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说石嘴山:石嘴山民俗风情之魅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平罗纪略话来长

据《大明一统志》《太平寰宇记》《朔方志》《明史·地理志》和宁夏《府志》及平罗《县册》等记载,平罗原名平虏,左黄河、右贺兰,古为雍州渠搜地,汉朝属北地郡,唐朝隶定远城,宋朝归威远军,是宁夏府的极北边陲,唐徕渠稍之片壤,“寇氛充斥”,“陲敝殆尽”,历代地理方域“本无可考”。直到明朝永乐(1403~1425年)初年,始定名平虏,建筑城地。明朝嘉靖二十七年(1542年),改为“平虏守御千户所”,简称“平虏所”。设兵防寇,派将御土,名曰“平虏”,“殆靖虏、镇虏意也”。从此,这里有堡寨,有仓库,有台墩,有庙宇,有廨舍,日益繁盛。在地广人稀的大西北,平虏亦颇引人注目了。

清朝统一中国,仍然沿袭明朝制度,“立平虏所,谨按平定朔漠方略也”。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是我国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康熙皇帝。他亲征噶尔丹,自宁夏城赴白塔,道经平罗的尧甫堡(姚伏)流穆河、嘴马营、石嘴子(石嘴山)等地。玄烨是个有作为、有远见、察民情、懂事理的封建皇帝。他靖边陲,卫疆土,施仁政,利人民。他在路经平罗时,“访疾苦,虽师旅中,矜痛在抱,盖边氓乐瞻”。时至今日,宁夏地区还流传玄烨途遇民女郝玉兰,为其表兄李俊鸣冤告状。玄烨明察暗访,终于查出真凶实犯,平反了李俊的冤情。

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当时的统治者大概出于加强我国各民族的团结,改平虏为平罗,建立县制,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平罗”这个名字。雍正四年(1726年),开凿惠农渠,经营“查汉托护”地方(今宝丰一带),新设置了新渠、宝丰二县。可是在乾隆三年(738年)宝丰发生了大地震。翌年,黄河决堤发大水,地震后的废墟变成了水乡泽国,人口星散,田园荒芜,一蹶不振。乾隆四年(1739年)清朝中央政权不得不下令废除新、宝二县,并人平罗。这样一来,平罗所辖的面积就大大增加了:“东至黄河岸三十里,西至贺兰山边界六十里,南到宁朔县(贺兰县)张亮堡界八十里,北到石嘴山镇远关一百一十五里”,它的面积相当于现在的平罗县、石嘴山的大武口区、石嘴山区、石炭井和郊区的总和。县城四周修筑了城墙和护城河““城墙长四里五分,高三丈五尺。池深一丈,阔倍之”。永乐初筑,万历三年(1576年),巡抚罗凤翱“筑以砖石”,参将祁栋“董其成”,门有二,南北皆曰“平虏”。乾隆三年地震城塌,四年重修,“周围四里三分,高二丈四尺,地厚二丈四尺,顶厚一丈五尺,南北两门,南曰‘永安’,北曰‘镇远’。城河一道,宽五丈,深八尺”,“费帑银七万两有奇”。“永安门”外是“太平桥”,俗称“官桥”,原是石头修成,直到1974年才把石桥拆除,重修成钢筋水泥桥,要比原桥坚固、宽阔、美观得多了。据平罗《县册》记载:“在永安门外太平桥,亭榭高耸,树木阴浓”,为平罗八景之首,曰“官桥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