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有效需求原理

我们需要从一些术语开始。在后面的章节,我们将会精确定义这些术语。在技术、资源和成本既定的条件下,企业家雇用一定数量的劳动力,由此会产生如下两方面的费用:一方面,为了获得生产要素的当前服务,他必须为这些生产要素(不包括其他企业家)支付费用,我们将之称为该就业数量的要素成本(factor cost)。另一方面,他从其他企业家那里购得的,连同他使用这些设备而未让其闲置的,两者共同发生的费用,我们称之为该就业数量的使用者成本(user cost)[1]。如果产出的价值超过要素成本与使用者成本之和,超出的部分就是利润,也可称为企业家的收入。当然,从该企业家的角度看是要素成本,从其他企业家的角度看,就是其生产要素的收入,两者其实同出而异名。这样,要素成本加上企业家利润,我们就得到了所谓的总收入,这个总收入是企业家提供一定就业数量的结果。因此,我们将企业家利润定义为(也应该是)某个数值,当企业家决策雇用多少劳动力时,他的判断标准是,利润值是否达到最大。为了表述方便,我们有时从企业家的角度出发,将既定就业数量产生的总收入称为该就业数量的收益(proceeds)。另外,一定就业数量所产出的总供给价格(aggregate supply price)[2]就是对收益的某种预期。正是在这个预期下,企业家才会认为,提供一定的就业数量[3]有利可图。

可以推断,如果技术、单位劳动的资源和要素成本都既定不变,就业数量取决于企业家预期能从相应产量中获得的收益[4]。无论对一个企业、一个行业,还是对整个社会,这个结论都成立。这是因为,企业家将会尽力使得就业数量达到某一水平,在这个水平,他们的预期收入和要素成本之间的差额达到最大。

我们用Z表示雇用N个劳动力形成产出的总供给价格,用Z=Φ(N)表示ZN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总供给函数[5]。同样,我们用D表示企业家预期从雇用N个劳动力中获得的收益,D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D=f(N)表示,我们称之为总需求函数

可以推断,对于既定的N,如果预期收益大于总供给价格,也就是说,如果D大于Z,企业家认为有利可图,他会增加就业数量,使之超过N。如果必要的话,他可以通过提高成本同其他企业家竞争生产要素,直到N达到某一水平,在该水平,Z等于D。就业数量由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的交点所决定,原因在于,在这一点,企业家预期的利润将会达到最大。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交会)在这个点的数值D,我们称为有效需求。这就是就业通论的核心要点,也是我们致力于解释的目标。在接下来的章节,我们主要研究决定这两个函数的诸般因素。

另外,针对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之间的关系,古典经济学有一条特别的假设。人们通常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直接表述为,“供给创造出属于它自己的需求”。这个学说一直构成了一切正统经济学理论的基石。这是因为,“供给创造出它自己的需求”,这必然表明,对于每一个N的值,也就是说,对于每一个产量和就业水平,f(N)和Φ(N)总会相等。如果N增加,导致Z(=Φ(N))相应增加,D(=f(N))必定也等量增加。换言之,古典理论假设,总需求价格(或收益)总能自动地等于总供给价格。因此,无论N的值是多少,收入D总是等于总供给价格Z,在这里,总供给价格对应于就业数量N。也就是说,有效需求不是唯一的均衡值,而是有一个由无数均衡点构成的区间,在这个区间里,每一个均衡点实现的可能性都不相上下。除了劳动边际负效用所设置的某个上限,就业数量也不是唯一确定的。

如果这个假设正确无误,那么,由于企业家之间的竞争,就业数量必然会增加到某一点。在这一点,总产出的供给完全缺乏弹性,也就是说,有效需求继续增加,产量却不会随之增加。显而易见,这种情况正是充分就业状态。在前面的章节,我们已经从劳动者的行为角度对充分就业做过定义。我们现在碰到的情况,就是另一个可以等量齐观的定义。要实现一定的产量,需要投入相应的就业数量,所谓的充分就业就是,如果有效需求增加,就业数量已经完全缺乏弹性,因此,产量不会随之增加。我们知道,萨伊定律表述的是,总产量的总需求价格等于总供给价格。因此,萨伊定律等价于如下命题:经济体系总是可以畅通无阻地达到充分就业。但是,如果萨伊定律并不能真正表述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之间的关系,那么,经济学理论至关重要的这一章仍然一片空白。缺少了这一章,一切关于就业总量的讨论都注定徒劳无功。

在这里,我们要提前对就业理论做一个概述。这些内容将在后续章节陆续呈现。在目前阶段,读者未必能够完全理解这些内容,但这么做对他们不无裨益。在概述过程中,我们会涉及一些术语。我们将陆续对这些术语作出详细的定义。目前,我们将假设,对于所雇用的每个单位劳动力,企业家付出的货币工资和其他要素成本都保持不变。不过,我们将会在后面放开这条简化假设。之所以现在引入这个假设,无非是为了表述方便。无论货币工资等是否倾向于变化,就业理论的要点丝毫不受影响。

我们的理论要点可以表述如下:如果就业数量增加,真实总收入将随之增加。社会的心理特点是,真实总收入增加,消费总量也会随之增加,但增幅不及收入的增幅。因此,如果增加的就业全部用于满足直接消费需求的增加,那么,企业家将蒙受损失。因此,对应于既定的就业数量,这个社会选择的消费总量是一个确定的数量,而总产量会超过这个消费总量。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必须有一定的当前投资来吸收这部分额外的产量。这是因为,如果没有这部分投资,企业家的收入将不足以诱使他们提供既定的就业数量。因此,如果所谓的社会消费倾向保持不变,而且我们定义,在这个水平下,企业家阶层既无意扩张,也无意收缩,那么就业的均衡水平取决于当前的投资数量。可以推断,当前的投资数量取决于所谓的投资动机。我们将会发现,投资动机取决于如下两个因素:一是资本边际效率,二是综合利率,也就是,不同期限及风险贷款的综合利率。

因此,如果储蓄货币和投资增量既定,在其他任何就业水平下,总产量的总供给价格都不等于总需求价格,既然如此,这个社会相应的均衡就业水平将独一无二。均衡就业水平不可能高于充分就业水平,换言之,真实工资不可能低于劳动的边际负效用。但是,一般说来,没有理由预期,均衡就业水平一定等于充分就业水平。对应于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只是一种特殊情况。只有当消费倾向和投资动机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别的关系时,这个特殊情况才能实现。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这种特别的关系就是最优关系。但妙手偶得也好,着意为之也罢,这种特别的关系仅见于如下情况:当前投资数量提供的需求刚好等于如下两个数量的差额:一是充分就业所产出的总供给价格,二是充分就业时这个社会的消费数量。

我们可以将就业理论的要点概括如下:

(1)如果技术、资源和成本状况既定,收入(货币收入和真实收入)取决于就业数量N

(2)社会总收入和预计用于消费总量(用D1表示)之间的关系,取决于这个社会的心理特点,我们称为消费倾向。也就是说,除非消费倾向发生显著的变化,否则消费将取决于总收入水平,继而取决于就业数量N

(3)企业家们决定雇用劳动力的数量N,这个数量取决于如下两个数量之和(D):①社会预期用于消费的数量D1;②社会预期用于新增投资的数量D2D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有效需求

(4)既然D1+D2=D=Φ(N),其中Φ是总供给函数,正如我们在第(2)条所提到的,D1N的函数,我们x(N)用表示,D1取决于消费倾向,可以得出,Φ(N)-x(N)=D2

(5)因此,均衡的就业数量取决于如下三个因素:①总供给函数Φ;②消费倾向x;③投资数量D2。这就是就业通论的要点。

(6)在工资品行业中,对应于每一个N,都有一个劳动边际生产力,正是这个劳动边际生产力决定了真实工资。因此,要点(5)必须符合如下条件:存在某个就业总量水平,在这个水平下,真实工资等于劳动边际负效用,N不能超过这个特定值。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前面暂时假设,货币工资保持不变,但并不是D的任何一个值都满足这个假设。因此,如果要完整地阐述就业理论,解除这个假设至关重要。

(7)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无论N取什么值,D=Φ(N)都成立,只要不超过最大值,无论就业数量有多大,都不会对均衡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可以预期,企业家相互竞争,会将就业数量推至最大值。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只有在这一点,经济体系才可能实现稳定的均衡。

(8)如果我们的收入增加,消费也将随之增加,不过没有收入增加的那么多。既然如此,如果就业数量增加D1也将随之增加不过没有D增加的那么多。借助这个心理法则,我们将会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这是因为,根据这项法则,就业数量越大,相应产量的总供给价格(Z),以及企业家预期能从消费支出中收回的数量(D1),这两者的差额也就越大。因此,如果消费倾向保持不变,而且不能同时增加,以填补ZD1之间的差距,那么就业数量不可能增加。因此,根据古典理论的假设,当就业数量增加时,如果没有其他力量发挥作用,不能使D2增加到足以填补ZD1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那么,我们将会发现,在低于充分就业的某个水平,即由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交会点所决定的那个就业水平,经济体系能实现稳定的均衡。

因此,就业数量并不是由劳动边际负效用决定的,在这里,劳动边际负效用以真实工资衡量。唯一例外的情况是,在既定的真实工资水平下,劳动力供给量已经达到了就业的最大值。消费倾向和投资增量共同决定就业数量,就业数量又唯一地决定真实工资水平,而不是相反的因果关系。如果消费倾向和投资增量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会产生如下两个结果:(1)实际就业水平将会低于当前的劳动力供给量,当前的劳动力供给量对应于既定的真实工资水平;(2)均衡真实工资大于均衡就业数量的边际负效用。

资源丰裕,生活反而贫困,对于这样的反常现象,上述分析给我们提供了解释。这是因为,尽管劳动边际产出超过了就业数量的边际负效用,但是,只要有效需求存在不足,生产就会受到阻遏。经济体系原本可以达到充分就业,然而,仅仅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存在,在达到充分就业以前,就业就有可能停滞不前。

更有甚者,社会越富裕,实际生产和潜在生产能力之间的差距就会越发巨大,这样,经济体系的问题就越发地显露无遗,令人无法容忍。这是因为,一个贫困的社会倾向于将大部分产出用于消费,因此,就算投资数量不大,也足以提供充分就业。但在一个富裕的社会,富裕阶层有储蓄倾向,贫困阶层有就业需求,为了使这两者协调一致,这个社会将不得不为投资寻找额外的机会。一个社会虽有致富潜力,但如果投资动机非常微弱,那么,在有效需求法则的作用下,这个社会将被迫减少产量,直到该社会变得足够贫穷,这样,产量超出消费的部分持续减少,直到和微弱的投资动机相匹配。

更糟糕的是,富裕社会不仅边际消费倾向[6]更低,还积累了更多的资本品,进一步投资机会的吸引力也更加微弱,除非利率能够快速下降。在谈及这里的内容时,我们不得不涉及两个新问题:一是利率理论,二是利率为什么不能自动降到合宜水平。这正是我们在第四卷致力于探讨的核心问题。

因此,当前的经济学主要存在如下三方面的不足,需要我们加以弥补:(1)消费倾向的分析;(2)资本边际效率的定义;(3)利率理论。一旦完成这些工作,我们将会发现,作为我们就业通论的补充,物价理论将会得其所哉。此外,我们还将发现,在我们的利率理论中,货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将试图解开货币异乎寻常的独特本质。

古典学派认为,他们可以放心地忽略总需求函数,而不虞有失。这个观点正是李嘉图经济学的精髓所在。在近一个多世纪,李嘉图经济学都是我们接受经济学教育的基础。事实上,李嘉图认为,有效需求不可能不足。马尔萨斯曾经强烈地反对这个论断。但是,他的反对徒劳无功。这是因为,马尔萨斯解释不清楚(没有诉诸常人的经验事实)有效需求如何会变得不足或者过剩,为什么会变得不足或过剩。既然如此,他就无法另辟蹊径,自立门派。就像宗教裁判所彻底征服西班牙那样,李嘉图在英伦三岛无人可敌。李嘉图理论的拥趸上至政经名流,下至普罗大众,甚至连反对者都偃旗息鼓。异见之声噤若寒蝉,对相关问题的讨论也戛然而止。随着马尔萨斯的俯首称臣,针对有效需求的巨大疑问也从经济学界销声匿迹。在马歇尔、埃奇沃斯和庇古教授的著作中,我们找不到越雷池半步的片言只语。在这些大师手里,古典经济学臻至炉火纯青的巅峰境界。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只能在卡尔·马克思、西尔维奥·格塞尔(Silvio Gesell)和道格拉斯(Douglas)少校栖身的地下社会,暗无天日地苟延残喘。

李嘉图理论的大获全胜既有些不可思议,也有些神秘莫测。这很可能是因为李嘉图的理论生逢其时。我猜想,这个理论得出的结论完全出乎未经教化之凡夫俗子的预料,这反而增加了它的学术声望。在应用于实践的时候,这个理论的教义显得刻板而无趣,这反而使它德行日隆。这个理论适用于巍峨雄伟而浑然一体的逻辑上层建筑,这令它美轮美奂。对于社会出现的大量不义之举和赤裸裸的残暴行径,这个理论能够将之解释为进步历程中不可避免的事件,任何试图从总体实施变革的举动都将弊大于利,这令它掷地有声。这个理论为个人资本主义的自由行动提供了言之成理的理由,这为它赢得了政权背后社会主流势力的支持。

尽管李嘉图理论本身未受到正统经济学家的质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将该理论用于科学预判时,人们遭遇到明显的失败,这严重损害了理论践行者的声誉。这是因为,在他们理论的结论和观察到的事实之间,差异如此明显,甚至连门外汉都不会视而不见。自马尔萨斯以后,经济学家却对此无动于衷,这样一来,普罗大众对经济学家越来越嗤之以鼻。而他们却对其他科学礼敬有加,原因在于,将理论的结论应用于实践时,这些科学会接受观察事实的验证。

传统经济理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乐观的论调,这使得经济学家看上去就像伏尔泰笔下的老实人(Candides)。老实人远离红尘俗世,追求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来自上天的安排,只要我们顺乎自然,那么,一切都将尽善尽美。但是他们却忽视了一点:有效需求不足以制约社会的繁荣。这是因为,如果这个社会按照古典理论假设的方式运行,显然存在着这样的自然倾向,使得社会资源趋向于最优配置。很可能的情况是,古典理论所描绘的,是经济体系理想的运行方式。但如果假设现实世界亦复如是,这就相当于假设,我们在现实世界可以畅通无阻。

注释

[1]我们将在第六章给出使用者成本的精确定义。

[2]不要将这个概念和一单位产出之供给价格混为一谈,后者是一般意义上的内涵。

[3]读者将会发现,在目前,我们一直将使用者成本从用既定产量的收益和总供给价格中减去。这样,在我们的理解中,这两个概念都不包含使用者成本。当然,购买者的支付总额包括使用者成本。为什么这是一个方便的做法?我们将会在第六章给出解释。要点在于,如果总收益和总供给价格这两个概念不包含使用者成本,那么,我们可以对它们作出独一无二、毫不含糊的定义。使用者成本不仅取决于行业自给自足的程度,也取决于企业家相互之间采购的程度,因此,如果不考虑这两个因素,我们不可能对购买者的支付总额作出定义,因为这个支付总额包含了使用者成本。就算我们定义的是常规意义上单个生产者的供给价格,我们也会碰到同样的困难。如果我们考虑的是总产量的供给价格,我们会遇到严重的重复计算困难。这个困难可谓由来已久。如果我们一定要将使用者成本包含进总产量之供给价格中,那么,避免重复计算的唯一方法是,根据产品的性质将企业(消费品或资本品)归类,再针对每个类别的一体化程度作出特别假设。但这些假设本身含糊不清、错综复杂,并且与事实不符。但是,如果我们定义的总供给价格不包括使用者成本,那么,这些困难将迎刃而解。不过,我建议读者耐心等待,到第六章及其附录,我们会加以充分讨论。

[4]企业家必须切合实际地确定其生产规模。但是,既定产量的销售收入是多少?对于这个问题,它不会仅有一个确定无疑的预期,而是有多个假设的预期,每个预期的概率及确定程度各自不同。因此,如果我们说到企业家对于收益的预期,我们指的是这样的预期,如果企业家对这个预期感到确定无疑,那么,由这个预期产生的行动和如下行动如出一辙,这就是,在他实际作出决策时,当时的预期状态所产生的行动;构成后一类预期状态的,是一组模糊而多样的概率。

[5]在第二十章,我们将与此密切有关的函数称作就业函数。

[6]我们将在第十章作出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