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3 欧盟:可信赖的人工智能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欧盟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拥有雄厚的实力,当然不会放过人工智能在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带来的巨大机遇。欧盟人工智能政策的设计者和制定者是欧盟委员会,其政策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欧盟和各成员国作用,促进欧盟内部的协同与合作,确保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全球人工智能竞争。
2018年4月,欧盟委员会向欧洲议会、欧盟理事会、欧洲理事会等机构提交了题为《欧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Europe)的报告,阐述了欧盟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的态势,制订了欧盟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该报告可以称得上是欧盟的人工智能发展总体战略,它开启了欧盟全面进军人工智能的乐章。该报告提出的欧盟人工智能三大发展目标值得关注。
第一是增强技术与产业能力,推进人工智能应用。欧盟将加大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领域的投资、升级科研基础设施以实现相关突破,开发医疗、交通等关键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欧盟将以公私合作的方式增加人工智能研发投资,到2020年投资应达到200亿欧元,并在接下来10年里每年投资尽量超过200亿欧元。
第二是为迎接社会经济变革做好准备。针对人工智能应用将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潜在不利影响,欧盟委员会将出台包括(再)培训计划、数字机遇培训生计划等措施在内的一揽子方案,确保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稳定就业。
第三是确立合适的伦理和法律框架。欧盟委员会将与欧洲科学和新技术伦理小组合作,在2019年年底前推出一系列事关人工智能伦理的指南或文件。
为落实《欧盟人工智能》战略,欧盟委员会于2018年12月发布了主题为“人工智能欧洲造”(AI made in Europe)的《人工智能协调计划》(European Coordinated Plan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希望通过增加投资、提供更多数据、培养人才、确保信任促进欧洲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在投资方面,欧盟委员会将在2020年前通过欧洲战略投资基金、地平线2020计划、欧洲投资基金先期投资1亿欧元;欧盟成员国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资助和项目形式开展投资;欧洲创新理事会将在2019—2020年通过其旗舰计划支持人工智能领域颠覆式创新活动,资助规模达1亿欧元。此外,欧盟还鼓励成员国利用创新券、小额资助和贷款等形式助力中小企业数字转型,包括整合人工智能在产品、生产流程和商业模式中的应用。
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协调计划》提出了“人工智能欧洲造”的两大关键原则:一是“设计伦理”,即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在设计之初就必须遵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等伦理和道德法律原则;二是“设计安全”,即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在设计之初就必须考虑到保护网络安全,并便于相关执法活动。通过这两条原则可以看出,欧盟从布局伊始就通过顶层设计将发展人工智能置于政府的监管之下,并切实保障公众的数据隐私和合法权益。
2019年4月,欧盟委员会又发布了《人工智能伦理准则》(Ethics Guidelines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并邀请工商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机构对其进行使用测试。该准则是由欧盟委员会选定的52位专家联合起草的,旨在发展“可信赖的人工智能”。其中,“可信赖的人工智能”包含七个关键条件,即人的能动性和监督能力、安全性、隐私数据管理、透明度、包容性、社会福祉、问责机制,以确保人工智能足够安全可靠。欧盟是怀着雄心制定《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的,期望它能成为全球通用标准。
总的来说,不同于美国、中国等国家,欧盟在人工智能领域并无先发优势,提出发展“可信赖的人工智能”,以此彰显其发展人工智能的独特优势。正如欧盟政治战略中心(EPSC)在2018年3月底发布的报告《人工智能时代:确立以人为本的欧盟机器战略》(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wards a European Strategy for Human-Centric Machines)所指出的那样,欧盟格外强调人工智能价值观,需要确保其朝着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方向发展。2018—2019年欧盟出台的主要人工智能政策文件见表2-4。
表2-4 2018—2019年欧盟出台的主要人工智能政策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