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散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宗教總部

法國巴黎外方傳道會在一六五九年於巴黎成立,是歷史上最早全力從事海外傳教的天主教組織。它直接聽命於羅馬教廷,肩負協助教廷傳信部制衡葡萄牙傳教權和建立遠東土著教會的使命。香港開埠未幾,法國巴黎外方傳道會已到香港傳教,一八四七年,其組織從澳門遷到香港。從一八四七至一八五○年,該團體曾一度掌管香港天主教教務。一八七五年,傳道會在薄扶林興建了一所為年老及患病傳教士而設的療養院,命名為「伯大尼」。一八九四年,該會購入了薄扶林山丘上由蘇格蘭船東道格拉斯•拉比勒(Douglas Lapraik)於一八六○年間興築的堡壘型建築,並進行擴建,作為該修會的印刷工場,命名為拿撒勒院(該建築物於一九五三年售予香港大學,五六年起正式用作大學男生宿舍,命名為大學堂)。

一九一五年,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以港幣三十八萬元購入拱北樓重建,作為該教會之行政總部,定名為「法國傳道會大樓」,可見會方當時正積極拓展在華傳教事業。大樓由香港兩大建築事務所之一的利安建築師事務所(Leigh & Orange)設計(另一間是巴馬丹拿建築師,Palmer & Turner),工程於一九一七年三月十七日完成,外觀一直維持至今。

重建的大樓更名為「法國傳道會大樓」,屬於新古典風格,現時在香港已所餘無幾。整座大樓以花崗石和紅磚蓋成,樓高三層,並附有地窖及角樓。而其北面有一座圓頂的小教堂。二樓及三樓的露天遊廊已被封閉,廊外的柱墩因此被遮蓋了一部分。雖然大樓內曾多次進行裝修工程,但昔日宏偉之外貌仍保持,如質佳工細的木樓梯、穹形屋頂及天井等。大樓的斜坡由花崗岩牆鞏固着,石牆築於一八四○年代,踞臨昔日美利閱兵場,但部分石牆現已由一道更鞏固和經修葺後的新護土牆所代替。時至今日,大樓外牆上仍保留了一塊石碑,上面刻有這次改建工程的完工日期;大樓背後仍有一個安放聖像的壁龕,見證了大樓曾經作為宗教用途的歷史。

側門正上方的小石碑代表法國傳道會大樓重建的標誌

前法國傳道會大樓現貌(今終審法院)

大樓正門

大樓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