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好修养(套装共6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8章 放下无用的自尊,别人的评价没那么重要

1.你常为别人的一句话难过很久吗

与人交往中,你是不是也有一颗脆弱而敏感的心,常常会因为别人无意中的一句话难过很久?

张怡就是这样敏感的女孩。一次,她心血来潮在朋友圈里晒了一张全身自拍照,那段时间她正忙着瘦身,本想晒一张全身照向大家展示一下最近的瘦身成果。哪承想几位关系不错的男性朋友在评论区里的留言全是嘲讽:几天不见怎么又肿了?老张啊,快别练了,再练就从膀大腰圆变成虎背熊腰了。

虽然张怡知道朋友们的评论带有玩笑意味,但这几条评论仍旧像锋利的针尖一下子扎进了张怡的心中。她开始忧心忡忡、患得患失。自此以后她的朋友圈里再也没出现过全身自拍照。

还有一次,张怡穿了一件纯紫色的外套去上班,很漂亮,但跟她以往的风格不符。张怡刚走进公司就有一个男同事咋咋呼呼地跑过来说:“呀?你咋穿成这样!”张怡立马不安起来,她小声地回了一句:“怎么?哪里不对吗?”没等张怡问完,这位男同事就回到自己的工位上工作去了。

这可把张怡急坏了,整个上午她都在想:“我这样穿很奇怪吗?”想来想去,脑子全都是那位男同事“意味深长”的笑容。就这样,张怡上午的工作因胡思乱想被彻彻底底地耽搁了。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并不少见。1996年,美国的一位精神学者把这类人群称为“高敏感族”。它所指代的是一群很容易因为外在环境的刺激而出现不适感,且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会被主观放大的人群。

据统计,在人类中,每五个人就会出现一个高敏感族。换言之,在全球范围内有20%的人类属于高敏感族。

在日常生活里,高敏感族不仅仅会因别人的一句话而难过很久,还极其容易受到惊吓,外界一丁点的刺激会让他们产生剧烈的反应。他们对外界的声音极其敏感,尤其是身边人的窃窃私语,虽然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听清周围的人在说什么,但他们仍旧会下意识地认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的不是,并因此而陷入焦虑。

高敏感一族的抗压能力大多较弱,他们对时间、期限极为敏感,很容易因此而变得精神紧张,压力倍增。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也最容易失去自我,乃至会因为别人的言论而放弃自己坚持的信念,会因为外界的声音而改变自己的言行。

那么,我们的高敏感、玻璃心究竟是什么导致的呢?其实,导致玻璃心的因素不外乎两点:存在感和安全感的缺失。

首先,拥有一颗玻璃心的人都很在意自己是否拥有存在感,也可以认为他们的自我存在感要高于一般人。一旦他们的自我存在感受到侵犯或者说存在感没有达到预期,他们便会烦恼、焦虑、患得患失。如一个高敏感的人在聚会中受到冷落,就会坐立不安、躁动慌张,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在日常的交往中,他们往往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他们希望所有人能把自己当成“小公主”一样捧着,希望所有人都像卫星一样围绕着自己旋转。谁若是当面说他一个不是,他们就会赌气翻脸。

再者,自我安全感的缺失也会导致我们的心变得脆弱而敏感。自我安全感缺失的人大都不够自信、不够独立,他们过于在乎别人的眼光,过于看重别人的看法,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对外界的声音充满敌意。他们极富想象力,喜欢武断揣测别人的意图,并常常误解别人的善意。

因为缺乏安全感,他们总认为自己被别人嫌弃,总认为外界对自己过于严苛挑剔,严重的时候他们会认为外界都以敌对态度来对待自己。他们无法平心静气地和别人相处,又习惯性地为别人的坏脾气埋单,并开启自动式的懊恼忏悔,反复夸大自己的缺陷。

所以,如果你常常被别人的言行激怒,不妨先问问自己:“我究竟是因什么而生气?我的坏情绪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你可以把导致你情绪波动的缘由记录下来。记录的过程会帮你梳理自己的情绪,进而缓解急躁易怒的脾性,最终避免因内心敏感脆弱而导致的一些恶性后果。

一颗脆弱而敏感的内心不仅伤己而且伤人,如果你常常因别人的一句话而难过很久,那么你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来拯救你那颗脆弱而敏感的心脏了。

2.在一事无成之前,你的自尊心一文不值

法国作家尤瑟纳尔说过:“世界上最肮脏的莫过于自尊心。”特别是在你一事无成之前,你的自尊心不仅是最为肮脏的,也是一文不值的。

但我们发现,现实生活中越是一事无成的人自尊心反倒越强。

比如一些刚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的年轻人,他们宁愿在家啃老,也不肯放下所谓的“身段”去做一份普通的工作;

比如一个初出茅庐的职场人,他们宁愿在办公室领着勉强糊口的微薄薪资,也不愿厚着脸皮去拉客户、谈业务;

再比如一位技术人员,宁愿在工作中犯错,宁愿因此被上司批评也不愿承认自己能力上有缺陷,更不愿去请教别人;

……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越是一事无成的人自尊心越强,越是在乎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心,便越是一事无成。可以说,当我们一事无成时还在过分在乎自己的自尊心就很容易让自己陷入死循环。

其实,自尊心实在是个多余的东西。当处于人生的低谷时,必然会遭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这个时候如果自尊心过强,就会因此而产生应激情绪。但你别忘了,在我们处在低谷时,首先需要解决的并不是维护好自己的自尊心,而是要想办法让自己生存下去。只有先解决了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才有资格去谈自尊。

这并不是说一无所有时,我们就低人一等,就没有人格、尊严。而是强调处在人生低谷时,我们没必要去争取那些虚无缥缈的面子,更没有必要“死要面子活受罪”。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感受到自己的自尊受到了侵犯,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人格真的遭到了践踏,而是因为我们固执地认为面子“挂不住”。

就比如让一个大学生走到街上去派发宣传单。这并不丢人,大学生也不会因为做了发传单的工作就在人格上低人一等。大多数的大学生之所以觉得在街上派发宣传单会侵犯自己的自尊心,是因为他们偏执地认为站在大街上抛头露面、低声下气地派发传单很没面子,与他们“堂堂”大学生的身份不符。

这个时候,我们所说的自尊心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尊,真正的自尊是一种自重自爱的正面情绪。此时我们口中的自尊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面子”,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种虚荣心。

可以说,要面子、好虚荣是年轻人的通病,我们却不能因此把这种通病合理化,认为有这样的通病无可厚非。一旦我们将“要面子”“好虚荣”合理化了,我们将失去很多磨炼心性的机会。其实,相比于苦苦维护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心,放下面子、放下所谓的“身段”,去接受社会的冷嘲热讽才更容易磨炼出坚毅的心性,才更能实现进步。

再者,如果一个人过于好面子,在工作中难免会因此产生许多顾忌,处处都表现得畏首畏尾,这样的人必定算不得顶尖人才。真正顶尖的人才是能将所有心思都放在工作上的人。正如科技教父史蒂夫·乔布斯所说:“假如你找到真正顶尖的人才,他们会知道自己真的很棒。你不需要悉心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大家的心思全都放在工作上,因为他们都知道工作表现才是最重要的。”

网上曾经疯传一段关于马云的视频。1996年,马云还是一个又矮又瘦的普通年轻人,那时候的他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在北京挨家挨户地推销他的网站——中国黄页。年轻的马云并不顺利,那时候的中国还没有互联网,所以当他走进企业大门进行推销时,大家都把他看成是一个骗子。

视频中的马云充满了窘迫与无奈,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打击,但他没有一蹶不振,更没有因此而放弃。坐在末班公交上的马云望着窗外的灯火说:“再过几年,北京就不会这么对我,再过几年你们都会知道我是干什么的。”

故事的结局我们都知道。20年后的今天,马云成功缔造了巨大的阿里巴巴商业帝国,这时候再也没有人说他是骗子了。

年轻人,弯弯腰,丢开你的尊严吧!他人对你的尊重会随着你自身的价值提升而水涨船高。在你一事无成的时候,所谓的尊严是一文不值的。

3.不理会别人的负面评价

马克·鲍尔莱茵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0%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然而生活中,大多数人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丽雅是某外资公司的一名白领。一次,由于小组中一位同事的失误,导致她本应该周五就上交给领导的报告必须推迟至下周。她觉得有必要给领导发一封邮件说明报告推迟上交的原因,但她又担心这位同事会误会她在向领导打小报告。

想来想去,丽雅最终还是把这封邮件发给了领导。在点下发送键的那一刻她又后悔了,她怕这位同事知道这件事后会认为她是个工于心计的小人,从此在同事间无法立足。

在接下来的两天双休日中,她时不时地拿出手机来翻一翻朋友圈,生怕看到这位同事的朋友圈里流露出“不开心”的迹象。然而,当周一丽雅见到这位同事本人时,她却发现这位同事神情如常,对她也很友善,似乎并没有因她的那一封邮件而不开心。丽雅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时,丽雅不禁问自己:“我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别人的负面评价会让我如此担惊受怕?”

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渴望获得外界的正面评价,这是人类的天性。他人的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评价自我、调整自我,进而帮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但当我们过于在意外界的负面评价时,将变得无主见、缺乏安全感、焦虑。临床研究表明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等患者对外界的负面评价大都很敏感,也可以说,这几类精神疾病的产生与过于在意外界的负面评价有关。

在人际交往中,太过在乎别人负面评价的人很难与别人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亲密关系。因为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他们在沟通中往往会有太多的顾虑。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对方是谁,他们都会谨言慎行,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生疏感和距离感。别人一旦对其进行了负面评价,他的过激反应会立马摧毁那本就不够牢靠的关系。这样一来,他们身边的朋友将越来越少,他们也将越来越孤独。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在乎别人的负面评价呢?

导致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自我价值感的缺失。所谓自我价值感指的是一个人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自身的价值,自我价值感缺失的人无法从自身获得价值感和存在感,需要从别人的评价里来获取这些东西。

这时候,积极评价固然会让我们极为受用,但别人一旦对我们产生负面评价,我们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怀疑自己是否足够优秀,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怀疑自己人生的意义。这个时候,别人的评价对我们而言就成了生死攸关的事情。

因此,要想让自己对别人的负面评价不那么在意,最主要的还是找回自我价值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做到完全隔绝外界的负面声音。我们要充分地认识自己和接纳自己,知道自己有什么优点,也知道自己有什么缺点,更为关键的是我们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你的心若是有了方向,你就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外界的声音是赞誉也好,是谩骂也罢,于你而言都是过眼云烟。

最近,一个叫Khoudia Diop的黑人女孩在论坛上火了,她之所以能火就是因为她有一身黑得发亮的皮肤。她的黑是一种比一般的黑人更为纯正的黑。因此,自幼就比别人更黑的Diop常常遭到周围人的嘲笑。

但她并没有因为别人的嘲笑而自卑,更没有像一般被欺负的女孩那样躲在角落里。相反,她立志当一名模特,想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于是她在17岁那年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一个拍照活动。

虽然有很多黑人参加,但在拍出的照片里,Diop成为其中最特别的一个,她除了着装,其他的部位几乎是墨黑色,不仔细看,甚至连五官都看不清楚。但就是因为参加了这次活动,Diop一夜走红,她获得了评委几乎一致的评价:“这姑娘黑得太纯粹了。”

价值感是由内而外产生的,只有自我认同,别人才会认同你的存在,承认你的价值。

4.接受批评、遇到质疑就自尊心泛滥

许多人在遭受批评时,关注的重点并不是对方批评的内容,而是自己的自尊心因批评而受到了侵犯。

陈骏辞职了。他是去年才通过校招进入公司的,在同一批进入公司的新人里,他是最被领导器重的。他一提出辞职,身边的新老同事都极力挽留,但他铁了心要离开。跟同事们辞行时,他的表情里除了毅然决然,还带着一些忿恨。“我实在受不了他的咆哮,”他说,“他不留一点情面地当众骂我,太伤人自尊了!”

陈骏口中的“他”是他的直属领导,一个对自己和別人都要求甚高的人,性格里有点急躁,这位领导最大的特点就是骂起人来不留情面,不管是谁,一旦犯了错都会被他骂个狗血淋头。

前不久,陈骏就撞到了枪口上。他在一个团队项目中出了一些差错,虽然不是致命错误,但也影响到了团队的协作效率。直属领导知道后勃然大怒,冲到陈骏的工位前破口大骂,历数陈骏的错误。

陈骏却认为领导太过小题大做,当着那么多同事的面大骂自己,使自己颜面尽失,以后在公司里再也抬不起头来,想来想去他只有辞职了。

“忠言逆耳”是中国的一句老话,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可以说人人都懂。但我们真的听到了别人的“逆耳”批评时,却不自觉地产生抵触情绪,进而把自己关注的重心放在了尊严受损上,而不是谦逊地聆听批评的内容、指正的错误。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155人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57.3%的人表示身边很少有能虚心接受批评的人,20.0%的人表示“非常少”,仅12.9%的人认为,这样的人比较多。至于大家能接受什么样的批评,调查中显示,72.9%的人选择“委婉的”,68.7%的人选择“私下的”,64.2%的人希望是“批评之外还有建议”,19.0%的人能接受“直接的”,只有7.9%的人能接受“公开场合的”。

但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批评恰恰是最无法接受的当众批评。这样的批评会让我们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失去对批评内容的关注。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我们认为批评者并没有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冤枉了我们;二是批评者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对我们大加指责,这种行为暗示我们是“愚蠢”或“笨拙”的,让我们心生反感。

虽然被批评让人反感,但受到批评未必就是坏事。就像我们离开镜子,很难看到自身的污点一样,离开了批评,脚下的路就可能走偏。如果我们不能抛开狭隘的面子观念,接受批评,只肯听取一些无关痛痒的委婉劝诫,又怎么能痛定思痛,彻底铲除劣根呢?

最有效的批评就应该是开门见山、直指痛处。况且,批评大都来自外界,很多时候我们是无法干预的。批评来临时,我们能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多关注批评背后的积极意义,少关注一些虚无的面子,真正做到批评过后是进步。

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做到在批评中多关注自己的问题呢?

首先,当我们被批评时一定要克服与人“攀短”的思想。被批评了,“我又不是最差的”“有那么几个同事还不如我呢”,类似这样的想法很容易让我们忽视自身存在的问题。错误就是错误,不足就是不足,别人身上有同样的毛病并不代表我们的错误就情有可原,面对错误最好的态度是虚心改正。

其次,我们需要克服把批评当“包袱”的思想。在职场中,受到批评后,认为批评者对自己有偏见,整天顾虑重重,感觉是被领导针对的人,在这个公司里以后恐怕不会有多大的发展。其实大多数时候领导的批评是对事不对人的,当领导的不会因为一个人犯了错误就把他“打入冷宫”,完全没必要因此产生沉重的思想负担。

最后,接受批评时我们一定不能不在乎。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能认为问题小就忽视它,小的问题不去解决,就会慢慢恶化为大的“顽疾”,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

古人对我们的劝诫是“忠言逆耳利于行”。很多时候,批评越犀利越有效。

5.真正厉害的人,从来不在意别人说什么

生活中,我们很难做到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大多数时候,别人的看法会左右我们的想法,影响我们的选择,严重的还可能会让我们产生自我怀疑。这很可能不是因为别人的话一针见血,而是因为我们的自身不够强大。

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因为不够自信,所以对自己有很多消极的看法,你可能会认为自己长得不如别人好看,出身不如别人高贵,薪资不如别人丰厚,并且自己还不能接受这些不足。这个时候,你最怕听到的恰恰就是别人说你丑、说你穷。原来,你所谓的在意别人的看法其实就是担心自己的自卑心理被别人揭露出来。

这个时候,你会认为如果你有美好的容貌、引以为傲的出身以及财富就能变得自信起来,就能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把自信心建立在容貌和财富等外在因素上的你总会找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因此而产生自卑。当你的自卑感被别人发现并揭露时,你仍旧会难堪。

心理学将自尊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依赖性自尊、独立性自尊和无条件自尊。

所谓依赖性自尊,是指依赖某些客观的因素或客观的标准而建立起的自尊,比如有的人只有通过财富才能建立起自尊,而一旦他失去了财富,他的自尊感也将随之消散。我们对外界积极评价的依赖以及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就是这样的一种自尊,这样的自尊不够健康稳固。

独立性自尊是不依靠他人看法,由内部产生的自尊。这种人对自己的判断根据自我的标准,在思考自己的能力大小时,不会和他人做比较,而是和过去的自己做比较。他们关心的不是别人的看法和感受,而是自己的追求,他们会经常问自己:“我进步了吗?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对什么感兴趣呢?”

大三快要结束的时候,同学们不是忙着找实习单位,就是忙着挑选考研学校,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都是“人往高处走”。实习尽量找大公司,考研尽量考好学校。只有张蔷毅然决然地报考了一所普通院校的研究生。

当别人投来异样的目光时,她只是淡淡地回上一句:“我喜欢那个学校里的一位教授。”这时,同学们大都流露出深深的惋惜之情,张蔷却只是一笑置之,不去争辩也不为所动,继续坚持着自己的复习计划。

后来大学毕业,当初削尖了脑袋挤进大公司的同学很多因为各种原因辞了职,重新走上了求职之路。一些报考名校的同学纷纷落榜,留在学校里准备“二战”。只有张蔷每天过得开开心心,跟着自己喜欢的教授,学着自己喜欢的东西。

可以说,这样的自尊才是我们应该建立起的自尊。当然,还有更高层次的无条件自尊,无条件自尊是指个体处于稳定的状态,不依靠别人的看法,也不源于自我的评价。这种自尊非常人所能拥有。

事实上,当你厉害到一定程度时确确实实能让一部分人闭嘴。

李晓磊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不务正业”,他不愿过朝九晚五看人脸色的日子,就借来几万块钱,和朋友在市区开了间小店,当起了老板。结果钱没挣着还落了一屁股的外债,过年回到乡下老家,他就成了家乡长辈们“炮轰”的对象。

但李晓磊并没有因此改变,年后他仍旧在“不务正业”,老家的人提起他来嗤之以鼻,认为这个年轻人不本分、不靠谱。一些说话难听的人甚至说“他爹白供他读大学了”。

不知不觉又一年过去了,李晓磊回家后,村子里的人一改以往的态度,对他大加赞扬,因为今年他是开着一辆二十多万的汽车回来的,并且村子里还传闻他一年就挣了50万。

别人的看法不必太过在意,只因他们不懂你的坚持意味着什么,他们也不会为自己说出的话负责,他们只是习惯于在茶余饭后随口说上几句而已。

你要知道,人生是自己的,想要别人闭嘴只有让自己强大而漂亮地活着。

6.失败后遭遇冷嘲热讽,是否还有勇气继续前行

失败之后难免会遭到别人的冷嘲热讽,但此时你是否还有勇气从失败中站出来,继续前行?

史玉柱的巨人集团在一夜之间倒闭破产,欠债高达2.5亿。史玉柱一夜间从“中国巨富”成为了“中国首负”。一时举国上下都在热议这个创业失败的男人,但大都是在冷嘲热讽,特别是在他参加央视的《对话》节目时,观众对其品头论足、指手画脚的画面更让人印象深刻。

有人说他人性上有缺点;有人说他的巨人集团太贪大,反映了他骨子里面贪大,急于求成;有人给史玉柱上起了课,让他不要再看之前读的书,看看《艾柯卡回忆录》;有人干脆让史玉柱把巨人集团交出来;更有人直截了当地做出了预测“就你这性格,要是不改改,下次创业还得失败”。

这些话尖酸刻薄,简直就是赤裸裸的讽刺。但史玉柱并没有在外界的嘲讽中自暴自弃,而是选择鼓起勇气,触底反弹。后来他又靠着“巨人网游”等产品东山再起。

中国有句老话叫“墙倒众人推”。人在失败以后身边往往会莫名多出一大帮“落井下石”的人。他们原先可能对你大加吹捧,当你不如意的时候他们会骤然翻脸,转而对你冷嘲热讽,甚至连一些与你毫无交集的“吃瓜群众”也会加入这个行列,对你指手画脚。

这时候,尝遍人情冷暖的你难免会滋生一些负面情绪。所谓“人言可畏”,在失败时,内心被消极情绪主导,此时外界的冷嘲热讽将给你带来更大的心灵创伤,稍有不慎就会因此而一蹶不振,乃至自暴自弃,放弃追逐。

事实上,失败之后遭受外界的冷嘲热讽本就是无法避免的。你的身边总有一群人在等着看你的笑话,你失败后他们会不假思索地否定你,他们会想尽办法讽刺你、质疑你。他们本就见不得你好,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不为别的,就为在你失意的时候打击你,让你心灰意冷,从此放弃。

你千万不能中了他们的圈套,他们越是冷嘲热讽,你就越要重振旗鼓,重新出发。但也不能产生逆反心理“他们越是看不起,我就越是要做出一番事业”,这样的心思很容易让你失去理智。你要知道重振旗鼓并不等于成功,它只能为你之后的成功打基础,至于最后你能不能一雪前耻,用一个响亮的耳光回敬给那些嘲笑你的人,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为了避免偏执,你首先要有放下的心态。你需要放下之前的失败,也要放下你对外界非议的愤懑,更要放下自己的尊严。懂得了放下才能在过去的失败中吸取最惨痛的教训,总结最宝贵的经验。这时,也许你会发现,外界的冷嘲热讽虽然刺耳,但有些话也确实有可取之处。

早在2000年,埃隆·马斯克就创办了Paypal,也就是中国人现在最熟悉的线上支付。但他并没有做“美国马云”,他卖掉了Paypal。2001年,在度蜜月的时候,他拿起了一本《火箭制造原理》,开始学习造火箭。

没有人知道埃隆·马斯克想做什么,他把自己这些年积累的身家都用来研发火箭。想不到随之而来的却是残酷的打击。

2006年到2007年这两年间,他连续发射了三次火箭,均以失败告终。与此同时,他投资的特斯拉因组装难题一次次推迟发货日期,他近乎破产。公司只剩两三个人,总统候选人都在嘲笑他是失败者。华尔街将特斯拉列为最不可能成功的公司之一。

这位曾经的硅谷领头人突然陷入困境,几近破产,手上的钱只够进行最后一次的火箭发射,但他仍旧选择了放手一搏。

第四次火箭发射前他又遭遇了一波嘲笑,但人们却没想到,在推迟了2个小时后,火箭如约发射,上面搭载着改装过的特斯拉。这次,等待47岁的埃隆·马斯克的是巨大的成功,全人类见证了大宇宙时代的来临。

人生就是一场豪赌,输赢不过是一时的,输了自然会有人对你冷嘲热讽,如果你因此自暴自弃,那你的人生将一落千丈。如果你能从失败中走出来,从别人的冷嘲热讽中抬起头,鼓起勇气放手一搏,你还有可能翻盘。

7.贫穷可能被会被瞧不起,但不应因此而自卑

你一定因为贫穷被别人瞧不起过,但你会因此而自卑吗?

黄晖是村里唯一的一名大学生。大学期间,在偏远山区长大的他突然来到这花花世界,心中有一种难以摆脱的自卑感,总觉得别人都在看他、议论他、取笑他。

一次,室友们在一起聚餐,大家轮流点菜,轮到黄晖点菜时他抱着菜谱翻来翻去最后点了一道蒜蓉油麦菜。这时一个舍友突然哈哈大笑:“翻了半天,以为你要点什么好吃的呢,就整了一盘草啊!”其他几个室友听完也跟着哈哈大笑。

这可把黄晖尴尬坏了,身高一米八的他羞得像个大姑娘。自此以后黄晖总认为室友们都瞧不起来自农村的自己,再也没和他们出去聚过餐。

当我们衣衫褴褛地置身于华服豪车的人群中时,我们忘不了别人异样的目光;在高档餐厅只点了最普通的菜品时,服务生鄙夷的目光让我们浑身不自在;在大牌专柜里看上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一问价格我们的表情瞬间凝固,店员的态度也让我们无法忍受。

台湾演员言承旭曾公开表示,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以及单亲家庭的背景造就了他自卑又好强的性格,也是由于这样的性格使他在感情的道路上一直跌跌撞撞。的确,从贫穷中走出来的人有很多,但有几人敢说自己“一直非常自信”?甚至可以说,自卑是穷人身上最鲜明的一个烙印。成长的历程中,自卑往往就像一块沉重的铅块,压得一个人在贫穷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贫穷的确会遭到轻视,但轻视真的只是因为你在物质上贫穷吗?恐怕不尽然,相信你也有同样的感受,有时候别人之所以看不起你,不是因为你穷,而是因为你自轻自贱。贫穷并不可怕,因贫穷而自卑才可怕,别人看不起的不是你的穷,而是你的自卑。

因此,如果你觉得别人因为你在物质上的贫穷而瞧不起你,那就想办法在其他方面去赢得尊重。你要通过其他方面的杰出来对抗自卑,向别人证明你的优秀。

由于出身贫寒,又没有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师辈出的中国文化界,沈从文并不为人们所看好,甚至有些人抱着一种看笑话的心态来对他极尽挖苦。比如著名国学大师刘文典就曾经当面奚落他:“在西南联合大学里面,陈寅恪是真教授,应该拿四百块月薪,我刘文典应该拿四十,那个写新诗的朱自清最多也就拿四块,你沈从文嘛,我看连四毛钱都不值!”

面对轻视,沈从文并不以为意,他把全部精力放在白话文的研究和新小说的写作上。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形成了独特的自我创作风格,还因此获得较高的国际声誉。自此以后,再没有瞧不起沈先生的人。

贫穷的现实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我们要忍受别人的看不起。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新建立自信心,隔绝贫穷带给我们的伤害。

别人轻视我们、嘲讽我们,我们生气是难免的,但是生气归生气,无须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优秀与否用不着别人来评论,对于别人的鄙视行为,我们要学会忽视,不反驳也不对抗。这种不接受别人看不起的态度是抵御伤害的第一招。

再者,即便是穷困潦倒,我们也要打理自己的仪容。仪容整洁不仅能提升自信心,还能让别人感觉到你心怀希望、热爱生活,进而提升对你的好感。电影《一代宗师》里就有这样一个细节,抗战爆发后广东沦陷,叶问一夜之间变得一穷二白,但他仍旧保持仪容整洁,身处豪华场所不卑不亢。

当然,你也一定不甘于贫穷。因此,穷困潦倒时,你要坚守一些东西,比如自己的理想、信念,并为之付出努力。努力在自己坚守的领域做到最好,用杰出的业绩和出众的能力来向别人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也向那些瞧不起你的人证明,你的穷困只是暂时的,正如广东的一句俗语说得那样:“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

伤害的确来自外界,但决定它究竟能否对我们造成伤害的唯有自己。如果你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有内心的坚守与执着,相信那些来自外界的伤害也无可奈何。

8.被嘲笑的梦想才有实现的价值

你是否也有个被别人认为“不切实际”的梦想?你的梦想是否也曾受到无数人的嘲笑?不用担心,正如台湾作家九把刀所说:“说出来会被嘲笑的梦想,才有实现的价值。”

林书豪在美国长大,他从小就有一个篮球梦。但是在美国,一个亚裔的孩子当众说出自己的篮球梦时却会被别人当作“奇葩”。

当时,林书豪的爸妈也不赞成他打篮球,他们更希望林书豪去学钢琴,可后来他们见林书豪痴迷篮球便同意了孩子的请求。林书豪的父母全力支持孩子的梦想,并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用在陪孩子飞来飞去打篮球联赛上。然而,林书豪却遭到周围人的质疑和取笑,这些人都认为亚裔孩子打篮球简直就是个笑话。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林书豪历经磨难终于进入了美职篮,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位美职篮球员。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他在美职篮同样遭受嘲笑。签他的第一支球队是斯蒂芬·库里的金州勇士队,林书豪当时也是作为库里的候补被签下的。

可是赛季刚开始的时候,球队的工作人员甚至都没有给他准备队服,林书豪在第一场比赛中穿的还是自己的套装,并且两周之内他连续被裁员两次,这些经历都让林书豪感到自己的自尊被践踏了。他说:“你知道这是所有糟糕的事中最糟糕的,我花了21年时间打篮球,好不容易实现了梦想。”

但林书豪并没有放弃,他一如既往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这才有了“林疯狂”的惊艳时刻。

有人说:“80%以上的人都吐槽你要做的事,才更值得你去做。”因此,当你的人生中有了林书豪一样的遭遇,你应该感到开心,因为此时的你已经找到了一条值得自己去坚持、为之付出努力的路。

一篇名为《“逆行菩萨”:那些嘲笑你的,终将成就你》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佛教中有“逆行菩萨”一说,讲的是你的仇人或敌手,完全有可能通过反向作用的方式来助你修行。自古以来,从敌人的攻击言语和行为中找到正向感悟的人有很多。

韩寒在办理退学手续的时候,老师们问他:“你不念书了,将来靠什么生活?”韩寒回道:“靠我的稿费啊!”老师们全都笑了。但时至今日,韩寒已经出版了20余部小说,他拿到的稿费又何止是够他生活?

当你的梦想被别人嘲笑的时候,本就是一种磨炼,熬得住嘲笑和诋毁,是实现梦想的第一关。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也至关重要,只有那些从嘲笑中走出来的人,才明白在人生的奋斗中自尊心是最无用的东西,而能实实在在地领悟到这一点的人才算得上真正的成熟,才配去追逐更好的人生。

反倒是那些看起来很务实、很切合实际的梦想其实是最不值得去付诸努力的,它们甚至都不能称为“梦想”。那些在设立之初你就已经预言到了有朝一日终会达成的“梦想”,它们并不能给你带来一种未知的挑战,也就无法让你在一种迷茫的状态下拼尽全力,充分激发自己的潜能。

那些看起来不切实际、天马星空的梦想却能给你带来更宽阔的眼界、更长远的见识。

很多时候梦想并不仅仅是用来实现的,一个梦想也是一个信念,这个信念将指导着我们,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好。正如著名主持人何炅所说:“也许梦想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拿来实现的,而是有一件事情在遥远的地方提醒我们,我们可以去努力,可以变成更好的人。”

我们自己的人生追求并不需要别人理解,嘲笑你的人永远都不会理解你梦想背后的价值。你也不必妄图解释什么,不理解的人终究是无法理解的。如果你很不幸,身边全是一些嘲笑你的人,你也没必要太过伤感,不妨把这当作人生的历练,当作追逐梦想中的一个小小阻碍。

有时候我们的人生本就不需要有太多的理解,却需要有一个值得去坚持的信念。当我们有了一个值得去追求一生的梦想,别人的嘲笑又算得了什么?别忘了,在一事无成前,自尊心是最廉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