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理健康的诊断标准
如何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是个复杂的问题,许多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提出过不少标准,其中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正常心理应有以下10项标准:
1.充分的适应力;
2.充分地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度的评价;
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4.与环境保持密切接触;
5.能保持人格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当的情绪发泄及控制;
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做有限的个人发挥;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需求作恰当的满足。
关于心理健康,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有人认为能够正常地吃喝拉撒,该吃吃该喝喝,就是心理健康;还有人认为能够积极地适应社会环境就是心理健康;也有人认为没有不良好的习惯就是心理健康;还有人认为心境积极乐观就是心理健康……我们发现,不论是心理专家们的量表评估法,还是大众普遍的关于心理健康的认知,都强调了人要积极主动地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去适应社会环境,并且在社会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成长。
这个过程就好比是一场在沙漠中的旅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面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艰辛与痛苦,尝试着去克服它。止步不前,试图逃避痛苦,是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的,甚至还可能会让你跌入更加无法挽回的深渊。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历不同的心理阶段,从开始的抱怨,到拒绝,再到最后的和解,这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体现。一个成熟的人一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的痛苦,而承受痛苦也是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正如心理专家荣格所说:“逃避人生的痛苦,你就会患上神经官能症。”这也说明,逃避痛苦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然而,由于人都有逃避痛苦的倾向,所以说我们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我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首先是接纳自我的能力。大学时人格心理学的课堂上老师讲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她说:“所有的不愉快都来自于对当前自己的不接纳。”仔细一想,确实如此,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在遇到一些事情后,对自己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评价:我怎么这么笨?我刚才还可以表现得更好些的,就是因为我不够漂亮他才不爱我?都怪我不够有钱……这正是对自己的不接纳,而这些对自我的不接纳借由生活中的不如意事件成转化成一把锋利的刀,再借着自己的双手砍向了自己,演变成源源不断的自我攻击。这时,接纳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拥有能欣然接受现实自我的态度,能够客观地去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会对自己提出一些苛刻和非分的要求,也能够原谅自己的一些失误和不足。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常常处于一种焦躁不安的状态,往往与对自我的不满意有关。人的欲望其实是难以彻底满足的,从本质上来说,世界上最美的人其实是没有的,最大的财富也是没有的。也就是说,人们所向往的绝对理想的生活环境,其实往往是难以实现的。但是人们往往把这样一种苛刻的要求放在自己的身上,比如说女人经常会掐一掐自己腰间的赘肉,觉得自己又长胖了;男人经常会觉得自己不够有钱有势……类似这样一些不能够全然接受自己的状态,是导致心理异常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有自杀倾向的人,他们的内心往往充斥着对自己的不满和攻击;厌食的强迫症患者,他们有一个不合理的信念就是认为自己不配吃饭,甚至不配做一个人;自卑的人往往会轻视自己,认为自己无法赶上别人……
其次是感知他人的能力。这种感受力在日常的人际相处中非常重要,即能感受到他人此刻的情绪感受,针对性地去作出反馈,这是人际相处中的一种高情商,在心理学上也被称之为“拥有良好的移情能力”,它有助于理解别人,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情感互动。这种能力取决于个体能否放空自己,不带着自己的欲望和期待与别人相处,也即个体拥有良好的心智水平。目前有很多亲子关系恶化现象,本质上来讲,与父母缺乏感知孩子的能力有关。很多父母往往会将自己的期待强加在孩子身上,导致他们只能看到孩子与自己理想中的差距,而无法看到孩子身上已有的光芒,于是造成无法真正“看见”孩子,使得孩子需要承担过度的本该由父母承担的焦虑。除此之外,很多来访者走进咨询室,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有关,比如无法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无法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甚至是无法处理好亲密关系或者是与父母的关系,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他们去搭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所以感受力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但是自我了解的基础,它对人的身心快乐、自我实现都是非常关键的。除此之外,一个人能做到感知他人,自然也能够感知幸福。感知幸福是一种能力,这是一种对当下真实心境的感受,真正具备幸福感知能力的人,不会因为过去所发生的种种事情,而否定了对于真实生活的一种体验。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然而,不同的人感知到的幸福却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决定了一个人当下的生活状态。毕淑敏曾说过,想要幸福,首先得有感知幸福的能力。心灵的幸福比什么都来得重要。一个没有感知幸福能力的人,即使得到再多,也不会幸福。
最后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前面在心理异常现象的评估标准中提到了社会适应能力,它同样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评估标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一个人为了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而进行的心理、生理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适应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进化的需求,在最大限度地确保自己能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和规则,使得自己能够适应环境,生存下来。而目前很多人会产生适应不足和适应过度的现象,所谓的适应不足就是无法接受外界环境对自我的阉割,在规则面前坚持我行我素,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这类人往往会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受挫;所谓的适应过度则是指过度地遵循规则,将规则内化为一种自我约束和要求,对自我要求过高,继而演变成一种神经症状,这样往往会给自己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对于心理健康者来说,要保持一种良好的适应力,能积极地融入环境,在遵循环境规则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心灵自由空间。
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人们每天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进而提升幸福感,俨然已是每个人的必修课题。下面为大家提供保持心理健康的四点建议:
第一,保持足够的内省力。
正如先贤圣者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保持一定的内省力,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有一定的自知之明,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应有符合实际的认识。如果低估自己的能力,就会缺乏信心,工作缺乏勇气和胆量,情绪消极低沉,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发挥。而高估自己的能力,会由于对自己估计不足,失败在所难免,几经挫折会陷于痛苦之中;或者骄傲自满、目中无人,使自己远离集体,处于孤独无援的处境,会加重心理负担。
第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生活在群体之中,工作需要别人支持,困难需要别人帮助,失望需要别人理解,喜悦也需要有人共同分享,忧愁和苦闷也需要在朋友间进行倾诉才能得以排解,这些都是一个人存活于世界的必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因此,要想身心健康,必须要有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第三,积极地适应环境。
无论哪个流派的心理专家,都会把对环境的适应性作为心理健康考量的重要标准,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论的普遍规律。而对心理异常的首要评估标准则是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社会功能,因此,心理健康的人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在不断更新的环境里,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从心理上接受到行动上适应。
第四,保持一定的心理韧性。
良好的心理韧性是适应环境的重要基础,体现在能够有足够的定力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和挑战,尤其是对待挫折时,能够保持平稳的心态。生活中随时可能遭遇挫折,人生之事不如意十之八九,没有谁的人生能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心理韧性,遇到挫折能及时分析原因,不被挫折击倒,学会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心理健康的人能更客观地、正确地认识自身及其周围客观环境,才能不断增长才干,积累知识,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然而,正如前面所说,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常常会走进心理亚健康的灰色区域,这个时候也别担心,除了自我调节,我们也可以借助一定的专业方法,如心理咨询。很久以来,由于中国历史发展及文化特点等因素,压抑到中国人骨子里的内敛、自强,导致很多中国人认为求助于心理咨询是难以启齿的事情,做心理咨询似乎是自己有问题的象征。但事实上,敢于去直视自己问题的人,才是一种健康的标志。德国著名心理治疗大师NossratPeseschkian曾说:那些自认为自己心理健康的人不是真正的心理健康者,而心理健康者正是那些敢于面对心理问题的人。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生,译. 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