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养育(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奖励的失败

听到暂停和其他更“温和”的惩罚手段原来如此有害是否已经令你感到不安?那么,请坐稳扶好。爱的撤回的反面——即另一种与有条件的爱相关的养育技巧——不是别的,而是正面强化,这种手段在家长、老师和其他与孩子打交道的人中广泛流行。即使是对惩罚手段的无意后果发出警告的人们,通常会毫不犹豫地鼓励我们对孩子表现良好施以表扬。

说一点背景吧:人们普遍认为,在工作单位、学校和家庭,强势群体迫使弱势群体服从的手段不外乎两种:①对不服从施以惩罚、②对服从颁发奖励。奖品可以是奖金、特权、一颗小星星、一块糖果、一张贴纸或一枚刻有“斐陶斐荣誉学会”(Phi Beta Kappa,成立于1776年,由一群极富进取心的大学生组织而成,是全美第一个以希腊文字为名的学会。现在这个学会致力于培养与认可在文科与科学方面有优异表现的学生。——译者)的钥匙。但也可以就是表扬。因此,为了理解对孩子说一句“做得好!”存在哪些意义,你必须先理解什么是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是指运用奖励和惩罚两种手段以诱发人们所要求的行为。其来源于一则古老的故事:要使驴子前进,就在它前面放一根胡萝卜诱惑它,或者用一根棒子在后面赶它。——译者),表扬是这种政策的一部分。

首先要理解的是,奖励对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或学习质量毫无效应。大量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当有奖可获时,反而更不容易完成、或出色完成任务。事实上,最先发现这一结果的科学家们颇感意外,他们本以为对高成就施以某种激励会激发人们想要做得更好,但发现结果总是恰恰相反。例如有研究已反复证明,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如果不用A作为奖励,学生往往会更好地学习,也就是说,可以不附带任何字母或数字,仅仅用描述来反馈学生们的成绩。

但如果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而非学习成绩,又会怎样呢?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奖励(以及惩罚)通常可以成功地买来暂时的顺从;如果我给你1000美元让你立刻脱下鞋子,你会乐意照做,然后我可以得意扬扬地宣称“奖励有效”。但和惩罚一样,奖励永远都不会帮助任何人对某项任务或行为产生责任感,一旦没有报酬,就失去了做这件事的理由。

事实上,一项又一项的调查试验均已证明,奖励不仅毫无效应,通常还会适得其反。例如,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奖励而行善事的孩子,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是好人;相反,他们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奖励。那么,当不再有奖品时,他们就会比没有得到奖励的孩子更不愿帮助他人。毕竟,他们已经学会了帮助他人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奖励。

简而言之,为了让孩子乖乖听话就像给乖狗狗发饼干,这种做法几乎总会引火烧身;但这并非因为我们给错了饼干或给得不是时候,而是通过奖励(或惩罚)企图改变他人的整个想法就有问题。对于家长来说,认定这些问题到底是什么实非易事,因而我经常听到人们抱怨总感觉奖励孩子不对劲,但又不知道到底哪里不对劲。

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你判断哪里不对劲。我们都设定人类内心存在一种名为“动机”的东西,其可多可少,亦可完全没有。我们当然想让孩子拥有充沛的动机,也就是说,想让他们高度自觉地完成作业、负责任地做事,等等。

但问题是,动机有不同种类,大多数心理学家将其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单纯出于喜欢而做事;外在动机是指做某事以达到某种目的——为获得奖励或逃避惩罚。以读书为例,你是想发现下一章发生了什么、还是被许诺得到一张贴纸或一块比萨饼,二者的动机是完全不同的。

这里的重点不仅仅在于外在动机迥异于内在动机,或者甚至是前者不如后者,尽管这两种说法皆是真理。我要强调的是:外在动机很可能会侵蚀内在动机。当外在动机强烈时,内在动机就会减弱;人做某事时受到的奖励越多,就越容易对事情本身失去兴趣;为得到奖励,做什么事都无所谓。当然,用一句话总结某个心理学发现,通常都会伴随着限制条件和例外,但这个基本论点已经被数十种研究佐证,调查对象涉及不同年龄阶段、性别和文化背景,调查元素也包括不同任务和不同形式的奖励。

难怪那些因帮助他人而得到奖励的孩子,一旦停止奖励,就变得不再乐于助人。还有很多其他证据:给孩子喝一种他不熟悉的饮料,那些被施以奖励的孩子一周后会比没有得到奖励的孩子更不喜欢这种饮料。再比如,付钱让孩子解开智力玩具,试验结束后,孩子们就不再玩它了;而没有得到报酬的孩子会花自己的时间继续研究。

综上而得的教训是:你的孩子有多少“动机”做某事真的并不重要——用便壶、练钢琴、去上学……你需要关注的是孩子如何有动力,换句话说,动机的数量不重要,动机的类型才重要。奖励派生的动机所造成的影响,通常会减少我们想要孩子拥有的动机:持久的真正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