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职业生涯概述

“生涯”一词有人生经历、生活道路和职业、专业、事业的含义。

生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人的一生,有“衣食住行”这些生活基本要素;有工作和休闲娱乐的不同方式;有爱情、婚姻、家庭的经历。这些都发生在人生之中,可视为广义的“生涯”。但其核心内容还是职业问题,即狭义的“生涯”。

人的一生,有少年、成年、老年几个阶段,成年阶段无疑是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人们从事职业生活的时期,是人体全部生活的主体。因此,人的生涯可以说就是职业生涯。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弗朗西斯科中部的独立校区,学生从幼儿园开始,直至高中毕业,一直接受着职业生涯教育计划,且该计划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具体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和教学指导意见,将职业生涯思想贯穿并渗透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让学生在还未离开校园时就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人的职业生涯,有着种种不同的状态。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网络的全面普及,新时代的人们有了更为多元化的职业选择。有的人从事这种职业,有的人从事那种职业;有的人一生变换多种职业,有的人一辈子委身于一个岗位上;有的人不断追求、事业成功,有的人无所作为、穷困潦倒;有的人以职业为荣、以职业为乐,有的人以职业为耻、以职业为苦……

一、职业生涯的概念

学者们对于人的生涯的认识与研究,由来已久、观点众多。

早期的概念由沙特列(Shartle)提出。他认为,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职业或职位的总称。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Holland)认为,职业生涯的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反映和延伸,企图以职业的选择及过程来表达自己。

麦克·法兰德(McFarland)指出,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依据理想的长期目标,所形成的一系列工作选择,以及相关的教育或训练活动,是有计划的职业发展历程。

美国著名职业问题专家舒伯(Donald E.Super)对职业生涯的定义是,职业生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体历程(1957年)。此后,他又进一步指出“职业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是统合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组型;它也是人自青春期至退休之后,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甚至包括了副业、家庭和公民的角色(1976年)。”

台湾学者林幸台指出,职业生涯包括个人一生中所从事的工作,以及其担任的职务、角色,同时也涉及其他非工作或者非职业的活动,即个人生活中衣、食、住、行、娱乐各方面的活动与经验。

韦伯斯特(Webster)进一步扩大了“生涯”的外延。他指出,职业生涯是个人一生职业、社会与人际关系的总称,即个人终生发展的历程。

从上述定义来看,职业生涯的含义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职业生涯是一生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理想而制定的长期目标,是一个人一生在各种职业岗位上度过的整个历程。

(2)职业生涯是独特的和有目的性的。不同的个体之间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思想理念,并会按照个体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或生活道路走上独特的生命历程。而职业生涯的发展与个体自身的理想、动机、目标和行为方式息息相关。因而,个人的职业生涯具有明显的目的性。

(3)职业生涯的形成决定于主观和客观的多种因素,是由一个人的职业素养、目标追求、家庭成员的支持、组织的管理与培养、社会环境的变动和机遇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果。

二、职业生涯的特征

从总体上看,人的职业生涯具有以下6个特征。

(1)独特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条件,有自己的职业理想,有自己的职业选择,有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所做的种种不同的努力,从而有着与别人相区别的、独特的生涯历程。

(2)发展性。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是一种发展、演进的动态过程。就整体而言,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发展历程。在人生的不同年龄阶段,追求目标会随着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与之相应的是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变化,而这一变化也促进了个体的不停发展和进步。

(3)阶段性。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都有着不同的阶段,可分为不同的时期。人在不同的生涯阶段有着不同的目标和任务,职业生涯各个阶段之间具有递进性。

(4)终生性。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作为一种动态发展的历程,是根据个人在不同阶段的企求而不断蜕变与成长的,直至终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恰好反映了人生晚期在职业生涯方面的英雄气概。

(5)整合型。由于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或职业,往往会决定他的生活状态,而且职业与生活两者之间又很难区别,因此生涯应具有整合性,涵盖人生整体发展的各个层面,而非仅局限于工作或职位。

(6)互动性。人的生涯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环境、个人与社会互动的结果。人的“自我”观念、人的主观能动性、个人所掌握的社会职业信息和职业决策技术,对于其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职业生涯的意义

人的一生,人的生命价值,一定意义上就在于他/她的职业生涯方面的成功或成就。

从历史的角度看,一个人之所以流芳百世,往往是由于他/她在职业生涯方面的成功,为社会、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或精神遗产。从中国古代的孔子、诸葛亮到外国的牛顿、居里夫人,从发明家爱迪生到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他们都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为此目标而不懈奋斗,赢得了事业的辉煌,从而也取得了职业生涯的成功。孔子说:“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正是这位大思想家的职业生涯,即他的人生成长过程的精辟写照。

从人生的角度看,当一个人渐渐走入暮年时,最令其宽慰的事情莫过于“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为自己几十年职业活动的成果、成功、成就感到自豪。

四、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

人的职业生涯,首先是选择哪些道路、发展顺利不顺利的问题,然后是能否获得成功、成就有多大的问题。人们的职业道路选择、职业发展和事业成功,受个人、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影响。总体而言,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包括以下5个方面。

(一)教育背景

教育是赋予个人才能、塑造个人人格、促进个人发展的社会活动。它对人的职业生涯有着巨大的影响。教育对于人的职业生涯影响巨大的原因,在于它奠定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

首先,获得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在个人职业选择与被选择时具有不同的能量,这关系着职业生涯的开端与适应期是否良好,还关系着他/她以后在发展、晋升方面是否顺利。从一般规律看,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水平越高,其生涯就越成功。有较高教育水平的人,在就业以后一般都有较大的发展。即使他们的工作不尽如人意,其流动的动机与能力也较强,从而能够“人挪活”。

其次,个人的专业、职业种类,对于其职业生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往往成为其职业生涯的前半部分以至于一生的职业类别。即使个人转换职业,也往往与其所学的专业有一定关系。他们会以其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为基础,流动到更高层次的职业岗位上。例如,从机械专业的技术员、工程师,晋升为机械厂的总工程师,尔后又成为该单位的厂长。因此,一专多能者、专业水平和应用技能俱佳者,往往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占据优势。若一个人学习的是属于朝阳行业的专业,则目前与未来的机遇都会很多。

最后,人所接受的不同等级教育、所学的不同学科门类、所在的不同院校及其不同的教育思想,会给受教育者带来不同的思维模式与意识形态,从而使人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社会、对待职业的选择与生涯的发展。

(二)家庭影响

家庭是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一个人的家庭也造就其素质,以至于影响其职业生涯。人的社会化,实际上从出生的一瞬间就已经开始。一个人在幼年时期,就开始受到家庭的深刻影响,长期的潜移默化会使人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许多人还会受到家庭成员的教诲和各种影响,自觉、不自觉地习得某些职业知识和技能。因此,有的教育专家认为,家长是孩子做人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生活的学校。

这种价值观、行为模式、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习得,必然从根本上影响一个人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影响其职业选择的方向种类、选择中的冒险与妥协程度、对职业岗位的态度、工作中的种种行为和表现等。“子承父业”正好说明了家庭对于个人的多方面影响。邓亚萍的父亲不仅作为一名体校教练教她打乒乓球,而且作为一名长辈传授她做人的道理,传授她成为世界冠军所需的坚毅性格、拼搏精神,即帮助她塑造优秀的个人素质,成为事业、职业、生涯成功的重要条件。

此外,一个人的家庭成员,尤其是父辈兄长,在其择业和就业后的流动上,往往会给予一定的帮助,这也会对人的职业生涯产生巨大影响。

(三)个人的需求与心理动机

同样的工作、同样的职业对于不同的个人有着不同的价值,同一个人对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态度与抉择。人们在就业时,出于对不同职业的评价和价值取向,要从社会众多的职业中选择其一,就业后也要从若干个人发展机会中进一步做出生涯的调整,从而使自身获得尽量好的归宿,获得他人与社会的承认,取得自己的成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为了取得成功,人们既要付出各种努力,又要做出一定的牺牲。

人们基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阅历特别是职业经历状况下,在生涯的选择和调整方面,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与动机,这正是人的成功素质的体现。就一般情况而言,人在年轻时意气风发,成功的目标和择业的标准都较高。人到中年,特别是人过中年,就越来越现实。因为不论是一般劳动者,还是事业上有成就的人,在有了相当多的职业实践和阅历后,都更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约束,所以其成功的目标和择业、转业的标准,往往就变得非常实际。尽管如此,个人需求与动机,以及由此导致的职业行为,仍然是影响个人生涯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动力因素。

(四)机会

机会是一种随机出现的具有偶然性的事物。机会既包括社会各种就业岗位对于一个人展示的随机性岗位可能性,又包括能够给一个人提供个人发展、向上流动的职业情境。例如,某专业的博士生正好遇到高薪招聘,机遇相当好,职业生涯刚开始起步就步入正轨,成功的概率大,波折、挫折相对很小。

机会虽然是具有偶然性的事物,但如果因此就认为机会对于个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只能等待、只能“碰”,那么这种想法就太消极,因此是不正确的。个人素质与机会有着一定的联系。大千世界中,机会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个人的高素质、个人的能动性可能导致寻求到新的发展机会,自己也可能开拓和创造许多机会。许多事业上的成功者,不是依赖社会“碰巧”给予他的机会或亲友、师长给予的帮助,而是在社会中探索,在社会给予个人的广阔空间中创业,主动寻求自己的位置,按照自己的理想成就事业。从这一意义上说,机会与个人的努力是成正比的。而且,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同样的机会更加青眛于素质高、有准备的人。谁的素质高、谁有准备,谁就能够把握机会、获得机会。当一个人学有专长、取得特殊成就、有了名声地位后,机会往往会不期而至。

(五)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首先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管理体制、社会文化与习俗、社会评价等大环境。这些大环境因素决定着社会职业岗位的数量与结构,决定着其出现的随机性与波动性,进而决定着人们对不同职业的认同和步入职业生涯、调整职业生涯的决策。总而言之,社会环境决定着社会职业结构的变迁,也决定着人的生涯不可抗拒、不可逆转的规律性。

其次,社会环境还指个人所在的学校、社区、工作单位、家庭关系、个人交际圈等小环境。这些小环境因素决定着一个人具体活动的范围、内容和限制,从而也决定着人的生涯的具体际遇好坏,诸如职业选择得合理与否、职业有无发展前途、自己所在的工作单位是否有利于自身的发展等。

但是,这里讲环境时,不是片面地讲环境对于人的单向影响、绝对作用,而是要辩证地看。就一般意义而言,不仅要利用好现有的环境并注意发掘不良环境中的有利因素,而且要善于创造新的、好的环境,还要辩证地对待不良环境,通过与不良环境的搏斗,塑造自身的强者素质,从而开拓未来,创造生涯发展之路。而良好的环境、优越的条件,既可能使人轻松、顺利地发展,有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又可能使人产生惰性、封闭性、依赖性和脆弱性,造就坏的素质,使人在顺境时没有大的作为,在逆境时一筹莫展。八旗子弟随着清王朝的倒台而破落,大批成为贫民,沦为乞丐,就是好环境害人的例子。世界上诸多的成功者,如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我国台湾地区的塑胶大王王永庆、美国的钢铁大王卡耐基,都有着出身贫苦、奋力拼搏的成功经历,这正是逆境磨炼素质、造就人才、促人成功的积极作用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