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1],用于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完全投入情境当中,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当前活动上的一种主观状态。这种主观状态通常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一种高水平的享受和满足,这种感受使人情绪愉悦,因而不计较个人的付出。
沉浸理论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各个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为揭示沉浸理论的本质和应用现状,学者们从以下不同的视角撰写了述评。在国外学者中,Plike分析了信息技术使用中沉浸的前因以及使用IT进入沉浸状态的障碍[2];Mahnke等则使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了用户访问网站期间出现沉浸的机制及导致沉浸的网站设计因素[3]。在国内学者中,景娟娟在梳理沉浸的模型发展的基础上,概括了沉浸与现实工作生活、休闲生活、人际沟通以及网络的关系[4];陈逸雨等从工作领域的沉浸出发,将沉浸的研究分为概念界定、测量和实证研究三个模块,并总结了沉浸的影响因素和结果变量[5];吴小梅研究了沉浸的实质,分析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沉浸的影响因素和结果[6]。
目前,随着互联网络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沉浸理论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系统领域内的应用重要性日渐突显,国外的相关研究已经积累了一些成果,而在国内的文献调研中尚未见到关于沉浸理论的全面、综合述评,因此,为了推动沉浸理论在国内的理论研究进展、加快沉浸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内的应用,有必要梳理沉浸理论,总结研究取得的成果、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值得关注的未来研究方向。
[1] Csikszentmihalyi M.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M]. Link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1975: 12.
[2] Pilke E M. Flow experienc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2004, 61(3): 347-357.
[3] Mahnke R, Benlian A, Hess T. A grounded theory of online shopping flo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2015, 19(3): 54-89.
[4] 景娟娟.国外沉浸体验研究述评[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 54-58.
[5] 陈逸雨,黄波,习怡衡.工作沉浸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 104-108.
[6] 吴小梅.电子商务环境下心流体验研究述评与展望[J].消费经济,2014(5): 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