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案例28 口服降压药后跌倒致硬膜外血肿
【事件经过】
患者汤某,男性,67岁。因“肺癌”入住胸外科等待手术治疗,责任护士送患者到病床,测生命体征,血压160/95mmHg,患者诉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每日晨起自服降压药,有前列腺增生病史,经常感觉尿频、尿急。入院第二天7∶00,护士遵医嘱为患者抽血,以进行术前血液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抽血后护士离开,患者因感到尿急,边按压手臂抽血部位,边往厕所赶,碰到床尾椅子不慎跌倒在地,头部外伤,左耳出血。患者呼喊后,医师、护士赶到,将其抬到病床上,测量生命体征,BP 170/90mmHg,其余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给予清创、心理安慰。CT检查示:硬膜外血肿,转脑外科治疗,患者一个月后康复。
【事件分类】
可预防性临床护理不良事件。
【事件分析】
1.直接原因 早晨服用降压药物后起床过猛,引起头晕,患者往厕所赶时碰到床尾椅子跌倒,致头部外伤。
2.患者抽血后尿急,边按压手臂抽血部位边赶往厕所,行动不便。
3.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入院首次护理评估中,对跌倒风险评估认识不足。该患者是跌倒风险的高危人群,年龄在60岁以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每天早晨口服降压药,既往有前列腺增生病史,有尿频、尿急症状。
4.对跌倒高风险患者未明确标识。
5.未对跌倒高风险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告知与健康教育指导。
6.各班护士未对跌倒高风险患者进行重点交接班。未对患者进行持续性护理评估。
【纠正措施】
1.组织全体护士进行跌倒风险管理培训。重点要求全体人员重视患者跌倒的危害性。
2.实施首诊负责制。要求接收患者的责任护士当班完成新入院的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对于存在跌倒风险的患者,有针对性地在当班内完成健康教育指导及标识。
3.对存在风险的患者,每班交接班。
4.责任护士在患者出现病情变化如首次下床、服用致跌倒高危药物、睡眠差、心血管系统出现异常等情况时,要及时评估、记录、指导,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
【预防措施】
1.组织全体护士进行跌倒风险管理培训。重点要求全体人员重视患者跌倒的危害性。
2.入院即利用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作对全部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评估。使老年人明确自己的跌倒风险有多高,这是提高老年患者的依从性,参与自我干预的基础。
3.护士与患者或家属共同针对风险点找出防范措施,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相关的防护技能。
4.对曾经发生过跌倒的患者分析其导致跌倒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相关链接】
一、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
1.中枢和周围神经病变。
2.感觉功能衰退。
3.肌肉力量下降。
4.平衡能力下降。
5.步态稳定性下降。
6.心血管类疾病。
7.神经系统疾病。
8.药物异常反应。
9.环境因素。
二、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表3-1)
表3-1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表
续表
结果评定:低危:1~2分;中危:3~9分;高危:10分以上。
(孙咏梅 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