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楷模王有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举步维艰

“三个不走”

林场召开植树造林大会,王有德走进会场,发现好多职工都没有到会,整个会场稀稀拉拉没坐几个人。到场的职工也是无精打采,给王有德的感觉简直就像是从战场上溃败下来的残兵败将。

王有德没有发火,他太理解职工们的心情了。

作为以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的公益性林场,白芨滩防沙林场每年的全部收入来源就是财政拨的 15万元款项,既要养活 159名工人,又要保证完成造林育苗等生产任务。资金缺口很大,可以说已经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职工全年收入仅有几百元,三分之二的职工要求调走。然而,令王有德奇怪的是,林场的生产任务基本都是雇来的民工在干,工人只负责带工,做甩手掌柜,生活十分贫困。造林、育苗只完成任务不管质量,以致年年育苗年年无苗可用,已治理的沙漠面临再次沙化的危险。更可怕的是长期艰难困苦的生活让职工的心比黄沙还散,当时林场的生产经营举步维艰。

王有德和林场职工一起扎设草方格

在这次毫无生机的会议上,王有德非常尴尬地亮相了。

办公室的墙壁上,全国科学大会颁发的科技奖状装裱在镜框里赫然在目,王有德拭去上面的灰尘,伫立在前,陷入了沉思。

林场每年的全部收入就是 15万元的财政拨款,既要养活159名工人,还要保证造林育苗、采种和成幼林抚育等林业生产任务,听上去就像是天方夜谭。民以食为天,职工的温饱都没有保障,又如何完成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任务呢?

这不能怨职工,职工没有错,为了防风治沙,他们真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如今却生活在这样难以自拔的窘迫之中,如果不改变他们的生活处境,让他们富起来,真是对不住他们呀!

必须改变林场现状,改善职工生活,使命与责任在王有德心里涌动,最后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涌。要想治沙就要先治穷,留住人,把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实现防风治沙的目标。

大会上,王有德没有豪言壮语,他只是向职工们郑重地作出“三个不走”的承诺:

“全场的贷款不还清,我不走!”

“困难职工住不上新房,我不走!”

“职工富不起来,我不走!”

有人用这样的话形容王有德:“吐口唾沫都是钉。话说出去了,那就是必须要做到的。”

“古人说三十而立,我王有德已经三十了,我要让白芨滩防沙林场立起来!”

然而,面对浩瀚的毛乌素沙漠,白芨滩防沙林场的出路何在?

王有德坐在黄山梁上,口中咀嚼着苦涩的苦豆叶,望着苍茫的毛乌素沙漠,几乎抠烂了头皮。

“光鼓励职工发扬吃苦精神,治沙是不能成功的,必须要有激励机制。只有职工富了、林场富了,才有资金反哺治沙,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治沙必先治穷,让职工富起来;再治沙,让沙漠绿起来!”王有德这样对自己说。

水果筐、柳筢子

四月的沙漠已经很热了,王有德往沙漠深处走去,一丛丛沙柳形如火炬,茂盛无比。沙柳是沙漠常见的植物,属于速生、多年生灌木,成活率高,适应性强,抗逆性强,较耐旱,喜水湿,抗风沙,耐严寒和酷热,具有干旱旱不死、牛羊啃不死、刀斧砍不死、沙土埋不死、水涝淹不死的“五不死”特性。春季来临时,风沙肆虐,沙丘平移,不管沙柳被埋得多深,只要露一个头在外面,它就能够茁壮成长。沙柳的根系非常发达,最远能够延伸 100多米,一株沙柳就可将周围流动的沙漠牢牢固住,是最理想的固沙造林树种。沙柳这种沙生灌木还具有“平茬复壮”的生物习性,越砍越旺,这是沙柳的本性。被砍过的沙柳不但没有死,还会默默孕育着,等待来年春天获得新生。倘若不砍掉长成的枝干,反而会使其短命,过不了几年,它们就会成为枯枝。

每年秋天平茬后会产生数量可观的沙柳枝条、毛柳枝条,除了一部分被林场工人拉回来当柴火烧炕、生火,大片被砍下来的沙柳枝条、毛柳枝条就那么被弃在沙漠中,任其自然风化。

王有德从地上捡起几根沙柳枝条折了折,柔韧的枝条被折成了几个圈,王有德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他有了一个想法——建柳编厂!

建柳编厂,王有德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灵武古称灵州,种植果树已有 1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自古就有“贺兰山下果园成,塞上江南旧有名”的美誉,生产的水果远近闻名,深受人们的欢迎。那时候盛装水果全用水果筐,水果筐的需求量很大。在林业局工作几年,这一行情他很了解。二是白芨滩防沙林场毗邻灵武矿务局,开矿挖煤,矿井底下需用柳筢子挡煤,柳筢子的需求量很大。三是煤矿拉输电线路要用筐装大大小小的瓷瓶瓷坨,也需要大量的柳编筐。筐的销路自然不是问题。

王有德立即作了市场调研,形势很是喜人,一只筐 2元多,一条沙柳筢子 3元多。如果办个柳编厂,用柳条子编制筐和筢子,完全可以为职工挣回一些菜钱、粮钱、油盐酱醋钱,还可为闲散人员找一条活路。

王有德立刻提出建柳编厂的设想,这得到了林场其他领导和职工的支持。说干就干,他立刻带人平整场地,四处寻访工匠,很快一个由十多人组成的柳编厂成立了。之后,他背着干粮出门了,奔波于周边矿区、县、市、林场、果园,远走内蒙古、陕西,搜集各种信息,一个月的时间马不停蹄,他带回了一摞购买水果筐、瓷瓶瓷坨筐、柳筢子的合同。那些被人们认为只能烧火做饭的沙柳枝条、毛柳枝条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宝贝。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为了鼓励职工大力发展柳编业,王有德对职工完成的沙柳平茬任务按面积核定投资,职工完成的柳编产品由林场协助销售,收入归职工个人所有。职工完成的平茬面积越大,收回的柳条量越多,完成的柳编任务就多,收入就相对高。此举措的实施,极大地鼓舞了职工的干劲,使得林场、职工双盈利,改变了过去平茬只付工资的现状。现在平茬不仅不用支付工资,而且从平茬收回的沙柳分成中每年创收 2万元。林场按照每年沙柳平茬任务计划,下达柳编任务,并给予一定资金补贴等内部优惠政策,鼓励职工自发开展柳编加工。至 2005年,每年仅柳编就可增加收入十几万元。取消工资级别后,职工日工资 2.82元,岳彩珠、毛月琴夫妇二人一天编 20多个筐,除去成本,一天收入十多元钱,是日工资的 3倍多,开始尝到了甜头。

王有德和林场职工研究栽种树苗

为了解决职工的生活问题,王有德又提出利用能灌上水的幼林中的空地发展种植业,种植一些不影响树木生长的低矮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

以前只靠着植树造林的财政拨款过日子的职工,有了活干,辛勤劳作正转化成经济效益,职工们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林场的职工尝到了多种经营的甜头。

成立柳编厂,王有德的初衷是缓解职工拮据的生活,然而,一个小小的柳编厂使职工们信心大增,沉睡多年的白芨滩被激活了。这是王有德为白芨滩防沙林场推开的一扇新窗,尽管这扇窗还很小,但却吹进来一股新风。随着柳编厂的效益越来越好,柳编厂开辟鸿蒙的重要意义越来越显现出来。职工看到了鲜活的希望,王有德看到了林场的未来,他长舒了一口气。为了进一步提高职工的积极性,让职工多劳多得,创造更大的效益,一个大胆改革的计划在王有德脑中形成了。

重锤敲响鼓

经过几个月潜心深入的调查了解,白芨滩防沙林场林业生产徘徊不前的原因一目了然:一是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粗放管理的影响,林场的林业生产在低质量的重复中维持,年度下达的防风治沙任务无法完成;二是受干部职工观念陈旧等因素的影响,林场职工一年中有 7个月无事可做,年年育树苗年年无苗用,已治理的沙漠面临再次沙化的危险;三是职工全年收入才几百元,导致 159名职工的生活举步维艰,三分之二的职工想调走,白芨滩防沙林场处在维持边缘,随时都有崩溃的可能。这就是林场面临的困境,实际上在当时全国同类型林场中,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职工贫困窘迫的艰辛生活让王有德开始思考奉献的价值。

传统中的奉献精神有一句经典话语:“献了青春献子孙。”治沙事业也有现代治沙、后代致富的说法。治沙要讲奉献,但是奉献并不是让他们放弃生活,既要治沙,也要致富。奉献,是一种境界,是要建立在温饱有保障的基础上,如果只讲奉献,而不能实现理想目标,这种奉献就失去了意义。

虽然说林场是一个以防风治沙为主的公益性林场,靠的是政策补贴,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在市场经济日渐活跃的时代,光靠政策补贴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大潮,没有第二、第三产业的支撑,不可能支撑住治沙事业。

改革势在必行!要使林场彻底摆脱困境,必须从管理上动“手术”!

经过深思熟虑,王有德提出了“立足林业促林业,围绕林业发展多种经营,力推林业建设综合发展”的深化改革方案。他说,防沙治沙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非常脆弱的事业,有了强大的经济基础,我们的防风治沙事业才会有更大发展,才能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重锤敲响鼓,打破铁饭碗。”王有德强力推出他的三项改革措施:一是精简后勤管理人员,将原来的 28人减至 16人,当年减少人头经费 2万元;二是取消一线职工工资级别,实行工效工资;三是将全场林业生产任务分解承包到职工手中,彻底改变了过去“造林抚育靠民工,林场工人只带工”的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和效益的工作方式,让职工“干自己的活,挣自己的钱”。

然而,“打破铁饭碗”这样的改革,在当时的形势下,阻力还是很大的,毕竟这事关职工的“身份”及以后的诸多问题,风险很大。吃惯了大锅饭,一些工人想不通,甚至有抵触情绪。王有德知道这事急不得,需要一个过程。对于工人们来说,现在说什么都是白说,他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懒惯了,也穷怕了,只有让他们得到实惠,看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他们才会承认改革、愿意改革!

虽然阻力很大,但王有德力排众议,改革全面推行。他在会上说:“要想让沙漠绿起来,必先让职工富起来;要想让职工富起来,一定要让场子活起来!”

在具体推行过程中,针对过去造林、抚育等工作大都靠雇用民工完成,林场职工只带工,一年下来,用工不少、成效不大的现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增收节支,林场职工全部实行合同制,打破职工工资界限,取消工资级别,实行计件工资,同工同酬,按劳取酬,辞退所有民工,造林、抚育等林业生产任务全部分解承包,由职工自己完成,实行包栽、包活、包管理、包费用,超奖减罚的管理办法。为了严格用工管理制度,防止虚假用工、人情用工和不必要浪费用工现象发生,对各项生产工序进行测试,制定每个工日应完成的工作量标准,实行劳动定额管理制:对每项生产管理工序,依据定额标准核定人工费用总额,超支不补,结余归己。林场所有工程或林业生产全部实行内部公开招标、承包,每月只预付 70%的工资,年终再按任务完成情况决算兑现,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苗木成活率,又有效地控制了用工数量,提高了工效,节省了不必要的开支,从而使造林成活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制定岗位责任制,包括场长在内的每个管理人员向下浮动一级工资,视其工作成绩年终考核兑现;将汽车、农用机械等承包给职工,实行绩效挂钩,允许职工自谋职业,允许职工停薪留职,允许职工创办企业。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使得白芨滩防沙林场在全国率先打破了国有林场“铁饭碗”,为国有林场改革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经验。

北沙窝沙丘上的曙光

如何治穷,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白芨滩防沙林场靠沙,那就还得向沙漠要利润。万顷沙漠,对于社会来说是灾难,但对于林场职工而言,那就是财富!

为了打开局面,1986年 7月,王有德提出在白芨滩北沙窝流动沙丘地带开发 500亩果园经济林。然而,这一计划的提出引来一片质疑声,响应者更是寥寥无几,计划陷入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窘境之中。

经历长期窘迫的生活,白芨滩人穷怕了,每年 15万元的财政拨款发工资都捉襟见肘,那可是吃饭钱,而在白芨滩北沙窝流动沙丘地带开发 500亩果园经济林,分明是件花钱的事。可以说既无钱,又无技术,还缺人手,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三无”工程,在北沙窝流动沙丘地带建果园,无疑就是砸钱。大家对场里已经没有信心,对北沙窝的开发更是持怀疑态度。

对于这一现实,王有德不是不明白,但工程必须上马。他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治沙最困难的是缺资金,如果没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就啥也别想干。”

他又感慨地说:“虽然我们一无所有,但我们有白芨滩人几十年与风沙搏斗磨砺的负重拼搏、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我们完全可以用精神凝聚人心,鼓舞干劲,提振信心。”

沙漠中十几年的生活经历培养了王有德面对沙漠时刚烈的性格,认准的事一旦付诸行动就会显出雷厉风行的魄力来。

工程一上马,王有德带领一班人进驻工地。他和职工一样,住在工地临时搭建的简陋的帐篷里,吃的是工地上刮进沙子的饭,早上一起来,头发上、脸上、被子上都是一层细沙。整天灰头土脸,满身泥垢,王有德这个场长和工人没什么两样,就是个工人。

王有德和林场职工奋战在治沙一线

打制砌渠用的水泥板,其他组一天最多打 210块,而王有德和职工搞竞赛,和工人比着干,看谁打得多,他所带的组最多一天竟打了 580块。背水泥板砌渠时正是三伏天,沙漠温度高达 60度,空走脚都会深陷进滚烫的沙漠。一块水泥板 25公斤,职工每趟只能背一块,而他一背就是两块。肩膀给晒破了皮,脊背被水泥板磨破,脚上也烫出了大大小小的水泡,汗水浸在伤口上就像撒了盐蜇得钻心痛,但他依然坚持着……

在建果园的泵房时,王有德和职工一道往房顶上运送空心板。当一块板快拉到房顶时,突然脱落,沿着支架滑落下来。他使劲推开身边的职工,毫不犹豫地冲上去,用身体阻挡滑落的空心板。职工化险为夷了,他自己却被砸得不省人事,大家的叫声、哭声连成了一片。当他慢慢醒来时,职工们正准备抬他上医院,他却无力地摆了摆手:“不碍事,大家抓紧干活吧。”说着,他吃力地站起身来,继续坚持在施工现场。第二天,他拖着受伤的身子,又去北京反映马家滩油田过度开采林区地下水,造成林区个别水库水源枯竭、近千库存苗圃损失惨重的事。因为疼痛难忍,想到让场里职工陪他去还得花钱,他就让妻子陪他去,妻子见他疼得龇牙咧嘴,不让他去,可怎么也劝不住,只好为他打点行装,陪他同去。上车时,被人稍微碰一下,他就疼得受不了。在火车上,他疼得坐下去就站不起来,站起来就坐不下去,他硬是咬牙挺着。直到几年后的一天,王有德因为劳累过度住进医院,在检查身体时,大夫意外发现他的肋骨有陈旧性骨折,想来想去,觉得应该就是北沙窝开发那次事故导致的。

对于士气低迷、人心涣散的白芨滩防沙林场来说,这与其是建一个果园,还不如说是重振信心。王有德觉得只能用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来感召大伙,只有凭领导干部的意志来聚合职工。他身先士卒、带头苦干,白天,和职工一起推沙平田砌渠道,挖坑施肥栽树苗;夜晚,点着煤油灯规划和布置第二天的工作。离家仅3公里,王有德最长一次竟 50多天没回家,作为一个领导,他带头苦干,职工还能有啥话可说?

王有德正是以亲力亲为激励并感召着职工们不计个人得失,投入到果园的开发建设中。

“王有德不像个场长,倒比工人更像个工人,能干,下茬,没架子。”这是职工们一致的看法,这看法拉近了王有德与职工的距离,也拉近了场领导与职工之间的距离。林场职工负重拼搏的传统精神被领导团队同甘共苦的干劲感召了,凝聚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由于气候原因,毛乌素沙漠主要种植杨树、柠条等落叶乔木和灌木,秋冬落叶之后,就剩下树干了,防风效果非常差,而这时候又恰恰是一年中风沙最大之时,风沙肆虐,常常将治沙成果毁掉。为了提高防风治沙的效果,王有德跑遍全国,寻找并引进了 100多种合适树种。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全场完成造林 5093亩,成活率达 72%,林场超额完成了该年度的植树造林任务。减少抚育成幼林费用 2.5万元,实现纯收入9万多元,白芨滩人初尝治沙也赚钱的甜头。减去精简下来的 12名后勤人员的8万元工资及其他费用支出,相当于林场创收 17万元,比财政一年的拨款还多出 2万元,白芨滩防沙林场实现了“起死回生”的大逆转。

北沙窝经济林的建设,给王有德吃了定心丸,他看到白芨滩防沙林场职工依然保持着负重拼搏、艰苦奋斗的本色,对林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