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提出捐银赈灾
省城的短暂走访,给魏伯仁的印象是不好的。江南省向朝廷奏报灾情,就应当全力以赴赈灾才是,可是看看城里,仍然一切照旧,官员嫖妓喝酒玩乐,那有为国为君分忧的样子。但他也没有办法,只好在布政使衙门里来出出气了。
第一次到衙门,江南省的官员给了他一些面子,据说是陈巡抚下令的,来的官员不算少。第二天早晨,各级官员早早候在衙门,个别还是正四品的官员,与魏伯仁同级。魏伯仁受了皇命,自然就高人一等,他们就要等待着听他的训话了。
魏伯仁从屏风后出来,走到坐位上,看看堂下各位官员。他的眼光从他们的脸上搜索,试图发现昨日从妓院出来的人,还有在酒店喝酒的人。但他失望了,并没有发现,或许他根本没有看清楚。这也正常,江南省官员众多,又很陌生。
魏伯仁故意咳嗽了几下:“各位,本官此次奉圣意到江南省办差,主要是督办赈灾和筹措军粮等事宜,本官初到江南省,诸事不明,还望各位关照,一起出力,效忠朝廷。”
众官员相互望望,面无表情。
魏伯仁也知道,他们并不了解他的底细,自然不会贸然进言的,更不会表现出欢迎的姿态。于是,他笑了笑直言说:“怎么了,你们是不是对本官还有成见,难道不欢迎本官不成?”
吴富贵上前一步:“魏大人,您是皇上亲自委任的副使道,又是钦差,我等怎敢丝毫怠慢?只是江南省受灾严重,各级官员和衙门日夜操劳,费尽心机,已经是黔驴技穷,实在是想不出新的办法了,愧对百姓,卑职等是怕有负圣上的旨意,会让魏大人失望啊。”
众人赶紧俯声诉说困难。
魏伯仁用惊堂木轻轻拍拍:“好了,好了。本官知道你们有一肚子的苦水,在地方确实辛苦,整日面对的是烦心事,百姓的事情都不是小事。不过诸位可曾想过,皇上怎么办?皇上也有苦水啊,皇上是天子,是万民之主,他朝谁诉苦啊?如今各地灾害严重,教匪猖獗,国库空虚,我们做臣子的难道就不能为君分忧了吗?说实话吧,前些日子西北军粮被烧,损失非常大,急需补给,不然朝廷七年来的剿匪应就将前功尽弃。大家都知道,以往朝廷年年赈济江南省,可谓仁至义尽。今年朝廷真的拿不出银子,怎么救助江南省?不仅拨不了银子,还得让江南省想办法筹办一些军粮。希望各位不要辜负了皇上的希望。”
众官你看我我瞧他,没有一人说话。
魏伯仁提高嗓子:“既然各位不愿说,本官倒有个注意,既然江南省有难,各位又都是我大清王朝的臣子,江南省百姓的父母官,为了江南省,为了家乡,为了皇上,你们说捐银如何?”
众官在为惊讶:“捐银?”
魏伯仁知道,此时此刻,在这里捐银必然会遭到反对,这些官员从来是只进不出的,让他们破财是不可能的。然而魏伯仁的想法却不同,在水沷不进,针插不了的地方,用火来烧一下,未尝不可,唯有试探性地刺激,他们才会显出真面目来,这也是他不得不出的一张牌。
吴富贵有些吃惊,魏大人怎么会突然提出如此下策,他觉得应该加以制止:“魏大人,捐银之事本来并无不当之处,这也是当臣子应尽的本分。但是,当年乾隆年老佛爷大寿,各地督抚争相攀比捐银,御使钱峰连参十大督抚贪污,如今的仕途之人谁还敢效仿,开启捐银之风?恐怕有些人会不择手段,加重百姓的负担,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
官员中有一魁梧之人出列,他是图力克,是江南省政坛的老手了,一般情况下,臣公遇事都会请他出去。这一次,新副使道到来,首先就提出江南省自救,而且是让官员捐银,对新官这把火,自然看不惯,就得进言,不能不出声,要不然各位大人的眼光怎么会看他。
图力克清清嗓子说:“魏大人,本人是盐课提举司提举图力克。本官以为捐银不妥,不能起到实际效果。”
魏伯仁示意他说下去:“请讲。”
图力克清清嗓子,说:“江南省本是穷省,朝廷至今还欠着官府大小官员的俸银。各级官员,本来年俸就少,又遇上灾年,可谓捉襟见肘,入不敷出,自身难保,怎会有多余钱给灾民,捐银之事怕是难以实行。”
魏伯仁大笑起来:“吴大人说的对,图力克大人说得也没错啊。”
堂上官员听到魏大人的笑声,以为他已经被吴大人、图力克大人的话所点穴,想不到魏大人后边的话更加惊人。
“但今日捐银不同往日。捐银是为国家,为江南百姓,难道爱国爱民之心有错?皇上总不至于为此加罪你们吧?江南省虽然遭受了水灾,但毕竟还有许多官员还是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昨晚本官走过‘识香楼’、‘玫瑰院’‘江南楼’,那真是灯红酒绿,繁华之状可比京城。本官还看见不少的官员出入嫖妓,假如没有钱能行吗?比如你们各位大人,哈哈,总比城门外的灾民好上许多倍吧。此次捐银嘛,凡是衙门当差之人,按官阶大小、俸银比例捐银,除地方绅土按其资产多少捐银尚需再议之外,所有款项全部赈济灾民,充作军粮。贫民百姓一律免缴,如果还不足以赈灾之用,我便上奏朝廷补足赈灾所需款饷。当然,捐银必须是自愿的,江南省府衙门官吏先行,以示楷模,以后商人士绅才会主动缴纳,各位意下如何?”
众官全部被惊呆了,一时议论纷纷。他们知道,魏伯仁所说并不是空穴来风,事实已经摆在那边。更有害怕的人,以为钦差记录了他们嫖宿的情况。可是他们静下来一想,此风已经习惯,谁也没有去理会,怎能和赈灾联系在一起。
图力克摆摆手,各位官员静下来声来,听他说道:“各位官员都清楚,我大清朝自立国以来,荒政十有二,备祲、除孽、救荒、发赈、减粜、出贷、蠲赋、缓征、通商、劝谕、兴土筑、集流亡,可是就没有听说过捐银之说?上述十二项措施,在巡抚大人训令下,各州府都做了,只是赈灾多少之间和好坏间的差别,唯一不足的就是少了朝廷的拨银了,灾民都在等待啊。”
这话在官员中引起热烈的反响,眼看这要难住了魏伯仁,大伙等待着好戏如何收场。
“图力克大人说得不错,是这个理啊。”魏伯仁环视各位官员,会心地笑笑道,“也许图力克大人忘记了,按大清会典规定,‘凡地方有灾者,必速有闻’,既然陈大人将灾情上报朝廷,勘灾便是必经的程序了。此番皇上让下官来江南省,首先要勘查核实田亩受灾程度,各位都是省城的官员,知道这州县要先刊就简明呈式,由乡保转交灾户,照单填写姓名、田数、区图村庄、大小人口,交地方官与粮册核对成勘灾底册,现在谁说得清江南省的灾情?接着还有审户查验,划分极贫、次贫等级?本官只有情况弄清楚了,才能禀报皇上,户部才会据实而定。这期间需要多少日子,灾民能等待得了吗?州县衙门能等待吗?请问,如果作为百姓父母官不捐银,不想方设法帮助灾民,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这一席话让所人有的无话可说,大堂上一片沉寂。
正当大家疑惑之际,魏伯仁大喝一声:“来人。将本官的俸银拿来。”
常冬生急忙走到大堂后面去,将银子拿来摆到桌案上。
众官员面面相觑。
魏伯仁朝众人拱拱手:“各位同仁,眼下国难当头,倘若国家没有了,哪还有我们这些臣子。眼下我们做臣子的也只有一片忠心了。这是本官三月俸禄和积蓄共六十两银子,只当是为江南省百万饥民尽点微薄之力吧。以后,荒政十之有二上,可再加一条,捐银。”
听到魏伯仁的话,不仅其它官员吃了一惊,常冬生更加觉得不可思议。他跟随魏大人多年,除了奉䘵,魏伯仁本来就没有其它收入,有时候实在应急,他还会处理一些祖上留下书画来维持生机。此次来江南省,也没有多带银子,如果将这六十两银子捐出去,那么随后的日子怎么过呢?常冬生不免担忧起来,以后吃饭都会非常困难,更不用说吃好了。
图力克和吴富贵也没有想到魏伯仁会动真格的,甚至还私下察看了官员隐私,他分明是要与江南省官员作对啊。
怎么办?魏伯仁的捐银策略,已经在江南的官场投下一个大大的石头,掀起了巨大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