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可恨之人的可怜之处
心理圈子的同道聚在一起,常会有一句慨叹:“心理咨询,可真不是人干的活儿!”虽然这句话里有玩笑的成分,但是也非常写实。咨询师每天在与人的病理性部分打交道,的确要承受非常多的痛苦体验。
对于分析性咨询师而言,不能承认人性中的阴暗面是无法进行分析性治疗的。而去分析这些内容,就必然要让自己的情感体验进入那个阴暗区。
因为分析性咨询师能动用的唯一“工具”就是咨询师自己,他必须让自己的情感处于与来访者的互动过程中,去感受和理解面前的这个人。
只有在这样赤膊战一般的近距离互动中,咨询师才能帮助来访者慢慢发现自己的幻想与现实的不同(比如感觉咨询师从来听不懂自己,也不满足自己的需要,只是为了赚钱才与自己在一起),才能帮助他慢慢放弃一些非现实性的理解,在人际关系中慢慢建立安全感(慢慢感受到咨询师没有满足自己的背后,是帮助自己发展了观察、理解他人的能力,而咨询师在这个不满足自己的过程中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当来访者发展出了理解人际关系的能力时,他也就更有可能学习到或者发展出健康的人际关系。而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的情感要始终保持开放,保持开放的一个结果,就是要承接来自来访者的种种伤害性情感。
每个人的人格中,健康部分都是与病理部分比邻而居的。这就意味着,每个人的人格中都存在着病理性的内容,当遇上一些特别的情况时,这些病理性的内容还可能会发作。
所以,我们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些时候被一些人的病理性状态所折磨,何况有时候我们自己就会进入病理性状态(比如情绪突然失控,怀疑一切,痛恨一切)。
既然如此艰难,那咨询师在这样的痛苦中是靠什么支撑下来的呢?靠的是对人性的理解。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咨询师经过多年训练,并在临床上摸爬滚打多年之后,与一般人相比,对人性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接纳,所以也就更容易理解与来访者互动过程中的伤害性体验是怎么发生的,也更有能力去处理和代谢这些伤害感。
很多时候,当理解了可恨背后的可怜(此处的可怜是怜惜,非怜悯),被伤害感也就减轻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西方国家有资深的精神分析师建议青春期的孩子都接受一段时间的精神分析。那是因为,对自己了解越多,对人性的了解也就越多,在社会上也就更容易健康地生活,这会是一个持续受益的过程。
与日常生活环境相比,咨询室是一个集中地体现病理性表达的地方。并不是说来到咨询室里的人都有严重的精神病理性问题,而是说健康的部分是没有必要花钱、花时间找咨询师来处理的,所以咨访之间常常要面对的,是来访者在社会上适应不良的部分。
有时候,在前后两个时段的不同来访者身上,会非常清晰地看到人格相对健康的人和人格中存在大量病理性内容的人之间的巨大差异。
简单点儿说,面对人格相对健康的人,咨询师工作起来要容易得多,工作进程也快得多,工作过程中双方好的体验也要多得多。
而面对人格发展健康度相对差的人,咨询师的工作难度会加大很多。
尤其是一些人格障碍的来访者,比如边缘型人格障碍,简直可以把咨询师折磨得生不如死,所以有的咨询师会拒绝与严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来访者一起工作。因为与他们一起工作,耗费的心力巨大,而改善又非常缓慢细微,过程还极其痛苦。
更重要的是,与破坏性极强的来访者一起工作,咨询师要保证自己“活下来”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咨询师在来访者的攻击和破坏下不能“存活下来”,那是很难帮到他的。对来访者来说,有可能会形成新的破坏性体验。
心理咨询师尚且如此,如果是生活中的普通人,身边有一两个这样的人的话,那就会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所以,试着去懂得一些和那些“可恨”相关的知识,对于调整自己的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
当然,懂得这些的目的,并不是要每个人在懂了之后去承载那些让人不舒服的人的行为,生活里谁都没有这个义务,而是要学会区分:哪类人群是可以通过与之沟通达成谅解的;哪些人是要避免恋战,远而避之的。
因为对于某些严重病理状态的人,经过多年训练的心理咨询师尚且需要在督导或是分析师的帮助下去代谢他们投射过来的破坏性内容;对于普通人来讲,既无从区分他们的病理性的内容(大多数人会觉得那个人“怪”,或是脾气不好等,但是很难知道那些是基于人格中的病理性内容),又没有那么多途径去处理伤害感,躲远些才是最好的保护自己也保护对方的方式。
因为对于病理状态的人来说,他们不会觉得是自己伤害了你,更多地会认为是你在伤害他们,这就是缺少现实感的表现。
那么,那些“可恨”,到底在表达什么呢?
“无底洞”背后的伤害感。这是很常见的一类人,他们很难获得满足,不管是物质上,还是情感上。不管给予多少,他们都会感觉不够,甚至会一直感觉“你都不给我”。
他们会花很大的精力用于寻找“得到”,有时他们会开口向你要,要你不断给他一些东西,要你全天候地陪着他,要你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能脱离他的视线,要你不断赞扬他,要你……反正,他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哪怕你只能给予八个,他也会不断要求你给他十个。
只要你稍不满足他,他就会感觉被你伤害,可能会对你感到愤怒,也可能暗暗垂泪。
总而言之,他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都会让你感觉自己很糟糕:“怎么能够去伤害他?”慢慢地,你在关系中会感觉自己越来越无法忍受,直到有一天,你实在受不了了,开始拒绝他的一切需要,于是他感觉天要塌下来了:你果然是一个如此严重伤害他的人!
他的心里是真的有一个无底洞,那个洞就是被伤害的恐惧以及对理想化客体(全能的父母)的渴望。当那个恐惧在他的心中占据主导地位时,他就会渴望不断从外部获得一些安全保障来抵御那些恐惧的威胁。
但是,当他的需求太强烈时,就会有了贪婪的特质,贪婪的人是无法获得满足感的,也就是没有可以中和他心中的伤害感的资源存在。所以,他就会一直将自己和周围人陷在这样一个“害怕—索取—给对方施加压力—被拒绝—更加害怕”的循环里。而那个理想化的客体,也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得到,所以就注定他会陷进失望的愤怒里。
“我才是对的,你们怎么可以那么想(那么做、那么……)!”否定或者不愿意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想法,认为只有与自己的想法相同的人才是对的,这种人往往只是拥有一个相对狭窄的内在世界。
当他们无法理解世界的多元性时,也容易陷在非黑即白的狭小空间里,在黑白两极间滑动。
因为缺少了中间地带,他们的内在世界也会缺少色彩,他们的生活状态往往也是贫瘠的,这个贫瘠是指情感空间的匮乏。
因为选择性太少,为了保证自己不处于“错”的位置,他们就会努力将自己感觉为好的、对的,将不好的部分推给别人。
所以,只要与他们的想法不一致,在他们的世界里,都会被认定为“错”或是“不好”。这类人常常会对他人充满批判,让周围的人对他不胜其烦。
而他们今天对别人的批判,恰可能是他们成长中曾受到的对待。
当一个孩子在被否定、被批评中长大时,就很难发展出勇气去探索世界,所以他就会把自己限定在一个批判者认可的小圈子里,保护自己远离被批判的感觉。而他的小圈子,在他今后的人生中,又会成为他评判和责备别人的标准和武器。
“你怎么可以不知道(不理解、不……)!”有些人,是无法接受对自己重要的人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所以当他们发现这个人并不是如自己期待的那样可以满足、理解自己时,就会变得很愤怒。
在亲密关系里,有时,他们会感觉自己什么都不用说,对方就应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给予自己。
当他们一旦没有得到自己期待的那个结果时,就会变得非常愤怒,觉得对方是在故意伤害自己。他们无法理解,如果自己没有讲出来,甚至没有经过几轮的反复确认,对方是无法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生着什么的。因为在他们的内心,一直没有完成与母亲分离的过程(个体化不足)。
当一个胎儿在母亲体内时,他的确什么都不用做,母亲就为他做好了一切。但是成人的世界里,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绝对满足。
这个期待背后,还有一些理想化的成分。理想化的意思就是为了抵御自己无力去做什么来保护自己的恐惧,于是将对方感受为一个理想的人,那个理想的人甚至可以拥有神奇的能力,保护自己远离伤害。在一个婴儿成长的早期,理想化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信任感。
但是,如果在成人世界里过量动用这个机制,就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毕竟理想化只是为了抵御伤害而动用的一个方式,背后的伤害感会一直在关系中发生影响。
“你没给我情感(理解、温暖……)!”随着“共情”这个词的日益普及,共情常被误解为给人以温暖、接受或同情,而不必在乎对方表达出的情感性质。人们会将“共情”与“被满足”等同起来。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这种情况尤其突出,咨询师常常被来访者责备只给了他分析却没有对他表达共情。
其实,心理咨询的目的并不是让来访者单纯在情感上感到舒服,而是帮助他获得对自己更多的理解。而这样的理解过程,有时候是建立在深入痛苦体验中的;何况很多时候,咨询师也并不能马上明白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在发生什么。但是自我功能差的人,是很难理解咨询师的不明白的,他会将咨询师没有按照自己期待的样子给予情感上的呼应感受为来自咨询师的迫害,哪怕咨询师正在做的是对他真正意义上的帮助。
当然,对于精神病倾向的人来说,他们也是很难觉察到自己有问题的。因为他们会更多地动用分裂与投射的方式,从而将所有的问题推向咨询师。
在生活里,人格中存在太多精神病型人格组织的人,往往会让周围人发狂。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曾有过非常强烈的创伤性体验,比如养育者情绪的极度不稳、被抛弃、被虐待等等。所以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极度缺少安全感,对人也无法抱有希望。
他们会用各种折磨人的方式来抵抗来自外部的“伤害”,而且当一些好的体验发生时,他们会变得非常焦虑,甚至破坏那个好的体验(比如边缘型人格障碍者有可能在开始好转时,出现自杀的念头)来抵抗对好的期待。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充满了抱怨、责备、愤怒、攻击等等。而他们的所有这些“可恨”,其实都来自他们心底的绝望和恐惧。
当然,生活中的“可恨”会有许多,也许写上几天几夜也写不完。但是如果你知道那些可恨的背后,往往有着深深的伤痛,也许就会让自己更容易面对一些。当然,面对的意思并不是让自己忍受无端的伤害,而是帮助自己识别出对方的伤害性行为,然后可以选择让自己舒服的应对方式:去包容、理解,或者去拒绝、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