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术前史
摄影术的基本原理来自小孔成像这种光学现象。小孔成像的光学现象在古代东西方都已经被人发现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墨子(公元前480?—前389?)的著作《墨经》中就已经有关于小孔成像的文字记载。[1]大约在公元前330年,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也已经发现小孔成像的现象。
1038年,阿拉伯学者阿哈桑(Alhazen,生卒年不详)描述了一种后来被称为“暗箱”(Camera Obscura)的工作器材。照相机的原理就是在这个叫暗箱的光学器材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起来的。
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巨匠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于1490年为我们留下了有关暗箱的文字记载。16世纪,人们已经在暗箱的开孔处装上镜头,由此在暗箱内壁获得了非常鲜明的影像。
图1-1 暗箱,17世纪
图1-2 可携式暗箱,19世纪
在17世纪,暗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现在意义上的照相机形态。1611年,德国人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发明了一个可携式照相机的原型:一顶可拆卸与运送的帐篷,人可以置身其中,把从外面投射进来的影像描摹在帐篷内壁。到了17世纪中期,开普勒的“帐篷”照相机已经得到改善,人可以站在“帐篷”外看到投射在一个半透明的窗子上的影像。1807年,英国人贺拉斯·沃泊尔(Horace Walpole,1717—1797)研制的明箱(Camera Lucida)在他死后问世。人们可以不用钻进暗箱,在暗箱外面通过棱镜就能在图画纸上看见影像。
暗箱可以认为是现在普遍使用的照相机的最原始形态,其成像原理是小孔成像。当然,人们并不满足于仅仅获得一个不能永久保存的影像。人们梦想中的摄影术就是要把经由暗箱这个成像装置获得的影像通过光学的、化学的方式来加以固定,如此则可达到描绘、模拟、保存形象的目的。在暗箱捕获到了鲜明的影像之后,摆在当时人们面前的另一个挑战是,如何将其保存下来。人们意识到,这需要在化学上有所突破。除了以上所说的光学方面的进展以外,人们在运用化学知识固定影像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614年,就有人记录了硝酸银在受到阳光照射后会变黑的现象。17世纪,人们已经知道银盐,尤其是硝酸银可以将皮革等染黑。但当时还没有人把这一化学现象与固定暗箱得到的影像这个目标联系起来。
1727年,德国人约翰·海因里希·舒尔茨(Johann Heinrich Schulze,1687—1744)经过实验发现了通过将光与银接触发生作用的方式来描绘影像的新方式。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托马斯·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1771—1805)试图在一张金属板上捕捉永久性影像,不过这一实验没有成功,因为他使用的银盐溶液的感光能力不强,不足以产生一个可见的影像。
注释:
[1]引自Lindsay Smith,Victorian Photography,Painting and Poet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95,P.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