩先生文集》卷十《永州州学周先生祠堂记》,《张栻集》,中华书局,2015,第911页。

[67] 《河南程氏粹言》卷一《论学篇》,《二程集》第四册,页1198。

[68] 《河南程氏遗书》卷四《二先生语四》,《二程集》第一册,页69。

[69] 《河南程氏文集》卷四《明道先生文四·邵尧夫先生墓志铭》,《二程集》第二册,页503。

[70] 《河南程氏文集》卷一《明道先生文一·请修学校尊师儒取士札子》,《二程集》第二册,页448。

[71]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先生语二上》,《二程集》第一册,页23。

[72]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明道先生语一》,《二程集》第一册,页122。

[73]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伊川先生语一》,《二程集》第一册,页151。又《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九《伊川先生语五》:“佛家有印证之说,极好笑。岂有我晓得这个道理后,因他人道是了方是,他人道不是便不是?又五祖令六祖三更时来传法,如期去便传得,安有此理?”(页255)

[74] 《河南程氏文集》卷八《伊川先生文四》,《二程集》第二册,页582。

[75] 《河南程氏粹言》卷二《心性篇》,《二程集》第四册,页1253。

[76]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伊川先生语一》,《二程集》第一册,页163。

[77] 《河南程氏文集》卷八《伊川先生文四·杂说三》,《二程集》第二册,页588。

[78] 《河南程氏文集》卷九《伊川先生文五·答杨迪书》,《二程集》第二册,页616。

[79]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先生语二上》,《二程集》第一册,页26。

[80]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伊川先生语一》,《二程集》第一册,页153、160。

[81] 《河南程氏文集》卷三《明道先生文三·颜乐亭铭》,《二程集》第二册,页472。

[82]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伊川先生语十一》,《二程集》第一册,页318。

[83]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伊川先生语十一》,《二程集》第一册,页318。

[84] 《孟子注疏》卷十一上《告子上》,《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753中。

[85] 《读余隐之尊孟辨·李公常语》收入《晦庵集》卷七十三,见《朱子全书》第二十四册,页3525。

[8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页14。

[87]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页14~15。

[88] 朱熹:《晦庵集》卷九十九《知南康榜文·又牒》,《朱子全书》第二十五册,页4582。

[89] 朱熹:《中庸句序》,《四书章句集注》,页⒂

[90] 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四,第七册,中华书局,1982,页2343。

[91] 见《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661。

[92] 《史记》卷七十四司马贞《索引》,第七册,页2344。

[93] 韩愈:《送王埙秀才序》,《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页261~262。

[94]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伊川先生语十一》,《二程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1,页327。二程肯定曾子、子思传道者地位的言论还有很多:《遗书》卷七:“非曾子不能知道之要。”(页97)同书卷九:“‘参也鲁。’然颜子没后,终得圣人之道者,曾子也。观其启手足之时之言,可以见矣。所传者子思、孟子,皆其学也。”(页108)卷十八:“曾子传圣人道,只是一个诚笃。《语》曰:‘参也鲁。’如圣人之门,子游、子夏之言语,子贡、子张之才辨,聪明者甚多。卒传圣人之道者,乃质鲁之人。……曾子之后有子思,便可见。”(页211)

[95] 朱熹:《中庸章句》卷首《四书章句集注》第17页

[96] 朱熹:《孟子序说》,《四书章句集注》,页197。

[97]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页15。

[98] 朱熹:《四书或问·孟子或问》卷十四,页511。

[99] 朱熹:《四书或问·孟子或问》卷十四,页511。

[100] 朱熹:《中庸章句序》,《四书章句集注》,页15。

[101] 朱熹:《中庸章句序》,《四书章句集注》,页15-16。

[102] 朱熹:《晦庵集》卷五十九《答吴斗南》(“便中奉告”),《朱子全书》第二十三册,页2836。

[103] 朱熹:《晦庵集》卷四十一《答程允夫》(“可欲之说甚善”),《朱子全书》第二十二册,页1873。

[104]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第七册,中华书局,1986页2555。

[105]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第七册,中华书局,1986页2555。

[106]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第七册,中华书局,1986页2555。

[107] 朱熹:《晦庵集》卷八十七,《朱子全书》第二十四册,页4075。

[108] 朱熹:《晦庵集》卷八十《邵州州学濂溪先生祠记》,《朱子全书》第二十四册,页3803。

[109] 《大学或问下》,《朱子全书》第六册,页529。

[110] 《大学或问下》,《朱子全书》第六册,页530。

[111] 《大学或问下》,《朱子全书》第六册,页530~532。朱熹《大学或问下》原文中并未点六人之名,此据赵顺孙解释,见赵顺孙撰,黄珅点校《大学纂疏·中庸纂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页69~72。

[112] 《大学或问下》,《朱子全书》第六册,页532。

[113] 朱熹:《晦庵集》卷七十三《读余隐之尊孟辨·李公常语上》,《朱子全书》第二十四册,页3525。

[114]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第八册,页2923~2924。

[115] 朱熹:《晦庵集》卷七十,《朱子全书》第二十三册,页3397。

[116] 朱熹:《晦庵集》卷七十二《尹和靖手笔辨》,《朱子全书》第二十四册,页3458。

[117] 朱熹:《晦庵集》卷九十《西山先生李公墓表》,《朱子全书》第二十四册,页4178。

[118] 朱熹:《晦庵集》卷九十《西山先生李公墓表》,《朱子全书》第二十四册,页4178。

[119] 朱熹:《晦庵集》卷九十《西山先生李公墓表》,《朱子全书》第二十四册,页4180。

[120] 朱熹:《晦庵集》卷七十四《论语课会说》,《朱子全书》第二十四册,页3584~3585。

[121] 朱熹:《晦庵集》卷八十六,《朱子全书》第二十四册,页4050。

[122]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第二册,页446。

[123] 《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756上。

[124] 朱熹:《晦庵集》卷八十三《跋徐来叔归师堂诗》,《朱子全书》第二十四册,页3906。此文撰于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月。

[125] 朱熹:《晦庵集》卷五十八《答陈廉夫》(“示喻缕缕”),《朱子全书》第二十三册,页2757~2758。

[126] 朱熹:《晦庵集》卷五十九《答刘履之》(“衰朽益甚”),《朱子全书》第二十三册,页2826~2827。

[127] 朱熹:《晦庵集》卷七十四《沧洲精舍谕学者》,《朱子全书》第二十四册,页3593~3594。

[128]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四,第七册,页2757。

[129]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第八册,页2939~2940。

[130]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第七册,页2862。

[131]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三,第八册,页2967。

[132] 朱熹:《晦庵集》卷七十五《论语要义目录序》,《朱子全书》第二十四册,页3614。

[133] 朱熹:《晦庵集》卷五十九《答汪叔耕》(“来书所论向来为学次第”),《朱子全书》第二十三册,页2814~2815。

[134] 朱熹:《论语或问》卷四,《四书或问》,页189。

[135]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九《伊川先生语五》,《二程集》第一册,页255。

[136] 朱熹:《晦庵集》卷二十六《与陈丞相别纸》(“蒙谕第二令孙为学之意”),《朱子全书》第二十一册,页1180~1181。

[137]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第一册,页146。

[138]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六,第七册,页2793。

[139] 朱熹:《晦庵集》卷四十九《答林伯和》(“示谕”),《朱子全书》第二十二册,页2264。

[140] 朱熹:《晦庵集》卷六十二《答林退思》(“某区区之见”),《朱子全书》第二十三册,页2995。

[141] 朱熹:《晦庵集》卷六十二《答林退思》(“某区区之见”),《朱子全书》第二十三册,页2995。

[142] 朱熹:《晦庵集》卷四十五《答廖子晦》(“前此屡辱贻书”),《朱子全书》第二十二册,页2110~2111。

[143] 朱熹:《晦庵集》卷四十五《答廖子晦》(“前此屡辱贻书”),《朱子全书》第二十二册,页2110~2111。

[144] 朱熹:《晦庵集》卷四十三《答吴公济》(“来书云儒释之道”),《朱子全书》第二十二册,页1960~1961。

[145] 朱熹:《晦庵集》卷四十三《答李伯谏(甲申)》,《朱子全书》第二十二册,页1953。

[146] 朱熹:《晦庵集》卷五十九《答杨子顺》(“示喻具悉”),《朱子全书》第二十三册,页2827。

[147] 朱熹:《晦庵集》卷五十九《答杨子顺》(“示喻具悉”),《朱子全书》第二十三册,页2827。

[148] 朱熹:《晦庵集》卷四十四《与吴茂实》,《朱子全书》第二十二册,页2028。

[149] 朱熹:《晦庵集》卷四十三《答林择之》,《朱子全书》第二十二册,页1983。

[150]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页15。

[151] 朱熹:《晦庵集》卷三十九《答王近思》(“到此匆匆三月”),《朱子全书》第二十二册,页1762。

[152] 朱熹:《晦庵集》卷四十九《答王子合》,《朱子全书》第二十二册,页2252。

[153]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七,第七册,页2809。

[154]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第八册,页2931。

[155] 朱熹:《晦庵别集》卷八《释氏论下》,《朱子全书》第二十五册,页4991。

[156] 朱熹:《晦庵集》卷七十五《语孟集义序》,《朱子全书》第二十四册,页3630。

[157] 朱熹:《晦庵集》卷五十三《答胡季随》(“闲中时有朋友远来讲学”),《朱子全书》第二十二册,页2516。

[158] 朱熹:《晦庵集》卷六十四《答孙吉甫》(“德粹之来”),《朱子全书》第二十三册,页3129。

[159] 〔日〕土田健次郎:《道学之形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页469。

[160] 〔日〕土田健次郎:《道学之形成》,页473。

[161] 朱熹:《晦庵集》卷三十六《答陈同甫》(“来教累纸”),《朱子全书》第二十一册,页1586。

[162] 朱熹:《晦庵集》卷三十六《答陈同甫》(“来教累纸”),《朱子全书》第二十一册,页1587。

[163] 朱熹:《太极图说解·后记》,《朱子全书》第十三册,页79。

[164] 〔日〕土田健次郎:《道学之形成》,页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