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公元前156年的农历六月,汉武帝出生,这一年是乙酉年,酉鸡,他是属鸡的。公元前153年,小刘彻虚岁四岁,被立为胶东王。六岁,他被立为太子。他姑姑窦长公主刘嫖,想把女儿陈阿娇嫁给当时的太子刘荣,那是汉景帝的长子。可是,刘荣的老妈栗姬与刘嫖不和,不同意。刘嫖就联合刘彻的老妈王夫人,使得汉景帝把刘荣的太子之位给废了,将刘彻立为太子。
公元前141年正月二十七日,刘彻即皇帝位。其实,按周岁,还不到十五岁,放在今天最多上初三。一个初中生,就当皇帝了,而且是亲政,也没有谁在后面垂帘听政,也没有顾命大臣。这感觉还是挺不可思议的。
那么,小皇帝要怎样治理国家呢?很简单,得向人请教。
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尚书·洪范》
君主在解决疑难问题时,先要自己考虑,再与卿士商议,与老百姓商议,最后进行卜筮。
汉武帝出手不凡,他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咨询,做到了“谋及庶人”。他并不是作秀,而是真有问题。他详细地列出了自己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
都说古代三皇五帝的时代是理想的盛世,为什么后来就不行了呢?这是不是天意呢?是上帝要惩罚人类,让这个世道越来越坏?如果真是这样,我“夙兴夜寐”,做各种治国的努力,还有用吗?
第二个问题:灾异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有那么多灾难?为什么有那么多难以解释的现象?
第三个问题:性命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有的人长寿,有的人短命?为什么有的人善,有的人恶?为什么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蠢?
总之,我到底应当怎样做呢?针对这些问题,那些被公选推举的贤良文学之士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写成对策,呈了上来。这些人的研究方向不同,有侧重黄老道家的,有侧重儒家的,也有侧重其他家的,说什么的都有。其中,有一个人的对策最称汉武帝的心,他针对这些问题都给出了深刻的回答。
于是,汉武帝又提出了一堆问题:
为什么舜帝治理天下“垂拱无为,而天下太平”,轻轻松松地就把天下给治理好了。可是,周文王却“日昃不暇食,而宇内亦治”,非常忙碌。都是圣明的帝王,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为什么古代帝王有的非常提倡节俭,而周朝的帝王却强调礼制,住的宫室、坐的车子、听的音乐都很讲排场,很铺张。这是不是很矛盾呢?
有人说,良玉不用雕琢,质朴自然是最好的;但也有人说,文饰礼节是必须要讲究的。到底哪个对呢?
都说秦朝短命速亡是因为用严刑峻法,但商朝也是用严刑峻法,为什么能传好几百年呢?
我知道,治国的关键是要发展农业,要任用贤人。可是,这方面我也下了功夫,为什么收效甚微呢?老百姓们还是活得不好,而且贤人也很难得。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人便又上了一道对策,把这些问题一一解答。
汉武帝看完,大悦:好!写得好!不过,有个地方,我还是不大明白,还得给我再讲讲天人感应。
于是,此人再上第三道对策。
汉武帝看完之后,一拍大腿:写得太好了,我知道该怎么办了!卫丞相,这些人写上来的对策你都看了吧?
丞相卫绾:回皇上,我都看了。
汉武帝:你感觉怎么样啊?
卫绾满脸堆笑:皇上,我也认为这个人写得最好,应当重用他,跟他观点相似的也应当重用。
汉武帝:好,就这么办!
于是,汉武帝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大决策,由此就开始实施了。这个决策就是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此以后,儒家思想逐渐取代黄老道家思想,虽然中间也有波折,也有阻力,但最终还是克服了阻力,逐渐成为汉武帝时期国家治理的主导思想,也成为以后两千多年皇权时代的官方主导思想,乃至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最主流的文化思想。
当然,道家的思想、法家的思想等,对后面不同朝代的君主也有不同的影响,有时,儒家思想也会受到挑战,但儒家思想仍处于统治地位。
而推动汉武帝做出这个决策的主要人物,就是这位接连上了三道对策,给汉武帝解疑释惑的人——一代大儒董仲舒。
作为一代大儒、大学者,董仲舒有个最著名的故事:
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汉书·董仲舒传》
天天只在屋里读书,三年来,都不往外边的园子里看一眼。而且,他教学生也很有特点: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汉书·董仲舒传》
他讲课时,会在前面挂一个布帘,学生们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他这个大师是名副其实的。他给汉武帝的三道对策,被后世称为“天人三策”。
那么,董仲舒到底都讲了什么呢?他针对汉武帝提出的问题逐条做了回答,内容很多。不过,他讲来讲去,无非是强调一个主题,就是要“更化”,不能再延续汉初以来的黄老道家放任自由的治国思想了,得用儒家思想重建社会。
他尖锐地指出,在以黄老道家为主导的思想下,当时的社会存在两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贫富两极分化。
汉文帝以黄老道家思想治国的极致表现是自由铸币,是完全放任的。朝廷虽然也做了一些管制的工作,也比较严厉,但总的来讲,朝廷的职能并没有充分发挥。所以,贫富两极分化很严重,富的富死,穷的穷死。用董仲舒的话讲: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汉书·食货志》
因为,当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农民一穷了,只好卖地,富人就买地。农民把手里的地卖没了,就成了无产者,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无恒产者”。
民不乐生,尚不避死,安能避罪!——《汉书·董仲舒传》
社会最底层的这些穷人,越来越穷,没活路了,死都不怕了,还怕国家的法律吗?显然,这是对国家稳定的一大威胁,对稳固皇权不利。
第二个问题:人心大坏,道德沦丧。
汉初时的情况更糟,整个战国时期都是民不聊生。当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道德当然就得往后靠了。不过,士这个阶层当时还是挺强的,还保留着春秋时期的一些节操。到了秦朝,经过焚书坑儒,士这个阶层也完了,整个国家完全靠严刑峻法来统治,一点儿礼仪道德也不讲了,人心就更坏了。进而,就会形成一种博弈的局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越来越多的人以能钻法律的空子为能事。
然而,汉初几十年来,因为用黄老道家思想,对此都放任不管,一切都没有改善,怎么办呢?没别的办法了,只有一条路,就是改弦更张,得改革,不能再拿黄老道家思想治理天下了,得换儒家思想。
那么,儒家思想有什么高明的呢?皇上提出的那一堆问题,儒家都有深刻而合理的解释,也就意味着儒家思想有一套完备的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最根本的有三条:
第一条:
上谨于承天意。——《汉书·董仲舒传》
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它强调君权神授,确立皇权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它以天意来限制君权。
第二条:
下务明教化民。——《汉书·董仲舒传》
以“仁义礼智信”教化民众,开启民智,管好人心,建立起社会文明与道德体系。
第三条:
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汉书·董仲舒传》
强调一个稳定的等级秩序,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就是“三纲”。刚才的第二条是五常,二者合起来就是“三纲五常”,这是从董仲舒这儿来的。
“三纲五常”,再加第一条的“君权神授”,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也就成型了。
这番话都讲完之后,董仲舒向汉武帝又讲了一个词,只有三个字,这三个字可以说是中国政治思想的纲领。哪三个字呢?大一统。
什么叫“大一统”?
《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汉书·王吉传》
《春秋》所推崇的大一统,是全国各地风俗教化相同,九州方圆政令贯通划一。董仲舒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是不言自明的道理。所以,如果要“更化”,要用儒家思想来治理天下,那么,别的思想就得打压,就得清除。
汉武帝采纳了这个建议,就把董仲舒这个政治思想变成了改革实践,从此改变了历史。
汉武帝看完了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之后,很高兴:儒家的理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吧,我帮你实现理想,给你个诸侯国,你去做丞相,好好去治国吧。你就去江都国。
于是,董仲舒去赴任,辅佐汉武帝的哥哥江都王刘非治国,结果成效还不错。公元前134年,他还建议汉武帝“令郡国举孝廉”,就是各个郡、各个诸侯国定期要向朝廷举荐忠孝廉直的人。这个建议也被汉武帝采纳了。这期间,他跟江都王讲的一句话,也名垂史册,就是:
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
直到当代,互联网经济时代的马云也说过与之意思相近的话,他说:真正做好、做大的企业家考虑的事情大部分都跟钱无关,重大的战略决策也跟钱无关。
事实往往就是这样的:开始做一件事时,多数还是因为利益;可是,做着做着,让你能一直坚持下去的,一定是这件事的意义。
董仲舒在江都国干了有十多年,被一个后起的权臣主父偃嫉妒,遭到陷害,导致江都相的职位也没了。又有权臣公孙弘算计董仲舒,推荐他去给一个特别难伺候的诸侯王胶西王做丞相,想借胶西王的手把他给杀了。董仲舒知难而退,在胶西国待了不长时间,便告老还乡了。
之后,他教学著书,终老于家。后人把他的文章编辑成书,就是《春秋繁露》,一直流传至今,里面有很多精彩的思想。
汉武帝为何能接受他的提议?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