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何谓文章
语言和文章
人们把心中所想的事情传达、告知他人时,有各种方法。例如要诉说悲哀时,以悲伤的脸色来传达。想吃东西时,用手做出吃的样子给对方看也能让人了解。此外,还可以用哭、呻吟、喊叫、瞪眼、叹气、挥拳等手段,尤其要一口气立即表达急切、激烈的感情时,采用这种原始方法有时候更适合。不过要清楚地传达稍微精细一点的思想时,除了依靠语言,没有其他办法。没有语言的话到底有多不方便呢,只要去语言不通的外国旅行试试就知道了。
语言不只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在自己一个人想事情的时候也很必要。我们在脑子里自言自语地说“这个要这样”或“那个要那样”,一面说给自己听一面想。否则,会不清楚自己在想什么,没办法理出头绪。各位在思考算术和几何问题时,也一定会在脑子里使用语言。我们在孤独时也习惯自己对自己说话以转换心情。就算不勉强去想事情,一个人孤零零的时候,内在的另一个自己也会忽然向你耳语起来。此外,在对别人说以前,也可能先把自己想说的话在心里试说一遍,然后才说出口。平常我们在说英语时,脑中首先浮现的是日语,然后在脑子里翻译成英语再说出来。其实我们用母语表达的时候,要述说复杂的事情,也常常感觉需要这样做。由此可见,语言不但是传达思想的机器,同时也赋予思想一定的形态,并加以整理就绪,这便是语言的作用。
因此,语言是非常方便的,但如果以为人心中所想的事情全都可以用语言表达,没有无法用语言表白的思想和感情,那就错了。就像刚才说过的,哭泣、笑、喊叫,有时更吻合当时的心情。默默饮泣比说个没完费尽口舌更能传达感慨万千的感动。再举个更简单的例子,如果要让一个从来没吃过鲷鱼的人明白鲷鱼的滋味,各位会选择什么样的语言?或许不管用什么语言都没办法说明吧。就像这样,连一种东西的滋味都无法传达,所以所谓语言还真是不自由。不但如此,虽说语言具有整理思想的作用,却也有容易把思想纳入定式的缺点。例如看到红花时,是不是每个人对那颜色的感受都相同,这点也有疑问。眼睛感觉敏锐的人,能从中发现常人没注意到的复杂的美也未可知。那个人眼中所感受到的颜色,可能和一般所谓“红色”并不相同。可是这种情况下要用语言表现出来,总之是“红色”最为接近,于是还是说了“红色”。换句话说,因为有“红色”这样的语言,那个人才以此传达了不同于真正感觉的东西。如果没有语言就只是无法传达,有了语言却也有坏处。这在往后还有机会详细说明,现在不再多说。不过我要重复表明,语言并不是万能的东西,它的作用并不自由,有时甚至有害,请不要忘记。
其次,语言不用口头说,而以文字表达来代替,就成为文章。以少数人为对象时口头就够用,以多数人为对象时,要一一去说很麻烦。而且,以口头说的语言只在当场听见就立即消失,无法长久传达。这时候把语言化为文章形式,可以让众人阅读,并且产生流传后世的效果。因此语言和文章本是同样的东西,“语言”中包含了“文章”。严格说来,或许不妨用“以口头说的语言”和“以文章写的语言”来区别。但同样是语言,既然已经用文字写出来了,自然就会和口头说出来的不同。小说家佐藤春夫主张“文章要依口头说的那样写”,但就算依说话方式写出来的东西,用眼睛读文字和直接听人说的感觉还是不同。口头说的时候,那个人的声音、话语和话语之间的停顿、眼神、表情、身体动作、手势等都能感受得到,文章却没有这些要素,不过相对地,可以借文字的用法和其他很多方式来弥补,这是文章的长处。此外,口头表达主要着眼于当场感动对方,文章则要尽量写得让那感动能被长久记忆。因此,以口头说的技巧和以文章记录的技巧分别属于不同的才能,很会说话的人并不一定就擅长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