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讲授法是传统的历史教学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历史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始和深入,讲授法往往被冠以“满堂灌”的“填鸭式”的名号,深受诟病,但是每每遇到疑难,还是要讲解、讲述。我们虽反对“满堂灌”,但是该讲的还是要讲。即使是探究,也需要传授探究的方法,该讲的仍然要讲。事实上,历史教学需要生动的语言讲授,恰恰是教师生动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许多历史教师在探讨如何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反对“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不能连讲授法的必要运用一起反对。尤其是导入新课,特别需要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讲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环节做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确学习目标,为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前提。
每一节课的开始都很重要。上课了,行礼之后,教师开讲,一般都是说今天要学习什么新内容,或者今天这节课干什么,看起来是明确了教学目标,其实,忽视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个十分关键的任务。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精心设计这个开头。
先看一个课例,“西学东渐”一课。
请同学们先观察这几幅图片(《瓦特和蒸汽机》《使用蒸汽机的英国采矿业》《英国的早期火车》)。
当西方的工业革命如火如荼时,当瓦特的蒸汽机轰轰作响时,我们的先人却依旧满足于自然经济的封闭中,陶醉在封建专制主义的所谓辉煌中,沉迷于歌舞升平的欢笑中。突然有一天,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封建帝国黄昏的宁静。此后西学不断传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不断碰撞、交融。在这种充满悲情的背景下,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各自的“救世良方”。中国就这样,跌跌撞撞地步入了近代,踏上了蜕变与新生的历程。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共同探究一下哪个时代的有识之士开出了怎样的救亡图存的药方。
这个导入不仅语言形象生动,充满激情,而且创设了生动的情景,强烈感染了学生的情绪,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精神振奋,迅速进入了角色,同时明确了学习目标,融入到历史的空间。
不仅开头需要以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逐渐深入的过程中,更需要教师以充满睿智的语言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如学习“中国近代思想”,从“开眼看世界”向“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过渡时,教师将周兴旺先生对魏源的评价做了一番改造:
正如我国当代著名学者周兴旺先生所说,林则徐、魏源扮演了两大角色,他们是黄昏时的猫头鹰,理性地宣告了天黑后的凄凉;他们是黎明前的云雀,清脆地预告了天亮后的雾霭。而当历史的车轮碾到19世纪的60年代时,中国这位孱弱的病人又出现了新的病情。什么病情呢?
请大家观察图片《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尝试一下,用什么词来概括当时中国的“病情”比较合适呢?
对,内忧外患。这样的形势必然反映到思想认识上。尤其是鸦片战争的失败,惊醒了一部分中国人,他们开始探究中国失败的原因,由此而开始了对西方的研究。
在教师这一番语言的刺激下,学生燃起激情,开始积极探究问题。
精心设计的课堂小结是课堂主题的升华,也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要求教师以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来结束课程。针对近代列强侵略中国与中国人被动学习西方相伴而生的史实,教师在“西学东渐”一课结束时,做了这样的设计:用多媒体配乐展示图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林则徐》《魏源》《李鸿章》《曾国藩》《康有为》《梁启超》,同时,教师用悲怆、激昂的语调加以总结。
同学们,翻开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病历记录,我们不难发现,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清王朝的衰微,中国文化同其政治、经济一样,艰难地踏上了近代化的历程。面对挑战,林则徐、魏源以极大的勇气“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倡导西方的军事技术;洋务派放下高贵的身价,力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迈出了学习西方近代科技的第一步;维新派的思想家们“倡新学、兴民权、定新法”,力图用西方的政治制度来更新国人的头脑。从器物到制度,为了民族的独立、自强而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每一步都充满着坎坷和崎岖,但每一次都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嬗变与更新。
历史教学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直观,是由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和无法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直观性、艺术性较之其他学科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增进历史课堂的魅力,要先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这不仅是提高业务素质的基本内容,而且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条件。
第一节 魅力课堂对历史教学语言的要求
毋庸讳言,魅力课堂首先是教师语言的魅力。有魅力的课堂,一定是教师有感染力、有吸引力的语言。历史教师讲历史,必须修炼教学语言。
第一,教学语言要准确、简捷。
历史教学语言要准确、简洁,首先要求讲述的史实是准确的,不能凭空想象和揣测,要生动形象,但不能脱离基本历史事实尽情渲染、肆意夸大或贬低。如果知识错误,不管讲述多么引人入胜,语言多么风趣诙谐,也不过是故弄玄虚、误人子弟。
比如,秦灭六国之前,嬴政是秦国的国君,必须以“秦王”称之;秦灭六国后,秦朝的历史开始了,这时的嬴政,应以“秦始皇”称之。“秦国”和“秦朝”, “秦王”和“秦始皇”,如果颠倒了时序,前后混用,就是知识性的错误。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应该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或者“封建君主制度”。而有的教师却说成“推翻了封建制度”。这里的“封建君主制度”和“封建制度”,虽然文字上相差无几,但概念却完全不同。教学的科学性要求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确切、严谨,即使是形容词的使用也应力求恰如其分,不能言过其实。
讲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就绝对不能漏掉“岛”字,因为我们所说的香港是整个香港地区的统称,它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关于“赔款2100万银元”,学生往往把银元和银两混为一谈,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白银“一两”比银元“一元”昂贵,按当时的一般比价,一银元大约相当于白银七钱多,那么,2100万银元折算成白银,约为1500万两。
讲祖冲之推算圆周率,不能说成是祖冲之发明了圆周率,因为圆周率是客观存在的常数,它是不能“发明”的。由此可见,历史教学语言来不得半点虚饰和造作,特别是在讲叙历史事件、描述历史人物时,一词一句都应仔细斟酌,要言之有据,不可肆意渲染、夸大其词而损害历史的本来面目。
第二,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状态怎么激励人?没有勃勃的精神怎么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中来。”历史教师应以充沛的感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历史知识进行阐述、描述和分析。简言之,要努力使历史在意识中复活。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上,绘声绘色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历史人物喜,为历史人物忧,仿佛进入了历史的殿堂,感同身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推进教学。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学中,教师情感饱满的讲述有利于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从而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高尚的社会情感。教师心中无情,语言就会干瘪,语调僵硬,令人生厌;心中有情,语言就会丰富,语调抑扬顿挫,充满磁性,就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教师教得有劲,学生学得有趣,使课堂成为师生双方的享受。
例如,“巴黎和会”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也是大国博弈的场所。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
“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这组对话分别是谁说的?反映了哪些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的矛盾?请你指出彼此间的矛盾所在。
(学生回答后)
不难发现,美国在战争中大发横财,战后力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世界霸权。英法则不愿看到美国取代自己的地位,仍要争夺世界霸权。法国企图通过严厉制裁德国确立在欧洲大陆的霸权。而德国不甘心失败,试图东山再起,冲破凡尔赛体系。
那么,巴黎和会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是制裁德国的结果如何呢?
德国作为战败国丧失了13%的领土,偿付了32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外加每年5亿美元的利息;出口产品将征收26%的额外费用,丧失了所有海外殖民地;陆军只能保留10万人,海军主力战舰不得超过6艘,不得拥有潜艇、飞机、坦克或重炮等攻击性武器。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曾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但私下里,他承认:“我们所起草的文件(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当你们把这样的条件强加在德国人民的身上,这只能导致德国人要么不遵守条约,要么发动战争。”英国外相也持相同的看法,他说:“这不会带来和平,这只是一份为期20年的休战书。”美国总统威尔逊看到这份协议后,也皱着眉说:“如果我是德国人,我想我绝不会签署这份协议。”
看了当时这些人的评价,你对凡尔赛和约有什么认识?
历史教学中,教师生动的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等,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讲述“楚汉相争”时,教师信口吟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奈何,奈何,奈若何……”学生从中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悲壮,同时也会反思项羽为何失败。讲到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后衣锦还乡时吟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却显示出一种截然不同的心态,学生的情感自然随事件的发展而跌宕起伏。
讲“唐文化”,教师可设计这样一段开场白:“今天,我们讲唐朝的文化,里面有形象逼真的绘画、栩栩如生的雕塑、悦耳动听的音乐、优雅的舞蹈、动人的传奇小说、艳丽的唐三彩……”化单调为多彩,变枯燥为有趣。如此丰富的内容谁不愿看个究竟?如此形象的画卷谁不想去领略?
讲“圆明园”时,教师用控诉性的语言和悲愤的语调讲道:“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100多里,笼罩在整个北京上空,长久不散。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悲痛和气愤,而强盗们却在歇斯底里地狂呼:‘此景奇伟’!圆明园,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英法侵略者焚毁了。”教师运用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激起学生对帝国主义残暴行径的憎恨和对文化遗产毁灭的惋惜。
讲《马关条约》的巨额赔款时,可提问2亿3千万两白银用今天的计量单位换算有多少?(7千多吨)若用5吨的卡车装运需多少辆车?(1500辆)排多长的“长龙”? (10多公里)日本要求以现款支付,清政府有这么多钱吗?没有,怎么办?借债,从此,中国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生动的语言源于生动的历史记载,生动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历史,体验历史。让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可以引用以下材料:
1917年10月,在作战双方短暂停战期间的西线,一个前往收尸的澳大利亚军官向上级报告:斜坡上……躺满了尸体,有他们的和我们的。……伤员不计其数,无人照看的和虚弱的,他们遍地呻吟着……有些在那儿已4天了……我转向一个被抛弃的机枪掩体。有24个伤员,地上有2个死去的德国佬,外侧有6个,都不同程度地腐烂了。恶臭味令人作呕……当这一天结束时,我看了看阵地。离我站的地方不到20码,40多具尸体躺着,而且整个山谷都是死尸。
这段材料渲染了战争的惨烈场景,强烈震撼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共鸣。
生动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教师充满激情地讲述屈原的忧国情怀,讲述鸦片战争中爱国将领血洒疆场的悲壮……形象生动的语言定能使学生浮想联翩,在过去、现在、将来之间,形成历史的情结。
第三,教学语言要富有启发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如原始社会的情况,教师也没有亲身经历过,不可能再现,抽象极了,就必须根据考古资料和原始部落的有关知识,借文学语言,创设出一个场景,变抽象为形象,在史境中漫游,让学生去想象,去思考。我在教“远古时代的人类”一节时,做了如下延伸:
那时的人类唯有团结一致,才能抵御猛兽的侵袭;唯有团结协作,才能猎取动物以充饥。到原始社会后期,唯有团结一致。才能打败其他部落,即使在阶级社会,修筑长城,开凿运河,修筑水利工程,乃至保卫国家,对外扩张,都要借助集体的力量团结协作,才能达到目的,所以,历史证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协作是人类共同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在这里,我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以历史事实做依据,引导学生加深了对“团结就是力量”这个真理的认识。这并非预设的教学目标,但是却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可谓是目标以外的收获。但是不好的做法是,教师直接把结论说出来。应该先讲事实,提出问题,从中你得出了什么认识?引起思考,促进思维活动的展开。有一位教师开始讲授中国近代史时说:
中国,一个历经了五千多年沧桑,创造了辉煌灿烂文明的古国。从商代甲骨文的成熟到清代《红楼梦》的出版,从汉武帝的称霸东方到郑和下西洋这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我们伟大祖国的文治武功,在古代世界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比拟。可是,到了清朝后期,闭关锁国100多年的国门竟被英国的大炮轻易轰开,一支支骁勇善战的八旗兵、绿营兵却在英国洋枪队面前成了惊弓之鸟。一个以发明火药而称雄于世的中华民族,到近代在自己的国土上竟会出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招牌的污辱;一个曾产生过《孙子兵法》和成吉思汗的国家,在近百年时间里竟遭受被迫签订200多个不平等条约的奇耻大辱……
教师运用丰富的语汇时而轻言细语,时而慷慨激昂,有时如滔滔激流,有时如淅淅春雨,着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能把历史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深刻难忘的形象,同时又使思想受到熏陶,心灵受到震撼,感情得到升华,人格得到完善。
第四,教学语言要有逻辑性,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
历史按照自己的逻辑发展。历史知识有内在的逻辑性。每个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都有前因后果。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因此,历史课堂语言表达特别要注意层次性、逻辑性。教师必须做比较深入的研究,力求科学把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尤其是因果关系。逻辑严谨、结构完整的历史语言,能将零碎、分散的历史知识连贯起来,能将紊乱、庞杂的历史线索系统起来,既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历史的逻辑性表现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时,可按时间顺序向学生讲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历史人物的活动。我在讲授“太平天国运动”这部分内容时,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讲授: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全盛、转折、失败。这就要求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才能准确地揭示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又如揭示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关系,可以引用以下材料:
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历史课堂教学的语言虽然不要求出口成章,但绝对不能前言不搭后语、有上句无下句、有前因无后果、有论点无论据,更不能出现语法上的错误,因为这不符合逻辑性的要求。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谈到太平天国领袖们对天京事变应负的责任时指出:“太平军一坏于杨秀清的专横跋扈,再坏于韦昌辉的疯狂屠杀,最后坏于洪秀全的任用私人,尤其是最后一坏,历史较久,祸国殃民的军令政令迫使太平军逐步削弱以至于溃灭。”这一段简短的话语,直截了当,朴实无华,很有逻辑性,把事情说得一清二楚。这种语言风格就很值得历史教师学习。
历史教师充满魅力的教学语言,能带领学生神游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千里,乐此不疲。这样,教师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第五,教学语言要能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历史中。
历史教师要善于用语言创设情境。语言准确有趣,可以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历史之中体验和思考,主动而愉快地学习,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历史具有过去性、复杂性、社会性等特点,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语言、挂图、图片、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电脑等,创设、渲染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那些久远的、陌生的历史“重现”在学生面前,寓教于情于境,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中达到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发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觉悟。首要的还是教学语言的设计和运用,讲好历史,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注意主体的感受与体验,注意其感受能力与感受欲望,使学生受到感染,引发情感体验,能使学生迅速且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情感升华,健全心智,和谐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的目的。
第二节 历史教师应提高教学语言的魅力
已故历史教育论专家赵恒烈先生在谈及课堂教学语言时,提出了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把你所想的东西如实表达出来,使学生听了,也如你所想的那样,想得清楚,说得明白,能完整地表达思想。第二种境界是声情并茂,使语言、表情、动作配合起来,表达得活灵活现,使之传神而动听。第三境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教师的讲述,如带领学生到历史现场,入其境、见其人、闻其声。选词有方,文有限而意无穷;点拨着力,思路清晰而受益不尽。”历史教师要善于学习和积累,在锤炼语言上下功夫,让语言准确、生动,富有文采。要善于运用精彩的语言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点燃思想的火花。
讲“分封制崩溃”时,以下史实极为典型:
大家都听说过一个成语“一言九鼎”。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诸侯僭越礼制,天子没有能力制约诸侯,分封制崩溃。
教学语言是教师最主要的职业素养,教学语言艺术的魅力,主要表现为字清音美、流畅准确、生动形象。有不少教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但拙于言辞,缺乏娴熟的表达技巧,使课堂了无生气、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只注重课内知识点的讲授,就事论事,就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要提高教学效果,就要借助语言的魅力来引领学生走进历史,把他们带入瑰丽的知识殿堂。那么,历史教师如何增进自己的语言魅力呢?
首先,坚持多读书,增进智慧,丰富语言。要用史实说话。
历史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必须多读书,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丰富语言,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像催化剂一样,深入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情感、知识基础之中,与其融合,发生反应,从而启发学生的心智,振奋学生的神经,促其深入思考,这样的语言对学生才有吸引力,才能开启学生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尤其要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语言。如讲新文化运动,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可以以辜鸿铭这个人物举例。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官在北洋,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第一个把中国的《论语》翻译成英文的。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五四期间却是梳着小辫子走进北京大学课堂,这样就将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在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北京大学容纳辜鸿铭这样的人,说明什么呢?说明它的确做到了“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史实运用恰当,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和感悟历史。
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可以引用伏尔泰在评论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政治时的话:“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这就是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政治机制。
讲“一国两制”在香港的运用,引入以下材料,可以说明一国两制保持了香港的繁荣。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一国两制’提供了保障。”
其次,不断修炼思想、气质和感情。
如果语言极具感染力、吸引力和信服力,那么就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语言亲切,饱含思想与感情,与学生的智慧和心灵进行活生生的交流,学生就会信服你,跟随你,这样就会形成良好的互动。我在讲“中日甲午战争”这一节时,语言自然而然地慷慨悲壮起来,将北洋舰队爱国官兵感人肺腑的战争命运,将李鸿章“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的卖国嘴脸,将中国清政府割台湾赔两亿两白银这一系列痛苦的场面,用我的激情教学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吸引了学生,达到了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我的学生就曾说:“老师,我总能感受到你的热情,我的激情无形中也被点燃了。”
第三,不断锤炼教学语言,使之简洁明了。
教学语言要简单明了,能用一句话说的,就不用两句话。当发现学生有积极主动地学习行为和发言的欲望时,教师就要把机会、时间、空间让给学生,自己在旁边观察,伺机引导。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留给学生一些宁静与沉思的时间。一个好老师,不应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口若悬河、锋芒毕露,而应该是一个懂得适当地“藏巧”,会激发学生潜能的智者。一个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秦朝短命而亡是一件好事”的问题时,没想到有许多同学举手发言,比老师的标准答案丰富得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秦实行暴政,人民生活困苦,结束其暴政,百姓生活会好;秦朝大兴土木,破坏了生产,秦朝速亡,新王朝建立,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秦的速亡给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汉朝建立后,在治国模式上博采各家学说,最后确立了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
历史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所以,历史课堂语言更要讲究精炼。精炼就是简明扼要、干净利索。
恩格斯曾经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厂、二亿、三地、四口”四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点,做到精炼准确,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第四,深入研究教材,全面研究学生。
教材是第一位的教学资源,教材的语言是专家们经过反复推敲,字斟句酌,才写进去的。教材的语言虽属于严格的书面语言,却为教师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提供了范例。提高教学语言的魅力,必须研究教材。然后研究学生。教师只有弄清学生理解和接受的难点所在,才能根据概念、知识特点设计出最简洁明了的教学语言,以突破教学难点。同时,教学语言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大家都知道,同一个历史事件,在小学的历史教材、初中的历史教材、高中的历史教材中,叙述方式大不一样,教师在阐述历史的语言运用上也绝不相同,这是因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学要考虑方式方法的可接受性。所以,教师必须深入全面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既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又能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语言魅力无穷,但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实践中还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不能把历史课变成“说书”,教学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理解教材,忠实于课程标准,精选教学资源,围绕教学目标,确定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知识的拓展也不是无限的。课堂教学有确定的任务,不能为了讲述,片面追求教学的生动而置教学任务于不顾。二是教学语言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还应与非语言手段相结合。往往一个手势、一个目光甚至一个停顿,运用恰当,也能增强教学效果。尤其是现代电子教学手段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一段视频往往胜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教学语言中问题的设计以及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教学问题,推进学生思维步步深入,巧妙引导,有利于达到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三是在创设情境的角度上,不能失去历史专业的特性,单纯追求新颖,追求热闹的气氛,追求教学活动的娱乐化,那样可能失去教学的思想性、历史的深刻性和启发性,不能达到历史教学本身所蕴涵的启智育人的目的。
总之,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引起学生共鸣的工具,是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教师只有充分展现语言的魅力,才能在课堂中走近学生,融入学生,使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活泼、精彩和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