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重点城市空间优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值得借鉴的主要思想和经验

以上研究的思路、方法、结论、建议等,为研究西部重点城市的空间优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其中一些分析方法的运用、分析的视角、针对不同类型城市的分析,能够为本研究借鉴。

一、城区空间结构是重点研究对象

城区内各功能区空间组合状态,或者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分布模式,以及由此确定的土地、产业、人口、就业、交通、社会关系、生活活动的空间结构分布合理与否,应是研究的核心对象。由于现代城区中的各种功能已经通过现代交通、信息网络等工具广泛延伸到周边,郊区已成为独立功能区并与中心城区不可分割,从而将城市行政辖区、周边城市乃至城市群联系起来,形成密切分工协作关系,因此郊区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城区空间结构优化,也需要纳入分析框架中。考虑到城区与行政辖区内各县区的空间关系,本身就是都市区研究对象,应与城区放到同等位置研究。而都市区与周边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是城市体系结构或区域结构研究的对象,可以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对象。城市空间结构可以分为城区空间结构和城市形态结构。城区空间结构一般表现在城市密度、各功能区在城市中的布局两个方面,城市形态结构则表现为各类城市组团在空间上的布局。

二、优化内容为形态和功能布局合理化

尽管城市空间形态有同心圆、扇形与多核心三种,但“圆形城市”是基本形态,“点状形成—轴向扩展—内向填充—再次轴向伸展”则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20世纪初,单中心城市结构作为城市最主要的城市结构之一被大多数城市采用,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中心城区随之集中了过多的城市功能,进而产生市中心拥挤、通勤时间长、环境质量下降等新的城市问题。单中心模式被逐渐打破,多中心城市结构是国内外大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城—协作式成为空间扩展的主要方法。单核摊大饼式向外拓展,是我国过去大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模式。在城市快速成长阶段,由于中心区吸引力大,空间拓展动力主要来自中心区。圆形的空间结构之所以呈团状、星状、带状等,是因为快速交通方式的出现,以及地形条件限制,使各种用地类型的价差缩小。传统制造业郊区化集聚是城市空间结构整合的重要趋势,中心城区向现代服务业主导转变是城市空间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开发区建设导致的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了城市的蓬勃发展,围绕产业发展形成与之匹配的居住、商业、教育、文化等功能分区,完善了城市空间结构。在选择城区空间分析指标时,不仅要考虑建成区面积和各功能区的布局,还要注重分析人均建成区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万人拥有公共汽车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等,以考察空间结构是否符合绿色、集约等要求,是否符合“资源节约、低碳减排、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精明增长道路。优化的方向是形成密集的组团,组团与组团之间用绿地隔离,组团内部应尽可能实现职住平衡。具体可以参考英国经济学家智囊团的全球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部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零点集团、中国宜居城市报告以及一些学者提出的指标等,来构建城市宜居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产业发展是空间调整的根本动力

工业化及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尤其是产业布局指向变化推动各种生产要素在城市空间流动组合,是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阿隆索的竞标地租曲线则是这种动力作用的结果。无论是总体上追求分工、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还是企业考虑土地成本、生产成本、劳动力可得性、市场接近性、运输成本等因素,主导性的动因是产业结构变化。企业生产成本逐渐增加,促使市区制造业外移,形成新的工业区和为之服务的住宅和服务区,推动城市以市中心为圆心向外扩张,或者呈轴状延伸或多中心并存。而技术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由于更依赖社会网络和近距离沟通,愿意支付更高租金以留在中心地区。城市轨道交通的出现,为大城市朝着多中心分散组团式结构发展创造了条件。城市的产业功能、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居住功能的空间演变关系也围绕中心城区呈同心圆式圈层扩散,然后在交通走廊的引导下向“同心圆+轴向拓展”演变。管理体制和政策引导,也是政府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对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引导。

四、优化空间结构有多种手段

由于不同城市的发展条件、发展规模、发展方式、发展阶段存在较大差距,并不存在统一的空间结构形式可以完全效仿,各城市只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在借鉴其他城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空间结构优化模式,采取与此相适应的手段。在现有的手段中,政府利用规划引导各类功能区布局,是空间优化的最主要手段。规划建设新城,或者依托已有的开发区建设新城,形成具有综合性和独立性的中心,是城市空间调整的重要途径。随着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城市的用地结构和布局正在发生较大变化,国土部门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也非常大。无论是市场手段还是行政手段,在优化的基本原则方面,都要求提高土地开发密度,推进功能混合开发,确保空间紧凑。政府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有的从改变交通布局着手,有的从土地政策调整着手,有的从行政区划调整着手,有的以重要公共服务功能布局调整为主,充分利用可以掌握的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等,引导企业、居民在城市中的流向,促进城市空间集约增长、理性增长。其中,各类规划,房产税、开发费等影响土地和房屋建设开发的政策措施,以及基础设施投资,是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

五、评价优化的标准应从实际出发

城市空间拓展方式是非常复杂的,无论是经济学的解释,如聚集效应分析、地租分析、地方公有财政理论分析,是基于土地利用的解释,如级差地租、精明增长等,是经济结构演进的解释,如对商业中心内部结构的研究、城市商业等级体系研究、城市商业中心地等级结构演变模式研究等,还是景观学、社会生态学、区位论学、行为学等,乃至利用GIS和遥感技术、分形方法、细胞自动机技术以及城市自组织研究,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单独地作为城市空间优化分析评价的依据。因为即使是同一个城市,其发展阶段不同,空间拓展的模式也不尽相同,需要采用几种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和相互印证,即评价标准也需要“因地制宜”。城市空间是一个复杂系统,必须选择适用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评价。许多专家学者从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开展空间流、空间运输联系、空间结构、空间组织与城市经济区等研究,呈现多视角、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特征。目前,将空间引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之中,是新经济地理学的创新之一,核心边缘理论已成为空间经济的主要分析工具。特别是在讨论集聚扩散与城市群空间组织方面,可以提供很大帮助。但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模型中,对集聚形成机制与作用方式的理论解释仍偏简单。分形理论一般被认为可以很好地揭示城市系统的复杂空间演化规律,已成为当前城市地理研究的前沿与热点。但在实际运用中,各地更多地运用这些理论,选择一些关键性指标进行分析。虽然简单地用几个指标来评价其优化程度,很难科学反映其合理性,但如果纳入的分析因素过多,就缺乏可操作性。圆形城市5个同心圆区域的空间布局,城市在空间形态上不是均质分布而是沿主要交通线呈扇形分布,商业位于中心位置、工业区分布于交通线周边等经验总结,是分析单中心城市的基本框架。其中,人口密度及其梯度是最重要的分析评价因素。市中心向外半径3英里(约合4.83千米)的区域内,是否分布了城市30%以上的就业量,是判断单中心城市的标准。而现代城市除了存在CBD核心之外,还存在多个不同的偏重于某一专业化的地域性中心,需要引入行业集聚效应、地价、房租、通勤成本、环境要求、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华沙宣言、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都是分析空间结构的重要参考。当然,从基础、结构、效益、质量四个维度建立评价模型进行量化评价,选取近百个指标,则是一种更深入、更复杂的探讨,运用起来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