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合理输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血栓弹力图在心血管外科中的应用价值

心脏外科手术的凝血管理非常复杂,需要在体外循环时抗凝,体外循环结束后又需要凝血功能及时恢复,手术结束后则需要在止血和防治血栓栓塞两者间获得平衡。术前有许多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导致基础血小板功能低下。体外循环时,采用合理的抗凝既可抑制患者的凝血功能也不激活血小板,无凝血块的形成;体外循环后,患者常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功能低下以及纤维蛋白裂解,因此,需要尽快恢复患者正常的止血功能。肝素抗凝、鱼精蛋白拮抗和术后止血治疗过程均较复杂,TEG能以其快速、灵敏、准确的优点提供极大的帮助。
加拿大多伦多总医院在一项研究中评估了TEG对心脏手术后大出血风险的预测作用。434例心脏手术患者在体外循环前和术中分别进行了TEG监测,监测指标为R值、MA和α角。分别运用常规预测模型和附加TEG参数的预测模型对患者大出血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434例患者中59例出现大出血,其中20例被TEG模型预测为高风险,占大出血人数的34%,而只有13例(22%)被常规模型预测为高风险。这一结果说明TEG参数的引入可以提高大出血风险预测的灵敏度,有助于指导术后出血的个体化治疗。此外,该研究表明术中TEG监测比体外循环前TEG监测的预测价值更高,其中反映血凝块强度的MA值是最有意义的预测指标。
不同ACT测定仪的敏感性和稳定性存在差异,需要结合临床实际综合判断。临床上常有用ACT难以解释的出血,只能按经验给予血制品和止血药,因而迫切需要借助其他方法进行快速鉴别。用含肝素酶和不含肝素酶的检测杯分别测定TEG,可以检测出血样本中是否存在低浓度肝素,这对于鉴别是否存在肝素反弹有重要价值,也可判断术后出血的原因。Galeone等在41例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中,分别以TEG和ACT测定仪监测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不同时间点内是否存在残留肝素,结果表明:心脏手术后88%的样本中存在肝素残留或肝素反跳现象,在这种情况下ACT无法检测到残余肝素的活性,而肝素酶对比试验则可实现肝素反跳的诊断。
手术后凝血病和大出血是心脏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在需要长时间体外循环和创伤较大的复杂心血管手术时发生率较高。由于常规凝血指标不能反映血小板功能异常和纤溶异常,对指导心脏手术后凝血病治疗的临床意义有限。TEG能动态完整地监测凝血和纤溶的整个过程,辨别凝血异常的原因,如凝血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原功能减低、血小板功能减低、纤溶系统功能亢进或者是残留肝素等,因而TEG监测用于指导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可显著减少血液制品的用量。最近在德国歌德大学医院进行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将手术时创面渗血多、难于止血或者术后出血量超过250ml/h的100名复杂心血管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常规凝血功能监测组和TEG监测组,常规组监测常规凝血指标(血小板、纤维蛋白原、APTT、ACT等),TEG组监测ROTEM和血小板图,两组患者均根据监测结果按照预定的凝血病治疗方案给予鱼精蛋白,输注红细胞、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血制品,研究结果表明:TEG组红细胞输注量明显少于常规组,其他血制品的输注量也是TEG组较少,此外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术后6个月内病死率等指标TEG组均低于常规组。
最近Petricevic等通过对凝血功能监测值和患者心脏手术后胸腔引流管引流量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是影响术后出血量的关键因素,从而间接影响了患者对血液制品的需要量。研究者发现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与ROTEM的监测数值相关性非常好,在敏感性上优于常规凝血指标,该研究提示体外循环后,凝血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功能下降、数量减少以及纤维蛋白被大量消耗等。
总之,TEG在诊断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出血的原因和指导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注意的是,TEG监测是在体外进行的,不能反映凝血的血管相。对于TEG监测结果显著异常的术后出血患者,在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还需不断评估治疗效果,有些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外科因素出血和凝血异常。大量出血的患者,如果TEG监测结果正常或轻微异常,强烈提示存在外科因素出血,另外还需考虑患者是否使用了抗血小板药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缺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