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灌区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紧缺、水旱灾害频繁。在这样的农业生产条件下,能以约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约占世界22%的人口,灌溉农业发展功不可没。目前,全国已建成大型灌区402处、中型灌区5200多处、小型灌区1000多万处,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30%,但耕地灌溉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人均灌溉面积与世界人均水平基本持平。未来几十年,面对日益加大的人口与资源压力,灌区尤其是大型灌区的地位和作用愈显重要。
灌区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我们国家耕地少,人口多,水资源紧缺,水旱灾害又极其频繁。自古以来,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就是水旱灾害。未来几十年,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气候的变迁,缺水将是我国农业面临的最大威胁。灌区的灌排设施能够有效抵御水旱灾害的侵袭,促进农业旱涝保收,因而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障。目前,灌区以约占全国耕地40%的面积,生产了占全国总产量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其中大中型灌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5%,亩均单产450kg左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0%。今后,我们要在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逐渐减少、耕地后备资源有限以及农业用水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靠稳定和适当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藏粮于地。据预测,到2015年,大中型灌区的粮食生产将占到全国粮食总需求的44%,成为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
灌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基地。灌区配套的渠、水、田、林、路等基础设施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区域,是优质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发展的优势区域。据统计,全国1/3以上的高效经济作物产于大中型灌区,出口农业也更多地依赖于灌区。1998年,全国大型灌区农业总产值4631亿元,占全国农业生产总值的33%,人均农业产值是全国人均的1.65倍。随着农业集约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灌区必将成为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地。
灌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灌区的水源、输配水和调节系统,构成了区域水资源配置的基本格局,在担负着农田灌溉任务的同时,多数还兼有向城乡生活和工矿企业供水的功能。据统计,全国大型灌区每年向工业及城市供水量达258亿m3,占全国工业及城市供水总量的15%,直接供水的省会城市近10个,市县级城镇上百个,受益人口两亿多。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工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灌区在区域、流域水资源配置和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灌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依托。灌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水资源条件,在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干旱、荒漠地区的灌区普遍兼有维护植被、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抑制水土流失、减轻风沙威胁等方面的功效,特别是在西北荒漠地区,一个灌区就是一片绿洲。此外,一些大中型灌区还担负着向生态环境恶化地区调水的任务,比如在新疆的塔里木河调水、甘肃的黑河调水、黑龙江的扎龙湿地补水中,灌区都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