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高分笔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及其意义

1.课程的内涵

(1)“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唐宋时期。

(2)唐朝时期的孔颖达有言:“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也。”(意思是课程是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制定的)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课程”一词的最早使用。

(3)宋代的著名理学家朱熹解释课程为“宽着期限,紧着课程。”(意思是在学习时间和成长期限外,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但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提醒自己为完成功课和学业而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4)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5)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所著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2.课程的概念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以及进程与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

3.课程的意义

(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

(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二、课程类型

作为老师,应该知道自己上的是什么类型的课,是选修还是必修,是基础性的课程还是拓展性的课程。这里要重点记忆课程的划分标准和每个分类的具体名称。

1.根据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分类,课程可以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固有属性就是课程内容本身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课程是以传授文化知识为基础,那么这就是学科课程,这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如果本身是为了丰富学生实践能力的,那就是活动课程)

2.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分类,课程可以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如果是语文、数学、英语等每个科目完全割裂开去组织,这就是分科课程;如果把几个相近的科目放在一起来学习,组合两门及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一门学科,这就是综合课程。比如体育与健康课、思想品德与社会教育课)

3.根据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分类,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须要学的就是必修,可以选择性去学的就是选修)

4.根据课程设计、开发、管理主体不同,课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又称为学校课程)。(国家教育部管理的就是国家课程,省级教育厅管理的就是地方课程,学校进行管理的就是校本课程)

5.根据课程任务分类,课程可以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6.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分类,课程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如果课程的呈现是有目的、有计划、明确告知需要学什么内容的,就是显性课程;非预期的,没有既定目标的课程,就是隐性课程)

红领巾提示

除了分类之外,各种课程类型还可能有以下考查方式。

1.学科课程的优点有下面几个方面

(1)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有助于文化遗产的系统传承。

(2)从学生角度来讲,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状况,实现智力充分发展。

(3)从教学角度来讲,学科课程的教学活动容易组织,也容易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4)从国家角度,在保证尖端人才的培养和促进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2.活动课程又叫做经验课程,是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形态。杜威是活动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

3.分科课程又叫学科课程。根据学科课程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相关课程指两门学科相关联的内容很多,我们把相关联的内容抽出来单独开一门课;如果两门课程相关联的内容太多了,没必要单独开两门课,融合成一门课就行,这就是融合课程;融合了很多领域课程的,就是广域课程。

4.一般校本课程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用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以选修课为主。另外注意校本课程有个迷惑性很强的干扰项是区域课程,要注意区分,校本课程又叫学校课程,不叫区域课程。

5.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要求学生掌握三大基础,分别是读、写、算。拓展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研究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

6.显性课程又叫做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又称为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方式呈现的课程。

7.隐性课程的首次提出是在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隐性课程包括观念性隐性课程(比如校风、学风、价值观)、物质性隐性课程(比如学校建筑、校园环境)、制度性隐性课程(比如学校管理体制、班级管理方式)和心理性隐性课程(比如学校人际关系状况等)

三、制约课程的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红领巾提示

简单来说,制约课程的因素就是三大类,社会、知识和学生。

四、主要课程理论流派(重点掌握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和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1.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顾名思义,相对于关注学生来说,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更加关注学科知识。学科中心有三大理论,分别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为布鲁纳)、要素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为巴格莱,要素的“素”+巴格莱的“巴”,素巴,速8酒店,这样好记一些)、永恒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为赫钦斯。永恒的“恒”、赫钦斯的“赫”,恒赫,印度的恒河)。

红领巾提示

这个理论体系中重点掌握结构主义,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展最有价值。

2.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主要教育思想是以儿童和活动为中心的,所以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又称为活动课程理论或儿童中心课程理论。

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是布拉梅尔德。主要观点是课程理论编制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中心,课程设计以社会现实问题为核心,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第二节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内涵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概念了解即可,需要掌握的是课程目标的意义。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

二、课程目标体系及取向分类

1.课程目标体系包括三大类,分别是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2.课程目标的取向是指设置课程目标的时候关注的点是什么。关注的点不同,设置的目标就会不同。课程目标的取向可以分为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性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

(1)普遍性目标一般是原则性、概括性目标,比如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生,这个目标很宽泛,具体如何培养没说。

(2)行为性目标十分明确和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比如这节课要学五个生字词,这就属于行为性目标,这种目标取向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3)生成性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问题和疑问,根据这些问题和疑问去制定新的目标。

(4)表现性目标更关注学生是否具有个性和创造性。

三、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如果需要将四者排序,那么从大到小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因为教育目的由国家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培养目标由各级各类学校制定,不同学校的课程有课程目标,各位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 学习者的需要,这是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依据。

2.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3. 学科知识传递与发展的需要。

五、三维课程目标

首先应该知道三维目标是哪三维。三维课程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简称“双基”。

2.过程与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比如学生学完“白描”手法之后,运用“白描”手法去组词造句和写作。过程与方法维度的题干中很爱出现的一个词是“运用”。

3.因为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除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之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如讲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之后除了学会生字词、利用生字词造句之外,还要通过课文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价值观。

第三节 课程内容

首先记住本节的一个宏观知识点,课程内容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同时,题干也可以更改为“中小学课程内容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无论怎么问,答案都是这三点。

红领巾提示

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原来分别叫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后来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更改。

一、课程计划

1.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计划的内容中,首要问题是教学科目设置(教学科目设置也叫课程设置)。另外,课程计划的内容还包括学科顺序(比如先上语文课还是数学课)、课时分配(每节课上多长时间)、学年编排和学周安排。

3.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

二、课程标准

1.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2.课程标准设计的构成

课程标准设计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五部分组成。

3.课程标准设计的原则

(1)关注对象是学生。

(2)涉及学生的综合发展。

(3)是所有学生的基本要求。(注意是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

(4)目标是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5)用教科书教学。

4.课程标准的功能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

三、教材

1.教材是课程标准进一步的展开和具体化,也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2.教科书编写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必须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观点,走社会主义道路,任何教材都必须首先遵循这一原则)

3.一般出题时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是四个: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第四节 课程结构

一、课程结构的概念

1.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

2.课程结构可以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

横向结构就是结构覆盖面积要广,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纵向结构就是从小学到高中,再到高等教育的时间轴顺序上的编排问题。

3.课程的横向结构又叫做课程范围,课程的纵向结构又叫做课程序列。课程的纵向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直线式课程和螺旋式课程。

4.直线式课程就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前后联系逐渐递增,而且知识点之间没有重复。螺旋式课程指知识点会反复在不同的学段出现。

直线式课程和螺旋式课程的区别在于知识点是否重复出现。

二、新课程结构的内容(多选题、简答题)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3.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红领巾提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可以巧记为两技(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两社(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一研究(研究性学习)。

第五节 课程管理

一、新课程的管理政策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二、三级课程管理

1.国家课程由国家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权力归属于国家。

2.地方课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也就是各省(市、自治区)的教育厅(局)。

3.学校课程,又称为校本课程,其开发主体是学校。

红领巾提示

学校课程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上一级制约下一级,学校课程一定要在遵循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1.校本课程的开发理念

(1)“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重点识记)

(2)“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4)“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教师是主体,但家长、学生、其他专业人士都可以参与)

另外注意,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是善于利用现场课程资源,性质为国家课程的补充,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2.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1)合作开发。

(2)课题研究与实验。

(3)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兴趣小组。

第六节 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的系统化活动。

2.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1)泰勒的目标模式

①泰勒目标模式的主要人物当然是泰勒了,泰勒被称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课程评价之父”,其代表著作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②目标模式认为课程应该坚持四大问题,分别是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怎样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怎样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这四个问题可以简记为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其中,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2)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简单了解即可,不常考)

二、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是将已经编制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课程实施与课程设计之间产生联系,并产生以下三种课程实施的取向。

(1)忠实取向。(课程设计好之后不做改变地去实施)

(2)相互调适取向。(在实施中根据学生的需求对课程设计做适当调整)

(3)创生取向。(师生共同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代表性观点是“课程不是既定的计划,而是教师和学生经验的总和”)

3.教师是课程实施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力量,特别是课堂教学层面,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第七节 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概念

1.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

2.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所以如果有的题目说课程评价只是对学生的评价,这是错误的。

3.课程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改进课程和改进教学。

4.现代课程评价理念提倡发展性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有“课程评价之父”之称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泰勒。同时,泰勒不仅是课程设计中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也是课程评价中目标评价模式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确定目标是课程评价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斯克里文,与目标评价模式较为关注预期不同,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把评价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3. CIPP评价模式

CIPP模式是由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CIPP这种叫法是把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四个词组的首字母连接起来。

红领巾提示

可以把四个评价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巧记为背书(输)过程(成)。

三、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简单了解即可)

1.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2.收集信息。

3.组织材料。

4.分析材料。

5.报告结果。

四、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

2.重视综合素质,关注个体差异。

3.强调质性评价,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第八节 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1.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

从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出来,只要是有利于教师上课和学生发展的资源,都可以而且应该被充分调动起来。这么多的资源都属于课程资源的范畴,那么课程资源的首要特点就是多样化。

2.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红领巾提示

学生本身也属于课程资源的范畴。

二、课程资源的类型

1.根据空间分布不同,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比如学校图书馆属于校内课程资源,国家博物馆属于校外课程资源)

2.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不同,可以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知识技能方面的资源,更多关注的是精神方面;条件性课程资源是指为课程实施提供好的物质环境,更多关注的是物质方面)

3.根据课程资源是否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比如课桌、板凳就是显性课程资源,师生关系就是隐性课程资源)

三、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和理念

1.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为共享性、经济性、实效性和因地制宜。

2.课程开发的理念

(1)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

(2)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课程资源实施的首要条件。

(3)学生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4)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