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坡耕地水土流失
坡耕地水土流失是世界各国水土流失的主要问题,全世界每年因土壤侵蚀从耕地上流失的土壤约为250亿t。我国山丘区广泛分布的坡耕地,年均可产生土壤流失量约14亿t,占全国土壤流失总量的近1/3。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不仅破坏耕地资源、恶化生态环境,而且淤积下游江河湖库,降低水利设施调蓄功能和天然河道泄流行洪能力,影响防洪和水利设施效益的发挥,制约山丘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1.3.1 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成因
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民用燃料等需求较大,耕地少,后备资源不足。长期以来,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忽视了因地制宜地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原本只适合林牧利用的土地也开辟为农田,破坏了生态环境。据统计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近50年间,每年人口净增1000多万人,耕地却以每年数百万亩的速度锐减。据国土资源部第二次国土资源调查数据,我国现有耕地18.2亿亩,耕地面积累计减少3亿多亩,全国有近700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人口生存压力和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对土地构成较大压力,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生态系统恶性循环。全国共有大于25°的坡耕地近5000多万亩,其中3000万亩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地区,这些坡耕地基本上是毁林毁草开荒的产物,大多数还在采用顺坡耕作的方式耕种。因此,不合理地利用土地,毁林毁草、滥垦滥牧、开荒扩种、陡坡耕作等活动,是造成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1.3.2 坡耕地水土流失的特点
从各地多年生产实践看,坡耕地水土流失主要有以下特点。
1.坡耕地是水土流失主要策源地
坡耕地极易产生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约8%的坡耕地,产生的土壤流失量却占到全国的28.3%。坡耕地较集中地区的水土流失量一般可占该地区水土流失总量的40%~60%,西北黄土高原区、西南岩溶区、西南紫色土区一些坡耕地面积大、坡度较陡的地区可高达70%~80%。
2.坡耕地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
坡耕地水土流失形式有水力、风力、冻融侵蚀等。坡耕地水力侵蚀主要发生在西北黄土高原区、西南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和东北黑土区。坡耕地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新疆北部、甘肃西北部、内蒙古西部的风沙区。坡耕地冻融侵蚀主要发生在西藏东部、青海西南部、四川西北部的冻融区。据统计,全国约97%的坡耕地分布在水力侵蚀区,约2%的坡耕地分布在风沙区,约1%的坡耕地分布在冻融区。因此,水力侵蚀是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
3.坡度越陡、坡长越长,水土流失越严重
坡耕地一般坡度不超过35°,在此坡度以下,随着坡度的增大,其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据对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5省(自治区)的调查分析,5°~15°坡耕地土壤侵蚀模数为1000~2500t/(km2·a),15°~25°为3000~10000t/(km2·a),25°以上可高达10000~25000t/(km2·a)。据四川省遂宁市水土保持试验站紫色土坡耕地径流小区观测资料,大于25°坡耕地的侵蚀量为15900t/km2,比5°坡耕地的侵蚀量3705t/km2增加了3倍多。另外,黄土高原大于15°的坡耕地普遍发育了浅沟侵蚀,其侵蚀量为没有发生浅沟的坡耕地侵蚀量的2~3倍,且坡耕地由梁峁坡面发展到谷坡25°~35°的陡坡耕地,促进了沟岸扩展和滑坡、崩塌等重力侵蚀,成为沟谷地产沙的重要来源。同时,同等坡度条件下,坡耕地坡长越长,地表径流速度和流量越大,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4.流失强度与耕作方式密切相关
坡耕地耕作方式不同,对微地形的扰动程度也不同,产生的水土流失强度也不同。如顺坡垄作改成横坡垄作后,坡面径流方式发生变化,可增加降水就地入渗率,减少对坡面的径流冲刷。据实测,东北黑土区坡耕地顺坡耕作改横坡垄作后,土壤侵蚀模数可由治理前的4000多t/(km2·a)下降到1150t/(km2·a),下降达70%以上。
1.3.3 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形式
水土流失在《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土保持分册》中定义为: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及水的损失。土地表层侵蚀是指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以及其他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岩屑、松软岩层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水的损失主要指坡地径流损失。坡耕地水土流失主要为水力侵蚀。
1.水力侵蚀
坡耕地的水力侵蚀主要分为面状侵蚀和浅沟侵蚀两种类型。
(1)面状侵蚀。面状侵蚀是降水和径流对耕地表面相对均匀的侵蚀方式,主要包括溅蚀、层状面蚀、沙砾化面蚀和细沟侵蚀。一般情况下,溅蚀是水力侵蚀的初始阶段,当溅蚀发展到一定程度,坡地上部出现径流,产生层状面蚀或沙砾化面蚀,中下部常会出现细沟侵蚀。
1)溅蚀。溅蚀是雨滴降落到坡耕地上,对地表产生冲击,使土壤颗粒破碎、分散、飞溅,产生位移。溅蚀发展到一定程度,破坏了土壤表面结构,在坡耕地地表形成结皮,阻滞降水入渗,形成地表径流。
2)层状面蚀。层状面蚀是坡耕地地表径流达到一定程度时,呈膜状水层与土体混合形成的泥浆顺坡流动,将土粒带走,使地表较均匀地损失一层土壤的过程。层状面蚀主要发生在土层较为深厚的黄土地区,质地均一的黄土在坡面薄层水流冲蚀作用下,土层厚度逐渐减小,肥力不断降低。
3)沙砾化面蚀。沙砾化面蚀主要发生在富含骨质或石灰结核的山区、丘陵区的坡耕地上。沙砾化面蚀是在分散地表径流作用下,耕地表层土壤的细粒、黏粒及腐殖质被顺坡带走,砂砾等粗骨质残留在地表,耕作后粗骨质翻入深层,如此反复后,土壤中石砾越来越多、细粒越来越少,土地肥力下降,耕作困难,最后导致弃耕。西南岩溶地区是沙砾化面蚀最为典型的地区。
4)细沟侵蚀。当坡面分散的地表径流集中成片状小股流水时,水流速度加快,侵蚀力变大,带走沟中的土壤或母质,在地表出现许多近于地表径流流线方向平行的细沟,称为细沟侵蚀。这些细沟的深度一般为5~15cm,最深不超过30cm,宽度一般为5~30cm,最宽不超过50cm,经过耕作后可以平复,在坡面上不留痕迹。当坡耕地上出现分布极广的小细沟时,说明面蚀已经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细沟侵蚀极易发生在质地均一、结构松散的坡耕地上,如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上多发生细沟侵蚀。
(2)浅沟侵蚀。在面蚀的基础上,尤其是细沟侵蚀进一步发展,分散的地表径流受微地形变化的影响逐渐集中汇入固定流路,水流冲刷力度加大,切入地面带走土壤、母质及基岩,形成沟壑的过程称之为沟蚀。沟蚀形成的沟谷,有明显的沟沿、沟坡和沟底,通过耕作方式一般无法恢复。根据沟谷的规模,由小到大可以分为浅沟、切沟、冲沟、干沟等。坡耕地沟蚀以浅沟侵蚀为主。
浅沟侵蚀是坡耕地的一种常见的侵蚀形态,是坡耕地分水岭以下某一坡度或坡长的细沟水流汇集而形成的,是细沟侵蚀向切沟侵蚀演化的一种过渡的侵蚀形态。细沟侵蚀下切深度超过耕作层切入犁底层后,耕作后地面留下顺坡浅槽形沟状痕迹,当暴雨发生时,坡面径流沿浅槽汇集形成强大的冲刷力,即发生沟底下切、沟岸扩张、沟头前进和沟身延长的浅沟侵蚀。雨后在此浅沟侵蚀的基础上,经犁耕平复下切的沟底,浅沟横断面与沟底成弧形扩展,可继续耕作,但又为下一次浅沟侵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浅沟是由上述侵蚀过程逐步形成的。浅沟的存在又促进浅沟侵蚀的发展,浅沟侵蚀又促进浅沟的发展演化,如此不断发展,直至浅沟发展为切沟,直接阻碍耕作而不得不弃耕。
浅沟在坡面上呈现平行的叠瓦状分布,浅沟分布间距一般为12~18m,浅沟侵蚀发生的坡度多为18°~33°。浅沟的深度和宽度变化很大,一般情况下,浅沟深度变化范围为5~40cm,沟槽宽度变化范围为10~120cm。
2.风力侵蚀
风力侵蚀是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坡耕地上比较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风力侵蚀是指土壤颗粒或沙粒在气流冲击作用下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一系列过程,以及随风运动的沙粒在打击坡耕地表面过程中,使地表冲击及摩擦的磨蚀过程。当风力逐渐增大到某一临界值以后,坡耕地土壤颗粒或沙粒开始脱离地表,进入运动状态,形成风蚀。坡耕地的风力侵蚀形式主要为吹蚀和磨蚀两种类型。
(1)吹蚀。风吹经坡耕地地表时,风的动压力作用,将地表的松散土壤颗粒或沙粒吹走,使地表遭到破坏,称为吹蚀作用。
(2)磨蚀。风挟带沙子贴坡耕地地面运动时,风沙流中的沙粒对地表土壤颗粒或者沙粒进行冲击、摩擦,如果地表有裂隙等凹陷之处,风沙甚至可以钻进去进行旋磨,风沙流的侵蚀作用称为磨蚀作用。磨蚀作用是风蚀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磨蚀强度取决于坡耕地地表物质结构单元抵抗机械破坏的能力。据风洞实验,同一风速下,风沙流与净风作用于同一种土壤引起的风蚀量差别很大,前者是后者的4~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