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長遠發展要消除戰略瓶頸
站在新一年的起點,除了做好當前的各項工作以外,我們更應該從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立足當前,放眼未來,深切關注和思考如何增强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如何推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就是說,我們各級領導在考慮當前工作、當年指標的同時,要考慮到公司乃至各公司、各部門的長遠發展。
從這個主題出發,我想和大家簡要分析和探討兩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制約發展的兩個突出問題及由此產生的兩對主要矛盾
第一個是結構問題。大家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經過近幾年來的努力,困擾和束縛中散發展的結構性問題仍然未得到解决。由於歷史的原因,公司船隊結構存在嚴重缺陷,船隊平均船齡比較年輕,只有10年,但是小靈便型船隊整體老化,在近5年內將陸續退役。而且由於資產負債率過高,導致船舶固定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巴拿馬型船隊的平均固定成本超過了10000美元/天,從造船到退役都不可能賺錢。這些都給我們的經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導致我們企業的效益只能隨着市場波動飄忽不定,處境非常被動。
第二個是觀念問題。轉變觀念是一個永恆的主題、長期的任務和艱巨的工程,因為社會和市場環境在時刻不停地發生變化。近年來,我們不斷要求廣大員工要轉變觀念,適應市場的挑戰和競爭。職工的觀念和意識也有了很大的革新和進步。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由於受長期以來舊體制、舊觀念的影響和束縛,員工的整體觀念還遠遠不能適應當前競爭和發展的需要。要時刻認識到這是一個適者生存的時代,社會不可能因為中散是國有企業而寬容和遷就我們,市場不可能因為我們的結構問題而偏向我們。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地轉變觀念,才能在競爭中贏得主動和優勢。
上述兩個突出問題,决定了我們企業當前存在的兩對主要矛盾:
一是守舊、落後、封閉的觀念與日新月異、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間的矛盾。
十六大精神的核心就是與時俱進,要做到與時俱進,首先要從觀念上緊跟時代的步伐。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企業的成功就是觀念的成功,團隊的成功。如果觀念不轉變,思想不解放,任何有效的工作措施都會在中途流產或者流於形式,最終不了了之。在我們企業裏,不需要不求上進,躺在功勞簿上吃飯的人;也不需要指手畫脚、不幹正事的人。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最大的挑戰來自於我們自己。老是抱着過去的觀念,怎麼能够適應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怎麼能創造性地做好各項工作?很多怪事、很多問題、很多事故都出在觀念問題上。觀念不轉變,就不可能去主動學習新的知識,更談不上發展和創新。長此以往,我們將在不知不覺中被社會淘汰,被市場淘汰。
二是職工日益增長的利益需求與企業盈利能力不强之間的矛盾。
我們每年都要保證使職工的收入有一定幅度的增長,但是錢從哪裏來?企業不是銀行,錢都是從市場上一分一分掙回來的。解决這個矛盾的唯一出路就是把企業的效益搞上去,這個任務人人有責。今天我把這個矛盾指出來,就是希望我們所有船岸職工都要時刻清醒地認識到,企業和職工是利益和命運的共同體。抱怨、牢騷、心理不平衡不可能解决任何問題,只有面對現實,積極主動地做好每個人的工作,盡到每個人的責任,把這個共同體經營好、發展好,才能集體從中受益。因此,我們要多研究自己的問題,深刻反思我們的觀念、思維、能力是否能適應企業發展的要求,能不能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動力支持,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第二層意思:要發展壯大,必須從根本上解决上述制約發展的問題和矛盾。關鍵是要確立目標,抓住根本,持之以恆,有效落實。
要特別注意抓住「四個根本」:
一是做强主業,是生存和發展的根本途徑。
「求質不求量,做强不做大」是近期的基本戰略。
胡錦濤總書記說: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結合中散的實際就是要:聚精會神搞航運,一心一意謀發展。這其中也有個辨證的關係,只有把航運主業搞好了,我們企業才能得到發展。只有一心一意,聚精會神地抓航運主業,才能把航運主業抓好,抓出成效。整天左顧右看,三心二意,只會勞神傷體。因為我們在這個領域內有基礎、有規模、有品牌、有實力,更有能力。離開這個圈子,我們就失去了根基,就像船舶處於漂航狀態一樣,風平浪靜的時候比小船要穩當,一旦氣象惡劣就會很危險。
搞好航運主業,一是要進一步拓寬思路,堅持專業化基礎上的多元化策略,增强散貨市場價值鏈上的核心競爭力。二是要重視和發揮中散品牌和信譽「無形勝有形」的作用。三是要抓好戰略經營和戰術經營的結合,有關部門要結合我們的實際,儘快制定我司航運主業經營和發展戰略。戰略管理大師邁克爾·波特講過:作為企業,僅僅以運營為中心的做法是危險的,如果你努力的事業是和你的競爭對手一模一樣的,那麼你就不可能做得很成功,尤其是在今天,信息流和資金流以驚人的速度運轉時,這種公司就更前途難測了。當你把競爭點立足在運營方面時,事實上你只能把寶押在對手的無能上。因此,「智慧經營,精益管理,穩健操作,深度創新」應成為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經營方針。
二是機制激活,是增强中散活力和動力的根本源泉。
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管制階段,二是管理階段,三是治理階段。管制是計劃經濟時代政府的主要手段,作為政府的一個代表,國有企業也毫不走樣地繼承了政府的所有特點,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體現出了濃厚的管制特色。實踐證明,用政府的手段來管理企業是完全行不通的。第二個階段是管理階段,特點是重視制度建設,重視解决經營中的實際問題,但是由於陳舊觀念和體制的慣性影響,往往容易走入重管不重理,按下葫蘆浮起瓢的誤區。第三個階段是治理階段,特點是着眼於提高企業整體的資源配置效率,重視制度建設和知人善任的結合,重視機制的作用,强調把適當的人安置在適當的位子上,並監督他們的工作。
今後我們改革的重點是要從機制入手,下大力氣建立適合中散實際的一整套運營機制,從公司治理的角度增强企業的活力和動力。重點要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創新機制、監督機制和評價機制。要堅定不移地樹立一個信心:只要大膽地革新觀念,不斷地創新激勵機制,我們中散人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突破國企存在的種種弊端,闖出一片新天地來。
三是培育文化,是確保中散健康發展的根本手段。
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文化的競爭。培育和建設有中散特色的企業文化,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本身就是體現和驗證我們企業文化的一個過程,也是企業不斷總結發展歷程中得失成敗的一個理性思考過程。
誠信、求是、創新的企業價值觀的牢固樹立,不是一年兩年能够做到的;整合協作的團隊精神,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因此,我們要不斷地提煉我們在實踐中取得的有效成份,濃縮企業實踐精華,塑造中散特色文化,切忌照搬照抄,捕風捉影,炒作跟風。
要注意運用「思維和操作」的關係指導企業文化建設的實際,力爭每年都有新成果、新進展。要用發展的、與時俱進的企業文化引導和確保中散有序而健康的發展。
四是企業信息化,是提高企業智商和效率的根本方法。
從1990至1999年的10年時間,全球500强中有60%的企業被淘汰出局。這個數據說明,只有那些「創造了在市場競爭中不可取代位置」的企業才能够留下來。要想不被別的企業取代,就必須具有比競爭對手更快地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集中體現了一個企業的智商和效率。
21世紀的企業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因此,只有不斷提高企業的反應速度,才能在未來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如何把廣大船岸職工的個人智商變為企業智商,把職工智慧變為企業智慧,關鍵是要不斷提高企業信息化、數字化的水平,在企業內部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加快獲得和處理信息的速度,以信息化帶動管理的現代化,最終實現低成本、高效率、利潤最大化。
把這些問題、矛盾、任務列出來,就是希望大家在做好具體工作、履行好崗位職責的同時,要想大事、抓急事、辦難事,把企業的發展和個人的成功緊密結合起來,牢固樹立與時俱進的發展意識,居危思進的憂患意識,拚搏奮進的競爭意識,始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效益是第一目標,創新是第一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