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伤的路 沉重的心——读《诗经·小雅·采薇》
一个服役久戍的士卒,行进在归途,心事重重 ,这是《采薇》的内容。
全诗共六章。前五章是回忆,第六章是现实。第六章是最有名的,首先该关注第六章。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回家的步履缓慢沉重,一路上忍饥受渴,心理状态不是满怀喜悦、充满期待,让人费解! 雨雪霏霏中,这个忧心忡忡踽踽独行的身影,令人同情。
为什么一个归人内心如此忧伤?他的悲哀是怎样一种“难知”的悲哀?
我们要揣测他的内心世界,不能脱离他的经历和处境。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所谓《诗经》中“最好的句子”,脱离了比兴的浅层次、低阶段描述,把今昔对比,以景物衬情,可以明显感知到此时此刻内心中的担心忧虑。景象变化了,人还安好吗?人若安好,便是晴天;家若安好,便是春天。所以,纷纷扬扬的飞雪恰似茫茫愁绪,这几句是眼前景、脑中象,也是心里感、腹内情。
作为一个九死一生的人,多年与家人音信隔绝, 曾经受那么多的伤痛,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的心情不是单纯的,他心绪复杂,感受厚重,感觉到悲凉和孤苦,这应该引起我们的理解,不能站在他的人生外围表示怀疑。
路漫漫其修远兮,士卒陷入了对军旅生活的回想当中: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几千年前,没有纸张,书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然而这三章的表达很“浪费”。为什么呢?
“采薇采薇”,日常生活中,士卒们备战打仗不得安生,居无定所,还得经常性地采摘薇菜解决饮食,多么艰苦!采薇不是“偶一为之”的休闲放松活动,它没有那么浪漫。“曰归曰归”,归期未定,一拖再拖,在眼巴巴地盼归中一次次失望,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痛苦,便在这重叠中表现出来。“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为什么安定的生活被破坏?为什么如此辛苦无法休歇?叠加反复中表明痛恨。所以征戍生活很艰苦,对外敌很痛恨。
当然内心也很痛苦,所以“重章”抒发。
“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 “岁亦莫止”—“岁亦阳止”,时间不断推移。心情也在递进加深:恨狁入侵打破了个人生活—与家人音讯断绝忧心烈烈—王事没有尽头也许此生就不能回去了的绝望。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狁孔棘。
过着艰苦的生活,忍受着内心痛苦,作为一名戍边卫国的士兵,必然要参与紧张的战争。“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岂不日戒,狁孔棘。”可以想见边关战事的紧张频繁。虽然从个人生活出发,在前三章中也抱怨“王事靡盬”让人不能回家,但是作为军士之一,敌我的概念是明确的,所以忆想往事的时候,以明显的自豪歌咏着己方的精良装备和雄壮军容。
一个底层的小民,外敌入侵时,他的人生被迫改写,蒙受着巨大的损失,他怀着愤恨忍受痛苦承担义务参与征战 ,有一天,他终于踏上了归途,但一切都“伤痕累累”。我们在文字里碰上满腹心事的他,竟不知该怎样安抚他,他的忧伤让人忧伤。
愿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