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自羞不如戰國四公子及荀卿之徒說
呂不韋所以編撰《呂氏春秋》之因由,最早加以論述者,乃見《史記》。《史記·呂不韋列傳》云:
當是時,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皆下士喜賓客以相傾。呂不韋以秦之彊,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時諸侯多辯士,如荀卿之徒,著書布天下。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餘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5)
始皇登基,國勢極盛,《史記·秦始皇本紀》云:「莊襄王死,政代立為秦王。當是之時,秦地已并巴、蜀、漢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東,有河東、太原、上黨郡;東至滎陽,滅二周,置三川郡。呂不韋為相,封十萬戶,號曰文信侯。招致賓客游士,欲以并天下。」(6)呂不韋以為強秦可以「并天下」,自與天下好賢者相比。當時,戰國四公子以親賢得名,楚有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7)齊有孟嘗君「食客數千人,無貴賤一與文等」,(8)趙有平原君「喜賓客,賓客蓋至者數千人」,(9)魏有信陵君「為人仁而下士〔……〕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10)至於各家學說方面,則有荀卿之徒著書佈天下。(11)呂不韋既已為相,亦招致賓客游士,欲與四公子相比,因而編撰《呂》書以與四公子分庭伉禮。
南宋黃震《黃氏日鈔》嘗言:「《呂氏春秋》者,秦相呂不韋恥以貴顯而不及荀卿子之徒著書布天下,使其賓客共著〈八覽〉、〈六論〉、〈十二紀〉,竊名《春秋》。高誘為之訓解。」(12)不韋恥以貴顯,怕及不上荀卿之徒,於是著書立說。今人傅武光《呂氏春秋與諸子之關係》亦據《史記》本傳所言曰:
呂不韋之養士,意在與四公子「相傾」;其命賓客著書,欲以與荀卿之徒爭勝,動機皆出於「以秦之彊羞不如」,換言之,其著《呂氏春秋》,不過附庸風雅,炫世釣名,以文其傖俗之態而已。(13)
又謂:
呂不韋倡議著書之動機為何?曰:如《史記》本傳之所言者是也。〔……〕方其叱咤風雲之際,躋身列國群英之間,自易相形見絀,赧然自慚其駔儈不文,而有自卑之感焉,既生自卑之感,則必思所以補償之者矣。《呂氏春秋》之書,當係基於此自卑而求補償之心理,而命賓客為之也。史公以「羞不如」為說,最得其實。然則史公之言,雖不知何據,要為極合理之推斷,或者史公去不韋未遠,容有文獻可徵,亦未可知也。(14)
傅氏所論,可謂此「羞不如」說最清楚之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