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重点城市空间优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对开展研究的基本考虑

一、研究对象

由于城市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龙头和核心,因此对城市经济空间结构优化的分析,不仅要考虑城市本身,还要考虑与城市联系密切的邻近地区,以便在合适的空间中对各种功能进行科学集聚或重组。进入工业现代化阶段,城市空间的局限性凸显,推动城市向外扩张,广大郊区被纳入城市中,通过交通连接并形成了城市轴向发展走廊,形成了城镇密集区,城市群体空间也随之形成(50)。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Gottman)对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支配该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形式不是单一的大城市或都市区,而是由若干都市区形成的城市群体空间。

本书研究的城市空间,包括中心城区空间、都市圈空间和城市群空间三个层次。中心城区空间是城市的最核心部分,是分析的基础和重点。相应地,研究的重点城市,不仅限定在西部地区城市排名进入前一百的城市中心城区部分,也包括以上述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整个行政辖区,即“中心城区+卫星城+下辖的各个县(市)”,还包括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空间范围为“中心城市+行政辖区+行政辖区外与其联系紧密的卫星城”。

1.中心城区

面积小的有一两百平方千米,大的有近千平方千米。这类空间是西部经济的核心区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其集聚的产业层次最高,形成的经济密度最大,目前面临的空间矛盾也最突出。通常说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热岛”效应等大城市病,主要出现在中心城区,因此它自然成为空间结构优化要研究的重点。

2.城市行政辖区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城市行政辖区,空间范围不仅包含中心城区,也包含下辖的各个县(市),实际上是一个由大、中、小城市和乡镇构成的城镇体系,面积小的有几千平方千米,大的则有上万平方千米。由于我国城市管理集中心城区和行政辖区于一体,城市功能设置和布局首先按行政辖区考虑,因此将整个行政辖区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实际。

3.都市圈

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空间范围由中心城区、行政辖区、联系紧密的周边城市构成。目前,随着城市交通条件改善、经济实力增强、产业链条延伸,都市圈已经成为承接产业布局的重要载体,较长的产业链条和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都需要依托都市圈布局,以便能够容纳众多的配套企业。

4.城市群

除了以上三类空间外,目前,在西部的一些区域,产业链条已经在多个城市之间布局,正在推动着城市群的形成。这类城市空间结构,也应当成为研究的对象。考虑到西部地区的城市群尚处于发育中,如何促进城市体系的合理化,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而城市主要功能的合理空间配置及相互关系安排,还不是主要研究任务。因此本书在个别都市圈的分析中,可能将与其有密切经济联系的多个城市囊括进来,空间范围扩大到城市群,但它不是分析的重点。城市空间对象范围划分见表1-2。

表1-2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和内容

从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趋势、特点、布局等着手,剖析重点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的驱动下,城市空间变动的现状及其特殊性,采取空间经济分析、国内外城市演进的一般规律分析、部分典型城市发展经验比较分析、城市功能和内在发展动力分析等方法,结合理论分析和典型经验对西部重点城市空间结构的现状进行评价,观察和判断这种变动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律、是否符合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实际、在空间结构上存在哪些问题,概括出优化的一般原则、思路和路径,提出可以借鉴的模式和有针对性的建议。由于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即使只分析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城市空间优化,也涉及诸多方面。本书要对这些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缺乏必要的资料和数据,并且个人具备的知识和专业能力有限,也难以完成这一研究。因此,本书只选择了几个比较受关注并且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研究。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为:

第一,基于承接产业转移城市空间形态优化,重点分析服务业、制造业在城市中的布局区位和方式,相关服务功能的匹配,不同产业类型的布局方式将如何影响城市的形态。

第二,基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城市开发强度优化,重点分析产业用地的强度,其他服务功能用地强度如何与产业用地强度协调,为保持合理的产业用地强度需要选择什么样的途径和采取怎样的手段。

第三,基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城市空间开发密度优化,重点分析合理的开发密度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保持合理的开发密度需要通过哪些途径,合理的标准是什么。

第四,基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城市规模优化,重点分析不同城市规模对不同产业的吸引力,比较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上的优劣,以及承接产业类型上的优劣。

第五,基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城市重要功能布局优化,主要选择交通、生态等功能进行分析,观察这些功能如何与承接产业的类型、布局方式等协调,更好地支撑产业发展。

第六,尽量结合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主要分析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宜居、宜业的标准是什么,通过哪些指标来反映。

三、研究方法

从我们查阅的文献看,由于城市空间结构问题的综合性、涉及学科的多样性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目前关于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不仅研究文献数量少,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和对象比较有限,还缺乏公认的理论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至于从承接产业转移角度切入对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则没有看到直接相关的成果。为此,我们采用比较分析法、问题导向法以及理论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运用产业转移理论、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进行分析,作为一种初步尝试,并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争取形成有价值的分析框架和方法。同时,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空间优化实践进行多角度比较,以及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城市群、都市圈、省会城市、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解剖,从中得到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一般标准、评价方法、调整的思路和路径等,为定量研究这一问题提供基本分析框架。


(1)唐子来.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1997(6).

(2)陈辞,李强森.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8).

(3)柴彦威.城市空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3-14.

(4)Knox P. Urban Social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M].Longman, Harlow, 1982.

(5)邹桂红.基于GIS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乌鲁木齐为例[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3.

(6)唐子来.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1997(6).

(7)余瑞林,王新生,孙艳玲,等.中国城市空间形态分形维及时空演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

(8)邓东,杨滔,范嗣斌.多重尺度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初探——以苏州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4.

(9)冯健.西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及其启示[J].城市规划,2005(8):41-50.

(10)陈辞,李强森.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8).

(11)朱喜钢.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2)陈辞,李强森.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8):144-146.

(13)蔡安宁,刘洋,梁进社,等.郑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重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6):54-59.

(14)王开泳,肖玲.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15)郑思齐,孙聪.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居住、就业及衍生问题[J].南方经济,2011(8).

(16)江曼琦.聚集效应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J].天津社会科学,2001(4).

(17)冯健.西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及其启示[J].城市规划,2005(8).

(18)房艳刚,刘鸽,刘继生.城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2005(6).

(19)江曼琦.聚集效应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J].天津社会科学,2001(4).

(20)张志斌,李雪梅.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12).

(21)孙晓华,郭旭,王昀.产业转移、要素集聚与地区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18(5).

(22)郑思齐,孙聪.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居住、就业及衍生问题[J].南方经济,2011(8).

(23)王开泳,肖玲.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24)冯健.西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及其启示[J].城市规划,2005(8).

(25)郑思齐,孙聪.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居住、就业及衍生问题[J].南方经济,2011(8).

(26)李嘉佳,熊理然,王锦,等.新城市主义理念下大昆明城市空间扩展控制及其优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4(2).

(27)王洁心.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C].南京: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1.

(28)赵楠鸽.乌鲁木齐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2.

(29)许抄军,罗能生,王家清.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J].城市问题,2007(8).

(30)张京祥,洪世键.城市空间扩张及结构演化的制度因素分析[J].规划师,2008(12).

(31)何子张,段进.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的城市设计方法——以青岛小港及周边地区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5(1).

(32)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14(1).

(33)《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号)。

(34)张学勇,沈体雁,朱成元.大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演变机制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2).

(35)汪坚强,朱渊,王勇.大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模式探析——以近现代济南城市形态演变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7):90-96.

(36)王振坡,游斌,王丽艳.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新区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4):90-95.

(37)吴一洲.产业区位视角的大都市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以杭州市为例[C].南京: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1.

(38)张京祥,洪世键.城市空间扩张及结构演化的制度因素分析[J].规划师,2008(12).

(39)孔令刚,蒋晓岚.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城市空间精明增长[J].中州学刊,2013(7):27-31.

(40)Nelson A C,Pendall R,Dawkins C J,et al. The Link between Growth Management and Housing Affordability:the Academic Evidence[M]. The Brooking Institution Center on Urban and Metropolitan Policy,2002.

(41)郭湘闽.美国都市增长管理的政策实践及其启示[J].规划师,2009(8):20-25.

(42)刁琳琳.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机制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5):87-94.

(43)冯健.西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及其启示[J].城市规划,2005(8).

(44)孙秀林.社会科学中的空间分析、概念、技术和应用实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5(8).

(45)郑思齐,孙聪.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居住、就业及衍生问题[J].城市理论,2012(3).

(46)佟岩,谢玉夫.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对空间布局优化效应的量化分析——以沈阳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3(7).

(47)郑思齐,孙聪.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居住、就业及衍生问题[J].城市理论,2012(3).

(48)刘承良,丁明军,张贞冰.武汉都市圈城际联系通达性的测度与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6).

(49)凌怡莹,徐建华.基于分形理论和Kohonen网络的城镇体系的非线性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地球科学进展,2003,18(4):521-526.

(50)唐茂华.城市群体空间:演化机理与发展趋向[J].天津社会科学,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