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理异常的诊断标准和病因模型
一、心理异常的心理诊断标准
心理异常现象,是指偏离正常人心理活动的心理和行为,也是对许多不同种类心理和行为失常的统称,这是一个相对性极强的概念。所以,对于“心理异常现象”这个概念,是比较难以界定的,因为我们很难确切指出究竟哪种心理就是“心理异常现象”。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以下的困惑,那么这些属于心理异常吗?
一名高中女生,从小就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她外表斯文,家境优越,可是她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会经常偷东西,通常是商场服装店里不值钱的小挂饰。所以当被举报她有偷窃行为时,父母傻眼了,满脸不相信。她是行为异常吗?
一位全职太太,当丈夫出轨闹离婚后,情绪严重低落,入睡困难,并且没有胃口,甚至不想活了。她是否心理异常,或仅仅是一种正常的痛苦状态?
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却害怕老鼠,每次有老鼠出现他会吓得大呼大叫,令周围的人诧异不已。我们能否称其为心理异常,或只是比平常人特别了一点?
在非洲,十几岁的女孩们为了制造出具有装饰的伤疤,会用刀把自己的手臂和脸划破。这是病理性的自残行为,还是遵循文化传统和其他女孩子保持一致?
对于上述四个例子,可以总结出:某一种心理现象,如果绝大多数人在同样的情况下都曾经出现,那么,这种心理现象或体验便很可能是正常的。换言之,如果在同样的情况下只有少数人出现某种心理现象或心理体验,那么,这种现象或体验便很可能是异常的。从理论上来说,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出现不同情形的心理异常现象,这便是心理学界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心理完全健康的人”的理论基础。事实上只有异常的心理现象持续一定的时间或按一定的频度出现,才会被认为是病态。所以,异常和病态两者是有区别的,异常并不一定是病态,而病态则肯定是异常的,也就是说病态要比异常严重。
对于心理异常现象,到底是基于什么来判断得知的呢?以下从心理异常现象的评判原则与评判标准来做详细的阐述。
(一)心理异常的评估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心理反应的合理性。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对我们来说,每时每刻都在基于外界环境作出某种特定的反应。当我们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饿了就会嗷嗷大哭,当有人吼我们或者是欺负我们的时候会很愤怒,伤心的时候我们会哭,等等。这些都是属于正常的合理的反应模式。如果这些正常的反应模式被打破了,人的心理就会表现出某种异常。也即是,当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的模式遭到破坏的时候,可能就会被评估为心理异常。比如一个人经常性地在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刺激时不顾场合地乱发脾气,这种反应属于不合理的,说明这个人已经出现了某种心理异常。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比如人在过度疲劳或者紧张时会产生幻觉,这种反应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如果经常莫名其妙地产生幻觉,并且事后还深信不已,那么这个反应就属于心理异常现象。我们判断身边的人某些行为不正常时,都是基于这样一种不合理的反应所做的判断。所以,基于一个人对于环境的反应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去进行评估,这是心理异常评估的一个重要原则。
第二个原则,是心理过程的协调性。人的心理是人类大脑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人的心理现象几乎都是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的。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或心理体验,与其所处的环境明显不一致甚至相反,则这种行为表现或心理体验极有可能是异常的。譬如成年人当众脱衣露体或者在炎热的夏天身着棉衣在大街上招摇过市便是与环境不协调的异常行为。另外,如果一个人的情感过程是正常协调的,那么他可能会因为一件开心的事情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还会有对应的语言表达,这属于心理健康的表现。但是如果这种协调性一旦遭到破坏就会表现出异常,比如有的人感知觉能力很正常,但是他的记忆力衰退,思维也变得迟缓,或者是用低沉无力的语调去表达一种很快乐的情绪,明明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却无论如何也开心不起来。那么,这些情况就都属于心理异常的表现。
第三个原则,是个性特征的稳定性。任何人都具有一些持续稳定的个性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比如一个性格很外向的人,他平时总是给人一种热情开朗的感觉。虽然他可能因为某些外界的刺激导致心理过程发生变化,然后变得沉默寡言,不过这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但是如果这个反应在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可能就预示着他的心理现象已经产生了异常。一个人持续地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很有可能就会影响到他的个性特征。再比如一个人本来一直性格内向、被动,却突然变得外向、活泼、主动,喜欢支配和指使别人,这种性格的变化便是心理障碍中躁狂发作的表现之一。所以,个性特征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也是心理异常的标志之一,因为人的个性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第四个原则,对现实错误的感知或解释。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感觉系统和认知过程会使我们形成对环境的准确心理表征。看到不存在的东西和听到不存在的声音被认为是幻觉,通常,幻觉常被认为是潜在精神障碍的征兆。同样,如果患者持有不现实的想法或者妄想,如他们认为自己是玉皇大帝投胎,或者是认为自己正在被黑帮追杀,那么他也处于心理异常状态。再比如说,一个人通过求神拜佛祈求上苍保佑自己诸事顺利,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坚持认为自己真的看到了佛祖或是听到了其他各路神仙的声音,那么就需要家人警惕了。当然还有另外一类人,他们的想法并没有到出现幻觉的程度,但是他们常常会有一种会被心理咨询师认为是不合理信念的想法:“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友好”,“大家要尊重我的想法”等,通常这些想法不会让他们处于精神异常的状态,但是会让他们陷入一种极大的痛苦中,因为他们常常会感受到想象与现实的落差。那么,这类群体也是需要做心理诊断的对象。
(二)心理异常的评估标准
第一个标准是主观经验。上述心理异常的评估原则主要通过心理反应的合理性、心理过程的协调性、个性特征的稳定性及对现实错误的感知或解释四个标准,来判断我们自己或者身边每一个人有没有心理异常现象。这样的判断其实就是基于主观经验的判断,这种主观经验是心理异常判断标准的第一个标准。换言之,主观经验的判断标准就是基于对一个人情绪、行为、心理现象的评估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存在心理异常现象。这种主观经验的标准也是心理评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应用比较广泛。在咨询室中,一般都是通过来访者的自我评估,以及他人评估,评判来访者是否处于心理异常状态。
第二个标准是统计分析与心理测量。由于心理异常现象是相对于正常现象而言的,那么它的界限就可以相对于普通人的特征去进行测量,然后获得统计学的数据来进行比对,进而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基于统计学的标准,可以通过心理测量的方法,比如抑郁量表、焦虑量表等,通过这些量表来测试一个人是否患有抑郁症或焦虑症等等。统计分析其实是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这在咨询师的咨询个案中经常会用到。
第三个标准是病因症状。所谓的病因症状就是去判断一个人身上的某些异常行为具体有哪些。有些人可以很精准地捕捉到,比如一个人经常失眠,他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患有失眠症这样的心理异常现象。再比如一个人经常记忆混乱,出现幻觉,那么他就会判断自己是不是有感知障碍这样一种心理症状。这就是基于病因症状去进行的评估。
第四个是社会适应的标准,也就是看一个人能否去适应社会环境。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也就是说他不能接受现有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那么,他的行为就与社会的规范和准则是相违背的。比如一个小孩随地大小便,这并不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但是如果成人随地大小便,这就属于社会适应不足了,他很有可能是产生心理异常现象了。总之,任何一种行为表现出怪癖的、离奇的、不能为常人所理解的、也不符合年龄与身份地位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适应社会,即其社会功能受损,那就都有可能是某种心理异常现象。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尼维德,拉瑟斯。异常心理学[M].唐苏勤,李秋霞,陈淑芳,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
郑日昌。心理测量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