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你的读者
在写作的时候,你是否思考过你的读者是谁,他会期待从你的文章中收获什么,你想让他通过读你的文章收获什么?回想你自己看了一部烂片的感觉:不但花了钱,还浪费了两个小时的生命。这可能就是读者读到不好的文章时的感觉。你的文章需要传递一个信息(message),这个信息要让读者觉得是有用、有价值的,或者能解决他的一个问题,让他觉得没有白花时间读。另外,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针对不同的读者,你可能需要采取不太一样的写作风格和方式,就像你在给你的上司/导师、同学、男/女朋友发微信时,措辞和语气自然是不一样的,如果不小心把给男朋友的消息发给了导师,气氛就会很尴尬。了解你的读者,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将会从大原则上指导你的写作思路。
那么,我们的读者会是谁呢?
你的文章的读者可能是审读者:你的导师、审稿人、论文评审组的老师,如果是投稿的论文,那么可能是期刊的编辑或者审稿人。在有了多年投稿经历,并且做了几年审稿人之后,我在指导学生写文章的时候就具备了一种能力——想象出一个审稿人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有了这个能力,很多“坑”就可以成功回避。虽然大部分研究都不是完美的,每个研究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如果你能提前想到别人可能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就能让你的文章更严谨,更经得起别人的批评。
论文发表之后,你的读者就变成了会阅读你文章的人。这些人是谁呢?可能是与你同领域的资深教授(比如你引用过的文章的作者),想了解这个领域的进展;也可能是同学科不同领域的教授,想知道这个领域的研究者都在做些什么研究;也有可能是研究生,为了写论文来找文献;还可能是初学者,为了寻找研究方向而读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看了许多关于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专业文章,不得不赞叹这些文章写得真是通俗易懂,连我这样的外行都能看懂。大部分心理学文章做不到这一点,可能外行一看到专业术语就止步了。可能《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文章,以及关注范围更广的期刊,如《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等期刊上的心理学文章更适合外行看。这里说的外行不是纯“路人”,而是受过基本科研训练的其他学科的学者和学生。你的文章将会成为他们了解心理学的一个窗口,增加他们的相关知识。现在全世界都在鼓励学科交叉,而学科间的壁垒总是存在,这样的文章有助于打破壁垒,促进不同学科科学家之间的交流。
学术性文章与科普类文章是不同的:科普类文章面向的读者是普罗大众,他们中一部分人可能只是为了茶余饭后打发时间,找点乐子,或者为了增长一些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的知识而阅读;另一部分可能是青少年,为了增加对科学的兴趣而阅读。近年来,比较火的科普文章公众号大多是与健康有关的,帮助大众了解健康知识,比如疫情期间,关于疫情的科普文章我都非常喜欢看。所以科普文章要用大众的语言,尽量少用专业词汇,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有一定趣味性就更好了。不过,我一直觉得科普最重要的原则仍是科学性,不能以牺牲科学性为代价来增加趣味性,科学本身就是非常有意思的。
回到专业学术性写作上来,现在你知道了你的读者基本都是同专业的人、试图进入本专业学习的初学者,或者想了解你的专业的外专业科学家,因此你的写作需要有针对性地体现出:
(1)专业性和科学性。要能帮助领域内专家了解你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如果你的文章写的都是别人知道的东西,没有增加新的知识,那就是在浪费读者的时间。
(2)精确性。一定要用精确的语言来描述科学事实。模糊不清或者有歧义的句子会阻碍读者有效、快速地理解科学事实,在写作中要避免这种情况。
(3)简洁性。简洁即是美,简洁就是为了在最短的篇幅内表达出最精准的意思。相比冗长的文章,简洁的文章会节省读者的时间和精力。
(4)逻辑性。一篇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的文章,能帮助读者更快、更好地了解科学事实。逻辑混乱的文章不仅会削弱科学现象的可信度,还会让读者感觉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以上这些原则,我的写作老师戈朋以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节省能量(save energy)来概括了。接下来,我详细介绍一下他提出的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