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哥传奇:跨洋电影与女性先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金山女兒電影夢

九世紀中期的淘金熱潮中,華人開始移民到美國。因從太平洋進入加州三藩市的港口被稱為「金門」,當年華僑們稱三藩市為「金山」或「舊金山」、稱美國為「黃金之國」。1882年美國實施排華法(The Chinese Exclusior Act),限制商人以外的任何華人帶親屬移民美國;同時嚴禁種族混婚,華人不能和白人及其他有色人種通婚。華人多聚居唐人街,逐漸開辦餐廳、雜貨舖、洗衣店、錢莊、妓院,到1920年代中,還擁有了報館、照相館、戲院,三十年代還有了「紫禁城」夜總會,並且修繕唐人街牌樓、建築,發展旅遊業,讓遊客可以看到「中國以外最大的中國」。講述三藩市歷史的書籍,不少都詳述了華人從移民檢查、到日常生活的苦況。筆者在研究早期電影時發現,有三位出生在金山的女導演的故事(兩位華裔、一位白人),如比對閱讀,會給我們一個重讀歷史的全新角度,而這個「歷史」包括美籍華人史、女導演史、華語電影史,甚至中美關係史。

三位女導演中最早拍片者是華裔女性黃女娣(Marion E. Wong, 1895-1969)。1916年5月11日,《奧克蘭論壇報》(Oakland Tribune)登出〈女性編寫的首部中國電影劇〉一文,介紹21歲的黃女娣自編、自導、自演劇情長片《關武帝》(The Curse of Quon Gwon, 1916)的過程。她希望能夠讓美國人瞭解華人的生活習俗,但是反華情緒濃烈的美國公眾根本沒有興趣。在一次公開、一次私人放映後,《關武帝》被放進閣樓,直到八十年後才被其嫂子、影片女主演紫羅蘭·黃(Violet Wong)交給孫兒,經過一系列的波折與協商,最後在2006年經由電影人曾奕田(Arthur Dong)協調,由美國學院電影資料館完成修復。第二位導演桃樂西·阿茲納(Dorothy Arzner, 1897-1979),於1919年從南加州大學輟學後,進入派拉蒙前身拉斯基片廠,從劇本打字員、場記、剪接、編劇、助理導演等職位一路攀升,終於在1926年榮升導演,處女作為默片《艷女新裝》(Fashions for Women)。此後十七年間,她作為荷李活「唯一女導演」,經常受到報刊訪問。1936年,21歲的美國公民伍錦霞(Esther Eng, 1914-1970)攜其在荷李活監製的首部影片《心恨》(Heartaches, 1935)來到香港,並在次年導演了處女作《民族女英雄》(1937)。她在導演事業中共拍攝了十一部粵語片,被各地華文報刊稱作「中國第一位女導演」、「華南第一女導演」,甚至「中國唯一的女導演」。

1928年1月,三藩市協和學校的學生。

黃女娣和阿玆納年紀相仿,而伍錦霞則年輕十幾歲,但她們三人都經歷了從一戰之前到二戰之後世界巨變的時代。從很多意義上講,如果不了解黃女娣和阿玆納的人生,我們很難對於伍錦霞的創作與成就定位,也不能解釋像她這樣一位重要人物,何以會陷落在各種歷史的縫隙之間。

能歌善舞的黃女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