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家政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汇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案例7 山西省天镇县“穷则思变”盘活脱贫攻坚大棋局,“靠山吃山”天镇保姆进京闯五关

基本情况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地处山西省最北端,是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县域土地贫瘠,资源有限,除了农业几乎没有其他产业,当地人纷纷外出打工。2012年财政收入刚突破1亿,是个典型的“民穷县也穷”的地方。天镇县区位优势明显,距北京280公里;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富余劳动力5.4万人,其中妇女2.6万人。

然而“守业有余,创业不足”的思想惯性,束缚了农村妇女外出就业的脚步,当地人称之为“腿短”。为此,分析主要矛盾,寻找滞后症结,审视发展短板,把握自身资源的特殊性,找准扶贫攻坚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对农村妇女思想观念和就业模式进行一次革命,彻底打破农村妇女们“围着锅台转、围着丈夫转、围着孩子转”根深蒂固的封闭思想,并创建科学合理的培训模式。

主要做法

天镇县探索扶贫长效机制,狠抓劳务经济,借助人社部对天镇县定点扶贫的机遇,从2013年起,依托“雨露计划”“千村万人”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工程,以培训农村妇女从事家政服务为切入点,开展“万名巾帼闯京城,劳务增收创新业”行动。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琐碎而细致的工作,可以说是历尽艰辛,主要做法如下。

1.过“五关”,打破就业羁绊

为了能让妇女转变观念,走出大山,天镇县发动相关工作人员,钻山沟、进农家,走村入户宣传动员,挨家挨户坐在贫困农民的土炕上,与贫困农村妇女算长远账、算增收账,逐渐打消她们的顾虑。每成功输出一名妇女,都需要过“五关”,即村干部思想关、妇女自身观念关、丈夫面子关、子女理解关、村民舆论关。

2.重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

技能是家政人员能否实现就业的“敲门砖”。天镇县从加强培训入手,除传授理论知识之外,还进行礼仪、烹饪、电器操作等方面的培训,使从业人员尽快提升综合素质,提升竞争力。

3.抓机遇,打开京津大市场

2013年初,瞄准北京“保姆荒”的现状和广阔市场,创新性地提出“带着乡亲们到北京过大年”的就业思路。腊月二十四,手拉手,护送19名妇女援驰北京春节期间的“保姆”市场,开启了大规模“天镇保姆”劳务输出之旅。手把手教给她们怎样乘坐地铁、换乘公交。亲自与客户对接,帮助他们选择服务的家庭,为她们能够迈出脱贫致富坚定的步伐鼓勇气、强信心!

4.夯基石,打造培训主阵地

通过社会各界捐助,创建了500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达50万元,拥有“婴幼儿护理”“老年护理”“居家清洁”“家用电器”等8个培训室,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家政服务培训基地。同时,在北京设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主动做好劳务输出对接,形成劳务输出产业链,构建了培训、用工、服务、保障“一站式”工作机制。

5.强服务,当好保姆的“保姆”

为“保姆”提供“保姆式”的服务,是“天镇保姆”形成规模、叫响品牌的基石。为切实维护务工妇女的合法权益,天镇县实施了“动员、培训、输送、签约、服务、回访”全方位服务,做到全面宣传当好介绍人,就业服务当好保证人,亲自输送当好保护人,跟踪服务当好“娘家人”,通过走访调研、座谈慰问等“保姆式”服务,详细掌握务工人员的思想状况、就业环境、工资待遇等,帮助她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天镇保姆”依托大同市两所职业培训学校,将天镇县及周边县区有意从事家政服务的劳动者组织起来开展家政服务培训。首先是转观念,鼓励贫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农村妇女劳动力外出就业,着力激发贫困地区劳动力通过劳务输出实现脱贫增收的意愿;其次是强技能,从坐姿、站姿、沏茶倒水等礼仪细节,到菜肴烹调、家居保洁、家用电器使用,以及老、病、幼、孕护理等方面增强专业知识技能。同时开展“崇德向善、敬老孝亲”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塑造“天镇保姆”的人文、诚信特色。培训后考试合格的颁发统一的培训合格证书,通过已建成的劳务输出渠道,有组织进入北京、天津等地家政市场,月收入均可达3000元以上。“天镇保姆”用“诚实、淳朴、勤劳、善良”的品质和形象,用勤劳与汗水赢得了信任与尊重,走出一条依靠品牌劳务输出实现就业脱贫的成功路径。

独具特色的服务理念是天镇保姆发展的魅力所在。一是创新服务理念,激发家政人员的“原动力”。在教学中创新性地加入德孝文化教育课程,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国精神,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念融入家政服务工作之中,凸显天镇农村妇女特有的“淳朴、诚实、勤劳”本质特色。二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适应力”。家政人员入户上岗,开始的一周到一个月是“适应期”或“磨合期”,能否顺利渡过这段时期,是成功就业的关键。为此,适时增加心理学课程,开展心理辅助和咨询,切实提高家政服务就业成功率。三是创新组织建设,凝聚家政从业人员的“向心力”。开展“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活动,在保姆群体中建立党支部,中国第一个保姆党员在此诞生。目前,已有正式党员1人,预备党员3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0人。家政服务妇女竞相入党,成为美谈。这两项创新工作,使天镇家政服务更具特色,品牌更加响亮。

2018年,山西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加强特色劳务品牌建设,着力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和就业稳定性。“天镇保姆”依托邻近京津冀城市群的地理优势和晋北地区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以保姆为重点的家政服务特色劳务经济,打造“天镇保姆”升级版,是实现稳定脱贫的一条可行之路。2018~2020年,“天镇保姆”将拓展打造保姆、保安、保洁、护工“三保一护”特色品牌,计划每年培训、输出劳动力1万人以上,使“天镇保姆”真正成为山西劳务输出的金字招牌。

经验效果

四年来,“天镇保姆”累计培训家政服务人员108期10023人,成功在北京、天津等地实现5231人就业。月工资为2500~5000元,人均年收入3.5万元左右。就业妇女每年可以为全县增加劳务收入达1亿元。实践证明,“天镇保姆”劳务培训输出的投入产出比为1∶60,是成本低、见效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条有效途径。

天镇县凭借“天镇保姆”,荣获“2015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会议上,作为精准扶贫的典型案例,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高度赞扬。2013年,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三集连播“天镇保姆进京记”;2016年1月12日,《新闻联播》以“治国理政新实践 脱贫军令状——内抓培训,外推品牌,天镇扶贫闯新路”为题报道天镇保姆做法;2016年2月3日,央视《新闻1+1》栏目把天镇保姆作为典型事例,进行深入剖析;2017年9月19日,央视喜迎十九大特别节目《还看今朝》山西篇,天镇保姆再上央视。《瞭望》杂志、《北京卫视》、《山西卫视》等许多媒体都对“天镇保姆”劳务品牌进行报道。

“天镇保姆”作为家政服务业发展的典型成功案例,一是颠覆了以往的就业观念,劳务经济的打造,特别是有组织的家政服务劳务输出打破了仅靠种地获得收入的思维定式,挣了钱的妇女们惊叹道:“原来走出穷山沟,干家务活也能挣到钱!”二是带动效应不可估量,“输送一名妇女,带动一个家庭,调动所有妇女,改变整个农村”。实践证明,每一名“走出去”的妇女,她的思想观念、创业意识、综合素质等都会显著提升,开启了农村妇女思想观念的革命,必将影响和改变家庭乃至整个农村的全面发展。三是推动发展意义深远,妇女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生活,尤其对贫困山村来说,找到了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捷径。农村妇女告别世代繁衍生息的封闭山村,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大潮之中,所得到的不仅是收入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在思想意识上受到前所未有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