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帶一路」戰略對中國和世界意味着什麼,這是當下國人關注的熱點,也是世界關注的熱點。2013年習近平主席訪問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時,分別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5年3月,中國政府公佈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根據近年來國際國內圍繞「一帶一路」出現的新情況,我們編寫了這本《香港如何「帶」「路」?》。
面對發達國家經濟低迷、新興國家增速放緩、資源出口國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困擾、中國自身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以及地緣政治和TPP、TTIP等貿易新規則等錯綜複雜的國際大環境,「一帶一路」戰略立足全球思維,提出了跨地域、跨制度、跨文化的新型發展合作模式。或許有人會問,「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否實現共商、共議、共建和共贏?中國未來經濟能否在與全球經濟共同協調和合作中獲得持續的發展,並繼續擔當引領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發展取得突飛猛進的成就,一舉趕英超日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出口國。中國從30多年前的「招商引資」華麗轉身變成了資本、技術和產能輸出國,成為舉世矚目的發展中大國,在中國和世界經濟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8年美國發生金融海嘯,2010年歐洲爆發債務危機以及日本經濟原地踏步了20多年……。這一切令西方政治經濟和社會意識形態陷入空前嚴重的危機中,急需尋找出路。而中國在經濟上的成功經驗不僅吸引了全球發展中國家的眼球,也引起很多發達國家的關注。許多國家前來中國實地考察,希望學習中國的成功經驗和克隆中國的發展模式,甚至邀請中國去他們國家建設工業園區、合作開發各種資源、修路架橋、興辦醫療和教育等。
「一帶一路」戰略既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推動世界經濟重拾升軌的動力。因此,當「一帶一路」規劃公佈後,即刻得到世界各國廣泛的積極回應。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就是其中一例,它不僅有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創始成員,還吸引了英、德、法等西方國家的加盟,正可謂得道多助。世界對「一帶一路」戰略充滿期望。
中國企業「走出去」由來已久,從最初的工程項目承包和建設工業園區的1.0版本,到併購資源類項目和參股金融企業的2.0版本,再到中國以其自主的先進技術和相對較低的成本,向世界出口高鐵、核電、石化工程等的3.0版本。目前,「走出去」企業正從國企逐漸向民企擴展,2015年民企「走出去」的金額存量仍少於國企,但新的增量已超過國企。
「一帶一路」戰略既源自「走出去」,但又不能簡單說是「走出去」的4.0版本,因為「一帶一路」戰略在內涵上遠高於「走出去」,它不僅鼓勵企業「走出去」,還包括中國東西部產業佈局,經濟結構調整,經濟金融改革與開放。此外,它還涉及大量國際間的合作、協調和規則等。故「一帶一路」戰略更是國家戰略。
然而,機遇和困難是一對孖生兄弟,「一帶一路」既充滿機遇,也勢必道路坎坷曲折。我們若想準確把握「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無論是投資「一帶一路」或是服務「一帶一路」,就必須要站在時代發展的最前線,高瞻遠矚客觀而理性地認識「一帶一路」之真諦。
本書正是從這一角度出發,宏觀而又前瞻性地分析「一帶一路」戰略;微觀而又具體地介紹「一帶一路」沿線之投資機遇;客觀而又辯證地剖析「一帶一路」戰略潛在的各種風險;積極而又建設性地分析香港如何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們以讀者的期待和需求為依託,結合大量案例和資料等等,希望幫助讀者閱讀之後能對「一帶一路」戰略提升真實感和參與感。
在本書完成寫作之際,我們衷心感謝香港特別行政區梁振英行政長官和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張燕生秘書長在百忙之中,還特別撥出時間來為我們的新書寫序。我們特別要感謝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孫湘一部長,正是他鼓勵我們從讀者的視角來寫作此書,並為此書的構想及框架提供了許多寶貴建議。感謝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張夏令總裁對本書編審工作給予的支持和指導。最後,我們要感謝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全體理事和參與寫作的全體人員,正是他們的積極參與和不懈努力才使這本書得以按時完稿和成功出版。
譚岳衡 謝湧海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