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8 浙江省宁波市建立政校行企合作机制,探索家政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基本情况
2013年,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政府要求和社会需求,在宁波市贸易局(现宁波市商务委员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学校专业优势,浙江省率先开设高职(大专)层次的家政服务专业(2016年更名为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但是在创办该专业之初,学校就深刻感受“行业有需求、政府有要求,学校有能力、社会不认可”的办学困境,第一届100名招生计划,实际报到只有38人,没有一个是第一志愿填报的学生,而家政行业快速转型升级,传统的家政服务已从搬家、保洁、水电维修向母婴照护、病患陪护、养老照护延伸拓展,呈现专业化、标准化、职业化发展趋势,行业对于人才需求激增,与之对应的职业教育供给体系没有形成;企业育人功能没有培育;学生职业认可度明显不足,由此造成家政人才需求和职业教育供给脱节、行业发展需求和教学内容供给脱节、职业教育需求和企业带教供给脱节、培养质量需求和政府行业供给脱节等问题比较严重。学校在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对接行业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家政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学校已经招收五届学生,毕业学生三届,在校学生超过200名,毕业学生近200人,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在学生规模、学生报到等方面情况良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主要做法
1.政校协同,建立家政人才培养的教育供给平台
(1)搭建政校协同育人载体。2013年1月,学校和宁波市商务委员会联合成立宁波家政学院,共同开展家政人才培养培训、家政服务标准制定和技术研发等工作,学院采取理事会形式,理事会成员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学校负责人,形成了每年工作商讨机制并设置专项工作经费,学院依托行业、政府部门共建家政服务专业,根据行业需求和学校教学能力共同确定招生指标;同年7月,学校牵头整合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和教育机构等多方资源,成立宁波家政与养老人才培养培训联盟,对接行业开展人才培养。
(2)政府支持校企合作育人。在宁波市商务委员会支持下,成立以协会和企业负责人为架构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有关专家为校外专业带头人,指导和参与学校专业建设。2018年3月,宁波市商务委员会协同学校共建宁波家政创业园,支持学校和企业成立安丽文创业学院,共同培养家政领域的创业人才。
2.健康特色,构建家政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确定“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依托学校健康服务办学优势,以“健康+”为特色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老年照护与管理、母婴照护与管理和病患照护与管理三个岗位,对接行业发展新领域,通过人才培养引领行业最新趋势,全程贯穿健康服务类课程,教学内容和《病患陪护员》《母婴照护员》《幼儿照护员》《家务助理员》等行业培训标准融合,为行业提供胜任家政新领域新岗位的专业人才。
(2)“健康、仁爱”全程贯穿人才培养。全面推行体验式教学,成立了专业社团——馨语心家学生社团,依托宁波81890求助服务中心成立宁波家政学院志愿服务队,开设《社会工作实践》等课程,组织学生到街道社区、养老机构等利用专业知识开展实践,将专业知识融入志愿服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3.引企入教,建立行业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方式
(1)建立行业导师选拔和培养制度。2015年1月,学校联合宁波市商务委员会、宁波市家庭服务业协会联合制定《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家政服务专业行业导师制实施方案》,在行业中选拔优秀业务骨干担任学生行业导师,连续四届举办学生与行业导师双选会,共为79名学生找到行业导师。2016年9月,在有关专家的支持下,宁波市出台了《家政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室的工作方案》,通过师徒结对传承工匠精神,目前招收两届9名学员。
(2)形成行业导师教学育人工作体系。一是确定行业导师育人职责。和企业签订行业导师教学实践基地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分工职责。二是确定行业导师育人内容。制定实践教学轮转计划,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行业企业要求和学生特点设计培养内容。三是开展行业导师育人能力培养。制定《行业导师指导手册》,召开实践教学会议,组织行业导师教学交流,提高企业带教水平,规范企业管理。四是开展行业导师培养质量监控。制定《行业导师考核指标》和《优秀行业导师评选办法》,已表彰优秀行业导师11名。
4.互为供需,建立教育和产业协同发展的联动机制
(1)构建行业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体系。一是政府订单培养。市商务委员会采取政府订单,设置专项资金100万元对学生报考、培养和就业创业进行全程资助。二是行业出台范本。宁波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发布《家政服务专业学生教学实习保障行业范本》,对带教规范提出要求,支持学校人才培养。三是企业全程助学。行业导师从入学到毕业全程参加人才培养,有宁波市两家龙头家政企业在学校分别设置“大众家政”和“安健家政”奖学金近10万元,奖励顶岗实习优秀学生。
(2)构建教学支持行业发展的保障体系。一是参与制定培训标准和行业范本,融入教学内容。二是联合宁波海曙大众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每年举办“大众杯”等家政技能比赛,学生员工同台竞技共同提高,相互促进技术提高。三是结合互联网趋势和行业新技术,开展云家政、家政企业管理人员等培训,通过教师定期下基地推动行业发展。
经验效果
通过实践,学校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家政专业建设发展生态:建立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合作机制,面向“健康+家政”行业领域,开展双导师育人的教学,形成供需方互惠共赢保障体系。宁波市商务委员会和学校出台政策和投入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开发行业标准并将其作为教学内容,依托专业解决行业人才需求和规范需求问题。市家庭服务业协会推荐行业导师和实践教学基地,出台范本保障教学质量,促进实习实训规范化,行业导师为学生设计个性化职业规划,提供带薪实习岗位,提高职业吸引力。学校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开发课程、提供人才支持,承担行业发展项目和培训,为企业提供发展建议,推动行业规范化和职业化发展,以优质教育资源吸引优质家政企业入驻本市。
1.政府、行业企业教育供给能力逐步增强
根据《家政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基金使用办法》规定,目前可享受报考奖励的有49人,转专业奖励的有2人,就业奖励的有47人。实践教学基地能提供带薪实习岗位和行业导师,行业导师主讲的“家政服务大家谈”已开20讲。在行业导师指导下,组织调研15次,4名学生参加G20服务获表彰,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9项,6名学生获行业企业表彰,学生对行业导师满意率达94%。学生在行业导师所在的企业就业,占已毕业学生总数的51.5%。
2.学校人才培养供给能力不断提高
招生情况逐步好转(见表1)。学生在市级以上家政服务技能和创新创业比赛获奖25项。近三届学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8%,直接为行业输送的百余名学生中已有10多名学生走上家政企业中层管理岗位,1项学生创业项目孵化成功。
表1 校家政服务专业学生招生录取情况(2013~2017年)
3.学校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关于提升宁波市家政服务行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获宁波市商务委会主要领导的批示。受宁波市商务委会和宁波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委托,学校完成了家政服务工种培训考核体系建设和行业监管立法建议稿,牵头制定的《家务助理员》、《幼儿照护员》、《病患陪护员》和《母婴照护员》的职业标准上升为地方标准,并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培训教材,培训鉴定近3000人。完成《宁波市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2015-2017)》,为行业立法提供政策建议稿。完成家政服务合同“宁波范本”。开办市云家政电子商务等培训班。为超过50家的企业提供发展咨询建议。
4.学校办学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
学校办学成果入选市高校专业建设创新案例,被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中国教育报、浙江教育报等媒体报道140次,先后在各类研讨会上推介本成果近10次。专业负责人先后被聘为余姚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荣誉顾问、宁波海曙区81890服务业协会副会长。宁波家政学院被宁波市家庭服务业协会评为特别贡献奖,学校先后接待超过200(家)高校、协会和企业来校交流学习。在本成果指导下,贵阳护理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新设该专业并招生。2015年6月,浙江省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联盟简报专刊报道本成果并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2017年家政服务专业被评为省高校“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8年被认定为校新兴特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