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作画
善画帝王的阎立本
阎立本出生于绘画世家。受家族艺术氛围的熏陶,阎立本很早就在绘画上显山露水。他还效命于朝廷,先后担任将作大臣、工部尚书,官至右相等职,有“右相驰誉丹青”的美誉。
阎立本先传承家学,后拜张僧繇、郑法士等人为师。起初他对张僧繇的画法难以理解,经过多日研究与观察,被他的作品深深吸引。他常站在画前流连忘返,不愿离去,日积月累,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阎立本善画人物、车马、台阁,画肖像与历史人物更是出众。他下笔细腻,线条刚劲,人物外形刻画入微,神态栩栩如生,被人称为“神品”。在其众多作品中,《历代帝王图卷》保存最为完整。
《历代帝王图卷》记录了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等13个帝王的肖像。阎立本秉着遵从历史的原则,亲眼所见必细心描绘,而对年代较为久远者,他也要通过各种渠道对其做一番详尽了解后才下笔。由于每位帝王的生活环境、所处年代以及性格不同,流露出的外貌神情也就不同,如魏文帝曹丕见多识广、才艺兼备;北周武帝宇文邕性情粗暴,能力与谋略令人敬仰;隋文帝杨坚虽外表平和,但内心多谋,猜忌心强;隋炀帝杨广外表英俊,内心浮夸等。阎立本通过细心勾画,精心设色,把他们的肖像精准形象地呈现在画纸上,就连眉宇和嘴角间流露出的一丝神情,都捕捉得极其到位。
【图22】[唐]阎立本《步辇图》
《步辇图》(图22)是阎立本另一幅优秀作品,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全图以唐太宗的形象为焦点,着重突出其俊朗的外貌、眉宇间流露出的神情以及端庄沉稳的形象。作者在布局上精心安排,把宫女排放在四周,她们身材娇小,与唐太宗的高大形象形成对比。再看吐蕃使者禄东赞谦虚恭敬的神情,更能衬托出太宗的威严、谦和。整幅画构图疏密有致,节奏鲜明,成功展现了一代君王的卓越风姿。
除《历代帝王图卷》和《步辇图》外,阎立本还创作了许多反映唐代政治风貌的作品,如反映唐代与边远民族友好的《职贡图》《西域图》《外国图》,以及赞美大臣魏徵敢于直谏的《魏徵进谏图》等。
阎立本在绘画艺术上精心研究,潜心创作,作品既延续了南北朝特色,又有自己的独特画风,后人对其“丹青神化”“天下取则”的评价是十分到位的。
“吴带当风”吴道子
吴道子是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曾向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但未见成效,之后便改为绘画,在历史上有“画圣”的美誉。
吴道子颇具绘画天分,相传他年少时曾跟柏林寺内的一名老和尚学习绘画。老和尚很想在后殿空白的墙壁上画一幅《江海奔腾图》,但尝试多次都不能把水浪画逼真。于是他就决定带吴道子周游全国有江河湖海的地方。每到一处,老和尚就让吴道子画水。起初吴道子没有耐心,后来师傅以身作则,吴道子被他的精神深深感染,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到海边画水。三年过后,吴道子把水画得惟妙惟肖。为帮师傅完成心愿,他独自一人承担起绘制《江海奔腾图》的重任。整整九个月时间,吴道子概不出门,终于完成了气势磅礴的作品。那逼真的程度令众和尚看见,以为天河开口,吓得争着逃命。老和尚对吴道子如此精湛的画技赞不绝口。
【图23】[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北宋摹本,局部)
该故事的真实性虽已无从考证,但吴道子勤奋向学的态度却是不争的事实。他一点一滴地积累,由浅入深地学习,为其后来的绘画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声誉也很快在京城传播开来。唐玄宗得知此人画技高超,便召他入宫,授以官职俸禄。此后,吴道子结束了东奔西走的生活,在长安定居下来。
他入宫后,常随玄宗皇帝到各地视察。一次到洛阳,偶遇善舞剑的裴旻将军。裴将军想花重金请吴道子在天宫寺作壁画,以纪念其已逝的父母。吴道子答应了将军的请求,只是婉言拒绝了金钱,而是请将军舞剑一曲当作回报。裴将军舞剑气势壮观,大大激发了吴道子的创作欲望。剑刚一落下,吴道子便奋笔直下,壁画一气呵成。后来,张旭得知是吴道子的作品,还在壁画上题了词,从此洛阳便有了“一日观三绝”的说法。
吴道子作画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魅力。他画人物时落笔有力,如铁线划过般刚劲,笔法圆转飘逸,使人物衣带有迎风飘扬的感觉。他画的山水,更令人拍手称绝,被陈怀瓘称为:“禽兽山水,台殿草木,皆神妙也,国朝第一。”
吴道子的代表作品有《送子天王图》《托塔天王图》《大护法神像》等,他在卷轴画方面更是成绩斐然,据《宣和画谱》记录,仅宋徽宗赵佶收藏的吴道子之作就达93件,其中《送子天王图》(图23)被历代收藏家视为珍宝。
《历代名画记》是唐代张彦远创作的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全书共十卷,不仅为370多名画家作传,还提出了自己对绘画艺术的独到见解,尤其是“书画同源”一说,他认为画画和书法在技法上是相通的,都应该做到“自然﹑神﹑妙﹑精﹑谨细”。这部书堪称绘画界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