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企业变革引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工业互联网的含义及特点

1.1.1 工业互联网概念的提出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在2012年11月发布的《工业互联网:突破智慧和机器的界限》白皮书中首先提出的。该白皮书指出,工业互联网将整合两大革命性转变之优势:其一是工业革命,无数台机器、设备、机组和工作站应工业革命的出现而产生。其二则是更为强大的网络革命,计算、信息与通信系统随着网络进化而不断发展。该白皮书还指出,工业互联网的三种核心元素是智能机器、高级分析及工作人员。其中,智能机器是指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软件应用程序,把现实世界中的机器、设备、团队和网络连接起来。高级分析是指使用基于物理的分析法、预测算法、自动化和材料科学、电气工程及其他关键学科的深厚专业知识来理解机器与大型系统的运作方式。工作人员则指建立跨区域员工之间的实时连接,以支持更为智能的设计、操作、维护及高质量的服务与安全保障。在设计、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阶段,工业互联网对工业和互联网进行了充分融合,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工业互联网实质上就是整个工业过程的互联网化,重点强调的是企业信息的数字化。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于2016年9月发布的《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报告(版本1.0)》中也提出,“工业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是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是通过物联网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组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了万物互联的新的互联网形式,简单来讲就是用于工业的传统互联网与新兴物联网的结合。当然,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范畴远不止这些,还在不断拓展与发展当中。

1.1.2 工业互联网内涵与本质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不难理解,但其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仅是一个网络工具。工业互联网的本质特性是以开放互联网络为基础实现互联互通,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为关键联结万物,以数据为核心创造商业价值,以云平台为载体实现要素资源整合,以资本为纽带实现快速扩展,以智能化跃迁为发展趋势。具体来说,工业互联网是具有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特点的满足工业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关键网络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与应用模式。

1.以开放互联网络为基础实现互联互通

工业互联网是在各类应用、平台、生态的网络基础上构建的,依托了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通信网络等各类泛在网络,从而实现平台互联、生态构建、数据互通。工业互联网是企业互联的一种形式,可以整合全产业链各企业间的信息,从而形成信息对称和规模红利,具有互联网经济的利他性,有利于降低产业链的整体运营成本。

2.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为关键联结万物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网络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支撑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也是实现工业互联网数据共享共用的核心关键。其中,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是指能够唯一识别机器、产品等物理资源以及算法、工序等虚拟资源的身份符号;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是指能够根据标识编码查询目标对象网络位置或者相关信息的系统装置,对机器和物品进行唯一性的定位和信息查询,是实现全球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的精准对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的前提和基础。

3.以数据为核心创造商业价值

在信息经济、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就是核心的生产资料,企业通过数据挖掘、应用,能够创造核心商业价值。数字化是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个性化、去中心化和柔性化的基础,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和企业生产全流程中,现代设计、研发、仿真、制造、流程管理、营销服务、支付等都是基于数字技术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将积累海量的数据资产。数据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中不可或缺的纽带,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服务流、信息流通过大数据整合、催生、赋能。工业互联网本质上也是数字化的生产力,它储备了以产业为版图的全息大数据池,是大数据基础上的生产力创新与升级。

4.以云平台为载体实现要素资源整合

工业互联网通过云平台对生产要素进行整合汇聚、协同共享、优化配置,以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并提供各类协同创新服务。无论是工业领域的工业互联网,还是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服务业互联网,都是通过云平台汇聚资源和企业,实现研发模式、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应用模式的创新,进而发挥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作用。工业互联网的线上平台形式多样,既可以是生态类的平台,也可以是基于专业分工的技术类、专业类平台;既可以是提供综合服务的综合平台,也可以是垂直细分服务业的专业平台。

5.以资本为纽带实现快速扩展

在工业互联网对跨行业、跨区域的设备、技术、资金、企业、人才等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中,种子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资本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给资本运作平台、投资机构等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同样,创新性的投融资模式在工业互联网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以智能化跃迁为发展趋势

在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背景下,人类社会很快进入智能时代。在工业界,各类无人机、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及智能装备等智能产品通过工业互联网的连接应用于制造、服务和金融等各领域及各环节;各种智能调度、智能分析、智能决策及智能控制等软件系统也会通过互联网的连接遍布工业领域各个角落,智能化成为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工业互联网显著带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及其承载的内容也必然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1.1.3 工业互联网特征

工业互联网以新技术为驱动实现融合创新,以模式创新为核心实现产业赋能,在经济管理领域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打通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工业互联网侧重于经济、产业、商业属性,涉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类要素,涵盖了人类各种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贯穿于企业的研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供应链、金融、物流等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从需求分析、生产、经销、使用,直到回收再用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都可以通过工业互联网来实现。工业互联网理念、技术、平台的应用,重构了全社会生产经营生态,变革了企业内部的组织经营架构、运营管理模式与商业服务模式,实现了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提升效率、提高质量和协同创新。

2.以技术创新驱动了各类工业模式创新

工业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以技术创新驱动了技术模式、商业模式、融资模式、应用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等各类工业模式的融合创新。而在技术层面,正是因为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其能够持续革新并焕发新的生命力。

3.使传统的产品和企业竞争上升为生态体系的竞争

在制造业领域,以软件定义为标志、以平台为核心的产业链垂直整合日益加速,制造业竞争的关键点已从单纯的产品和技术体系架构的竞争演变成生态体系的竞争。西门子、IBM、GE、SAP、小米、海尔、研华、阿里巴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龙头企业,都在制造领域打造自己的生态体系,创造新的生态商业价值。伴随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制造与服务、软件与硬件的快速跨界融合,面向制造业的工业软件企业也在加速转型,用友网络、安世亚太、数码大方、索为高科等企业同样在致力于打造生态体系。传统的以产品或企业为主体的竞争模式已然被打破,生态体系竞争成为工业领域竞争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