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愁·下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下浩系列之一/史海钩沉老街景

重庆下浩的前世今生

■ 题记:

下浩历史悠久、人文璀璨、积淀丰厚、传承清晰。尤其在中国近现代,她是内陆重庆社会前进发展的标记、模本、缩影和见证,是重庆主城核心区唯一没有被彻底抹去,建筑遗迹保存相对完好的历史文化老街。下浩老街现在成了人们怀旧、寄托乡愁的心仪之地,海内外游子专程携子带孙,凭吊和忆及当年的成长奋斗、岁月艰辛;影视剧组纷至沓来拍摄“陈年往事”,留住逝去的岁月。下浩人以下浩为荣,讲起下浩自豪沉醉、绘声绘色、滔滔不绝,每条街、每间房、每条路沿、每块街石都有生动的趣闻逸事。下图说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下浩周家湾。

下浩名由概况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从下浩杨家岗上鸟瞰龙门浩、海棠溪和珊瑚坝。

下浩,历史上长期隶属巴县,受重庆市直管尚不足百年,远的不说,从清朝至民国重庆与所辖巴县一直是府县同城。1929年2月15日,重庆设市,市区范围拓展,才把巴县县衙从重庆市中心的太平门迁到鱼洞溪,将龙门浩、海棠溪、弹子石、玄坛庙、南坪等划出巴县归属重庆,在玄坛庙设置重庆市南岸市政管理处。此时,南岸市政管理处在主城沿江设有上下五处人工划桨搬梢柏木船载人运货的过江渡口。上五渡为:铜元局、黄葛渡、海棠溪、龙门浩(其中龙门浩又分老码头和门朝街两个渡口)太平渡(周家湾天星桥河边);下五渡为:玄塘庙、野猫溪、呼归石、王家沱、五桂石,其中,王家沱、五桂石对过江北,其余渡口对过重庆市市中区。这十里江岸的十个渡口中就有二个(实际上是三个)是下浩对过市中区,可见下浩地理位置之重要、人文商贸之兴旺。

清初,重庆府治全图(局部),此时,隶属巴县的南岸龙门浩除沿江港口、街市、驿路兴旺,后山至纵深一片荒芜。

1935年初,撤销南岸市政管理处,建立重庆市第四区,年底改为第六区;1939年,第六区划分为重庆市第十一区、十二区,其中十一区区公所就设在下浩觉林寺。1944年初,又把第十一区划分为第十一区、十八区;1952年10月,南岸统称为重庆市第五区,区委区府就在濒临长江、龙门浩码头的原外国使领馆、洋行、教会医院的别墅庭院里办公;1955年10月,更名为重庆市南岸区。

下浩,史称“龙门浩”,综合《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乾隆年间《巴县志》中所说,“浩”者从水、广阔、波平,“浩梁”乃分水之巨石也,向外系江流主泾,向内是泊船良港。下浩得名于在长江主流水泾上,顺江卧着两条巨大的龙形礁石,上溯盐店湾,下至野猫溪,逶迤数公里,在天造地设的龙口相对处,有船舶进出仅只五六丈宽的天然谿口,古人敬为“龙门”。在浩梁外侧直面江流主泾之处曾有南宋绍兴年间“河神”雕像和“龙门”二字楷书石刻。

尽管沧海桑田,岁月变迁,在下浩浩梁龙口面江龙形礁石处,两尊古老“河神”像完好屹立,两副对联仍然依稀可辩。 董秋 摄

清同治九年(1870年),人们在两尊龙门造像两侧勒石对联:“海岸驾慈航兴隆感应东西地、云浮现真像顺风香送南北人”“共仰慈云依鹫岭、常观皓月照龙门”至今保存完好。在门朝街石桥一侧史书记载北宋元丰年间有苏东坡行草勒石“龙门浩”三字,这就是龙门浩最早的记载。以前人们一直弄不清楚渝中区“望龙门”(老城门)望什么、望那里,其实就是望南岸那得天独厚、气势恢宏、险峻无比的下浩“龙门”。

毎逢月圆之夜,月影入水、波光粼粼,月华当空,巧居龙口,如镶宝镜,美轮美奐,又恰似二龙戏珠,被文人墨客誉为“龙门皓月”。古穆凝重、朴拙奇崛、磅礡浑厚、豪放从容,高达丈余石碑上“龙门皓月”行草,系明末官居二品的户部右侍郎、著名书法家刘重庆手迹,此碑曾屹立于下浩老码头。历代赞颂“龙门皓月”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清雍正年间进士、巴县县令王尔鉴视察龙门浩,亲身感受皓月胜景,听闻夏后传说,情不自禁,吟诗一首:“水亦岷江派,山仍夏后村。何缘邀月影,别自映云根。秋扫黄鱼脊,波回玉兔魂。神功遗迹杳,此地问真源”。清乾隆年间川东道张九镒夜宿龙门浩,目睹龙门皓月即兴作诗:“石扇画地轴,一涧流淙淙,谁将青玉镜,挂在苍鳞龙”。

说起刘重庆题写“龙门皓月”,还有一则笑谈奇闻。明末,刘重庆助刚继大统的崇祯皇帝一举剪除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奉旨巡检四川、清剿宦官余孽、抚慰秦良玉。刘侍郎名讳与重庆犯冲,进入川境,心事日重,到重庆已病体缠身,害怕尸留重庆。在重庆府接风宴上,擅见风使舵、察言观色、一踩九头翘的韶兴师爷窥其心病,在敬酒时说:侍郎大人与我们重庆缘分深哪!天机早就预测,您老定会亲临重庆,为此渝城八景一直“虚位以待”,正恭候期盼您老的墨宝能留重庆。听此说,刘侍郎精神为之一振,顿时病痛全消。重庆知府顺势亲自展纸研墨,刘重庆笔走龙蛇将“龙门皓月”“海棠烟雨”“黄葛晚渡”等渝城八景一挥而就,其率性恣肆、雄浑大气、沉凝老辣的墨迹自此留在了重庆大地。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重庆建市前,站在左营街鸟瞰下半城和南岸龙门浩。摘自《巴县志》

下浩老码头下船起坡,沿着河沟边石梯坎上行,过石拱桥再上一坡,我就是在通往滩子口路边这栋房子里出生成长的。——“龙门浩油茶店”李杰提供

龙门浩依赖天然良港畅通驿路,开埠时令洋人格外垂青,商贾云集,人气旺盛,街市纵横,生意红火,建房造屋开窗见绿低头看江,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日新月异如雨后春笋,地域迅速溯江向上发展。为准确和有别后继者,于是把近在咫尺新兴崛起的上浩称为上龙门浩(简称上浩)或上新街、下新街,老码头仍属下浩、新码头归属上浩,一个“新”字就把历史厘清了,而原来的老“龙门浩”则改称下龙门浩(简称下浩)。人们要弄清这样一个概念,还原历史真实,那就是下浩地处“龙门”和“浩”,历史上是先有下浩,开埠后才有了上浩。自进入新世纪,上浩房地产开发方兴未艾变化巨大,老地名逐渐淡出视野,而下浩的名头随着魂牵梦系乡愁日盛,旧貌相对保存完好而日益响亮。现在正在进行修旧如旧,东水门长江大桥南桥头下,重新打造的“龙门浩”历史老街,基本上是原来下浩的“地盘”。

在以水为路的岁月,良港、驿路是商贸的命脉、集市作坊的生存条件、居家的基本要素。下浩天时地利人和诸因皆具,因此历史悠远绵长,人文积淀深厚,唐宋明清皆有历史痕迹可考,近代兴旺繁荣更有建筑遗迹可鉴。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下浩都展现出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价值和作用。开埠、码头、航运、袍哥、移民、陪都、餐饮、商贸等诸多经济、文化在这里孕育、示范、发展和崛起,下浩对助推重庆成为西南乃至全国闻名的大都市,曾经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历史上的下浩得益于湖广填四川大迁徙、清末民初开埠热和国民政府西迁避敌重庆成为战时陪都,极大地促进了下浩的兴旺繁荣。湖广填四川使下浩人口倍增,街市规模拓展,港口交通基础完善,商贸要津大格局奠定;开埠使下浩成为洋人西进内陸的承接地,冲破数千年农耕经济束缚与现代社会接轨,十户九工商、天天都开市。下浩在重庆、四川乃至西南开创了保险、航运、放足、信局、日化、纺织、肠衣、制革、猪鬃等诸多第一,给内陆经济发展、现代文明提供了借鉴样板,催生了民族资本和工人阶级;陪都时期的下浩各国驻华使馆、军事单位、内迁大专院校、工厂作坊、房屋营造、精英名流聚集,促成下浩经济、社会、人文、城建达到鼎盛时期。

下浩周家湾河街及沿江局部。

陪都时期的龙门浩。

由于进出浩梁的“龙门”很狹窄,吃水深度不夠,不是汛期机动轮船开不进来。每当非动力大小船只从湍急、漩涡汹涌的长江主流拐进下浩浩梁,其危险真令人心惊胆战,然而船工和纤夫高超的驾驭技术着实让人佩服感叹,毫不夸张地说,船只每次进出浩梁都是一次生死较量。船只进港在波平如镜的浩内靠泊,以捕鱼为生的打鱼船鳞次栉比一线排开,一泓瀑布从坎上戴玉华家吊脚楼下飞溅而出直落江边深潭,这如诗似画的美景总是深深地吸引住搭乘渡船的人们,驻足“龙口观瀑”,流连久久不愿挪步。

下船起坡上行,那坡陡峭坚硬的青石梯坎,被骡马与行人踩出的一个又一个深深的凹凼凼,若沒有数百年功夫怕是不行,由此折射出此路之盛。登上第一坡梯坎踏上门朝街龙门石桥,靠左是交通银行、合记堆桟,一条青石板滨江小道可通狮子口、周家湾过天星桥经水文站、海狮路、“字水”石刻到慈云寺、玄坛庙。石桥右侧,是戴玉华家全是楠竹修建的吊脚楼茶馆,石坎子下周顺清的小面摊和王胡子的临江吊脚楼火锅馆是打鱼人、船夫和扯船子的固定落脚处,沿青石板滨江小道,经大慈寺(也有人叫龙门寺)、煤炭窑可到望耳楼、建业岗,向上走是滩子口、下新街,往下可到老码头赶轮渡过江去市中区。

钩沉下浩历史,很值得一提的是“大慈寺”,由于浩梁外风翻浪卷、水深流急、漩涡汹涌、惊涛拍岸,每年在此触礁、翻覆的船舶无数,传说外浩梁江底通海心海肺海眼,所以这里沉没的船货从来不见浮起来,淹死的人“唐家沱”都找不到死尸。清·嘉庆年间船帮、货主、乡绅共同出资和募捐在背靠望耳楼面对浩梁龙门,建起塑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金身,保佑行船、民生的“观音庙”。每年六月六河神节就在“观音庙”前举行,三牲祭河神、入夜放河灯热闹非凡。自“观音庙”建成,打烂船的事故确实大幅度減少。为感谢观音菩萨的功德,清·道光年间将香火极盛的“观音庙”升格为“大慈寺”,在寺门左右建起临街吊脚钟鼓楼,楼上架鼓悬钟,楼下设坐供人们休憩观景和通行,由于该寺正对浩梁“龙门”,下浩人干脆叫此寺为“龙门寺”。

民国时期繁华的下浩老码头。

二十世纪50年代初期下浩老码头

下浩面临滔滔长江,与渝中半岛望龙门、东水门、朝天门隔江相望,背靠涂山、真武山、南山,依山顺势下泻的四条溪流把街市切割后有分有合注入长江。下浩上与上浩紧邻,以老码头、滩子口、一天门为界,下浩下与玄坛庙相接,以海狮路、三百梯、黄荆庙为界。老下浩沿河上下长不过1.5公里、江沿至后山纵深直线距离大约400余米,虽然总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可这里却是寸土寸金世间少有,浓缩了的风水宝地。

流经老街的溪流让下浩更添韵致,有诗曰:“两岸房舍皆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要津田园偕闹市、乐业安居赛桃源”。这便是当年的真实写照。弘一(李叔同)法师弟子,浙江崇德人、著名美术家丰子恺来下浩讲学,游览后说“此地很像我的老家水乡小城”。下浩被使领馆、洋行、钱庒、官邸、酒吧、军营,公馆、进出口商事衙门环绕,商家作坊错落有致、宽敞大街穿挿幽深小巷、巴渝民居簇拥公馆别墅、穿斗房与使馆洋房毗邻,吊脚楼见缝挿针百态千姿,这里的建筑中西合璧、南北兼容、土洋混搭、古今融汇、简繁共生,曾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园。

解放初期下浩的赶场天。

下浩辖门朝街、望耳楼、大慈寺、董家桥、葡萄院、狮子口、周家湾、鄂中里、天星街、米市街、川祖庙、杨家岗、觉林寺、下浩正街、彭家湾、建业岗、枣子湾、茶亭街、四方街、莲花山、回龙桥等20多条大街小巷,街名五彩缤纷、让人眼花缭乱、街道盘根错节,像蜘蛛网般因形就势,蜿蜒向四面八方辐射展开。青石板铺成的道路,连接着一座又一座老屋深宅,蛰伏着隐姓埋名、不动声色、躲祸避难的士商巨贾、官绅豪客、文化精英、特殊身份高人。1956年修建海(棠溪)弹(子石)公路时,从彭家湾、葡萄院、茶亭街、觉林寺、报恩塔仅三四百米长的地段便拆毀开埠和民国初期修建的十好几处公馆、洋行和庭院,挖掘出的汉唐古墓葬就有十余座,出土汉像画砖、五铢开元铜钱、青铜剑和陶罐碎片,皆为我亲眼所见,我古钱币收藏兴趣,便是儿时从稀泥中抠出的几枚古铜钱开端。

下浩传奇精彩

从浩梁下船爬一坡青石梯坎进入门朝街,再逐级行进在两侧依山势修建的原美军仓库群中,经汪家烫槽(杀猪宰牛)兼借下泻溪流利用水车作动力的方姓碾米榨菜籽油棚、单家冷酒馆、专供从事丧葬劳作力伕的高家河水豆花屋、熊锡基家棺材铺,到达门朝街、望耳楼、董家桥交界处,过永兴洋行进入下浩正街,一条宽阔的青石板大道穿衢而过,上茶亭街,左走登莲花山。莲花山上有一形如莲花的巨石,光秃秃立于山巅,据说是女娲娘娘炼石补天,剩下的一块大石头,莲花山因石而得名,系下浩特色独具的一景。解放初,重庆市政府十分关心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搬运工人,在“莲花石”旁修建了八栋三楼一底的“搬运工人新村”,1954年“五-”国际劳动节,工人们拿到分房钥匙后,上百名吿别窝棚和摇摇欲坠吊脚楼的工人和家属,喜不自禁、群情激奋、自发汇集、敲锣打鼓,从下浩走到上新街区委区府所在地送感谢信,可见一般工人的地位在当时是多么崇高。

下浩茶亭街黄桷树簇拥下的竹篱夹壁墙房屋

经莲花山长长的半边街,沿青石板官道过聚源桥、直上一坡陡梯坎就是“一碗水”了,“一碗水”崖壁有“同治元年”四字石刻痕迹,据说这是一游方道士雇人开凿,为方便行脚赶路人解渴布施的义举。“一碗水”从高山岩石缝隙渗出,水质甘甜、清澈无尘、一年四季,无论天上多久无雨,盈盆“一碗水”从来不见干涸。攀上清水溪、登上张家坡,便是黄山、南山地界了。自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蒋介石等达官显贵、多家使馆、抗战指挥中心,刚解放时的中共川东区委、川东军区等要害部门,就设在下浩背山,素有“南陲屏障、山城花冠”的清水溪、黄山和南山一带,这也是联湖广、下川东的茶马古道。清水溪虽是小溪流,由于穿行于沟壑山谷之中,飞流成瀑,古桥下流水潺潺,石板小道依山盘旋,沿途花木扶疏,高大林木深处隐匿着精巧庄园雅舍,途经此道的文人墨客留下无数佳句赞词,《巴县志》上多有记载。四川省省长杨沧白曾题诗“树杪山腰瀑布悬、杖蔾来此听鸣泉。名园花木堪消夏,直到斜阳起乱蝉。”有好事者在“一碗水”旁一大石头上刻了一首不太清晰,据说是冯玉祥作的丘八诗《觐见》:天子召见上黄山,一路爬坡腿发软,半山幸有一碗水,解渴歇息再登攀。

下浩川祖庙、米市街的陈旧房舍。

再说说穿行下浩,登上茶亭街,前面讲了左上莲花山、清水溪、黄山,现在说右上,过四方街就是位于涂山脚下的药王庙。药王庙大殿奉祭的是上古神农氏、药王孙思邈、医圣张仲景,偏殿彩绘有二十四孝图,药王庙虽不大,但香火极盛,住持、道长皆精通医理药学,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的斋醮法会集中向民众布施医药、斋食,因此热闹非凡。下浩70岁以上的老住民,几乎都听过和记得这样一个传说:民国初年药王庙走水(失火),火焰熊熊窜上房顶,正在闭关,年届八秩拥有仙风道骨的住持慧明道长,危急之时破门而出,一手提一只盛滿水的大木桶,从地上纵上房顶,面不改色身不停歇,十余次跃上跳下便把大火浇灭,这份轻功绝技倾倒救火僧众,从此慧明住持“活神仙”之名,传遍重庆城。

在药王庙旁边,还有座川东佛家和信众敬仰的“舍利佛塔”,下浩人叫“和尚坟”的地方。“和尚坟”是一座两丈多高白塔式的佛家陵寝,环绕白塔的十多块碑刻,记载着从明永乐至清末十多位得道高僧修行履历和功德,高僧圆寂焚化后,骨灰存放于塔内,在骨灰中拣出的近百粒“舍利子”供奉于白塔之巅。“和尚坟”废毁于反封建破迷信年代,碑刻被农家砸成碎块拿去垫猪圈牛棚、铺路垒墻。

和尚坟左下山道旁是依山而建的一连排经营茶水、冷酒馆、豆花饭、“冒耳头”、香蜡纸烛、草鞋斗笠、洋姜盐大蒜等的穿斗房和吊脚楼。攀登二三十步缓坡,在山崖边有个“打儿石”,据涂山脚下卖菜的田大爷和开豆花馆的刘姓老住民说,民国初年涂山寺长老广修和尚见不少信众来寺求子赐女,不少穷苦人家食不果腹,萌生帮渡。于是指派僧人在亭子山下绝壁之上用石灰塑造了一条丈余白龙,在两山壑底掘一三尺阔圆坑,在崖边路旁筑了个一丈见方的平台。从此贫困人家在路旁台边卖石,五颗石头一文钱,人们站在平台把石头掷出,击中对面白龙有望喜得龙子,把石头掷入圆坑有望喜得凤女,这既是一项娱乐,又圆了无数人的期盼寄托,一试身手者众,毎逢节令,投掷石头者打拥堂,方圆十数丈内竟找不着一粒石子,此项给人们寄寓希望的欢愉一直兴旺了数十载。

一次,在跨世纪百岁老人、曾在下浩工作生活过十余年、全国著名书画家晏济元画室,无意中提及下浩,老爷子一下来了兴趣,他记忆力特别好,对从望龙门坐柏木船过江进下浩浩梁,下船就是一坡石梯坎,经门朝街、过董家桥葡萄院,爬茶亭街到真武山如数家珍,尤其是对曾经在半山上一试身手的“打儿石”记忆深刻。

从“打儿石”左转可登涂山顶、涂山顶上右侧的龙脊岭官道两侧,有明清及民国早期十余座建筑豪华的墓葬,这条爬山“天路”逐级登高过了南天门,不远处便是涂山寺。清末巴县知县、著名书画家、外号“小扫把”的陈竹波,尊重民意传说,为纪念大禹之妻涂山氏支持夫君治水救民“三过家门而不入”,书写并调集能工巧匠,募银千两,在下浩后山绝壁之上镌刻长宽近十丈震撼心魄的楷书“塗山”二字,在渝中区便能清晰目睹这沉雄古拙、气吞霄汉的巨擘摩崖石刻。陈竹波站在涂山上极目远眺,龙门浩的瑰丽景色让他陶醉,即刻赋诗:涂山连字水、文峰接海棠、云烟添一色、日月映长江。他亲书的这首五言镌刻在“塗山”右下方。文化大革命“塗山”惨遭劫难,被造反派当作“封资修”铲除,刻上“毛主席万岁!”,直到改革开放正本清源,又才剷去,重新恢复“塗山”二字。

清末巴县知县陈竹波书写的“涂山”二字。

“回龙廊桥”曾德智绘。

涂山寺,又曾称尊武寺,内有禹王庙、涂后祠。

从“打儿石”宽阔的青石板官道直走便抵达“回龙桥”,“回龙桥”系石拱桥,始建于清光绪初年,廊桥补建于“西南和平大法会”前夕、高大宽敞、翘檐斗拱、卯榫结构、古朴典雅、桐油照面、木质本色、青瓦盖顶,两侧外廊设有连排靠椅。两侧廊柱楹联分署重庆首任市长潘文华题写的“夏禹之后上居涂山祠、桥锁蛟龙社稷永安澜”,桥的另一侧廊柱两边楹联分署大清重臣林则徐名句“千山无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走出廊桥在桥头石壁抠出的一龛土地庙两侧石柱上镌刻有一幅“人人来敬我、个个都发财”虽搞笑戏谑,却意味极其深隽的对联。土地庙旁还有一龛观音菩萨手执铁杵磨针的“喻世”石雕像,路人无不驻足思量回味或课子勤勉、心恆业成。桥周围数株硕大的百年黄桷古树勃茂浓郁,游历观景、行脚下力、礼佛香客最喜欢在“回龙桥”两侧依栏而坐,享受山谷清风送爽、树下巨荫纳涼。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落泊在下浩小住,留下《涂山寺独游》诗句。王旭东绘

出“回龙桥”登一缓坡,便到真武山之巅,据《东汉郡治》载,有始建于西汉年间的禹王庙、涂后(夏后)祠,以及建于唐初的“涂山古剎”。公元818年,唐宪宗元和十三年,白居易体恤民情、揭露贪腐、得罪权贵、忤逆龙鳞而被贬谪,脱下三品司马青衫,換上五品绯袍到忠州作刺史。出长安、过汉中、穿剑阁、到阆中,一路遭白眼、受冷遇,用白居易的话说:“一条烂船当驿路”,船到渝州(重庆),官员们唯恐避之不及,无人理会不受待见。在下浩小住时门庭冷落、形单影只、百无聊赖,推窗见山势苍莽、庙宇飞檐,于是信马由缰,登山拜谒,作诗《涂山寺独游》:“野径行无伴、僧房宿有期、涂山来去熟、唯是马蹄知。”正是白居易这首五言孤寂伤感绝句,成了涂山寺始建年代极其重要的佐证之一。

离涂山古刹一箭之遥便是平顶山,传说之一是:孙悟空护唐僧西天取经归来,玉皇大帝怕他居功自傲,不知泼猴又会生出多少事端,令如来佛收了他从东海龙王处借来,天竺取经时凿铸有镇妖降魔梵文的金箍棒,筑以高台把这根碗口粗高达数丈的金箍棒立于平顶山之上护卫苍生。传说之二是:黄桷垭拥有良田千顷,三代单传的费姓乡绅大户,婚后讨一房二房皆无出,虔诚苦求菩萨,终于在三十三岁,明万历三十三年得子,于是铸铁桅杆高三丈三,重三千三百斤,以保麟儿接天地精华、长命百岁。传说之三是:晚明四川总兵,外号“刘大刀”的刘綎奉旨赴京勤王灭倭抗清,出发前在位于重庆南岸下浩背山之巅,铸造高达数丈、大碗粗壮的铁桅杆挂军旗,誓师北上与倭寇清军决一死战,捍卫中华。不计三种传说真伪,历经四百余年风雨,铁桅杆不锈不毁、没撑没扯,巍然屹立在“亭子山”之巅,这就是奇迹。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下浩龙门相馆经理胡飞宇家人在亭子山“澄鉴亭”前合影。
胡效苏 提供

明末文人墨客、士绅贤达,怜其一根铁桅杆立在空旷的山上太过孤寂,集资建成楠木为柱、琉璃为盖、翘角斗拱、名家撰联、雅致大气、长宽丈八的“澄鉴亭”,有了此亭便成了文人雅士、乡邻挚友登高望远、听涛观景、雅集寄怀、道古循今之地,在众多诗句中尤以“一弯明月双江影,半槛疎光万户灯”最为贴切可人。随着时间推移,人们逐渐淡忘了“澄鉴亭”雅号,不知何时起“亭子山”却叫出了名,好好的一座鸟瞰山城美景的名亭却毁于“文革”。紧邻亭子山的高峰,抗战时是国民党空军防空高炮阵地,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也都是解放军高炮阵地,1956年前亭子山下一直是埋葬死人的乱坟岗。

重庆首任市长潘文华。

20世纪初,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中华民国诞生,但神州並不平静、人民並不安宁,军阀割据、华夏四分五裂,为夺地盘、争利益、抢官位,年年征战不息,四川尤甚,滇黔湘鄂各省与川省境内各路军阀变戏法般合纵连横、你来我往、覆雨翻云、大小战争三百多次,人民在水深火热中受尽熬煎。二十余载你争我杀,最终颇有心机的刘湘坐大,为笼络民心、争取舆论、示好国府、以进一步削平群雄,也为感谢他在“龙潜”时,涂山寺住持广修大和尚对他的支持、点拨和庇护,责成心腹干将,他任命的重庆市首任市长潘文华,(1908年,潘文华就读成都陆军速成学堂时,因身手矫健体操功夫了得,平地空翻能摘取一丈多高的绣球,从此被誉为“潘鹞子”)恭请住锡北京雍和宫大经师、藏传佛教格鲁派内地密宗第一人多杰格西活佛,在川东名刹涂山寺(此时又称护国禅院)主持消弭战乱、祈祷和平的“西南和平大法会”。

四川省主席、大军阀刘湘。

佛门高僧惟贤长老曾先后任重庆慈云寺、涂山寺住持。

1930年10月4日,那时上山无公路、过江没轮渡,为亲耳聆听多杰格西活佛和他从出家并担任住持的康定安却寺带来的16名喇嘛弘扬佛法、祈祷和平,以示重视和心诚,法会揭幕当天清晨,行辕设在重庆的四川省主席刘湘率领刘从云、唐式遵、王陵基、潘文华、范绍增、潘昌献等一干部属亲信,乘两艘官船抵达下浩,登岸后不乘滑竿、不骑马,徒步行进在门朝街、下浩、茶亭街、四方街、药王庙、回龙桥,通向涂山寺整齐、宽阔、舒适的上山青石板缓坡梯道,这是举办西南和平大法会前,纳入重庆城市重点工程,统一标准,赶建的“官道”。法会启动仪式上刘湘分别向多杰格西活佛、广修大和尚敬献了红色袈裟,向安却寺、涂山寺敬献了明黄宝盖等珍贵的佛家用品。据惟贤法师生前回忆,袈裟、宝盖是潘文华派人前往苏杭找前清宫庭造办处绣工制作好后,在中国第一名刹“灵隐寺”开光、供奉后迎回重庆,涂山寺两件珍宝及众多佛家藏品在“文革”中散失。

七七四十九天的西南和平大法会盛况空前,心系众生的多杰格西活佛,为满足僧众心愿,悲怜年长居士香客爬山艰辛,带上弟子,曾移驾下浩觉林寺设坛讲经说法。为见活佛真容,觉林寺街、下浩正街、葡萄院、董家桥人头攒动,拥挤得水泄不通。法会期间,下浩袍哥、商会、街绅、保甲联手治安,每天乘船过江,经下浩往返涂山寺有成百上千人,然而无论是推过河船的船家、抬“滑竿”的力夫、牵马的崽儿、茶楼酒肆客栈、做买卖的生意人,无人趁机哄抬物价、欺蒙拐骗、强买强卖,也没重大偷盗抢劫事件发生。下浩一直严禁开设抽“大烟”、青楼买欢、聚众赌博场所,尽管地处码头、交通要冲、繁华街市,却风清气正秩序井然路不拾遗,市长潘文华对下浩淳朴民风、良好社会秩序赞不绝口,亲书“首善之区”褒奖下浩,石碑曾立于觉林寺街口。

为适应抗战需要,1938年8月15日,龙门浩至望龙门蒸汽轮渡开航,1940年2月,下浩建业岗至市中区东水门300门高空跨江电话线开通,1945年5月,茅以升设计的望龙门缆车建成,从此下浩与外界的联系变得更加方便安全和快捷。生性爽直胆大、勇于涉险、敢作敢为的社会活动家、爱国将领冯玉祥到下浩公干,他带领一干人不乘轮渡,执意从望龙门坐人工划桨搬艄的柏木船过江到下浩,体验在长江劈风斩浪和进下浩“龙门”的惊险刺激与舒心惬意。

爱国将领冯玉祥擅长诗画、兼工对联,陪都时留下《下浩兴旺诗》

上岸后冯将军绕下浩一圈边看边听地方人士讲解,据老人们回忆,有的说他最后移步董家桥袍哥大爷熊治平家大院,有的说他落脚在“织染大王”杨宪卿公馆品茗,还有的说他下榻觉林寺国大代表、十一区区长张镛家。冯将军对下浩山水林泉、中西建筑、临街闹市、纯朴民风、井然秩序赞不绝口。对风水学颇有研究的冯将军说:下浩面临大江呈勃兴之势、内蕴浩水系聚财之地、背靠龙脉有王者之象,黄(山)皇(山)、音同意似、“黄皇王”相通,五十前开埠洋人选下浩落脚,当下委员长定黄山下“辇”,下浩不愧藏龙聚气之地,此乃天机。

张健书法。

冯将军应请不假思索挥毫写下:双龙拱卫世难觅、古迹新貌处处景。世外桃源在那里、八方汇聚下浩兴。

著名书法家、年届九旬的王道华先生题写的白居易《涂山寺独游》,冯玉祥《下浩兴旺诗》悬挂在“下浩里”茶室。

可惜这首脍炙人口的《下浩兴旺诗》,只听传说,不见墨宝,但此诗已纳入冯将军嫡孙冯文中主持正在编纂的《冯玉祥诗选》。冯将军虽然一生戎马倥偬、社会政务繁忙、溯古追今朝读晚思从无倦怠,因而其笔下诗词总是高屋建瓴、大气蓬勃、胸有沟壑、气度非凡、造诣极深。就以这首《下浩兴旺》七绝诗来说,不仅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更是一句一层意境,第一句“双龙拱卫世难觅”,写下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绝无仅有的杰作;第二句“古迹新貌处处境”,描绘下浩历史悠久、遗迹厚重、新景随见、方兴未艾;第三句“世外桃源在那里”,赞美下浩人杰地灵、环境清幽、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第四句“八方汇聚下浩兴”,肯定下浩住民纯朴善良、豁达大度、聪明勤奋、包容接纳五湖四海的博大襟怀。

下浩人文厚重

国府内迁避敌,重庆刚确定为陪都,南岸玄坛庙远眺龙门浩。

“内陸开埠”、“抗战陪都”使下浩这个长江上游战略、区位优势独具的老街,顿时成为一方热土、价值名望陡增,外资大举进入、精英荟萃、群贤毕至、工商勃兴,更为重要的是与发达国家、现代经济、重要时政接轨,战略地位突显。从此下浩悠久的历史、厚重的人文被南来北往的人们知晓、传播和看重,一波波、一浪浪被特殊岁月推到下浩的精英在此蓄势成长、开拓创新,无以数计的名人留下了诸多传奇、轶事,他们的成就业绩注入,进一步提振了下浩的声名地位。

陪都时,“武昌中华大学重庆南岸临时校舍立础纪念碑”图片。

下浩山清水秀、环境幽雅、交通方便、无大工业干扰,尽管地方不大,抗战期间却成了办学理想之地,各类学校星罗棋布,除辛亥革命成功翌年创办的龙门浩小学外,其他学校都是避战内迁和新办。下面我们来细数下浩的学校:在下浩背山有江苏复兴中学借涂山寺办学,曹宗铎任校长,国府要员吴稚辉、顾祝同、叶楚伧等为校董,有男女学生三四百人;中国首家不靠外资、不靠国府拨款以“教育救国、复兴中华”为宗旨的武昌私立中华大学租借下浩米市街“禹王宫”;两湘中学租借“两湖会馆”办学,两校学生千余人,拥挤不堪,时任中华大学校长陈实,不顾时局危艰四处奔走、八方努力筹得款项,在禹王宫后坡新建了几幢两楼一底校舍,2010年该地块开发时,掘出“武昌中华大学重庆南岸临时校舍立础纪念,民国28年1月26日立”,郭沫若、梁思成、邹韬奋、冯雪峰、陶行知、邵力子、范长江、何北衡等名家亲莅武大授课。著名诗人沙鸥陪都时期就曾就读中华大学,并在周家湾居住。

私立西南实用艺术专科学校租用下浩周家湾英资卜內门房屋办学,受到国府教育部官员徐伯璞的特别关照,介绍吴作人、张书旂、林风眠、丰子恺等担任客座教授。20世纪五十年代末,下浩中学教美术的陈安静老师,抗战时曾在西南实用艺术专科学校就读,特别崇拜丰子恺的风趣、博学和诙谐、幽默。丰子恺上课从来不备讲义却成竹在胸、妙语连珠,他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及板书示范总是充滿生活气息,线条简洁、生动质朴,既具哲理又发人深思。

在下浩建业岗汤子敬别墅,有中美联办的空军幼校,美国教会援华团在上葡萄院办有英文速成学校,位于下浩与玄坛庙交界处,重庆唯一的国立女子中学,1940年秋在黄荆庙建成开学。国民政府教育部、内政部和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在下浩觉林寺报恩塔后,联合建有战时遗孤教养院,年幼的以学习文化为主,青少年接受文化和职业培训,宋氏三姐妹(三姐妹一生皆热衷儿童救助和福利事业)、孔祥熙、陈立夫、于右任、朱家骅、周钟岳、冯玉祥、李德全(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常务理事长)、吴国祯等军政名人要员都曾亲临看望慰问,玄坛庙黄家巷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多次前往联欢演出。据上了年岁曾遇见过这些来下浩高官名人的周、许、孟等姓老住民回忆,那时这些达官显贵来下浩基本上都是“轻车简从”从不扰民,既不封路禁行,也无保镖前呼后拥、阵仗翻天的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宋氏三姐妹慰问抗战遗孤。

在觉林寺十一区老区公所旁,国府军需署办有战地速成救护培训班,一批批男女热血青年接受短期培训后,直接从下浩奔赴抗日前线。2006年夏,一位来自台湾的80多岁四川安岳籍国民党老兵,专门来此凭吊,寻找曾经接受医务培训的从戎之地,他说自己是第6期学员,当时毎期60至80人,培训三个月,结业后直接上前线,日军装备精良,我军武器太差,战争残酷死伤太多,卫生兵供不应求。

1939年,年仅24岁的唐亚伟,在彭家湾中央印书馆,租房借屋首创“亚伟速记学社”,冯玉祥亲任学校董事长、陶行知、李公朴等担任董事,由于办学质量高,培养出来的人才供不应求,大多就职于国府、省市机关和商银科研单位。此后60余年唐亚伟教授无论是在北京总校或是复旦、暨南大学始终坚持研究不辍,从而荣膺“中国速录泰斗”称号,他发明的“中文亚伟速录机”,2007年荣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获奖人员在人民大礼堂接见厅同中央领导合影时,总书记胡锦涛在与其握手时问您老高寿,他回答九十有二,总书记翘起大母指,连声说了不起、了不起。

从下浩走出的中国速录泰斗——唐亚伟教授。

紧挨下浩上葡萄院街和彭家湾,枣子湾开埠海关、建业岗使领馆毗邻的龙门浩小学,又名重庆“十一”中心校,是始建于民囯初年,位于望耳楼的巴县县立女子初级小学演变搬迁而至。陪都初定,国民政府为让内迁家庭、名流学者、前方将士、工商精英的孩子有一个接受教育和学习的良好环境,教育部长陈立夫把办好教育视作“服务抗战建国”需要。龙门浩小学校长是陈立夫钦点的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才子、教育家郑佩昆,郑佩昆拥有教育部作后盾,又具有办教育的潜质,巧妙运用人脉、资源,调配引进优秀教职员工,广泛汲取、反复研讨筛选、制定出优秀的教学大纲,按首都南京囯立示范学校标准新建教舍、操场、漂亮的花坛步道和端庄大气的校门,添置最好的教学和体育训练器材,软硬件齐抓并推,用了不到两年时间,便把龙门浩小学办成国民教育示范学校,陪都市立十大名校之一。

袁隆平给母校题写的校名——龙门浩小学,从2019年9月26日起,更名为“龙门浩隆平小学”。

重庆十一中心校(为什么叫“十一校”,因为当时下浩和龙门浩小学都隶属于重庆市第十一区管辖),植被繁茂葱郁、四季都有花香,由于学校就在涂山脚下,宽阔的校园内有大片草丛、灌木林,时不时还有山鸡、野兔、小松鼠、果子狸现身。龙门浩小学收费较高,学生有统一的“童子军”制服,每年要组织军训、上街宣传讲究公共卫生、为抗日前线募捐和春秋郊游,适合家庭比较殷实的孩子就读。在十一中心校坎下,相距一二百米下一斜坡的下葡萄院街,菜市场对面就是收费低廉,专门招收平民子女就读的觉林寺小学。抗战胜利后,郑佩昆回到南京出任南京市第六区国立中心校校长,新中国成立前夕去台湾出任台北市教育示范学校龙安国民小学校长,现在抗战时重庆十一中心校郑校长亲笔签名的小学毕业证书,一张网上售价已超过千元。

世界米菩萨从下浩走出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被广大人民群众敬尊为“米菩萨”的袁隆平,是1938年底为躲避战火,随父母从汉口逃出,经湖南岳阳、桃源一路颠沛流离来到重庆,寄居在南岸下浩周家湾狮子口。毎天沿米市街、下浩正街、董家桥、彭家湾到学校上课,袁隆平回忆不无感慨地说:他是在日本飞机狂轰滥炸心惊胆战的苦难岁月中,听着防空警报声上课、防空洞桐油灯下写作业,在门朝街浩梁内河学会了游泳,1942年夏从龙门浩小学毕业的。

宁夏文联主席、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张贤亮说:他一岁多还在襁褓中,就跟随在囯府机关供职的父母从南京逃避战火来到重庆南岸,整整在下浩临江的望耳楼生活了八年,背着书包爬望耳楼和彭家湾陡峭的青石梯坎,穿行在狭窄拥挤的吊脚楼巷道间,在“十一”中心校上的幼儿园,读了两年多的小学,成天跟一群小伙伴在河边和轮渡码头疯耍。他记得每年母亲带他去上学必经同为下江人开的裁缝铺做一二次衣服,所以对望耳楼简陋吊脚楼“官茅房”旁蒲家裁缝铺记忆特别深刻。

著名作家张贤亮

殷白书法

1993年著名诗人殷白、杨山、徐国志,作家陸棨、石曼等在大田湾体育馆“奇香居”请路过重庆的张贤亮喝茶,电台金剑锋拉我和王长富(诗人、《现代工人报》副总编辑、上龙门浩瓦厂湾人氏)作陪,难怪张贤亮能讲一口地道重庆话。雅聚时海阔天空、人生际遇、奇闻趣事、创作感怀,让我记忆犹新的一是我第一次听说著名诗人沙鸥也是从南岸下浩走出来的,二是此后不久,我无意中得到不仅是著名诗人、也是知名书法家(重庆书协名誉主席)殷白写下这天他吟咏的诗:昨夜灯花昨夜钟,风霜不掩旧时容,此日无酒人亦醉,征途还许几回逢。这次雅集的故人现在除我和王长富皆一一作古,真乃造化弄人,令人唏嘘。

陪都演艺史学家 石曼

从龙门浩小学走出去的还有,复旦大学毕业后、留美获哈佛大学博士后、应国家千人计划海归的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重点实验室主任桑涛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全国教师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远程教育首席专家北师大的裴纯礼教授;就读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在中央乐团任首席小提琴演奏家的汤龙廷。也是从龙门浩小学毕业、家居上葡萄院街考入中央财经大学,改革开放后出任中国香港宝生银行总经理的高继鲁,在重庆直辖前后,为重庆基础设施建设、南北滨路修建,从港澳组织调度了巨额资金支持故乡发展,嘉陵江渝澳大桥就是他向澳门特首何厚铧积极建言完成和实现资金运作的。在下浩生长读书走出去的文艺人士还有著名诗人沙鸥,书法家赵纯元,国画家潘登、刘忠义,江南艺术团团长周明亮等。

陪都演艺史学家石曼著作。

被誉为研究抗战时期陪都影剧和演艺名人史料第一人的石曼先生,曾在他撰写的《重庆抗战剧坛记事》《雾都剧坛风云录》《周恩来与抗战戏剧》等著述中说,随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批演艺团体也随迁来渝。中央电影摄制厂、中国电影制片厂、上海影人剧团等携白杨、秦怡、胡蝶、周璇、吳茵、张瑞芳、舒绣文、赵丹、项堃、魏鹤龄、谢添、沈西芩、黄宗江等先后落户玄坛庙黄家大院(新中国成立后为重庆茶厂),那时重庆名流荟萃、盛况空前,他们除紧张的拍电影、演话剧外,还要接受郭沫若政治部第三厅调遣,参与上层文化活动及酬谢慰问盟军的联欢和其它外事活动安排。

抗战时的“中国好莱坞”黄家巷

陪都时期,美驻华大使馆酒吧兼美军联络处。

抗战期间,艺术家们不辞辛劳,无以数计沿着玄坛庙、海狮路、水文站、天星桥、周家湾、狮子口、交通银行、门朝街、大慈寺、望耳楼河边青石板小道步行往返下浩老码头美军联络处(美国大使馆酒吧、来华美国军人之家)参加劳军慰问演出、舞会或酒宴,用他们的名望和演艺支持、激励盟军积极援华和参加抗日作战。每当演员们充满青春活力的身影、矫健的步履行进在下浩滨江小道,这便是残酷战争岁月中一抹最靓丽的风景。

抗战时期重庆物资极度匮乏,著名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陪都四大名旦之一的秦怡(另外三大名旦为舒绣文、张瑞芳、白扬)在回忆重庆八年抗战岁月时说:当时吃的是谷子、稗子、石子混合的“三子米”,荤少米糙,营养严重不夠,常常饥肠辘辘。演员们十分乐意和期盼前往下浩望耳楼美军联络处、美驻华大使馆酒吧与盟军联欢,因为盟军生活物资是专供,紧缺东西有空运保障,每次劳军除享受一顿西餐招待,临行,主办方都会给演艺人员每人准备一包里面装有一袋饼干、一桶奶粉、几包香烟、一盒巧克力什么的,偶逢节日往往女士们包里会增加一盒雪花膏、口红啦,男士们包里会增加一瓶香槟酒。这些东西,即使你兜里有钱,当时山城市面上也买不到,因此异常金贵。有几次,赵丹、谢添、魏鹤龄等几个男生,从美军联络处劳军完毕沿下浩滨江青石板小道返回玄坛庙黄家巷住地,人还沒走回家,几个“绅士”嘻嘻哈哈在路上就把香槟酒干个精光。

陪都时,周恩来与秦怡。

无论是在下浩美军联络处、七星岗抗建堂或捍卫路中苏友谊大厦、南纪门天官府国府政治部三厅劳军,宣传抗战或文化联谊,在众多演艺明星中,当时被称为金童玉女的赵丹、周璇人气最旺,每次雅集必唱电影《马路天使》挿曲“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和电影《三星伴月》挿曲“何日君再来”。这次撰稿查找资料,才发现电影《马路天使》中几首历久不衰、脍炙人口、百听不厌的歌曲竟是被郭沫若尊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戏剧泰斗田汉,被誉为功勋作曲家、乐坛翘楚的贺绿汀为周璇、赵丹量身打造。

陪都时的周旋。

陪都时的秦怡。

在查找资料中还发现“何日君再来”是1936年,方沛霖导演电影广告宣传片《三星伴月》时,请周璇伴唱,她也是这首歌最早的原唱。由于这首歌的旋律实在是太优美了,唱红了大江南北,为吸引观众眼球、增加票房,于是1939年,导演蔡楚生在香港拍摄抗日故事片《孤岛天堂》时,又安排黎莉莉再度演唱。继而传唱这首歌曲的著名歌唱家有周小燕、李香兰(日籍、山口淑子)、邓丽君。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日本文化特务把“何日君再来“篡改成”贺日军再来”,并把篡改的歌单在国统区和沦陷区广为散发,从此这首歌被国府列为禁唱歌曲。

“何日君再来”这首歌的曲作者是重庆铜梁人刘雪庵,歌词作者是黄嘉谟,难怪只要你一走进铜梁安居古镇,便会听到邓丽君那余音绕梁、甜美无比的天籁梵音问“何日君再来”。秦怡回忆抗战时期,具体是一九四一或是一九四二年的圣诞已记不太清了,去下浩美军联络处联欢,蒋夫人宋美龄在中国文艺抗敌协会、中央文委主任张道藩和国府政治部文化三厅厅长郭沫若等要员陪同出席,由于没听到周璇金嗓子发音,结束时蒋夫人专门问起,当她听说白扬、舒绣文等在国泰排戏、周璇在病中,她吩咐随员把盟军和主办方给蒋夫人等准备的礼品悉数转送白扬、舒绣文、周璇和因有演出没来的姊妹们,就是这次张道藩告诉大家并转告周璇,今后不要再唱《何日君再来》。

1963年夏,由曾被关押在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国民党监狱”,这一人间魔窟受尽残酷折磨而无畏不屈的革命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所著长篇小说《红岩》改编的电影《在烈火中永生》在重庆开拍,水华(故事片《白毛女》是他和王滨执导)担纲执导。为把这部影片打造成革命史诗、传统教育的精品,他精挑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丹饰许云峰、于兰饰江姐、项堃饰徐鹏飞、张平饰李敬源、蔡松龄饰华子良、厐学勤饰彭松涛、胡朋饰双枪老太婆、童星方舒饰小萝卜头。重庆是赵丹、项堃的第二故乡,八年抗战他们的演艺事业和命运与陪都、山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赵丹、项堃提议抽拍片空隙去南岸玄坛庙,已经阔别快20年,昔日曾经工作、生活、居住的“老家”看看。

电影《在烈火中永生》中的主要演员赵丹、于兰、张平、项堃。

席明真(四川川剧院院长、原重庆市文化局副局长),抗战时与赵丹、项堃等是同行老友,专程从成都赶到重庆与全国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田广才、刘曦,重庆话剧团团长雷楠、编剧石曼等,陪同水华、赵丹、项堃、于兰、蔡松龄、厐学勤、胡朋、张平等一行,到南岸玄坛庙黄家巷参观昔日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制片场地。赵丹、项堃看到自已抗战期间居住的房屋感慨万千,紧紧握住老邻居们的手不松开、旧情回顾不尽、老“龙门阵”摆个不完。沿着异常熟悉的玄坛庙经下浩青石板滨江小道步行到老码头“美军联络处”旧址,给一行人如数家珍讲述他们在重庆所经历的血雨腥风时局,周恩来邀他们去曾家岩八路军办事处过中秋、郭沫若春节到黄家巷给大家拜年。赵丹、项堃特别深情地回忆了与周恩来、郭沫若、曹禺、田汉、徐悲鸿等的友谊,紧张、愉快而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动人心魄和时代价值的演艺事业,躲避日机轰炸、物资极度短缺的苦涩生活,文化特务的捣乱和盯睄、冬日扎雾等候轮渡开航的烦躁与无奈……

下浩老街原貌

陪都时期,下浩望耳楼、门朝街、狮子口、米市街、周家湾临江吊脚楼。

经搜肠刮肚回忆,通过与亲朋好友、老街坊老邻居无数次探讨请教,实地考证和相关资料查询比对、拨雾显云、抹去浮尘、史海钩沉、点滴积累、回溯梳理、深掘细抠,尽可能把下浩老街真实物景复原,有些重要史料,趣事要闻和惊险传奇,我已据其内容纳入了“下浩系列”的相关章节,分别在前后文中穿挿阐述。

前文我讲了船进下浩浩梁登岸起坡往上走,现在我从茶亭街往下行展开作介绍。在进入下浩正街的上葡萄院街、茶亭街两交界的大木桥侧有一个汤子敬修的叫“静璞”的大院子,一楼一底住了十多户下江人,再往里走我家住在一幢跨溪流由药材商人林生安修建的纯木结构的湘西四合院,对面是茶叶商李贤志按江南格调修建的“茗庐”独门小院,河沟边岩坎下重三叠四的吊脚楼拥挤地住着二三十户靠下力为生的贫苦人家。

茶亭街口陈家铁匠铺。

晚清下浩“滑竿”。

在几个大宅院之后的涂山脚下,抗战初期曾经有个姓姚的下江人,在此开了家重庆龙门浩瓷业公司,他雇用了几个工人,建了一座平窑,亲自教习练泥、拉坯、造型、绘彩、印坯、脱模、晒坯等制瓷工艺和指导烧窑技术。借清水溪、涂山下泻的溪水,望耳楼大慈寺的煤炭和后山柴火,用从湖南醴陵逃难时抢运到老码头堆栈存放的瓷泥,烧制了当时市场上十分紧缺的杯盘碗盏、花瓶、香炉、罗汉、铺地的马赛克和围棋子等,产品供不应求。大概是到1943年底,因原料告罄,瓷泥运不进川,不得已而关张,我家就供奉有一尊龙门浩瓷业公司烧制的罗汉,“文革”初期,被懵懂无知的“红小兵”弟弟,当作“四旧”砸碎在四合院天井。

下浩有港口驿路、商贸发达,与之配套茶亭街口有轿子(滑竿)、邻近的彭家湾口有驮马(马帮)、在浩梁河边有船帮、在老码头河边有一拨用背篼运货的“背二哥”、在浩梁与门朝街西南军区后勤部仓库(抗战时为美军仓库、解放前系国民党军需仓库、1954年归属重庆商业储运公司名702仓库)之间有搬运站共五大力行。茶亭街轿子行门口有副朗朗上口的对联“一乘滑竿抬众生,两个肩膀扛日月”,因此至今还记得。下浩力帮了得,成天劳动造就了他们健硕的体魄,娴熟的水性,每年龙门浩地区端午龙舟赛,下浩“青龙”龙舟队十有八九夺得冠军。下浩人就像喜欢幺儿一样喜欢放在狮子口江边的吊脚楼下按“双龙拱卫”打造的双龙头龙船“青龙”,队员们春秋两季都给它刮灰上桐油。

下浩老邮电所在此。

茶亭街口往上是重峦叠嶂的吊脚楼,街口是余善禄家“瑞丰”大宅院,陈家铁匠炉、甘张两家裁缝、陈大爷麻油作坊、刘家弹花匠铺,刘家弹花飞絮随风乱飘,与陈麻油杨白糕扯不尽的“皮”,下几步梯坎是杨家糕饼店,斜对门专卖冰粉凉榚各类小吃和时令水果,紧挨便是蔺家茶馆兼说评书。再下几步梯坎进入下浩正街,街口是前店后厂曾家碾米行,对面段家专制蚊烟,门口有个碾压蚊烟的大石碾子,一侧是卖香蜡纸烛鞭炮,篾扎纸糊房屋、猪牛羊马、金银锞子明器的店家。过了石拱桥有家小邮电所,一部手摇电话,要联络所有下浩人,一人有电话大家便扯起喉咙、大声武气从大街接力喊到小巷,从坡脚喊到坡上,总之一人有电话,满街的人都知晓,此后多天都有好心人问你,那天接到电话没有。

从邮电所拐进去二十来步便是恶臭半条街的公共旱厕,邮电所对面是卖副食杂品、布匹鞋面、豆制品等的商店,邮电所隔壁是茶馆兼草药舗,草药医生余清和曾为中外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医好热毒痤疮,为著名影星吴茵治好偏头痛、为周璇治癒慢性痢疾。当时周璇演艺事业繁忙,无暇顾及熬药,余清和夫人便把药熬好,连续两个多月天天风雨无阻亲自把汤药从下浩送到玄坛庙黄家巷周璇住地,病愈后的周璇非常感谢余夫人的菩萨心肠,拜余夫人为干妈。

草药铺旁是百货商店,相邻建于清咸丰年间数丈高的“贞洁孝悌”四柱三门三重檐气势恢宏的青石大牌坊,牌坊下宽阔的三岔路口是三教九流聚集地,这里天天有坐在牌坊下晒太阳捉虱子的“叫花子”、吹洋号卖福儿榚、转榶官刀、打弹子、套圈圈、看手上小电影、卖凉粉凉面夾肉锅盔、卖炒米糖开水油炸豆魚、卖熨斗糕、扯波丝糖、卖醪糟鸡蛋、摆连环画摊、卖针头麻线、代写书信诉状合同的夫子、看手相抽彩头测八字算命、专治跌打损伤疑难杂症的游医,还有耍猴戏、变魔术、武功卖艺、压人人宝、推十点半、打梭等圈子。石牌坊左下是打“玩意”川剧清唱的茶馆,右下是有百十个座位川剧、木偶戏交错演出的剧场。这里也是男孩子们聚众打玻璃珠子、拍画、输赢香烟盒、交換连环画、欣赏糖纸和从信封上揭下来的邮票、从家里翻箱倒柜找出历代和民国铜钱相互显摆等自娱自乐的活动场所。

下浩民国初年的“觉林寺”和“报恩塔”。

顺着大石牌坊往里走便是觉林寺街,这条街上深宅大院不少,借助溪水之便,以从事猪鬃行业的人居多,新中国成立后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的中国“猪鬃大王”、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古耕虞,他经营的驰名中外“虎牌猪鬃”,出口加工基地就在此。八年抗战,龙门浩优质猪鬃作为战略物资和硬通货,出口欧美換外汇,购买军火装备部队、购买药品救治伤员,为国家民族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条街有专事“营造”的设计室、从事厨子跑堂培训的厨子行和专事婚丧礼仪的吹打行,在大宅门里有戴着老花镜、衔着长烟杆、手握戒尺端坐上八位课徒的私塾先生。

开埠后从东洋引进重庆的第一家铁锤织布机在此落户,1938年内迁的民生制药厂在杨家岗下建厂生产金灵丹、民生丹、十滴水、感冒药等,国府重庆市第十一区区公所曾设在这里,继后成为川东军区卫校(1952年5月迁走),重庆肠衣厂(1956年10月迁弹子石)、重庆外贸漂鬃厂用房。觉林寺还住有不少名门望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大代表、区长张镛,参加北伐立过赫赫战功退役从商的魏老先生等,刚解放中国人民银行便在觉林寺设点营业,首项任务就是用人民币把老百姓手中己贬值作废的金圆券,按家庭人口,按一定比率兑换,以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下浩觉林寺报恩塔系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再往里走便是人们心仪的“觉林晓钟”所在地,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觉林寺了。据考南宋理宗时,抗蒙名臣、兵部侍郎、四川安抚使兼重庆知府余玠视察龙门浩,夜宿觉林寺,拂晓被寺内僧众早课声喚醒,曾留下《觉林晓钟》诗:木魚敲罢起钟声,透出丛林万户惊,一百八声方始尽,六街三市有行人。这是描写“觉林晓钟”最早的诗句,从此诗便可得知南宋时,觉林市僧舍佛殿建筑恢宏,香火极盛,此时下浩街市己经相当热闹繁华,而历代颂扬“觉林晓钟”的诗句不胜枚举。

清·康熙年间觉林寺香火更旺,云游挂单(寄住)僧人不少,却疏淡功课,为治懒和尚,于是住持决定每天拂晓卯时加重撞击,让钟声更加高亢嘹亮,所有住寺知客、居士、僧众必须早起诵经习武。这悠扬宏阔神韵清远之声可涵盖整个龙门浩,时间一久人们便习惯闻钟而起,学生早课、各业人等始忙生计,故此“觉林晓钟”既成一景又是催人奋进的天籁梵音,此规一直沿袭200余年,直至解放。走进觉林寺山门,高大威猛、怒目圆睁的亨哈二将各站一边,向前数步左右各有三尊石仲翁,再向前走过“长生桥”,桥下是信众放生魚鱉的莲花池,向前十余步递进的三座大殿分别供奉着释迦牟尼、观世音、弥勒、药王等佛。往后穿过苇塘柳径是依山傍水、林木繁茂,善男信女放生雀鸟、抛舍五谷的“雀林”。

再向后便是松柏翠竹环绕,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的“报恩塔”又名“回报塔”了,塔前石牌坊正中署“报恩塔”三字,左右牌柱上分别刻有“因传心法分三教、为建浮屠报四恩”,塔高40余米,共九层,底层塔门门楣上书“入天前进”,左右门柱上书“才立脚跟地步、已参顶上时间”。“报恩塔”沉雄古逸、赭色极顶、恢宏壮观、石廊翘檐,塔内石梯盘旋入顶,毎层都供奉着佛像,灵雀衔籽布撒在石栏之外,蔟蔟黄桷青翠欲滴。

露天电影。

段家“花生大王”。

出报恩塔侧门再向前走在杨家岗下,有栋很大的三层楼房、众多平房,以及麦秆作房盖楠竹为柱梁,可容纳数百人遮风避雨的简易礼堂,篮排球场和田径跑道。这里曾是抗战遗孤教养院、国民党内二警训导营,解放初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伤残疗养院。疗养院每个周末都要放映电影,上至上新街、海棠溪,下到玄坛庙、弹子石的人都要赶来观看。至今仍有深刻记忆的译制片,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她在保卫祖国》《丹娘》,上海电影制片厂反映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在新四军转移时派兵围击,寡不敌众被俘,后在人民群众帮助下,他们终于反败为胜,反映战士们不屈不挠的《大地重光》。影片揭露了战争的残酷血腥、敌人的凶恶残暴,讴歌了人民和军队的英勇无畏、坚忍顽强,每次都看得血脉贲张。疗养院1954年迁走,1957年秋成为下浩中学校址,1958年下浩中学大炼钢铁的战场就摆在“报恩塔”下。

返回来,我们再说大石牌坊正对面是一溜供销社门面,供销社隔壁是裁缝铺和布匹荘、制鞋社、理发室,靠左是胡飞宇开的“龙门照相馆”。相馆正对面是生于甲午年,开埠后在四川官商合资的川江行轮公司“蜀通”号上供职,赚得第一桶金后,进军纺织业的杨宪卿公馆。抗战前后杨是南岸最大的民族纺织企业,觉林寺、周家湾皆有成片机房,杨20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在下浩正街32号修建了一栋仿上海石库门民居,当时最新潮的中西合璧四楼一底拥有大朝门、屋顶洋瓦、砖木结构、青砖勾缝、楼层木地板、底层水门汀(磨石)、十余间起居房,面朝下浩正街,背靠杨家岗的公馆,陪都时期是政要名流、工商士绅歇脚、品茗、雅集之所,杨家老屋毁于“文革”,被一排红砖“干打垒”战备房取代。

下浩老街董家桥。潘登绘

下浩解放初期的中国人民银行。

下浩蒋家利东中药房。

杨公馆一侧是茶叶荘、胡正荣茶馆兼竹琴说书场、客栈,鞋帽店和裁缝周治文(艺坛名人周明亮父亲)开的“上海明星服装店”,照相馆左侧是糊大头和尚做龙灯兼打钱纸的罗家、卖水烟烟丝香烟小食品店,紧挨着文家白糕店。每年文家端午节包棕子、中秋节打糍粑阵仗大得很,段家“花生大王”,除炒卖各种味道花生米,还兼做桃片、月饼、灯草糕、白子糕等,他把烤炉架在大街上,两家对着干,看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压断街,这边文家扯坨热糍粑请客,那边花生大王马上抓把现烘的蛋黄元或切块现烤的月饼请尝,逗得滿街人嘻嘻哈哈,小孩子们高兴地跑来蹿去,吃了这家吃那家。夾在文家白糕店和花生大王中间是老字号王记抄手、牛肉面,贺记“冒耳头”、羊肉笼笼,周家冷酒馆、“水八块”,朱家夾沙肉、盐烧白、豆花饭,正对面则是一排四五家风格各异,经营煎炸烹炒、炖蒸绘卤的餐厅、火锅。每当傍晩,年轻漂亮身材高挑、穿着时尚的舒中淑点着亮油壶的卤味烧腊摊,特定摆出来,不过一炷香的工夫,她的卤菜便一卖而光。

1935年,作者父亲张寿康(图左)与民生轮船公司“民朴轮”船长李荣华拍摄于下浩周家湾明星照相馆。
中间小女孩是作者大姐张川秀。(左图)
1951年初,作者父亲在下浩开的利民饭庄。(右下)

花生大王店铺旁边有个通向董家桥的水巷子,走个十多步,便是下浩第一家国营肉店,再往下走十多步是袍哥礼字辈总舵熊家大院,大院对面是下浩第一家机器水(自来水)站,于1956年5月1日建成,从此结束了下浩人吃井水、溪沟水、下河到长江挑水吃的历史。接自来水有专人管开关放水,大桶一挑收费二分、小桶一挑收费一分,凡来此接水的桶必须打火漆印,大桶单只超过50斤、小桶单只超过25斤,超过处一律锯个缺缺,这就是短板效应,超过此位,水必流走。由于下浩仅此一处水站,每天来此接水的人排成长龙,天天地面沒个干的时候,水巷子成了名副其实的水巷子。

水站下行十来步,走过卖柴火、草席棕垫蒲团灯草的铺子和卖豌豆粑、豆制品作坊、洋油(煤油)和洋油灯店,就到了两条溪流两座石桥在董家桥交汇处,董家桥原名“永安桥”,据说是推翻清朝那年发大水,把两块大青石板搭的桥冲毁,桥侧一做山货生意姓董的街绅出资施义举,雇工重新建起一座石拱桥,从此人们把这座桥和附近的街道都叫“董家桥”。桥左侧葡萄院街口是汤鸿斌制面作坊,岳家红烧牛杂、卤心肺肥肠、河水豆花馆,桥右侧桥口是兴华信托储营银行棉纱、食盐堆栈(1954年划归重庆商业储运公司公私合营仓库管理)、再往左行穿过一条巷子就是搬运站礼堂,再上一坡梯坎就是枣子湾中国银行国际部。

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天旱无雨,溪水断流,下浩人成群结队到长江边挑水。

水巷子口左侧是文具店、草药铺、小人书屋、绸布荘,再旁边是义勇消防队存放压水机和各种灭火工具的地方,隔壁是大饼烧饼摊,正对门是甜食店和几家专做特色咸菜、瓜条、橘饼、蒸菜外卖的铺子,再过去便是蒋德斋开的有三间铺面大,聘有坐堂老中医号脉的“利东中药房”,紧挨药房便是我父亲1951年初租蒋朝清家房屋开的餐馆,斜对面是一个叫蒋中夫开的“春光照相馆”、烟酒小食杂品店。我家餐馆正对一坡下石梯坎,坎下左边张正富卖无烟煤焦炭杠炭、旁边是做斗笠雨伞蓑衣烘笼蒲扇草鞋卖的店铺,右边周世才卖五金铁丝日杂农具锅瓢碗盏、紧邻王世春的补锅锔碗锡焊修锁配钥匙作坊,再往下走几步便是黄姓专做大河鲜魚的餐馆。登上石桥直面“永兴洋行”和董家桥、门朝街、望耳楼三街交汇处,桥下流水奔腾而至,溪流从高崖顺石壁披挂而下声若雷鸣,水幕如烟似雾蔚为壮观。

永兴洋行斜对靠瀑布左侧,陪都时一常姓下江人开有一家“黄金叶水烟铺”,民国时期抽水烟是一种社会时尚,几乎家家户户皆有人抽水烟。常家不远千里从云贵长途贩运来成捆的烟叶,铺内按高中低挡安了三张推刮烟丝的床子和切刀,他加工的烟丝灰粉少、粗细均匀、色泽金黄、温润适度、不呛不辣、香味浓郁信誉极好。常老板很会做生意,他店堂八仙桌上不仅备有茶水,还放置有三四个铜水烟筒、三四杆炊炊(烟杆),几个生漆盘里装有各种烟丝,墙壁店招上写着“先尝后买、滿意付钱”,由于信誉好,天天打拥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常老板或是值柜丘二,都有一手用细麻线把客人买的烟丝无论多少,都捆扎得四棱上线,包装上还付有一张印刷精美的商标。

下浩永兴洋行斜对面的水烟作坊和铜水烟筒。

从我家餐馆靠右上十几步梯坎便是“川祖庙”,下浩“川祖庙”是湖广填四川后人于嘉庆年间集资依山面水而建,庙虽不大却极尽天巧,一圈青砖花墻相围,树木扶疏,为双檐高翘五椽歇山式建筑,山门与大殿合为一体,两侧墙壁上用嵌瓷塑有“桃园三结义”“西天取经图”,充分体现了下江移民工艺。大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左边是观世音菩萨、右边是忠义关云长,殿后是湖广填四川各姓先祖牌位,香火很是旺盛。清·道光年间,巴县知县杨霈视察川祖庙后,曾留下“湖广填川、开枝散叶、烟灶八百、人丁三千”的墨迹,可见当时下浩的兴旺。每年“川祖庙”施腊八粥、“摸门钉”热闹非凡,由于“人丁”和“门钉”谐音,门钉多昭示人丁兴旺,所以“川祖庙”两扇庙门居中的铜门钉,一年四季都被摸得闪光锃亮,“川祖庙”1949年初毁于一场莫名大火。

土著诗人 黄文利(六哥)。

孙家大院(一双绣花鞋拍摄地)。 王志国 供稿

“川祖庙”右侧便是米市街,米市街街口,黄家依山势就岩坎,面朝大街背临董家桥溪水下泻飞瀑,两楼一底的穿斗夾壁墙四开间吊脚楼,始建于20世纪二十年代,迄今已近百年,这样的真资格、原汁原味随形就势修建的穿斗吊脚楼,现在在下浩已不多见。至今黄家传人年过花甲的土著诗人黄文利坚守着老屋与“下浩里”茶楼为邻,他每日创作一诗,卖点自己加工制作的旅游小产品,坚持给南来北往寄托乡愁的游客介绍“下浩的前世今生”,讲述抗战时他家老屋租借给避战内迁的武昌中华大学做教授们宿舍的情况。

下浩米市街一号,老字号“蒋家碾米坊”。蒋朝吟供图

下浩老街老建筑。

黄文利家老屋斜对面便是米市街一号蒋姓人家,每年从长生、鹿角家族宅田运来出产的新谷,经营逾百年的老字号“蒋家碾米坊”。下一大坡石梯坎,200余米长的米市街街道大气宽阔,建筑高雅气派,拥挤的穿斗房、公馆、洋行、大宅门、保险信托营业部、仓库堆栈、客店餐馆把这里塞得满实满载,从修旧如旧的孙家大院等建筑,那气势格调便可见当时周家湾一带商贸勃兴之盛。由于离浩梁码头近,穿过狮子口就到了门朝街河边,新中国成立前米市街棉纱、布匹、食盐、药材、粮食、烟叶等大宗交易非常红火,客商生意上及云贵、下至川东两湖。米市街与周家湾紧邻处是“禹王宫”和“两湖会馆”,整条街织染、竹编、木作、仓储行业很是兴旺,现在还可见白理、怡和、法国洋酒馆、卜内门洋行等建筑遗迹。

出周家湾过天星桥经天星街,在海狮路滨江一面有英国航海家、重庆海关任命的长江上游巡江工司蒲兰田力主修建的吊脚阁楼水文站,黑白相间硕大的木板数字标志牌,每日两次预报水情涨落,供来往船舶、仓储物流单位参考。临江绝壁之上可见,川东书院院长徐琴舫于光绪十年书写,长宽数丈、力道遒劲、墨华璀璨,由著名工匠崔兴发凿刻的楷书“字水”二字。

下浩每年正月十五的烟火架、孔明灯,中秋耍龙灯、玩狮子、划彩船,热闹非凡,活动由保甲、街绅、工商同业公会联手组织,店坊、企业、机构按属地参与。联欢游行队伍每年按例都在周家湾禹王宫前、米市街、狮子口交界的宽敞处集中,各保抬、举着各自表演比赛的道具,米市街、川祖庙、下浩正街、茶亭街、葡萄院、彭家湾一路鼓乐声喧边走边表演,沿途街坊夹道欢迎,人们簇拥着游行队伍抵达龙门浩“十一”中心校大操场,观众人山人海,高大的法国梧桐树上爬着不少学生娃。各保依次展示才艺,虽然是传统民俗表演,但每年都有意想不到的新意策划推出,各保代表和联保主任、区长、贤老等十多位评委端坐主席台,毎人桌前摆放一碟干胡豆,每保演示完毕,工作人员拿着三个标有甲乙丙的瓷瓶请投豆分等,获得名次的队伍,有电棒(手电筒)、洗脸帕(毛巾)、香胰子(香皂)、洋瓷碗、洗脸盆、月饼、汤圆心子等不同档次奖励,这是下浩人每年最欢愉惬意的时刻。

下浩现代写实

作者义务给西南政法学院新闻系学生讲下浩老街。

新中国成立后的下浩,特别是1957年海(棠溪)弹(子石)公路通车,老街被切割一分为二,便失去了生态和谐;1980年7月1日,石板坡长江大桥建成,下浩水陸码头、古驿道功能被彻底取代,“以水为路”优势、繁荣和兴旺一去不返,商贸中心转移、老街美食褪色,设施落后、房舍陈旧、信息闭塞、生活不便,导致街市日渐冷落萧条,原住民大多搬迁。特别是“文革”放任无序、拆建失控,让这条老街变得面目全非,新房杂乱无形、旧屋破残、街容灰暗衰败,独具特色的大块青石板老街,被方格子水泥地砖取代,垂柳依依的溪流被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严重污染,恶臭难闻。尽管如此,但依然能从遗存建筑、残缺岩坎、斑驳墙面、欲坠老屋、岁月沧桑管中窥豹,追溯、寻觅、体味、感受昔日中外融合、风姿绰约的各式老建筑、宽敞大气老街曾经的喧嚣热闹和繁华。

作者讲下浩老街。

下浩正街和周边街道,新中国成立后三次遭重创毁损。第一次是20世纪五十年代初,反封建破迷信、清除封建社会和国民党残存痕迹以及修建公路。1952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南宋绍兴年间兴建的“觉林寺”被废,“觉林晓钟”被缷下,八个搬运壮汉用长枷杠夹住运至下浩浩梁码头,心情沉重的下浩人,一直簇拥目送铜钟登船,依依不舍看着铜钟运出“龙门”。一尊尊历经多个朝代呵护敬仰和朝拜,时愈千载的金身佛祖、观音菩萨等塑像、几对石仲翁遭摧枯拉朽砸烂,声若响雷的佛门大鼓,被弃之于地,任其日晒雨淋,散架毁损。儿时曾听父亲讲“觉林寺”大铜钟始铸于南宋,上面除铸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云纹、江涛等图形外,还铸有大禹治水、改堵为疏、降伏孽龙、娶妻涂山、双龙拱卫龙门浩等铭文。“觉林寺”先后由下浩卫生院、重庆合成纤维厂进驻和占据。

下浩始建于清,咸丰年间雕工精湛高达数丈蔚为壮观立于下浩正街中心、觉林寺街口的“贞洁孝悌”大石牌坊被拆、潘文华题写的“首善之区”石碑被砸,望耳楼、门朝街之间的“大慈寺”解放初被军用布鞋厂征用,后又成为纸绳厂、纸盒厂。始建于明朝中叶位于涂山脚下的“药王庙”,1957年9月,寺庙僧侣“生产自救”加工黑火药时不慎引发巨大爆炸和火灾被焚毁,彭家湾、建业岗、葡萄院一带按江浙、湘鄂等风格修建的汤子敬公馆、赵家洋楼、夏家别墅、亚细亚洋行、中央印书馆、美教会外语培训班、美军被服厂、新华信托储营银行等十多幢建筑,甚至整条街区都被推抹得荡然无存。

下浩历经百年的穿斗房,仍不失当时风华。

第二次是“文革”期间,职能部门被夺权“瘫瘓”,市政管理处于无政府状态,监管完全失控,愚昧无知的“红卫兵”,“造反派”把明末户部右侍郎、著名书法家刘重庆题写,立于老码头的“龙门皓月”、石碑砸毁,疯狂的逐利者趁乱窜上下浩浩梁胡乱开方取石,把上天恩赐、历史传承悠久、下浩最具特色,并由此得名“龙门浩”的左侧龙头及龙身毁损,把原来“双龙”拱卫,变成“独龙”孤守,浩梁外侧面对主流的“河神”石刻及“龙门”二字也被糟蹋得面目全非,实在令人扼腕痛惜。传说女娲娘娘补天遗留的拥有半个网球场大小兀立莲花山上的“巨石”,在农业学大寨平整农田时将其炸毁了。下浩老街独具特色的宅院、洋楼、穿斗房、夾壁屋、吊脚楼、上铺板的陈店老铺遭摧枯拉朽成片拆除,被一幢幢极不协调的“干打垒”红砖预制板房取代。

第三次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修建南岸滨江路、高速公路、建下浩轻轨站、东水门长江大桥、多层大立交和引道,天星桥、三百梯、回龙桥消失了,老码头、门朝街、周家湾、米市街遭切割佔据面目全非。国民政府重庆市市长吴国祯为“孔二小姐”专修供其练习骑马的二层马路没了,龙门浩小学地域被挤压到不足原有的一半。莲花山、茶亭街、望耳楼、枣子湾、建业岗被削去大半,四方街、彭家湾、鄂中里、天星街、狮子囗、大慈寺、上葡萄院和我家跨建在溪流上的老屋一并灰飞烟灭、荡然无存。

整个下浩有各式石板桥、竹木桥、石拱桥、砖拱桥、铁索桥等十多座,有一半房子是跨溪或傍溪而建。我老家上葡萄院那极具湘西特色的四合院,就是架修在从清水溪、涂山流下来的溪流之上,溪水从我家房底穿过,只要不下暴雨,从屋后储水凼挑回的水可煮饭洗衣和直接饮用,水质清澈甘甜。入夜万籁俱寂,清晰的潺潺流水声好似舒缓柔美的催眠曲,伴我进入甜美的梦乡。遇上雷雨天,山洪在房底河沟冲突咆哮,巨大的轰隆声如万马奔腾,把我从梦中惊醒,被吓得瑟瑟发抖,久久不敢入睡,生怕大水把人和房子一起冲走。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下浩就像一块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长期处在开发与保护中痛苦挣扎、徘徊、举棋不定,因而基础设施长期不配套,与现代都市生活条件越发拉大,恍若两个世界,由于在维系、权宜、暂时思路支配下,下浩民生欠债异常严重,道路破烂不堪、房舍断垣残壁、街巷了无生机,一切都在苦熬、等待。说句实话,现在的下浩与我儿时下浩的风貌特色相距甚远,两条昔日穿越闹市最具下浩特色的溪流,被大块大块水泥预制板盖得严丝合缝,再也见不到浣女洗衣、顽童戏水、河中游魚、垂柳倒影,听不见潺潺流水、雨后涛声了……畔溪闻道、逐云追月、依窗苦读、濒水而居已成历史。尽管如此,这毕竟是生我养我成长的地方,除了刻骨铭心的痛惜,丝毫不减我眷念挚爱的情怀。

下浩最具特色的溪流,昔日绿荫蓬荜掩映,现在被大块大块的水泥预制板盖得严丝合缝。

作者隔三岔五便回到下浩老街与原住民、文史专家聊下浩的前世今生。

就在我钩沉史料,撰写和发表《下浩的前世今生》系列文章,呼吁保护历史文化老街的时候,恰逢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和重视,把历史文化老街视作国家、民族不可再生的资源,把历史文化老街保护当作囯家和地方政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来对待,重申严禁毁损真文物、制造假古董。这次会议还特别强调“要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保护文化遗产”,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留住城市人文特色记忆,纯正传统“基因”,这既是提振文化自信、文化强囯的重要措施,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浩作为知名的历史文化街区,终于迎来了春天,等待煥发生机。目前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历史文化老街开发和修旧如旧正在紧张进行,人们期待这里尽可能少些“过度”的商业营销,多些文化怀旧氛围,充分而集中体现移民、开埠、陪都文化特色,将慈米龙历史文化街区,真正培育成一个追忆历史、寄托乡愁、品味老街的理想之地。

已经人去楼空破烂陈旧的下浩老街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