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活在峭壁边缘
请记住股神沃伦·巴菲特的投资铁律:第一条是保住本金,第二条是保住本金,第三条是记住前两条。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投资,生命是最重要的本金。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理财不能彻底改变命运的转盘,同样不能避免风险,却可以降低风险的伤害。所以,理财最重要的事不是优先考虑赚多少钱,而是如何降低死亡带来的伤害。在为财富的数字增添更多“0”奋斗时,如何保住零前面的“1”才是关键。
再强调一遍,理财如人生,最重要的第一要务不是赚多少钱,而是防范风险。
人生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借用刘慈欣的一句话: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是死亡。
按我们的文化,每一个人都希望寿终正寝,非常忌讳谈论死亡这样的话题,尤其忌讳提及亲人和自己非正常死亡。
不得好死是对人最大的诅咒,是最难听的骂人语言。
可不提这事儿,非正常死亡就不存在了吗?
交通事故、医疗事故、触电、过劳死……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300万人,平均每天有8000人死亡,平均每6分钟就有一人死亡。死亡看似很远,其实如影随形。当然,也包括作者和每一位读者。更精细一点,每一天、每一个人的死亡概率大概在万分之一左右。
站在统计学的角度,概率低于5%的事情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万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普通人非正常死亡的概率比中千万大乐透的概率还低,既然不相信两元的大乐透中头奖,为什么相信非正常死亡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买两元的大乐透不中头奖没事,但万分之一的死亡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晴天霹雳。非正常死亡真实存在于整个世界,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万分之一的概率落到具体个人头上,就是百分百的现实。人生最大的悲哀并不是钱还在,人却没了,而应该是,命不在了,钱不在了,家人还在。
死神会剥夺一个人的生命,逝者已逝,不再受凡尘之事的羁绊,生者的明天却要继续。如果是家庭主要收入者失去生命,生者则沦入更悲惨的境地——生无所依。在家庭主要成员遭遇死亡面前,任何人的坚强都不堪一击,无论贫困、小康还是大富大贵之家,都会迅速沦陷。
一家权威的国际顶尖期刊曾给出这样的研究结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者的死亡将导致家庭收入永久性减少,会使家庭的消费水平急剧下降;当家庭中丈夫死亡后,消费水平下降超过25%的家庭占比在三分之一以上。
家庭消费水平降低,直至从富裕、小康陷入赤贫,即所谓“家庭脆弱性”。
面对死亡,生活水平下降的现象在全世界都十分普遍。这不是耸人听闻,发生在身边的这种事例并不少。
2018年曾经有一条社会新闻一度让网络躁动——一位名企的程序员某甲,被解聘后自杀身亡。
人们关注到了中年压力,关注到了劳资关系,唯独没有关注到主人公如何才能避免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某甲本科、硕士均毕业于985、211名校,又是 IT 这样炙手可热的专业,此后履历依然为绝大多数人遥不可及,名企十几年工作经历,在深圳有房、有车……
这样的人生经历是一个标准的励志故事,主人公属于社会精英人物。然而,社会精英做了一个人生急停,随后故事的结局在网络被爆炒。
据称,某甲的夫人是全职太太,父母则是没有养老金的农民。某甲一跳了之,留下亲人何以处之?
两个孩子不仅失去了父亲,家庭也失去了经济来源,还有两对无人奉养的老人,每个月压力山大的房贷留给孤儿寡母还是年迈的老人?妻子当然悲痛欲绝,悲痛让人欲绝,未来的生活却真的成了……
两个孩子、一个家庭的人生轨迹从此改变,所以某甲事件才如此刺目。细细想一想,身边这样的事儿少吗?
某甲是不幸的,不幸的又岂止某甲一个?
在交通事故面前,在恶性疾病面前,在自然灾害面前,个人又有多少抵抗能力?倏忽间一个人、一个家庭便丧失了一切。
明天和死亡,有时候真的不知道哪个先来。
不要以为自己是例外,死亡看似离我们很远,实际就在我们身边。生于此危世,命危如晨露,所有人都像生活在峭壁边缘,必须思考一件事——如果一旦不幸坠崖,家人该怎么办呢?
死亡定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有人忽视了通过理财配置对冲死亡风险的重要性。请一定要记住,死亡风险带来的财务冲击可以规避。
美国高收入家庭一般也具有很高的财富积累,由于财富的对冲作用,死亡风险对于高收入家庭影响并不严重。遗憾的是,中国家庭财富积累与有效对冲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很差,在很大程度上财富无法对冲死亡风险 。
财富不能对冲死亡风险(可以忽略家庭净资产在3000万人民币以上的家庭),这显然是一个有悖于常识的结论。知其然,方知其所以然。财富,尤其是存量财富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到底非正常死亡的概率有多高,哪个群体风险最高?
与网络报道相比,曾有学者做过相对严谨的估算。很遗憾,这个数字可能谁都想不到。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当年我国死亡人口为993万人,死亡率为7.13‰,这意味着每天有2.72 万人离开人世。
无法有效应对非正常死亡风险,很大程度是源自一个众所周知的理由,所有人都需要通过储蓄应对未来医疗、养老等高额度支出。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储蓄能力,更何况财富会贬值。
对普通家庭来说,“4-2-1”或者“4-2-2”的家庭结构特征,要面对的问题是:五年内,每一个家庭都面临着不确定的收入变动;另一方面,五年内任何家庭的支出都是确定的。
经济学理论上,居民消费要有良好的平滑性,有钱慢慢花,细水长流;现实却是另外一个样子,消费根本没有任何平滑性,积攒一辈子就为了突击完成几件事:购房、子女教育、子女结婚、父母养老、自己养老。收入增幅未必大,降幅却未必小。唯独两点确定无疑,一是未来确定性支出是大笔的,30—60岁,哪一年都逃不掉;二是如今多收了三五斗,不必三十年后,等真用这笔钱的时候就能觉得三五斗无济于事。
正是上述原因让人们根本没有能力面临死亡风险的对冲。在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收入足以支撑一切。
再看一组数据,可能会颠覆人的三观,尤其是不相信自己处在峭壁边缘的人。当然,若干个“小目标”的成功人士家庭,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
表2-1 不同特征家庭的经济脆弱性程度及分解
颠覆常识的第一个结论是:富裕人家和普通人家,哪一个更难对抗意外死亡风险?人们往往认为赚钱越多的家庭更容易面对家庭成员意外死亡,就算出现这种情况,只要有钱一切都好办。
很遗憾,真实的答案与此正好相反。
总体看来,国内各收入水平家庭由死亡风险引发的家庭经济脆弱性均很严重。随着收入的增加,经济脆弱性程度越高。换句话说,赚得越多,一旦出现家庭主要成员死亡,回到原有生活水平的概率就越低。道理很简单,赚得越多,相应消费就越高,负债就越多,一旦出现风险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更糟糕的是,高收入家庭收入来源往往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道理也很简单,赚钱和养家不能一人兼顾,一个人顾家,赚钱的担子自然落到另一个人肩上。这样的家庭,收入越高就越难抵抗意外死亡带来的风险,君不见一场流感就能折叠一个一线城市中产家庭。意外出现,消费水平直线下降几乎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
令人不安的第二个结论是家庭成员数量。一般情况下,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如果是3—4个人,将相当稳定,单一成员死亡风险将不构成重大冲击。很遗憾,在全世界任何一个中等收入以上国家,这都不可能实现。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一国劳动力进入市场的年龄会延后,家庭规模也会逐步缩小。
国内家庭脆弱性与家庭规模呈现倒 U 型相关,3人和4人家庭的经济脆弱性程度最高,可能的解释是家庭中孩子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很大。一旦户主或配偶死亡,会严重影响家庭消费。5人以上家庭经济脆弱性程度较低,表明家庭规模效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脆弱性 。
现实中我们绝大多数家庭都是3—4人,城市基本没有5人的家庭。80后独生子女这一代尤其如此,一二线城市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高收入成员,稳定但存在一定问题;三四线城市的小康之家的家庭成员工作都在体制内,收入也谈不上高,更不用说应对非正常死亡风险。
至于四个钱包,靠的是多年积蓄为下一代家庭添把柴火,哪怕是最高的额度,每月退休金也不可能超过1万元,这点钱能维持自身生活、应对个人健康风险就不错了。更糟糕的是,老年丧子历来被视为人生最大的悲哀,下一代非正常死亡风险带来的打击无论从感情上,还是从经济上都无法接受,在家庭内部不可能共御风险。
第三个考虑的因素是家庭成员年龄。通常来说,户主年龄为25—35岁的家庭经济脆弱性程度最高,户主年龄为35—44岁的家庭经济脆弱性程度略有降低,其余年龄段的家庭经济脆弱性程度明显较低 。
实际上并非如此。
25—35岁属于青壮年,收入一般呈增长趋势,即使家庭遇到非正常死亡的威胁也能有时间恢复。最简单的,生者会重新组织家庭,生活也将重新开始。
35岁之后工作和收入趋于稳定,家庭积累理论上也越来越多。很遗憾,上述论断在很多情况下只停留在理论上,35岁是家庭负债刚刚开始,近年来,随着家庭杠杆率不断增长,虽然家庭资产变得逐渐丰厚,但另一方面是负债以更高的速度增加,积蓄反而变得极少或者根本没有积蓄。
第四个因素是教育水平,结论也与大众认知正好相反。
户主受教育水平与家庭经济脆弱性程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受的教育越高,死亡对家庭的打击就越大。
更糟糕的是,这一趋势基于教育水平单一家庭特征。如果不同家庭特征指标之间交互影响、交叉考虑,比如,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其收入可能也相对较高,又是独生子女 ,这样就有可能产生遮掩效应,也就是说,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可能收入更高,在两个因素叠加之下,这样的家庭时刻危如累卵。
尤其对社会精英层来说,985大学毕业,找份好工作,有份稳定收入,更需要关注非正常死亡风险,为自己和家人做好保障。
最后说一下,表中数据显示出不同收入水平、家庭规模、户主年龄和户主教育水平等家庭特征分类下,死亡风险给家庭消费水平带来的波动性非常高 ,任何一个分类下该比例均高于85%。
换句话说,在任何一个群组,一旦出现死亡风险,人均消费能力会急速下滑,家庭几乎可以说肯定被折叠。
理财,首先就要关注第一个问题——如果我死了,家人怎么办?
毕竟死亡对全世界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最公平的事儿,意外死亡则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无分贵贱良莠。风险管理虽然不可能降低非正常死亡概率,却能够让生者获得生活的保障与安慰。
应对死亡,最常用的工具有两个,储蓄和寿险。
储蓄这里就不说了,各个家庭就算收入相同,但有很多原因会导致存储能力不一致。两对夫妻,都在同一个公司,都是同一个职位,都有同样的收入,但是,一对夫妻是从农村走入城市,一对夫妻父母就是本地小康之家,两者储蓄能力就根本无法比较,很难去定量测度。
这里只说寿险。先来告诉大家,寿险是对冲死亡风险的重要金融工具,也是应对死亡风险最大的保护伞。寿险虽然不能打破那堵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的死亡之墙,但可以通过做空身体状况和死亡,以小成本、高杠杆获得巨额赔偿,当损害发生时,将伤害降低至最小。
平时积攒一点力,难时收获众人帮。保险通过集中个体的力量,完全可以弥补死亡带来的巨大冲击。
很遗憾,国内城市居民家庭寿险保障的拥有率仅为15%(农村没有调查数据,可想而知,肯定更低),远低于美国家庭的84%。
这样的数据起码说明,85%的人非但未能通过寿险对冲死亡风险,就连寿险的其他功能也未享受。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源自投资者对保险的误解。请摒弃这些误解,给自己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