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互联网企业的前世今生
互联网的诞生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各种IT业态中,互联网成长壮大的速度最快,更新换代的周期也最为迅猛。互联网是由IT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建立起来的,其实现在互联网已经超越了IT和通讯领域,IT成了互联网的组成部分。对互联网来说,创新是互联网保持如此快速成长并走向繁荣的重要动力。谁能在互联网上掌握这个核心竞争力,谁就能够成为巨大财富的创造者。一代又一代纵横驰骋于互联网江湖的大大小小的企业,不仅用自身的奋斗历程演绎着互联网的商业传奇,也推进了互联网商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诉说着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前世与今生。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迅速走向商业化,对互联网进行商业化利用,一方面加速了互联网的推广普及和发展更新的步伐,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网络服务的发展,让众多的企业和商家从互联网中看到了商机,于是一批先驱者开始了互联网创业,互联网企业也由此开启了一个属于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革命。
一、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历程
由于不同国家的国情、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民的生活方式等存在差异,互联网企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状况。从总体上来说,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互联网企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而欧洲国家及日本、韩国等其他国家则由于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或者限制,互联网企业发展的步伐远远不及美国和中国,因此,互联网企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从世界范围看,互联网企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1990—2002):初涉江湖,大浪淘沙始得金
美国是互联网的诞生地,也是互联网企业的发源地。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最早的一批互联网企业相继建立。像美国在线公司(AOL),它的前身是一家名为“量子”的计算机信息数据公司,主要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在线信息服务,到1991年,这家公司已经拥有了13万客户,在创始人凯斯的提议下,公司更名为“美国在线”,并于1992年在纽约股市挂牌上市。随后,在1994年、1995年,美国雅虎公司(Yahoo!)、易贝网(eBay)、美国亚马逊公司(Amazon)等相继成立,1998年,谷歌公司(Google)成立,在此后的几年间,众多的互联网企业和站点陆续成立,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虚拟的全球性贸易环境,让一些企业获得了巨大商机和利润。例如,美国戴尔公司(Dell),从1996年到1999年对公司业务进行转型升级,扩大全球运营,进军在线销售,并为全球电子商务制订了基准,1998年5月,凭借着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网络直销模式,戴尔公司在线销售额高达500万美元;而亚马逊网上书店的营业收入也从1996年的1580万美元猛增到1998年的4亿美元。许多商家已经体验到日益强大的互联网为他们所带来的方便、快捷及规模效益,互联网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开始启程。1994年4月20日是中国互联网诞生之日,随后,由清华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计算机网等多条互联网接入,国家邮电部正式向社会开放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如瀛海威等开始出现,中国互联网创业浪潮渐起。1995年3月,杨致远创建了雅虎搜索网站。1995年4月,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创办了国内第一家中文商业信息站点“中国黄页”,发布了一批互联网主页,在大陆开始普及网络及其应用知识。1995年5月,被称为“中国信息行业的开拓者”,曾经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跑者的瀛海威信息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该公司设立的“瀛海威时空科教馆”是最早面向普通人做互联网普及的地方。该公司虽然后来因企业经营策略等问题而逐渐衰落并最终消失在大众视野中,但是在当时还没有多少人知道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时候,瀛海威和它的创始人张树新为中国互联网培育出第一批基础用户,并在探索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市场合作、政府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后来的互联网企业生存发展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1995年7月,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利用风险投资创建了爱特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就是搜狐前身。1996年4月,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四通利方第一个中文网站SRSNet. com建设启动,为新浪网的诞生提供了契机。1997年6月,作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网易(NASDAQ:NTES)成立。1998年,搜狐网成立,并逐渐发展成今天中国的三大门户网站之一。同年6月,京东成立,逐渐发展成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同年10月,四通利方与北美最大的中文网站华渊网合并,一举成为国际互联网领域主要的跨国公司之一。同年12月全球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新浪网建立。1999年,易趣网、携程网、Chinaren公司、8848网站等纷纷建立,朝着纳斯达克的上市之路奋勇前行。同年,阿里巴巴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电子商务B2B的正式开端。2000—2002年,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等相继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上市。中国掀起了一股互联网投资创业的热潮,国外风险投资商、国有上市公司、民间资本及个人投资者都纷纷投身这股热潮,感受互联网商海的波涛与旋涡。
1995年到2001年,互联网泡沫开始出现并持续发酵,3个主要科技行业因此而获益,包括互联网网络基建,如世界通讯公司(WorldCom,简称世通),互联网工具软件,如网景通信公司(Netscape),门户网站如雅虎等。雅虎在1998年总收入达2.03亿美元,利润总额是2500万美元,进入1999年后,雅虎的股票市值已经接近380亿美元,超过播音公司。而1997年上市的亚马逊网上书店,从公开上市到1998年底,其股票价格上升了2300%。对此,业界评论,网络经济3年相当于工业经济70年。互联网这种迅速致富的景象吸引着无数追随者竞相投入互联网商业大潮中。
随着2000年到2002年期间互联网经济泡沫的破灭,全世界的互联网企业开始面临着一次生死存亡的大考验。许多互联网企业经受不住打击,倒闭了,根据Webmergers统计,自2000年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灭以来,全球至少有4854家互联网公司被并购或者关门。有媒体称,裁员就像一场瘟疫,正在美国高科技企业中蔓延。这正是前几年股市过热及高科技公司盲目追求发展速度造成的后果。直到2002年10月左右,据互联网业追踪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第三季度申请破产保护或倒闭的网络公司,已经比上年同期和上季度大幅度减少,至此,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灭才接近尾声。
当然,也有不少互联网公司经受住了这场严峻的考验,存活发展下来,并由此赢得了互联网创业的新机遇。像新浪在上市第二天,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继续受到重挫。搜狐获准上市后,IPO价格下滑得更加厉害,被称为流血上市;网易更是在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从今天来看,三大门户用流血的代价,获得了美国纳斯达克的一席之地,从而也获得了活下去的粮草。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是一次大浪淘沙式的筛选,存活下来的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存活下来的企业,经历了这次洗礼,将以更加成熟和理性的姿态投入新一轮的竞争中。
(二)第二阶段:(2002—2008)回暖复苏,以多元化发展路径寻找商机
2002年下半年开始,互联网市场开始回暖复苏。走出早期市场低迷状态、生存下来的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凭借着扩充业务的手段,占据互联网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为企业发展赢得了先机,掌握了市场主导权。像美国的易贝网、亚马逊公司、雅虎公司、谷歌公司、微软MSN公司等在市场盈利方面都明显增长。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有了发展转机。2000年年初,易趣网获得了美国eBay公司3000万美元的投资,同年10月,阿里巴巴实现了全年收支平衡,年底实现了全年盈利。网站短信业务的推出,拯救了一大片互联网企业,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在2002年底到2003年初,分别实现盈利,而网易则通过网络游戏业务获利颇多,甚至超过了短信业务。同年,亿龙网、携程网等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宣布进入盈利阶段。
2003年,阿里巴巴投资1亿元人民币推出个人网上交易平台淘宝网,并创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正式进军电子支付领域。两年后,淘宝网成为全国最大的个人交易网站,支付宝成为全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阿里巴巴全面发展的雏形已经基本展现。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整体回暖,外国风险投资也随之而来,2003年6月,美国在线交易网站eBay宣布向易趣网追加投资,支付1.5亿美元现金购买易趣美国公司剩余股份;同年10月,当时国内最大的B2C电子商务网站卓越网以两成的股份从美国老虎基金获得5200万元的融资资金。中国电子商务网站加快了上市步伐,同年12月,携程旅行网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继新浪、网易、搜狐之后又一个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中国公司。可见,中国互联网已经走出了互联网经济泡沫的阴影,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从2003年开始,中国互联网企业开始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网络游戏、视频网站、社交娱乐等全面开花。伴随着中国互联网新一轮的高速增长,中国网民数量不断攀升,2008年6月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不断增长的网民数量构成了互联网企业庞大的客户资源,具有强大的潜在消费能力。网上购物、消费和娱乐的便捷与轻松,也让网民对互联网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中国互联网企业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期。同时,互联网企业也开始重视和找寻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网络广告、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等业务越来越被广泛接受,各大互联网公司也从各自核心优势向其他领域渗透,形成有序竞争,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实现了良性循环。
(三)第三阶段(2008至今):顺应潮流,拓展合作共享的平台与机制
据AT互联网研究所研究资料显示,自2008年以来,全球互联网流量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是移动互联网的使用量却呈现出大幅度的增长。美国2008年以后移动互联网进入高速成长的阶段,使用人数不断攀升,根据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comScore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1月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上升到6320万人,一半以上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浏览新闻、获取信息及进行娱乐。
日本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启动时间可以追溯到1992年日本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公司推出的i-mode模式,该模式是采用HTML格式,针对不同业务制订合理资费及创新营销理念等,为全球移动互联网提供了很好的可资借鉴的运营模式。随后日本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种类不断推陈出新,2008年以后形成了以搜索、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站为主的成熟的商业模式。
韩国的移动互联网始于2002年,根据KTF的市场调查,2008年,韩国平均2.75个手机用户中就有一个用户使用高速互联网,超过80%的年轻人使用移动互联网服务,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韩国移动互联网的市场前景广阔。
2009年以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为主要标志,中国互联网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首次超过了PC用户,中国网络购物规模直逼美国,成为全球互联网第二大市场。同时,互联网企业变得更加理性开放,传统企业也在与互联网企业的交锋中逐步走向融合与共存。例如,截至2016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累计投资传统产业超过1000亿元,其中重大投资项目超过20个,阿里巴巴与苏宁、银泰、三江等进行了深度合作,近期更与中国最大的商贸集团百联达成战略合作。
在中国,随着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基础设施,变现能力成为移动互联网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社交、视频、新闻、工具和购物等领域,移动应用的渗透率超过50%。电商对中国消费发展影响作用明显,网络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大幅度提高,中国手机网民在人口中的渗透力逐年上升,2015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超过6亿,约占中国人口的45%,其中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年轻群体为主,并持续向各个年龄层扩散。这些都为移动互联网消费市场培育了大量的基础用户,互联网产品和服务也跟随网民的消费习惯而发生变化。这个时期,互联网商业模式开始向移动互联网渗透。一方面是互联网企业的移动化,大型的互联网企业,例如百度、腾讯、新浪等都开始不同程度地布局移动互联网,另一方面是互联网应用的移动化,比如,即时通信、电子商务、支付、搜索引擎等应用都有对应的移动互联网端的应用。用户只需下载相应的APP,就可以在智能手机上轻松地进行邮件的接收与发送;用支付宝、微信等轻松完成购物支付行为;用手机百度就可以搜索相关信息;下载新浪、搜狐、新闻头条等手机客户端,就可以轻松地在手机上浏览新闻和各类信息资讯。PC时代是一网知天下,移动互联网时代则是一部智能手机知天下、走天下。
随着3G、4G时代的到来,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市场领域不断细分。流量费、移动娱乐、移动购物、移动营销和移动生活服务等5大细分市场持续发力及不断进行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迎来了强劲增长。2012—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分别为1835亿、4734.2亿、13437.7亿和30794.6亿,对应的2013—2015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58%、183.8%和129.2%。移动购物占比分别为37.4%、55.3%、64.10%和67.40%,移动生活服务占比分别为3.6%、6.4%、13.7%和18.6%。移动购物和移动生活服务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主要服务的领域。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新娱乐方式、新阅读方式、新社交方式,以及新社会服务方式。像腾讯、淘宝、京东、唯品会、新浪、搜狐、百度、滴滴、携程,以及摩拜单车等中国互联网企业都面临着新一轮的创新与挑战。
(四)小结
从全球范围看,中美两国作为走在全世界互联网发展最前列的两个国家,互联网商业发展的历程大致相同,中国互联网商业除了起步比美国晚些,经历的低迷和复苏的时间大体一致,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主要的互联网大企业早期都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因此,纳斯达克指数左右着美国和中国互联网企业和市场的起伏变化。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美两国在互联网商业的主干领域里面,例如社交、游戏、内容等,虽然还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也都显示出各自不同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比如,美国大型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信息科技方面的,将近一半是企业金融、大数据、云计算的公司,而中国互联网企业,由于市场发展早期用户没有在信息科技方面得到很好的普及和教育,用户基础没有培育起来,所以,中国信息科技方面的互联网企业规模比较小,还没有产生特别大的企业。但是,中国在互联网消费方面,有很多地方比美国走得更远。比如电子商务,中国产生了几家在百亿美金以上的市值独立的电商公司,而美国除了亚马逊和易贝之外,很少有独立的电商公司出现。在O2O领域,中国的百万级人口城市相对来讲比美国多很多,同时城市的密度也比较高,因此中国O2O服务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所说的,互联网企业成功是不可能靠复制的。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比美国晚了25年,可是现在全球的互联网大企业中,有美国的,有中国的,没有欧洲的,没有日本的,没有韩国的,这就说明中国的环境很吸引互联网发展。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互联网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模仿复制外国模式到成功实现本土化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了中国优势、中国特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当前,中国互联网企业也进入了全球化发展阶段,全球十大互联网企业排行中,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榜上有名,而金山毒霸、UC浏览器、华为手机等也都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全球化的成功案例。移动终端的兴起,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了全球化的市场,像阿里巴巴的淘宝,已经走向全世界,在拉美、非洲,非常受热捧。金山的猎豹产品,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移动软件。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模式、工作模式及企业的商业模式,移动终端的用户利用移动互联网实现网上购物消费、信息资讯浏览及业务沟通与联络等,而互联网企业的全程电子商务也逐渐兴起,例如阿里巴巴等商业平台提供了线上的产品认证、交易、物流、首付款、售后追踪等一站式服务等等,创造了互联网企业良好的生态链结构。互联网快捷高效与低成本优势,为用户和企业带来了诸多福利。
可以说,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互联网企业做的就是根据人们生活方式而提供相应的服务和产品,因此,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无限的潜力和发展的空间。同时,互联网犹如草莽江湖,风起云涌,万马奔腾,竞争无处不在,挑战无处不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狭路相逢,勇者胜、智者胜、夺得先机者胜。因此,中国互联网企业要在竞争中求发展,求商机,做大做强自身,一方面立足于中国国情和文化,开发适合中国人使用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发挥工匠精神,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同时,需要有世界眼光,开拓全球市场,让中国的产品和服务随着互联网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