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节 PET-CT在小细胞肺癌诊疗中的价值

一、诊断价值
PET-CT根据肺部肿瘤的大小、形态和 18F-FDG放射性分布浓聚程度鉴别其良、恶性,诊断准确率可达79%~94%,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2%~100%、75%~100% [1]。延迟显像是鉴别肺部肿瘤良、恶性的重要手段,通过计算滞留指数作为半定量诊断参考分析。
二、小细胞肺癌的分期
准确的分期对于各类肺癌的治疗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Seltzer等 [5]统计247例行PETCT检查的肺癌患者,其中61%的检查目的是为了准确分期,20%为明确诊断,6%为疗效观察。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分期中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可,而对于初诊小细胞肺癌分期的研究报道较少,但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表明PET-CT在小细胞肺癌精确分期中有重要价值。对于小细胞肺癌的分期, 18 F-FDG PET-CT较其他影像学检查有显著优越性,PET-CT一次扫描可获得全身信息,能够准确界定肿瘤侵犯范围,鉴别心包是否受累、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良恶性,同时灵敏、特异地发现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从而对小细胞肺癌做出全面、整体评价,准确地区分局限期与广泛期。Schumacher等利用传统影像学方法与 18F-FDG PET-CT对2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分期比较,结果7例经PET-CT扫描分期由局限期改为广泛期。由于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等非手术治疗效果常较明显,因此治疗间期行PET-CT扫描能够对实时评估病灶状态,对肺癌进行再分期,从而实现小细胞肺癌的个性化治疗。
(一)评价胸内累及程度
CT扫描凭借其较高的空间和密度分辨率,可对胸膜、纵隔、心包、胸壁、血管及支气管等邻近结构是否受侵犯作出有效判断;PET空间分辨率虽然较低,但可提供病灶的生物学信息,与CT有机结合能够明确肿瘤累及范围,界定病变是否超出同侧胸腔,进而划分局限期与广泛期。对于合并胸腔积液但CT上并无确切胸膜结节或胸膜增厚表现的肺癌患者,可通过PET显像观察胸膜是否有 18 F-FDG放射性浓聚,进而判断胸腔积液的良恶性。
(二)分析淋巴结状态
PET-CT对淋巴结状态的判定具有独特优势,功能显像与解剖成像相融合,使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不再单纯依赖于短径或SUV值。CT上短径>1cm的“阳性”淋巴结,在PET显像中可呈现出不同的放射性浓聚程度和放射性分布形式,依据其SUV值、滞留指数及放射性分布特点,鉴别肿大淋巴结为转移性、炎性、反应性增生或结节病等。对于SUV>2.5,滞留指数20%~30%以上且分布不均的肿大淋巴结,多考虑为转移性;对于SUV<2.0,滞留指数20%以下或延迟扫描SUV值降低者,则考虑炎性或反应性增生;如出现纵隔及双肺门对称性分布的高代谢结节,而全身其他部位未见异常代谢灶,应考虑结节病的可能。CT上短径<1.0cm的“阴性”淋巴结,若PET中呈 18F-FDG高摄取,应考虑为转移,但对于淋巴结内的微小转移,其大小与代谢均可为正常,PET-CT常无法显示造成假阴性。
(三)检出远处转移
小细胞肺癌常发生骨、肝、脑和肾上腺等器官远处转移,PET全身显像能够发现胸外异常放射性浓聚灶,经同机CT融合对病灶进行精确定位和并予以鉴别分析,在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同时,减少了假阳性(如术后炎性反应、生理性摄取、骨折等)。PET-CT诊断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特异性可达98%,通常对溶骨性转移的诊断优于成骨性转移,可与 99mTc-MDP全身骨显像互补,扩大扫描范围有助于发现四肢的骨转移灶。对于肝转移,PET-CT的优势在于凭借PET高灵敏度,能在部分病灶出现形态学变化之前即发现放射性异常浓聚,以及对常规显像诊断不明确的病灶进行鉴别,从而更早作出广泛期分期,但肝脏本底通常较高,PET空间分辨率较低,对于微小转移灶可出现假阴性,对肝脓肿、寄生虫病可出现假阳性,因此需结合CT或MR增强扫描。由于正常脑组织对葡萄糖高摄取, 18F-FDG PET显像检查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灵敏度较低,又因脑转移瘤的PET表现多样(放射性分布浓聚、稀疏或与正常脑组织相近),CT平扫对体积较小病灶分辨率不高,故PET-CT常不作为肺癌脑转移筛查的首选。对于怀疑有脑转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在全身检查后行单独头部PET-CT融合扫描,可提高检出率;此外, 11 C-MET显像因其靶本比较高,可帮助脑转移瘤的诊断。PET-CT对肾上腺是否存在转移可做出较为准确地判断,从而决定小细胞肺癌的分期与治疗方案,文献报道其特异性达80%~100%,灵敏度为100%。
三、对治疗决策的影响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通常以放、化疗等非手术治疗为主,而通过PET-CT扫描进行准确分期、再分期后,不但能够决定与及时调整非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案,同时也为一部分局限期患者提供了手术的机会,使患者受益,使医疗资源分配更加优化。
四、放化疗效果评价、监测转移、诊断手术残留与复发
PET-CT通过分子显像与解剖成像相融合,能够从形态学方面与功能代谢角度对小细胞肺癌原发灶及(或)转移灶的放化疗效果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CT根据病灶的范围、密度改变评价疗效, 18F-FDG PET从病灶内的糖代谢水平判断肿瘤是否存活,瘤组织糖代谢旺盛,纤维化及坏死组织呈低代谢或无代谢,而PET-CT将二者同机综合分析,在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些病灶在治疗后复查CT或MRI时虽表现为范围缩小、坏死、纤维化或瘢痕样变,但如果病灶内出现 18F-FDG放射性分布浓聚,常提示肿瘤细胞虽减少但仍有部分存活且具有增殖力,并可能对化疗药物产生抗药性;另有一些患者治疗后病灶范围并无显著变化,但其内 18 F-FDG代谢水平明显降低甚或降至肺组织本底水平,仍说明治疗收到确切效果;目前临床上普遍以SUV max值的变化作为衡量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SUV max值降低大于20%为治疗有效。临床中值得注意的是,放疗及化疗可诱导细胞凋亡,其修复过程以及巨噬细胞对坏死组织的清除由葡萄糖有氧氧化与无氧酵解提供能量,导致放化疗后短期内糖代谢水平会有一定程度升高,表现为病灶内仍有 18F-FDG摄取,因此常不建议在放化疗后立即行PET-CT检查,避免出现假阳性。此外, 18F-FDG PET也能从细胞代谢水平评价肺癌靶向治疗的效果。
关于监测转移,前文中已叙述, 18F-FDG PET-CT对肺癌淋巴结转移及骨、肝、脑、肾上腺等远处转移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较高,因此是小细胞肺癌治疗后监测转移的重要手段。
对于少数经手术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行PET-CT可检测术后残留和局部复发,并能够与术后炎性反应(创伤性及肉芽肿性)相鉴别。对于术后残留与复发,PET表现为切缘或吻合口区的局限性放射性浓聚影,同机CT精确定位可见软组织病灶,采用双时相法扫描,高代谢灶SUV值多升高,滞留指数20%~30%以上,术后炎性反应也表现为局部 18 F-FDG高代谢,但延迟扫描SUV值多下降或无变化,其范围亦较残留或复发者相对弥漫。通过PET-CT半定量分析及双时相扫描计算滞留指数,可提高术后残留及复发的诊断准确性,临床上多建议肺癌患者的PET-CT检查在手术2~3个月后进行,以避开炎性反应期,减少假阳性。
五、在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目前临床应用的新型PET-CT集扫描孔径大、单支点悬臂检查床、大容量计算机工作站、高兼容性图像处理与传输系统于一体,并可配备激光定位系统,同时可借助多种正电子显像剂,从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代谢、增殖活性、乏氧、肿瘤特异性受体、血管生成及凋亡等方面进行生物靶容积的定位,根据边缘受累的体积增加放疗照射野,在提高肿瘤靶区剂量的同时减轻正常肺组织及食管等的辐射损伤。PET根据病灶内 18F-FDG放射性浓聚程度的不同区分肿瘤与肺不张、瘢痕、坏死组织以及判断肿瘤细胞密度,CT对其进行精确解剖定位,二者同机融合则可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为三维适形及调强放疗提供了生物信息,实现靶区内剂量分布的优化,并可在疗程中根据生物靶区的变化调整放疗计划。Ciernik等 [6]对39例肺癌患者应用PET-CT制订放疗计划,结果显示扫描后改变了56%患者的肿瘤靶区(gross tumor volume,GTV),46%患者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调整大于20%。另外,PET-CT全身扫描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转移灶遗漏,通过半定量分析鉴别可疑,对放疗靶区勾画及计划制订有很大指导意义。
六、评价预后
初诊分期是影响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大量临床研究显示 [7],局限期患者的生存期高于广泛期患者,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20个月、7~12个月,而 18 F-FDG PETCT能够对小细胞肺癌做出准确的分期,从很大程度上预测预后。
此外,SUV作为病灶PET-CT显像的一个半定量指标,其数值与肿瘤细胞的代谢程度和增殖能力呈正相关,能够反映瘤组织的状态,已有大量研究发现SUV可作为评价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指标,而在小细胞肺癌,相关研究相对较少。Lee等 [8]对76例初诊小细胞肺癌病人进行研究认为在相同分期内,原发病灶SUV max值高、低不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不同,低SUV max值患者生存率高于高SUV max患者。由于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转移性强,影响预后因素较多,SUV max值目前尚不能作为评价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但可为其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