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了红碱淖湿地的变化和保护开发历程,传承了红碱淖区域的历史文化,为保护资源环境、推进绿色发展,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历史智慧和现实借鉴。
二、本志参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要求,坚持志体,创新篇目设置,文约事丰,执简驭繁,合理、准确地记述了红碱淖区域内自然环境、经济生活、人文历史和社会风俗的历史与现状,突出红碱淖的特色与内涵,以达到易于查证阅读、利于科普宣传之目的。
三、本志上限尽量追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18年年底。
四、本志记述地域范围重点为红碱淖自然保护区,适当记述红碱淖湖泊流域乡镇的相关内容,但以神木市的尔林兔镇、中鸡镇为主。
五、本志力求资料性、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统一,记事坚持秉笔直书、述而不作,寓观点于记述之中。
六、本志横排门类,纵述史实。综合运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各种体裁,以志体为主。采用类目体,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统一使用规范汉字及现代语体文记述体。行文力求朴实、严谨、简洁、流畅。
七、志中随文配图,图下设文字说明,力求图文并茂。表格统一编排序号。
八、首次出现的地名,一般冠以省(自治区)、市、县(市、区、旗)、镇名,红碱淖区域多次出现的神木市所辖现行地名,一般不再冠以镇名。
九、对在红碱淖区域生态保护、开发利用、文化传承等方面有较大影响的人物,以传略、简介、名录的形式载录。
十、数据一般采用政府统计部门数据,无政府统计部门数据时,选用主管部门正式提供的数据。除引文照录当时所使用的计量单位外,均采用现行法定计量单位。
十一、中华民国以前的纪年,先书历史纪年,其后括注公元纪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纪年,均使用公元纪年。
十二、本志历史资料主要源于《神木县志(清道光版)》《神木县志(1990版)》《榆林地区志》《陕西省水利志》等地方志书,以及红碱淖自然保护区相关规划及专业文献。部分地情资料采用神木市相关部门及尔林兔镇、中鸡镇政府提供的资料,鸟类资料主要由多年观察研究红碱淖遗鸥的专家提供。其余资料取于报刊、网络、专著,以及口碑资料和查访所得。一般资料不注明出处。
陕西省红碱淖国家自然保护区影像图
制图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塞上明珠——红碱淖
春之湖心小岛
夏之珍禽遗鸥
秋之湖畔沙丘
冬之码头初雪
遗鸥
遗鸥在湖心岛上
遗鸥雏鸟
遗鸥集群
大白鹭
天鹅
水上运动
夏日湖滨
2014年红碱淖第四届环湖自行车赛
2017年“乐动仲夏 激情红碱淖”活动现场
2017年红碱淖景区“陕北过大年”活动文艺表演
2018年春节红碱淖灯会
秋水长天
水里沙漠之舟(李鹏/摄)
暮归(马艳霞/摄)
红碱淖景区AAAA证书
冰雪游
红碱淖冬船
王昭君雕塑
红碱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区域
概 述
红碱淖是位于陕西省神木市西北端的高原性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还是国家重要湿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遗鸥等珍稀濒危鸟类的重要繁殖栖息地。2018年2月,经国务院审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沙漠湖泊 珍稀湿地
红碱淖地处陕西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毛乌素沙漠的东南边缘。湖泊四周有札萨克河、松道沟河、蟒盖兔河、七卜素河、尔林兔河、庙壕河、木独石犁河等七条河流注入,组成封闭的内陆湖泊水系。
红碱淖是一个成湖时间不足百年的年轻湖泊。清末,湖址还是一片沼泽地,因土壤含有红碱,地面呈铁锈色,故称红碱湿地。20世纪20年代末,积水增多,始称红碱淖。后湖泊面积逐渐扩大,发展成烟波浩渺、波光粼粼的浩瀚大湖。20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湖泊水域面积60平方千米。其时,红碱淖是陕西省最大的湖泊渔业养殖基地,有鲤鱼、鲫鱼等10余种水产,金沙碧水、鱼跃鸥飞,被誉为“大漠明珠”“塞上江南”。
红碱淖四周地形开阔,有连绵起伏的沙丘、平展广阔的滩地草原,自然演替的沙漠植被类型丰富。独特的湿地系统,犹如塞北沙区一片难得的生物储源库,不仅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局地气候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生态作用,更为每年栖息与繁殖的遗鸥、天鹅等多种珍稀鸟类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受区域气候暖干化的影响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红碱淖水域面积日渐萎缩,水质持续变差,生态功能严重受损,湖泊逐渐无鱼可捕,伴生水禽鸬鹚等也日渐稀少。2018年,湖泊面积35平方千米,仅为历史最大水域的一半。
红碱淖,塞北沙漠湖,大自然馈赠的瑰宝,也面临着生态危机!
水禽乐园 遗鸥天堂
红碱淖湿地生态系统在不断演进,由于处在我国候鸟迁徙的主要线路上,每年春天,数以万计的鸟儿便迁徙而至。近20年来,观察到的鸟类有19目47科178种。其中,有遗鸥、黑鹳、金雕、白尾海雕、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5种,疣鼻天鹅、小天鹅、大天鹅、蓑羽鹤、白琵鹭、卷羽鹈鹕、鹗、白尾鹞、黑鸢、普通 、雕鸮、纵纹腹小鸮、长耳鸮、红隼、红脚隼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鸟类15种。由于繁鸟的到来,红碱淖便热闹起来,成了水禽的乐园。
21世纪初,由于鄂尔多斯高原湖泊湿地的水位下降,部分湖泊干涸,红碱淖逐渐成为遗鸥的新家园。遗鸥,这个数量稀少,活动于鄂尔多斯荒漠、半荒漠的精灵,成为红碱淖最具有特色的重点保护物种。
成群结队的遗鸥春来秋去。夏季的湖心岛,遗鸥遍地,巢群成片,雏鸟与亲鸟亲密嬉戏。万鸟和鸣,翱翔云天,一片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自然景象。
红碱淖,遗鸥栖息地,鸟类生存的选择,大自然历史演进的生动案例!
和美家园 诗画景观
红碱淖区域处在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会地带。历史上,草原民族长期驻牧,近代以来,汉族农民跨过长城定居垦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取人工、飞播、封育等综合措施植树种草,湖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观,半荒漠的土地变得水美地肥,粮茂草丰。
红碱淖区域具有生态环境多样的自然景观,蒙汉文化交融的民族风情。一望无际的翠绿草地,色彩变幻的深蓝湖面,连绵起伏的黄色沙丘,交织成一幅迷人的画卷,呈现出了高原的雄阔、坦荡和壮丽。展翅掠过湖面的遗鸥,游走在牧场的牛羊,高唱着信天游的歌手,演绎出自然的宁静、和谐与美丽。
1992年,神木市开始对红碱淖实施旅游开发。集湖海气息、大漠景观、草原风光、塞外风情为一体的红碱淖,1995年,被评定为陕西省省级风景名胜区,201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塞上神湖,美名远扬,吸引了无数游客观光度假,流连忘返。
红碱淖,梦幻般的湖,多少人的诗画故土,多少人的梦里水乡!
生态绿洲 文明典范
红碱淖是我国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唯一的大型淡水湖泊,具备稀有罕见的湿地生态系统。然而,由于水源补给严重不足,湿地环境及其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威胁,遗鸥仍是需要呵护的“最脆弱的鸟类”。
红碱淖亟待开展科学有效的生态保护,已是全社会的共识。红碱淖以其稀缺性、脆弱性、独特性,成为国家级湿地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07.68平方千米。2017年,神木市红碱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2018年,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分别实施湖长制。自然保护区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正在有序建立,依法保护的各项措施与管理责任正在有效落实,遗鸥的观察与研究工作正在推向深入,向国际湿地执委会申报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工作正在进行,申报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工作也将启动推进。
今天,我们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携手共建自然保护区,齐心呵护生态红碱淖,实现湖区的永续发展和绿色发展,让红碱淖这颗镶嵌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巨大蓝宝石永远闪耀光芒!
湖心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